资源描述
2018~2019 学年度 第一学期 田桥初中 教学设计(新授课)
课题:第八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学 科: 数学
执教教师: 季东海
执教班级:302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例6及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2. 理解每一步竖式计算的含义,培养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3. 培养认真计算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复习旧知
笔算(让一名学生板演):
24×2= 213×3=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情景图:(课本13页例6)
2.让学生看情境图,并让学生说一说能从情境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并自由发言)
灰天鹅:48只;
白天鹅:是灰天鹅的2倍。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探讨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根据情境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出示完整题目:
湖里有48只灰天鹅,白天鹅的只数是灰天鹅的2倍。白天鹅有多少只?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48×2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48×2=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估算48×2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②师生共同活动,演示操作,第一行摆4捆小棒,另摆8根小棒,表示48;接着再摆同样一行小棒。要求2个4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2个8根是多少,再算出2个40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先算2个8根是16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2行小棒的下面,另外6根放进这捆小棒的右边:再算2个4捆是8捆,一共是9捆多6根,所以48×2=96。
③竖式计算。
问:怎样用竖式计算呢?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
4 8
× 2
1 6----------8×2
8---------40×2(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9 6---------(积的十位上为什么是9?)
然后指出,为了书写简便,以上竖式可简写为:
4 8
× 1 2
9 6
(3)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2 8 4 3
× 23 ×1 3
8 4 1 2 9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怎样处理进位的数?使学生明白一位数乘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如果十位上满几十就向百位进位几。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面。
2.探讨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出示试一试:4×152=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估算出大约的积是多少?
(2)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竖式,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3)让学生说一说:积的百位上写几?为什么?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四、巩固、拓展练习
1. 完成课本第14页1、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完成课本14页第3、4、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归纳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算理。
2.归纳一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应注意的地方。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4 8
× 2
1 6----------8×2
8---------40×2(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9 6---------(积的十位上为什么是9?)
为了书写简便,以上竖式可简写为:
4 8
× 1 2
9 6
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课后作业:
1、 完成练习二第11、12、13题
2、 完成配套基础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