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可行性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953828 上传时间:2025-06-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8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市某有限公司齿轮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姓名:千战璧 学号:88888888 班级:设计1002班 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二章 市场分析...............................................................4 第三章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6 第四章 项目地区建设条件...............................................7 第五章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8 第六章 厂区建设方案及公用工程...................................8 第七章 项目环境保护.......................................................8 第八章 节约能源...............................................................10 第九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消防...............................13 第十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15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6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6 第十三章 项目财务评价及社会效益分析.......................16 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18 第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建议.......................................20 第一章 总论 1.1 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 1.1.1 工程项目名称 沈阳市刘述庆有限公司液压齿轮泵项目 1.1.2 建设单位 沈阳市刘述庆有限公司 1.2 项目背景 液压件是现代机械设备中重要的基础件,可广泛应用于国防,能源,冶金,交通等诸多领域,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提高自动化应用程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并将发展新型液压件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液压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前五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44.6%,同时液压气动元件的主机配套率达到70%到80%,重大成套设备的配套率达到5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但发展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产品品种,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产品品种只有国外的1/3,寿命为国外的1/2。为了满足重点主机,进口主机以及重大技术装备的需要,每年都有大量的液压产品进口。按金额计,目前进口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已全面铺开,国内农用机械,工程机械,航空,铁路,公路,能源电力,建筑,汽车,造船等行业持续发展,旺盛的生产建设需求将带动液压齿轮泵的持续增长。液压齿轮泵是在原有齿轮泵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特点,对其功能,寿命,噪音,脉动等指标进行优化设计的新型齿轮泵,是老式齿轮泵的更新换代产品。液压齿轮泵由于性能独特,使用效果好,可广泛用于国内外汽车运输,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工业自动化机械设备,航海船舶,军事上用于坦克,舰艇等,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我国每年齿轮泵的需求量约一千余万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其用量将越来越大。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辽宁省制造业呈现了稳步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经具备了建设制造业强省的基础和条件。制造业总量得到提升。辽宁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业强省发展纲要提出壮大一批专业配套企业,围绕七个产业链和大企业集团产品配套要求,找准产业定位,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生产,加快零部件和原材料生产企业的发展。为促进企业自身可持续快速发展,应对加剧的市场竞争,该项目公司根据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决定利用有利时机,生产液压齿轮泵,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满足市场需求。 液压齿轮泵项目研究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适应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其优化升级的政策要求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指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各省、自治区、了f辖市人民政府要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责任制,狠抓落实,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制订具体措施,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和修订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切实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发改委、财政、税务、国土资源、环保、工商、质检、银监、电监、安全监管以及行业主管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效力。本项目拟生产新一代液压齿轮泵,项目建设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第十二条“机械类”第17款“新型液压、气动、密封元器件及装置制造”,适应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其优化升级的政策要求。第二,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辽宁省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变的进程,满足打造制造业强省的要求,能够推动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10年达到30000亿元,人均超过39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55:3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川%,物价涨幅控制在书左右。为应对国内外的激烈竞争,追求更大比较利益,克服资源和环境约束,全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实质性转变,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低消耗、高产出、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建设制造业强省,是发挥辽宁省比较优势,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战略选择。“十一五”期间,辽宁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思路可概括为:围绕一个目标、培育七个优势行业、壮大十一个产业基地、做强百个大企业(集团)。一个目标:将辽宁装备制造业由大省建成强省。七大优势行业:汽车、电工电器、机床工具、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内燃机、大型重型成套设备。壮大十二个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济南重型汽车、青岛中型汽乍、诸城轻型汽车、烟台轿车及配件、潍坊柴油机及配件、高唐农业装备、济南发电输变电设备、济南数控机床、潍坊农业装备、济宁工程机械、日照农业装备和发动机、滕州中小机床等。做强百个大型企业(集团):到2010年,培育壮大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的企业集团2个(潍柴、重汽),年销售收入100一300亿元的重点企业8个(时风、山工集团、福田雷沃、福田诸城汽车、一汽青岛汽车、上海东岳汽车、五征集团、日照威亚发动机),年销售收入50一100亿元的重点企业1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80个。到201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56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利税达到150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250亿美元,上述指标年均增长都在25%以上。产品总体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缩短为5一10年,重点主机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和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产品:形成特色产品优势突出、配套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500/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企业信息化,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装备制造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00/0;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因此,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辽宁省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变的进程,满足打造制造业强省的要求,能够推动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三,符合沈阳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2009年是沈阳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臀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沈阳市经济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市场需求较快增长,供给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发展日趋和谐,经济发展活力将进一步释放。沈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着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社会全面发展,努力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调整工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一是继续做大做强钢铁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坚持走“弃粗增精”的路子,尽快实现由低变高的产品结构转变,拉长钢铁产业链,提高钢铁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要围绕汽车生产及零部件加工、智能车库、环保设备等优势产品,多途径引进大项目,膨胀壮大现有企业,全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三是大力发展非钢产业。要通过招商引资、技术改造、靠大联强等途径,努力扩大纺织、化工_、建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规模,加快非钢产业发展,提高非钢产业的比重,逐步改变沈阳市钢铁产业“一业独强”的局面。四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扩大型钢、粉末冶金、新型建材、精细化工四大产业,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10/0以上。五是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大力扶持发展规模以上企业,促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通过上述措施,真正把工业强市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工业体系。本项目属于机械装备制造业,它的建设符合沈阳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第四,适应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也逐步加大了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和引导。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民营经济、高新技术和外经外贸一起列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亮点”,将民营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07年辽宁省个体私营经济户数达到218万户,同比增长2.3ry0:从业人员达到923万人,同比增长3.13%;注册资金6620亿元,同比增长17.01%;上交税金371亿元,同比增长34.8%。其中,规模以上私营工业达20458个,完成增加值3789亿元,同比增长29.91%;实现营业收入139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05%;实现利润总额913亿元,同比增长43.08%。为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沈阳市在把立足点放在搞好国有经济的基础上,’堪持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路子。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壮大规模与提升层次并举,促进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培植特色产业,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步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和技术改造,加大资本运营,向大公司大集团发展。优化发展环境,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充分调动众多中小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沈阳市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本项目的建设顺应当前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符合沈阳市委市政府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促进沈阳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项目的建设适应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五,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化扩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竞争与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优势逐渐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已经深切感受到来自外界环境、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开拓新的产品市场,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利用高科技拓展业务领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已成为促进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实现企业规模扩张,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产业关联度和带动能力强的优势,有效拉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增长,为当地增加经济总量和税收作贡献,解决地区部分就业问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3 项目投资概况 1.3.1 建设规模与内容 规模为年产3万台液压齿轮泵。项目占地面积16亩,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车间和生产调度室。 1.3.2 项目总投资 经测算,项目总投资143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341万元,包括:工程费用926万元,其他费用351万元,基本预备费用6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6万元。 1.3.3 建设场址 拟建场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屯区开发区,厂区东、西、北侧均为企业。场址周边区域交通便利,便于项目建设实施。 1.4 可行性报告的编制依据 1.4.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辽宁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辽宁省建筑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类似工程建设经济指标设备及材料按现行市场价格估算 1.4.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第一,新建项目位于沈阳市皇姑屯经济开发区,项目需要占地16亩,根据建设提供的资料,土地费用为14万元/亩。 第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沈政发2006847号文进行估算。 第三,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建设部,财务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勘察设计费,工程监理费等按照建设部颁发的收费标准及辽宁省,当地有关规定执行,并参照当地市场价进行估算。 第五,前期工作费包括可行性研究费,环境影响评价费,规划管理费,施工图纸审查费等相关规费。 第六,预备费用按建筑工程费用,设备购置安装费与其他费用之和的5%计算。 第七,银行贷款利率按现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确定为年利率5.4%(期限为一至三年)。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液压齿轮泵的市场环境 第一,农业机械。我国现拥有大中马力拖拉机(液压化率100%)约70万台,联合收割机(液压化率100%)18万台,预计到2009年将分别达到100万台和35万台,加上其它使用液压的农业机械和农用自卸运输车等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到2009年,为农业机械配套和维修用液压件的年需求量(含进口件,下同)将达到500万件。第二,工程机械。据有关资料分析,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中,土石方施工及装卸工作量2005年比2000年增长1.5倍。预计到2009年,为工程机械配套和维修用液压件的年需求量达480万件。 第三,机床。到2009年,金切机床的年需求总量将维持在25万台左右,其中数控机床的需求量将达到4污万台,锻压机床需求量9,10万台,其中液压机4万台左右。我国现拥有机床约300万台(液压化率10%),到2009年约达450万台(液压化率14%)。到2009年,为机床配套和维修用液压件的年需求量将达280万件。 第四,塑料机械。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消费增长较快,现人均年消费塑料己达10公斤,但仍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年消费22公斤的水平,而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平已高达50/100公斤。到2009年,为塑料机械配套和维修用液压件的年需求量将达180万件。 第五,汽车,摩托车。到2009年,为汽车,摩托车配套和维修用液压件的年需求量达280万件。 第六,冶金矿山设备。冶金设备中液压气动技术的使用率达到6.1%,8.1%(约占设备总费用的10%左右),因此冶金工业的改造和发展为液压,气动和密封件产品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前景。冶金行业每年用于维修的进口液压,气动和密封件达1000万美元,到2009年,为冶金矿山设备配套和维修用液压件的年需求量将达240万件。 第七,石油化工设备。到2009年,为石油化工设备配套和维修用液压件的年需求量达60万件。第八,食品,包装,电子,轻纺设备。到2009年,为食品,包装,电子,轻纺设备配套和维修用液压件的年需求量达60万件。第九,其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港口,船舶,发电,环保,航空,航天,铁路,机车车辆,医药,印刷以及游艺等对液压产品也有大量的需求。 2.2 液压齿轮泵项目的市场预测 齿轮泵是一种二次再生的流体动力,世界各国都在广泛使用。到目前为止,还不可能出现新的动力源来替代齿轮泵,因此齿轮泵行业的寿命将不可估量。在生产技术上,世界各地齿轮泵的生产厂家始终在做着不懈的努力,齿轮泵的设计外形精致,性能优越。但价格昂贵,如德国产的一台63排量齿轮泵在上海售价8000元,而我国生产的同类产品每台售价只有350一450元。由于生产成本低廉,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世界上各中小国家从我国进口齿轮泵的数量不断增加,所以,齿轮泵的出口量将越来越大。在国内市场方面,国内生产的齿轮泵量也大,但大多数是生产低端液压产品,(60~70年代的产品.)主要用于举升行业(例如:农用车,翻斗车等)。中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例如:各种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等)。随着装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因此中高端液压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市场情况分析预测: 第一,液压齿轮泵在中国生产和使用已有60余年的历史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壮大和液压系统的广泛使用,齿轮泵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液压齿轮泵是二次再生的流体动力,只要有液压系统的就不能没有齿轮泵。市场的需求量大,前景可观。在市场规模上与使用范围将成正比上升。 第二,齿轮泵与其他任何产品一样,只要在市场上一出现,就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目前生产齿轮泵的大型厂家有200余家(主要供应汽车行业),但几十年来除了外型设计新颖和加工技术工艺比较先进外,技术功能还没有大的突破。而新一代液压齿轮泵彻底改变了老式泵的弊病,从性能和功能上己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根据调查分析,我国齿轮泵的需求量每年达1000余万台,其中进口300 第 14 页 第一,设备选型原则工艺设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好坏,合理的选择设备,对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水平以及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 本行业的设备选择有着特殊的要求,项目对工艺设备的选用原则是:一是满足生产,试验需要,性能先进,高效实用,价格较低;二是技术先进,操作维修方便;三是产品有竞争力,能适应市场多变的要求;四是结合技术力量,管理经验和资产条件,综合考虑经济合理性。本项目生产,试验设备主要立足于中国国内购买。 第二,项目设备选型设备的选择主要根据产品工艺特点以及本单位对生产产品的要求来进行 3.3 项目工程 第一,设计原则项目方案设计按照厂区规划要求布置,满足项目生产工艺,运输条件,防火安全等规范标准。建筑设计符合有关设计规范,平面布置紧凑合理,各种管线路径短捷平顺,便于生产和管理。设计力求经济,适用,美观。 第二,建筑方案及功能分区厂区总占地面积16亩,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主要建设各生产车间和生产调度室。 一是生产车间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平面形状矩形,单层,轻钢结构。布置两条液压齿轮泵生产线。车间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为丙类。 二是生产调度室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平面形状矩形,艺层,采用砖混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为丙类。 3.4 建设规模 大型厂,日产1000个以上,规模化经营,成本更低,收益更高,更容易打出牌子,占领或垄断一方市场。 生产场地:厂房200平方米以上,库房200~500平方米(视规模而定),原料库20000平方米以上空地。 第三章 项目地区建设条件 4.1 区位条件 建设地点距离皇姑屯距离沈阳市较为便宜,交通方便,公路、铁路发达,且地点处于沈阳市边缘,地皮较为便宜,沈阳市东北老工业基地发源地,是装备制造业的中心,地址选在此处,比较合适 4.2 自然地理 皇姑区是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城区之一,位于沈阳市西北部,面积44.9平方公里,人口73万。沈阳金廊北段地处皇姑区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辽宁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及各大省直机关坐落在皇姑区中东部,是辽宁省的行政文化办公中心。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春季促短,降水少,回暖快;夏季高温多雨,空气湿润;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长达6个月,寒冷干燥。年日照时间为2480小时,全年无霜期为140天左右。 4.3 项目所在地基础设施 此处设施比较完善,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基本具备,可以说选址在皇姑屯优势较大。尤其是附近有较为发达的火车站,可以为产品的运输提供条件。 第四章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该项目为齿轮泵生产项目,齿轮泵主要由前盖,泵体,后盖,齿轮,密封件,紧固件等组成,其中前盖,泵体,后盖,齿轮,密封件,紧固件等零部件均为外购成品件,公司自行加工泵体,泵体加工后将各部件进行装配。液压齿轮泵的生产流程是:进料,金加工,组装,测试,喷漆,打码,包装,入库的全过程,分为粗加工,精加工,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以1409001质量要求进行首检,互检,抽检,总检,合格后方可包装入库。 工艺流程情况如下: 第一,泵体加工 铝合金型材一——卡锯床下料一——车粗铣端口,车床加工一——铣床加工法兰面一钻功法兰———铣床铣法兰面一一一铣床精铣端口一—一车泵体加工完成 购进铝合金型材后首先按一定的尺寸进行下料,然后采用铣床双面粗铣端口,再采用数控车床进行车加工进出口,车床加工完毕后采用铣床粗铣端口,钻床钻功法兰丝,然后采用铣床铣加工法兰面,最后铣加工端口,完成泵体的加工。 第二,装配 加工完成的泵体前盖,后盖,齿轮,密封件等配件——一验检——一成品 将加工好的泵体,前盖,后盖,齿轮等配件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进行检测,测试,合格产品外售。 第五章 厂区建设方案及公用工程 6.1 厂区建设方案 建设8个齿轮泵加工厂房,占地8亩,建设1个成品仓库及一个原材料仓库,共占地2亩,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及道路等等占地2亩,绿化面积达4亩。 齿轮泵加工厂房每个车间配备10人,每个仓库配备2人。 6.2 公用工程 厂区内部建设2条铁路,用于运输,建立一个简易的垃圾处理厂及回收站。 第六章 项目环境保护 7.1 环保依据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一1996)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一2008)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一2002)中的V类 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4848一93)中的2类 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一93) 8《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J25.1一89) 9《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一2008) 1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一90) 11《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一1996)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一96) 7.2 环保措施 一,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环境空气:位于沈阳市皇姑屯区经济开发区,区域内冬季环境空气质量较差,502和TSP的日均浓度较高,夏季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总体来说,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能够满足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6GB3O95一1996中的二级标准。地表水:项目选址区域地表水水体为牟汉河,根据沈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3年沈阳市钢城区的监测资料,其中COD,氨氮,石油类超过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6中IV类水质标准,其余各项指标不超标。地下水:根据地下水现状监测资料,经类比分析,所处区域地下水源地水质除大肠菌群,硫酸盐超标外,其余指标基本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4848一93)111类标准。噪声:该项目区域内环境噪声满足5声环境质量标准6GB3O96一2008中的二类地区标准。 二,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环境空气 施工期间泥土裸露,在干燥的大风天气极易产生扬尘,.造成大气环境污染。所以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具体措施包括:施工期场地周围设置隔离围墙,施工时用密目网,经常保持施工地而的湿润以减少来自运输车辆的扬尘;对施工现场的沙石等定点堆放并进行定时洒水或进行必要的遮盖;对材料运输车和垃圾清运车等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遮盖等。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减轻施工期间扬尘对项目周围区域环境的影响。 第二,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在进行运输弃土和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木材等)时,将生产大量废土,砖石及各种建筑垃圾,必须按照市容环卫,环保和建筑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及时将固废运到指定点妥善处置,严防制造新的/垃圾堆场0。将混凝土块连同弃土,弃渣等送至专用垃圾场所或用于回填低洼地带,建筑垃圾中钢筋等回收利用,其它用封闭式废土运输车及时清运,并送到指定倾倒点处置,不能随意抛弃,转移和扩散。同时,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也及时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桶)内,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及时清运处理。 第三,噪声 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土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以及运输材料的汽车均产生噪声影响。依据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6(GB12523一90)规定,施工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各种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应全部安排在昼间施工,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经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保证施工期间噪声满足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6要求。 三、营运期污染源分析及治理措施 第一,废水 拟建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44m3/a,其中生活污水(洗手污水)泼洒在厂区内,可以防治地面扬尘的产生,旱厕污水由当地农民定期清理,用作农田肥料。项目产生的废水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第二,废气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废气产生。 第三,固体废物 项目运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两种,其中生活垃圾主要为办公及职工生活垃圾,可由环卫部门运走处理。生产废弃物均得到综合利用或有效处置,不随意外排,固废及时运走,不在厂区长期堆存,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噪声项目各噪声源采取有效的封闭,隔声,减震,合理布置等措施后,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噪声值,厂界外噪声能满足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6(GB12348一2008)11类要求,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第四,废气 该过程无废气产生。 第五,绿化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在生产区与非生产区之间种植花木,产生搞好厂区绿化,增加绿化层次,以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 第六,预期效果 本项目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设计生产工艺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对可能产生污染的污染源和污物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使种污染的排放量均控制在国家标准制定目标之内,在生产过程之中设有专人维修和管理各种环保设备,预计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四、结论和建议 第一,结论 通过对项目厂址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本项目污染源极小,基本没有污染物排放,通过对污染源的治理,完全可以达到环保要求,不会对周围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环保角度来讲,该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建议 (1)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0制度,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2)项目在建设过程和投入运营后,必须建立有效的环保机制,加强环保意识教育,确保环境安全。 (3)建立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制度,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和职工的岗位培训,增强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4)加强绿化,应当选择具有抗性和吸收作用的植物,以改善厂区环境质量。 (5)建议环保部门加强管理,做好监督工作,确保本项目各项污染物均达标排放。 第七章 节约能源 8.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一2005 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四、《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 五、《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GJ144一2004 六、《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SOO19一2003 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一2002 八、《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一2004 九、《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一2001 十、《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T16一92 十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一2005 十二、《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一92 十三、《国家标准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8.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一、当地能源供应情况 第一,供水 该工程厂区附近敷设有城市供水管网,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用水要求。 第二,供电 项目所处区域供电设施完善,完全可以满足项目用电要求。 二、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本项目能源消耗主要为电和水,其主要实际指标以具体的生产需要为准,其基本能耗指标表如下图。 表 8-1 项目的能耗指标表 三,能耗指标分析 能源是现代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节约能源是我国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能源的消耗在日益增加,合理利用能源是使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项目投产后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保证。因此,本项目在各专业设计中充分注意到节能的重要性,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以尽量减少能耗。 第一,能耗指标本项目综合能耗指标:257.35吨标煤。第二,能耗分析通过对项目能耗的计算和分析,本项目能耗低于国内同类工厂的能耗指标,节能效果显著。 8.3 节能措施 一、 企业能源管理企业能源消耗指标是判断能耗状况是否符合国家节能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工艺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为此公司制订了相应的节能管理办法: (l)制订能源消耗定额。应按照国家标准GB/12723,GB/2589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分别制订主要耗能设备和工序的能源消耗定额; (2) 逐级下达明确责任。能源消耗定额按规定的程序逐级下达,并明确规定完成各项定额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3) 核算实际用量的计量。按规定的方法对主要耗能设备和工序的实际用能量进行计量,统计和核算,定期作出报告; (4) 节能经济效益分析。为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通过对历年产品单耗的定额考核,核算分析产品用能成本超降情况; (5) 预测能源消费。根据当年能源消费的实际情况和挖掘节能的潜力,合理制订下年度的能源消费计划。 二、节能量监测方法 目前生产工艺主要消耗的能源包括电力,电力消耗较大,在能源计量管理方面,公司在各涉能,用能单位及工段以及主要用能设备上都安装有在线监测计量仪表,配备率达100%。便于统一监测与管理,对各单位工段用能情况做到直观可视。通过统计计算,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完好率均为1000rk。本项目建成后,企业应建立与项目相配套的节能量监测体系,监测方法和计算统计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本项目的三废消耗量,耗水量,供电量等数据加以监测,统计和管理,以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建成后,可以持续性地获取所有必要数据,且相关的数据计量统计能够被核查。其中监测方法应符合5GB/T14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6的要求,采用现场检查,数据审核,盘存查帐等方法计算综合能耗和产值能耗;监测设备应符合5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6的要求,新增设备全部配置能源计量器具,重点用能单位配备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并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的配备,使用,校准,维修和报废管理工作。 三、 主要设备的节能措施 合理地选用节能设备,使能源的消耗在设备源头就得到有效控制。 第一,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选用功率小的节能型电器设备。 第二,严格执行工艺要求,认真操作,减少/跑,冒,#滴,漏0现象,做到节能降耗。 第三,选用节能型生产设备,变压器选用新型高效节能型,并采用合适的低压电容补偿柜,提高功率因数。 第四,推广应用节能,高效,合适,安全,有益环境的绿色照明灯具,提高用电效率。 第五,加强设备管理,制定设备能源管理制度,达到设备综合节能的目的。 第六,对热,冷水管网及其使用设备,设计中选用了良好的保温,保冷隔热材料和保护层,对建材选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能量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 第七,厂内设专人负责节能工作,各工段设有兼职管理人员,形成管理网络,落实各项节能工作,节能措施和节能教育培训工作。 第八,严格按照节能指标表节能。 表 8-2 节能指标表 第八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消防 9.1 劳动安全 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保护或者职业安全卫生,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应得到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基本保障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是劳动者实现宪法赋予的生命权、健康权的具体保障。劳动安全与卫生,既是相互联系又是彼此独立,共同组成劳动者劳动保护的屏障。劳动安全是指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场所无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的伤害事故发生。劳动卫生是指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场所无危及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慢性职业危害发生。 具体实施以下安全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 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 9.2 工业卫生管理制度 各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是本单位工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者和责任人。 质量安全环保处是工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管单位,协调各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部门(以下简称职防部门)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 在工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所需的经费应列入年度计划,专款专用。 职责任务 厂长对本企业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和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和上级指示,把职业病防治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尘毒危害等问题。 分管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副厂长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