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线段、射线、直线(1)教学设计
四川省德阳市第八中学:罗雨香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就学习过的线段、射线、直线概念和表示方法。在初中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研究有关图形的知识。线段、射线、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后学习的几何图形如平行线,多边形等都是由它们构成的,所以,线段、射线、直线是今后研究比较复杂图形的必要基础。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孩子掌握几何图形的表示法、几何语言的表达方式,这些基础知识是今后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所必须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学生今后的整个几何学习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
(2)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法。
(3)会根据要求作出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几何图形
2.能力目标:
(1) 通过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法,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2) 探究活动,积累一定的操作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抽象及用语言表达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 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2) 通过对线段、直线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3)通过学生对成语或诗句的联想以及对“知识”二字的比喻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线段、直线的二个基本事实及简单应用;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法及简单的几何作图。
难点: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和区别;射线的表示法。
二、授课内容
(一):以旧悟新,探求新知
1.、成语导入、激趣温故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三个成语或诗句:“一柱擎天,大漠孤烟直,海天一线”,你想到了我们在小学里学过的什么线?并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用成语或古诗导入,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好玩的,有趣的,文理科也可以是相通的;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三线”的区别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回顾。
2、复习小学学过的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看到小学课本中的熟悉的内容,精神一振,在复习小学课本中的线段直线射线内容的同时,也拉近学生心中对线段直线射线的的情感距离。
师:请思考:我们在研究线段、射线、直线的时候,从哪些角度去研究?先思考,再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三线的认识,对线段、直线、射线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同时教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认识数学概念,和身边的事物。
师:经过一个点能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呢?动手试一试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由学生自主发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有利于学生对这一基本事实的理解和接受;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师:想一想,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哪些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的例子,与同学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理解,并体会这一事实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实践,丰富新知
师:为了便于说明和研究,几何图形一般都用字母表示。用字母表示图形,要符合图形自身的特点,并且要规范。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然后独立完成下面的任务
1.(1)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下图中的直线:
(2).点一般用 表示。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用 表示;(2)用 表示。
(4).射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用 表示;(2)用 表示。
(5).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用 表示;(2)用 表示。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得出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师:学习图形的几何知识,不仅要认识图形的形状,还要学习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l
2、观察下图,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P
O
(1)点O在直线l (上,外);直线l (经过,不经过)点O。
(2)点P在直线l (上,外);直线l (经过,不经过)点P。
(3)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分别是 和 。
a
3.如图请同学们尝试描述直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与同学交流一下。
O
b
叫做两条直线相交。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并掌握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相交的概念;通过及时练习,学习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化,培养学生运用几何语言的能力。
(三)、设计例题、巩固新知
您认为本节课应该设计什么例题。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例1、 已知三点A、B、C。
设计题型(1)
设计题型(2)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把学过的基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让他们愉快地掌握自己发现的题型。通过综合练习,巩固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表示方法的掌握,着重练习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转化,提高几何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设计备用题型:例1.指出下图中线段、射线、直线分别有多少条?
(A)射线BA (B)射线AC
(C )射线BC (D)射线CB
例2.如图,若射线AB上有一点C,下列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的是( )
例3.如图,已知三点A、B、C,
(1)画线段AB (2)画射线AC (3)画直线BC (4)在线段BC上取一点D,连接AD。
例4、平面上有A、B、C三个点,过其中的任两点作直线,小敏说能作三条;小聪说只能作一条;小真说都有可能;你认为他们三人谁的说法对?
例5、过同一平面内三个点画直线,最多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过同一平面内四点画直线,最多可以画多少条直线?五个点呢?n个点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大多数时间学生设计的题目能达到要求,并且还能给老师惊喜。但老师也要做准备,设计备用题型以防万一。如果课堂上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设计的题目不够完美,老师补充题目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都包含进去。达到本堂课知识准确全面掌握。
(四)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您掌握了关于直线的哪个基本事实?
2、简单陈述一下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回顾,以突出重要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理清知识脉络,以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4.2第3、4题
课后竞赛题:观察图形并阅读下面的文字
两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
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
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
1、5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2、6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3、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顺利地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所学科目的知识。老师熟练、恰当地应用了信息技术设备,授课时语言丰富,澎湃的激情助长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成语激趣、生活实例的分析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并能应用本节课的重要的知识技能。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张弛有度,清晰完整地把课堂内容呈现出来。课堂活动形式多样,老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在小组合作中,避免了成绩好的同学活动积极性高,而成绩落后的孩子只能听的局面。老师要求组长尽量把最差的孩子教懂,让成绩落后的孩子回答问题,讲解题目。尽量让全班同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都是有效学习。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本班级的大部分孩子小学的基础很差,很早就放弃学习数学。所以能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让学生能参与到学习和讨论活动中,是上课的最重要内容。因为:如果学生放弃了学习,放弃了听课,放弃了对新知识的追求,那么无论教师讲得再精彩,也不过是学生的耳边风。而本堂课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教学实践中,并且将这堂课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得很好。这是老师的最大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