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科目:数学 授课班级:七(1) 授课时间:2016.12.6
授课类型:公开课 授课地点:七(1)教室 授课教师:师昱鹏
教学课题:比较线段的长短
教学目标:1、借助于具体情境,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事实。
2、能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3、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会用数量关系表示中点及进行相应的计算。
教学重点:1、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
2、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叠合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2、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工具: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说一说:下列图形中,那些是线段、射线、直线?
忆一忆:1、线段、射线、直线的本质区别
2、直线的基本性质
3、线段、射线、直线中只有线段可以度量,因此只有线段才能比
较长短
引入新课:比较线段的长短
二、 新课探究:
探究活动1、如图所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那条路最近?
根据生活经验,容易发现:
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练习1、 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
①上体育课时,老师检查队伍是不是一条直线,只要看第一个学生就可以了;
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
③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
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如图所示,A,B是两个村庄,若要在河边l上修建一个水泵站往两村输 水,
问水泵站应修在河边的什么位置,才能使铺设的管道最短,并说明理由.
探究活动二、
(一)如何比较两条绳子的长短?你有几种方法?
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方法: 度量法和叠合法
(二) 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你有几种方法?
类比比较绳子的长短方法得出结论:度量法和叠合法
思考:如何将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
探究活动三、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例1、已知线段AB,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B
例2、已知线段a、b,用尺规作一条线段c,使 c = a+b。
练习3、课本112页随堂练习第1题
练习4、课本112也随堂练习第2题
小结:尺规作图注意事项:
1、直尺只能用来画线,不能用来测量;
2、尺规作图要求作出图形,说明结果,并保留作图痕迹。
探究活动4、线段的中点
概念:点M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M与MB.如果线段AM与线段MB相等,
那么点M就叫做线段AB的中点.
表示方法:∵ M为线段AB的中点
∴AM = MB =AB或AB=2AM=2MB
练习5、在下图中,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如果AB=4cm,那么AC=
BC=
练习6、如图,AB=6cm,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的中点,那么
A
D
C
B
AD有多长呢?
练习7、在直线 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4cm,BC=3cm。如果点O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OB的长度是多少?
三、 达标检测
四、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3、学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学会线段的中点定义及相关计算。
五、布置作业:习题4.2第1、2、3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