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杨柳青电厂三期工程汽轮机周围蒸汽管道吹扫措施
工程名称
汽动给水泵调试措施
文件编码:
项目名称:
调试单位:
日 期:
版 次:
措施审批页
编制单位: 编制: 审核:
部门
修 改 意 见
施
工
单
位
审核人: 日期:
建
设
单
位
审核人: 日期:
生
产
单
位
调
试
单
位
审核人: 日期:
监
理
审核人: 日期:
措施技术交底表
工程项目名
编号:
单位名称
调试措施技术交底表
专业
系统
日期
交底内容:
补充、修改内容:
参加交底人:
交底人:
项目负责人:
备注:
目 录
1 系统概况 1
1.1 系统概况 1
1.2 调试项目和工期 2
2 编制依据 2
3 调试前的条件与准备 3
3.1 组织与分工 3
3.2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3
3.3 人员配置和资格 4
3.4 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5
4 调试程序和方法 5
4.1 调试作业流程 5
4.2 调试程序 7
5 质量检验标准 10
5.1 质量目标 10
5.2 关键控制点 10
5.3 质量标准 10
5.4 调试项目记录内容 11
6 调试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11
6.1 安全注意事项 11
6.2 调试的安全危险因素与辩识 11
7 附录 12
6 / 31
1 系统概况
1.1 系统概况
x x x x机组系x x x x汽轮机厂设计制造的大型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机组型号为: 。
其给水系统设计有两台汽动给水泵和一台电动给水泵。汽动给水泵组的汽轮机由x x x x汽轮机厂生产,型号: 。给水泵汽轮机的汽源有三种:主机四段抽汽、辅助蒸汽、主机主蒸汽;排汽至主机凝汽器;轴封供汽由主机低压轴封母管提供,轴封漏汽排至主机轴封冷却器。给水泵选用英国维尔泵,型号: ,为保证其入口压力还配备有前置泵。
泵组的润滑、保安油系统独立,每台泵组设有两台交流油泵、一台直流油泵和冷油器等设备。正常运行时只需一台交流油泵工作。泵组的控制接入主机DEH,根据锅炉的要求调整泵组运行工况。
小汽轮机主要技术规范
型式:
最大功率:
低压蒸汽参数:
高压蒸汽参数:
排汽压力(主机额定工况时):
调速范围:
交流主油泵
出口油压:
油量:
直流润滑油泵
出口油压:
油量:
前置泵主要技术规范
型号:
型式:
级数:
进口压力:
出口压力:
必须汽蚀余量:
给水泵主要技术规范
级数:
进口流量:
抽头流量:
进口压力:
出口压力:
抽头压力:
必须汽蚀余量:
1.2 调试项目和工期
1.2.1 调试项目
1) 汽动给水泵组本体的检查调试。
2) 给水泵汽轮机供、排汽系统的检查调试。
3) 给水泵汽轮机轴封、疏水系统的检查调试。
4) 汽动给水泵高、低压给水与再循环系统的检查调试。
5) 给水泵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的检查调试。
6) 汽动给水泵密封水系统的检查调试。
7) 给水泵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与盘车装置的检查调试。
8) 系统的联锁、保护的传动。
1.2.2 工期
从开始介入调试到开始转机大约需要20天
2 编制依据
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与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
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3) 《电力建设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4)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1996年版)》
5) 《300MW机组汽机运行规程(试行)》
6) 《xxxx汽机热力系统图(试行)》
7) 《DGT600-250调速给水泵组使用说明书》;韦尔泵机有限公司
8) x x x x汽轮机厂其它说明书与图纸、资料
3 调试前的条件与准备
3.1 组织与分工
1) 在分系统试运组的组织领导下,由调试负责实施系统的调试工作,并编写该系统的调试措施。
2) 调试人员负责系统内的有关阀门、热工信号与联锁传动工作,并指导有关运行操作。进行试运前的技术和安全交底,测量记录必要数据。
3) 运行人员负责试运中的操作和运行监视,做好试运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
4) 施工单位负责完成系统中有关单体试运,在系统试运中负责维护和消缺工作。组织协调试运现场的安全消防和保卫工作。
5) 设计单位配合处理试运中发生设计问题和缺陷,与时提出设计修改或处理意见,做好现场服务工作。
6) 监理单位负责检查协调并参加系统的验收签证工作,组织协调设备系统代保管有关问题,组织协调各单位对试运中出现问题的处理。进行试运前、后的质量监督检查。
3.2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3.2.1 环境条件
1) 厂内场地平整,道路畅通。
2) 试运范围内施工脚手架已全部拆除,环境已清理干净。沟道与孔洞的盖板齐全,平台有正规的楼梯通道、过桥栏杆与底部护栏。
3) 现场有足够的消防器材,消防水系统有足够的水源和压力并处于备用状态。
4) 试运机组范围内的各层地面应按实际要求作好。
5) 生活用的上、下水道通畅,卫生设施能正常使用。
6) 通讯设施良好。
7) 现场有足够的正式照明,事故照明系统完全可靠并处于备用状态。
8) 厂房和厂区的排水系统与设施能正常使用,事故排油系统正常。
3.2.2 设备系统条件
1) 设备与系统按要求安装完毕,经校验合格,记录齐全。
2) 保温完毕,管道支吊架调整好。
3) 具有可靠的操作和动力电源与压缩空气气源。
4) 各水位计、油位计正常投入,转动机械加好符合要求的润滑油脂。
5) 各种阀件传动检查合格并处于备用状态。
6) 各指示、记录仪表经校验调整准确。
7) 下列系统试运完毕:循环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工业水系统、凝结水系统;辅助蒸汽系统。
8) 有关电动机经过单独空负荷试运合格,旋转方向正确,就地事故按钮经试验合格。
9) 手盘转子无摩擦、卡涩等异常。
10) 有关联锁、保护、报警传动检查合格。
11) 给水泵汽轮机的蒸汽管道、轴封管道经过吹扫合格,恢复正常。
12) 油系统经循环合格,油质达标,油箱油位正常。
13) 真空系统经严密性试验合格。
14) 润滑油、顶轴油、盘车具备投入条件。
15) 控制系统静态调试完毕,具备操作条件。
3.3 人员配置和资格
序号
作业人员
工种
数量
资 格
职 责
1
负责人
1
工程师
指挥
2
调试员
2
工程师或助理工程师
检查
3
安装人员
技术人员
设备巡测、维护
4
运行人员
操作员
运行操作、设备巡测
3.4 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精度等级
数量
备注
1
振动表
2
转速表
3
听针
4
秒表
4 调试程序和方法
4.1 调试作业流程
4.2 调试程序
包括三个阶段:静止状态调整试验;小汽机空转调整试验;泵组试运行。
4.2.1 静止状态调整试验
1) 启动交流润滑油泵,调整润滑油过压阀使润滑油压在 kPa之间,然后使直流油泵单独运行,油压应高于 kPa。
2) 检查主油压应为 kPa左右,手打闸,分别测取高、低压主汽门关闭时间应小于1秒。
3) 作远方与就地打闸、复位试验。
4) 操作高、低压主汽门供排油电磁阀,测取主汽门全开、全关时间,应为5~20秒。
5) 全开主汽门,在DEH上操作调速汽门,检查指示值与实际值应相符。
6) 在ETS操作面板上操作LPSV TEST,低压主汽门应作1/4行程活动试验一次。在高压调门全关状态下操作HPSV TEST,高压主汽门作全行程活动试验一次。开启高压调门,高压主汽门应不能作活动试验。
7) 润滑油压调整完毕,盘车润滑油电磁阀试验正常后可进行盘车试验。注意盘车润滑与盘车电机同步。盘车转速 r/min,汽机、泵内无异常声响。
8) 联锁、保护、报警传动。
4.2.2 小汽机空转调整试验(利用辅汽作为汽源,四段抽汽应隔离,门后疏水应开启)
1) 解开小汽机与泵的靠背轮,保证汽机端与泵端无接触。
2) 确认主机循环水、润滑油、盘车均已投入,凝汽器真空已建立;
3) 启动泵组的直流油泵向系统供油以排尽空气,然后启动主油泵,检查润滑油压与各轴瓦回油应正常,无漏油现象。
4) 启动小汽机盘车,检查汽机内部与轴封各处无异常声响。盘车转速 r/min,至启动时应连续盘车 min以上。
5) 冲转蒸汽压力 MPa,温度大于 ℃。
6) 开启排汽蝶阀、轴封、低压蒸汽管道与本体的疏水进行暖管,确认主机轴封加热器已过水,轴封风机已运行后,投入汽机轴封。轴封供汽参数: MPa, ℃。
7) 投入除真空低以外的所有保护。
8) 小汽机背压达到 kPa(绝对值)后,调节保安系统复位,在DEH上操作开启低压主汽门。
9) 主汽门全开后以 r/min/min的升速率逐步提升转速至 r/min。转子冲转后注意检查盘车应自动退出,盘车润滑油同时停止供油。汽轮机内部与各轴封处无异常声响。在 r/min下暖机 分钟。
10) 以 r/min/min的升速率升速至 r/min,暖机 分钟。
11) 以 r/min/min的升速率升速至 r/min,暖机 分钟,对汽轮机进行全面检查。此时背压应达到 kPa(绝对值)以下,投入真空保护。转子的一阶临界转速为 r/min,注意应迅速通过。过临界时轴振动不超过 mm,否则打闸停机。
12) 转速在 r/min时,调整旋转阻尼供油针型阀,使一次油压为 kPa。
13) 就地与远方打闸试验各一次,继续升速至 r/min。
14) 背压达到 kPa以下后投入真空低保护。
15) 以 r/min/min的升速率升速至 r/min,作喷油试验。为减少操作不致停机,先将危急遮断与复位装置上的隔离手柄拉出,然后逐渐打开喷油阀,观察遮断指示器直至遮断,用复位按钮复位。遮断指示器正常后放开隔离手柄。
16) 继续以 r/min/min的升速率提升转速做超速试验,当转速达到 r/min时,危急遮断器应动作,否则停机调整。两次超速试验动作转速差值不大于 %。
17) 升速和暖机期间应监视转子振动情况、汽机内部与各轴封处有无异常声响、油压、各轴瓦回油情况。各监视数据应在正常范围内。轴振不得超过 mm。
18) 如果在调整危急遮断器后启动为热态启动,注意蒸汽疏水要彻底疏尽。冲转时蒸汽温度应高于缸温50℃以上且有50℃以上的过热度。升速过程中尽量不使缸温下降。其它操作过程与上述步骤相同。
19) 回油温度达到 ℃时投入冷油器冷却水。
20) 超速试验结束后打闸停机,记录惰走时间。
21) 转速到0后投入盘车,关排汽蝶阀,停轴封,关汽缸疏水。
22) 缸温低于 ℃后停盘车。
4.2.3 泵组试运行
1) 小汽机空转试验结束后,连接小汽机与给水泵之间的对轮,泵组在再循环方式下进行调试。
2) 检查除氧器水位应正常,给水泵出口门关闭,中间抽头关闭,再循环门自动、打开。打开前置泵、给水泵放空气门,开启前置泵进口门向泵内注水,见水后关空气门。
3) 投入密封水,调整差压为 MPa,投前置泵轴瓦冷却水。
4) 启动前置泵。
5) 检查润滑油压在 MPa,泵体上下温差< ℃,投盘车。
6) 投入除低真空外的所有保护。
7) 按空转汽机的步骤提高转速,以泵出口压力不超过 MPa为限。
8) 如水温偏高,可对除氧器进行换水,保持水温低于 ℃。(此温度为除氧器处于额定压力时的控制温度,如果除氧器压力为大气压力,此温度应控制在低于90℃)
9) 注意监测并记录带泵运行的临界转速。
10) 视缸温与管道温度情况关闭疏水。
11) 当主机运行正常,负荷在 %,泵组正常投入时,使用四段抽汽作为汽源,压力降低时可投入主蒸汽。
12) 要停泵时,在DEH上操作逐步降低汽泵转速,如有其它泵运行应同时提高并列泵运行转速或再启动一台给水泵,保证锅炉给水要求。
13) 降速时注意再循环门应自动打开,转速到 r/min后打闸。
14) 转速到0后,关排汽蝶阀,停轴封,投盘车,关出口电动门。
15) 关进汽隔离门。
16) 停前置泵。
17) 关前置泵入口电动门。
18) 停密封水。
19) 油箱油温低于 ℃时停冷油器冷却水
20) 缸温低于 ℃后停盘车。
4.2.4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立即打闸紧急停机,关排汽蝶阀。
1) 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或机内有金属撞击声;
2) 汽轮机发生水冲击;
3) 油系统着火不能迅速扑灭;
4) 轴承回油温度超过 ℃或轴承冒烟;
5) 油箱油位下降至距油箱顶部 mm;
6) 润滑油压降至 kPa,且无法提高;
7) 轴向位移超过 mm;
8)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立即打闸停机,但不必关闭排汽蝶阀。
9) 转速达到 r/min,危急遮断器未动作;
10) 供汽管道破裂;
11) 油系统严重漏油,无法运行;
12) 背压升至 kPa(绝对值),无法恢复;
13) 高、低压门杆同时卡涩无法活动;
14) 轴端汽封冒火花;
15) 前置泵故障;
16) 给水泵汽化;
5 质量检验标准
5.1 质量目标
润滑油泵振动≤60μm 控制油泵振动≤40μm 再生泵振动≤40μm
5.2 关键控制点
序号
作业控制点
检验单位
见证
方式
施工
单位
调试
单位
建设
单位
生产
单位
监理
单位
1
小汽机的油系统与调速系统的调试
签证卡
2
汽动给水泵的分部试运
签证卡
3
小汽机的汽源切换
签证卡
5.3 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名称
执行验收标准
1
润滑油泵振动≤80μm
验评
2
控制油泵振动≤60μm,再生泵振动≤60μm
验评
3
主汽门、调速汽门关闭时间符合设计要求
验评
5.4 调试项目记录内容
1) 润滑油泵、抗燃油泵的轴承振动、电机振动、轴承温度、电流、出口压力、滤网差压
2) 小汽机各轴承振动、轴承金属温度、进汽参数、转速、润滑油温、润滑油压、上下缸温差
3) 汽动给泵各轴承振动、轴承金属温度、转速、泵入口压力、出口压力、泵润滑油压、润滑油温、泵密封水压力
6 调试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6.1 安全注意事项
1) 认真做好油泵联锁试验,启动前注意检查联锁、保护投入情况,防止断油烧瓦。
2) 热态启动时注意疏水要彻底。选择蒸汽参数应尽量偏高些,以避免升速过程中汽轮机冷却。如用辅汽作为汽源,应与老厂联系,保证供汽参数稳定。
3) 不能在给水泵出口与给水母管压差较大的情况下开门供水,避免流量与轴向推力突然增加。
4) 泵组启动时泵壳体上下温差要小于20℃。
5) 小汽机排汽温度应控制在 ℃以下。
6) 汽泵运行正常后方可停电泵。电泵停运后要处于备用状态,以保证汽泵突然跳闸况下锅炉供水的要求。
7) 排汽蝶阀关闭后方可停轴封,同时注意凝汽器真空。如果蝶阀不严将影响主机真空,汽泵轴封、盘车均不能停。
6.2 调试的安全危险因素与辩识
序号
危险点描述
控制对策
实施
负责人
确认
签证人
1
油系统的泄露
加强巡视
2
小汽机的超速
保护未动,立即手动打闸停机
7 附录
1) 汽动给水泵系统阀门传动
2) 小汽机润滑油泵试运记录
3) 小汽机抗燃油泵试运记录
4) 小汽机分部试运记录
5) 汽动给水泵分部试运记录
6) 分部试运签证验收单
7) 分系统验评
编 号
机组分系统调试记录表
专 业
汽机
汽动给水泵系统阀门传动
名称
开时间
关时间
开预留
关预留
备注
调试负责人:
调试记录人:
日期:
编 号
机组分系统调试记录表
专 业
汽机
小汽机润滑油泵试运记录
时间
电机轴承振动
润滑油泵前轴承振动
润滑油泵前轴承振动
电机轴承温度
油泵轴承温度
电机电流
出口
压力
母管压力
滤网差压
水平
轴向
垂直
水平
轴向
垂直
水平
轴向
垂直
前
后
调试负责人:
调试记录人:
日期:
编 号
机组分系统调试记录表
专 业
汽机
小汽机抗燃油泵试运记录
时间
电机轴承振动
抗燃油泵前轴承振动
抗燃油泵后轴承振动
油泵轴承温度
电机电流
电机轴承温度
滤网差压
出口压力
安全油压
水平
轴向
垂直
水平
轴向
垂直
水平
轴向
垂直
前
后
调试负责人:
调试记录人:
日期:
编 号
机组分系统调试记录表
专 业
汽机
汽动给水泵试运记录
时间
#1轴承振动(μm)
#2轴承振动(μm)
推力轴承振动(μm)
轴承金属温度
蒸汽参数
转速
(r/min)
上下缸温差
润滑
油压
润滑
油温
水平
垂直
轴向
水平
垂直
轴向
水平
垂直
轴向
#1
#2
推力
压力(MPa)
温度
(℃)
调试负责人:
调试记录人:
日期:
编号
机组分系统调试记录表
专业
汽机
汽动给水泵试运记录
时间
转速
入口
压力
出口
压力
#1轴承振动(μm)
#2轴承振动(μm)
推力轴承振动(μm)
轴承金属温度(℃)
泵密封水压力
泵润滑油压力
泵润滑油温度
水平
垂直
轴向
水平
垂直
轴向
水平
垂直
轴向
#1
#2
推力
调试负责人:
调试记录人:
日期:
编号
机组分系统调试记录表
专业
汽机
汽动给水泵逻辑传动
序号
项 目 内 容
检查结果
确认人签字
调试负责人:
调试记录人:
日期:
专业
系统
日期
序号
验收内容
评价
备注
合格
不合格
评价:
该设备/系统已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完成分部试运,经按部颁《验评》验收,被评为优良( )/合格( ),已具备运行条件,同意进入整套启动阶段。
主要遗留问题与处理意见:
施工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调试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生产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分系统调试验评表
调试单位
性质
一般
序号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查结果
评定等级
合格
优良
自评
核评
1
联锁保护与信号
主要
项目齐全、动作正确
2
热工仪表
校验准确、安装齐全
3
状态显示
正 确
4
润 滑 油 泵
振 动
μm
≤80
≤60
6
电 流
A
符合设计要求
7
出口压力
Mpa
符合设计要求
8
管
道 系
统
严 密 性
无 泄 漏
9
油 循 环
符合设计要求
10
阀 门
符合本《标准》 试6-3-7
11
润滑油压
符合设计要求
12
滤网差压
符合设计要求
13
冷 油 器
无泄漏,能正常投入
14
盘车电流
符合设计要求
15
盘车转速
符合设计要求
分系统
总 评
共检验主要项目 个,其中优良 个。
一般项目 个,其中优良 个。
全部检验项目的优良率 %。
分系统
质量等级
验
收
单
位
签
字
施工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调试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生产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验收检查组: 调试专业负责人: 调试执行人: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分系统调试验评
调试单位
性质
主要
序号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查结果
评定等级
合格
优良
自评
核评
1
联锁保护与信号
主要
项目齐全、动作正确
2
热工仪表
校验准确、安装齐全
3
状态显示
正 确
4
控制油压力
符合设计要求
5
控制油温度
符合设计要求
6
控制
油泵
轴承振动
μm
≤60
≤40
电 流
A
符合设计要求
7
油再
生泵
轴承振动
μm
≤60
≤40
电 流
符合设计要求
8
再生系统
能正常投运
9
管道 系统
严 密 性
无 泄 漏
油 循 环
符合设计要求
10
关闭
时间
主 汽 门
符合设计要求
调速汽门
符合设计要求
11
冷 油 器
无泄漏,能正常投入
12
盘车电流
符合设计要求
13
盘车转速
符合设计要求
14
调速汽门调试
无卡涩,无晃动
分系统
总 评
共检验主要项目 个,其中优良 个。
一般项目 个,其中优良 个。
全部检验项目的优良率 %。
分系统
质量等级
验
收
单
位
签
字
施工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调试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生产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验收检查组: 调试专业负责人: 调试执行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