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游记》导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32155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游记》导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西游记》导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西游记》导读教学设计 汾湖实验初中 陆晓红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原文片段,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激发阅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的兴趣。 2. 通过对原著精妙语言的品读,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3.通过对孙悟空“三性”及成长历程的解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 4.认识《西游记》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3.通过对孙悟空“三性”及成长历程的解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大家喜欢《西游记》中哪一个人物? 二、 孙悟空的名字及由来 美猴王——石猴出世 孙悟空——拜师学艺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 孙行者——取经路上 斗战胜佛——修成正果 总结:从美猴王到齐天大圣到斗战胜佛,孙悟空的一生是一个不平凡的历程。 三、孙悟空的“三性” 1、孙悟空有何神奇的本领?(神性) (1)七十二变 (精读)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猪八戒三十六变与孙悟空七十二变区别 (第六十七回) (2)火眼金睛 (3)筋斗云 (4)力大无比 (5)与天同寿、不死不灭 总结: 孙悟空与天同寿、不死不灭,火眼金睛、力大无穷,具有七十二般变化、能腾云驾雾等高超本领的“神性” 2. 孙悟空有何猴的特性?(物性) 总结:他有着猴子的外部特征,尖嘴猴腮、毛脸雷公嘴、喜抓耳挠腮,喜欢吃桃的“物性”;像这样的描写在小说中还有不少,作者这样做正是为了提醒读者时刻不要忘记孙悟空是个猴子,他具有这一生物原有的形貌和习性,这就是“物性”。 3.孙悟空有何人的性格特征?(人性) (1) 有勇有谋 (2)争强好胜 (3)有反抗精神 (4)有仁有义(精读) ①孙悟空与唐僧:孙悟空的“哭”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②孙悟空与百姓: “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五十九回)“僧修政教本慈悲,不忍儿童活见杀。”(七十八回) “若说千金为谢,半点甘雨全无。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八十七回) 作者在四十四回里通过众僧之口,称赞他“与人间报不平”、“济困扶危,恤孤念寡”。 小结:孙悟空是只猴子,但是只有情有义的猴子。在他身上,我们看到最宝贵的真情,这种真情跟人类是相通的。第三十回 白龙马曾对猪八戒说:“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 总结: 孙悟空有勇有谋、有仁有义、敢于斗争、忠诚正直、争强好胜,有反抗精神的“人性”。鲁迅曾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神性、物性、人性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西游记》人物塑造的一个突出特点。 四、孙悟空的成长 对比阅读: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划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总结:其实整部《西游记》也是孙悟空的成长史,他历经磨难,从一个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变成有仁有义、成熟稳重的斗战胜佛。 五、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孙悟空这一形象? 成书背景 1、孙悟空是吴承恩理想的化身。 2、时代在呼唤着斩邪除妖的英雄人物的出现。 六、阅读鉴赏,写小论文 鲁迅曾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神性、物性、人性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西游记》人物塑造的一个突出特点。请从本书中再选择一个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