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胸痹病人业务查房
胸痹心痛的业务查房
一、护士长发言:
查房的目的: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成效,并针对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难点展开讨论,提出更好的护理方案。此次查房患者是43床王玉聪,现在由责任护士汇报病历。
二、责任护士发言:
患者王玉聪, 女,71岁,因胸痛5天,伴头痛,呕吐3天于9月12日入院。入院症见:胸痛,头痛以右侧为甚,呈胀痛,牵扯痛,胃胀痛不适,呕吐食物,纳欠佳,小便可,大便已解,睡眠差。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既往史:轻度脂肪肝,慢性胃炎,心律失常。
过敏史:无
阳性体征: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颅脑CT未见异常,心脏彩超示三尖瓣轻度返流。血清钾3.34mmol/L.
中医诊断:1.胸痹胸痛,心悸 ( 痰热瘀阻 )
2.眩晕 ( 痰热上扰 )
西医诊断:1.急性冠脉综合征
2.原发性高血压3级 极高危
治疗情况:1、中药汤剂柴胡陷胸汤合丹参饮加减,治法清热化痰,活血通络。2、磷酸肌酸组改善心肌代谢,丹参多酚酸盐组活血通络,泮托拉唑组静滴护胃。3、拜阿司匹林,波立维口服抗血小板聚集防血栓,贝那普利口服降压,氯化钾口服补钾,氟化他汀纳口服稳定斑块。4、一级护理,病重,心电监护,测BP HR Q8h,记24小时尿量,低盐低脂饮食。5、运用的中医特色治疗技术有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艾条灸。
三、床旁查看病人
1、望:望神 、望舌、望形体、望呼吸。
2、闻:气味
3、问:有无胸痛及周身不适、饮食、二便、睡眠、中医特色技术操作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
4、切:心脏听诊(四个区)、测血压、脉搏、全身有无水肿。
③健康指导(护士长、责护及病人沟通):耳穴压豆处疼痛时可随时调节手法力度,坚持每日按压3~5次,平时头痛、头晕时,可自行按摩印堂、太阳、风池等穴位;平时注意饮食清淡、少盐,注意预防便秘。
四、责任护士汇报护理内容、提出护理难点
1、护理措施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①胸痛:1、观察;2、吸氧;3、急救药品使用;4、穴位按摩心前阿是穴,心腧,内关等穴;5、耳穴压豆,心,交感,皮质下,阿是穴等。6、艾条灸,双内关,双三阴交,中脘膝部阿是穴等。7、穴位贴敷双内关、。
②头痛:1、观察头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时间,次数,伴随症状;2、血压监测,记录血压的变化;3、翻身、坐起时改变体位缓慢;4、避免嘈杂环境及探视;5、穴位按摩太阳,印堂,风池等穴;耳穴压豆-脑,心、交感,皮质下,降压沟等穴。
③呕吐:1、发作时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呕吐物,2、呕吐停止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3、给予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舒适。4、穴位按摩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
④便秘预防:穴位按摩;饮食等。
2.床边体查结果:
①目前情况:患者精神欠佳,胸痛明显缓解,活动后稍气促,无恶心呕吐,头胀痛缓解,胃脘部不适,纳可,睡眠好转,小便可,大便调。血压:130/85mmHg,心率85次/分,律齐。
②中医操作后的效果:耳穴压豆处疼痛,能耐受;艾灸后患者呕吐好转,膝关节疼痛缓解。穴位按摩后胸痛发作频率较前减少。
3.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劳累,饱餐,情绪激动,寒冷,便秘,感染等诱发因素;戒烟限酒,起居有常,发作时休息,缓解期适当锻炼,如快步走、打太极拳等,以不感疲劳为度。
(2)饮食指导:患者属痰热瘀阻证,宜食化痰,清热,活血通络之品。如木耳、冬瓜、扁豆、海带、苦瓜、鸭肉、芹菜等。
(3)用药指导 :中药汤剂日一剂,分二次温服,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服用后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生,降压药物宜清晨空腹未活动时服用,观察有无头晕等不良反应。
(4)情志护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刺激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针对性给予心理支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怡情养性。患者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
4、提出护理难点:1、患者饮食不节,喜肥甘厚味,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差。2、情绪自我控制不稳定。
5、护理效果评价:方案实施效果好,患者症状改善,能主动接受各项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
五、讨论阶段
护士长:责任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能按照护理方案对病人进行护理,对病人的症状改善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没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下面我们就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护理难点进行一个讨论。
侯令之:饮食的总原则:清淡、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结合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患者有痰、热两方面的问题。清热化痰的食物,多以滋阴润肺的食物为主,即白色的食物。如:秋梨、马蹄莲、豆腐、白萝卜、冬瓜、莲子、莲藕等。 患者呕吐时,可滴姜汁入口,中药汤剂少量频服。
护士长:据 “五色入五脏”学说,白色食物入肺经,有滋阴润燥、清热化痰 之功效。那么我们每次跟病人强调低盐,摄盐量小于6g,6g的标准是什么?
周运波:6g是指每人每天摄入总量,其中还要包括酱油、腌菜、零食等中的含钠量。具体6克盐相当于矿泉水瓶盖一盖子。
护士长:生活起居方面还有谁有补充吗?
郑小慧: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老年人、动则气促、皮肤干燥脱屑)及发病季节,做好秋季养生的健康宣教。
1. 顺应四时,指导患者早睡早起,早睡是顺应阴气的收藏,早起顺应 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2.入秋后加衣不要过早、过多,适当减慢一下添衣的速度,让机体产生一定的耐寒能力,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冬季的到来。
3.秋季燥邪首先犯肺,肺司呼吸,主皮毛,肺气失调会加重气促、皮肤干燥的情况,饮食上宜滋阴润肺为本,如:甘蔗、秋梨、柚子、银耳、百合、山药等。
4. 秋季运动保健:秋天处于“收养”的时候,不宜做运动量大的、出汗多的运动,住院期间教会患者重要养生及治疗穴位的按摩及经络的拍打方法。出院后,可每天室外散步30分钟或行穴位按摩及经络拍打法。
护士长:小慧刚刚的补充比较到位,三因制宜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时、因人、因地护理。刚刚责任护士提出:情志护理是重点也是难点,大家对情志方面有什么补充?
刘彬: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转移法。患者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
郑小慧:“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天易触情生情产生悲秋的情感,护理上提前做好心理护理,多及患者沟通交流,注意倾听患者的心声,防七情致病。
护士长:中医说七情致病,我现在问一下大家,七情指什么,跟脏腑有什么对应关系?
大家一起说: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恐、惊伤肾。
护士长:不错,看大家基础知识掌握得还行。那临床工作中进行耳穴压豆、艾条灸、穴位贴敷等操作时,选穴原则是什么?
蒋顺平:中医护理方案上给出了相应症状及操作的穴位,临床工作中,我们也会根据患者的主诉,加一些配穴进去。如:耳穴压豆治疗胸痛、头晕时病人也有便秘的情况时,我们除了选择责护的所取穴位外,还可以加压大肠穴、肺等。
护士长:我们每位护士对穴位及经络都要灵活掌握并应用,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宁失其穴不失其经。高血压患者取太溪、太冲艾灸都很好理解,太溪是肾经原穴,太谓大,溪为水,艾灸太溪可滋补肾阴,水能生木,进而濡养肝木、平肝潜阳。太冲为肝经原穴,按摩后向行间处推拿,能疏肝理气,引肝火下行。曲池为什么能降压?大家明白吗?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络穴,联络肺经,曲池顾名思义,里面也有水的意思。纯阳者直升,纯阴者直降,而肺为阳中之阴,华盖之官,得曲池之水,从右而降,故能够缓解头晕头痛。
蒋顺平:患者是痰热瘀阻,在穴位贴敷时可加选丰隆穴、中脘、足三里等穴。
护士长:大家都知道丰隆为化痰第一要穴,谁能讲讲它化痰的原理?
蒋红艳: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络穴,联络足太阴脾经,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湿为生痰之阴,加上健脾胃的足三里、丰隆穴,起到除湿化痰的功效。
六:护士长总结
今天的查房大家讨论比较积极,也能在护理工作中灵活运用护理方案,解决护理问题。现在做总结如下:
1、 穴位贴敷加丰隆、足三里、中脘,用于健脾化痰;加膻中、郄门以宽胸理气。
2、 艾灸加双足三里引火下行。
3、 饮食上指导病人吃秋梨膏滋阴润燥,玉灵膏补心血养心气。
4、 情绪上护士应多及病人沟通,采取共情、倾听、安慰、陪伴等方式,还应取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及支持。百病生于气止于音,五音疗法可选取古琴《紫竹调》、《春江花月夜》等怡情养性。
5、 饮食上重点给病人指导她可以吃什么,而首先不将重点放在她不能吃什么,以防引起患者的排斥情绪,然后循序渐进、少量、多次的给予饮食指导。
6、 大家继续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经络、穴位的学习,并在临床实践中注意观察疗效,做好记录,总结经验。
7、 大家在临床护理中注意中西结合,病情观察、抢救措施等亦为工作之重点。
6 /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