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__________
让与担保制度(2025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让与担保制度(2025版)
合同目录
第一章:让与担保制度概述
1.1 让与担保的定义
1.2 让与担保的特点
1.3 让与担保的法律地位
第二章:让与担保的主体
2.1 让与担保的债权人
2.2 让与担保的债务人
2.3 让与担保的担保人
第三章:让与担保的客体
3.1 可以让与担保的财产类型
3.2 不可以让与担保的财产类型
3.3 让与担保财产的评估与价值确认
第四章:让与担保的设立
4.1 让与担保的设立条件
4.2 让与担保设立的方式
4.3 让与担保设立的有效要件
第五章:让与担保的效力
5.1 让与担保的对外效力
5.2 让与担保的对内效力
5.3 让与担保的期限
第六章:让与担保的变更与转让
6.1 让与担保的变更
6.2 让与担保的转让
6.3 让与担保变更与转让的限制
第七章:让与担保的实现
7.1 让与担保的实现条件
7.2 让与担保的实现方式
7.3 让与担保实现的法律后果
第八章:让与担保的解除
8.1 让与担保解除的条件
8.2 让与担保解除的程序
8.3 让与担保解除的后果
第九章:让与担保的违约责任
9.1 违约行为的认定
9.2 违约责任的形式
9.3 违约责任的免除
第十章:让与担保的争议解决
10.1 争议解决的途径
10.2 争议解决的方式
10.3 争议解决的期限
第十一章:让与担保的监管与监督
11.1 监管与监督的主体
11.2 监管与监督的内容
11.3 监管与监督的程序
第十二章:让与担保的国际适用
12.1 国际让与担保的法律适用
12.2 国际让与担保的冲突法规则
12.3 国际让与担保的司法协助
第十三章:让与担保的税收政策
13.1 税收政策的适用范围
13.2 税收政策的优惠措施
13.3 税收政策的缴纳与监管
第十四章:让与担保的登记与备案
14.1 登记与备案的条件
14.2 登记与备案的程序
14.3 登记与备案的效力
合同编号_________
第一章:让与担保制度概述
1.1 让与担保的定义
让与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方向债权人转移某种财产权利,作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
1.2 让与担保的特点
(1)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权利转移给债权人作为担保。
(2)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有权优先受偿。
(3)让与担保的设立不涉及对担保财产的实际占有。
1.3 让与担保的法律地位
让与担保是一种法定担保方式,具有法律效力。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据法律规定,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第二章:让与担保的主体
2.1 让与担保的债权人
(1)有权利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
(2)让与担保债权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2 让与担保的债务人
(1)有履行到期债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
(2)债务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3 让与担保的担保人
(1)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
(2)担保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章:让与担保的客体
3.1 可以让与担保的财产类型
(1)动产、不动产、无形财产权等。
(2)法律、行政法规不禁止转让的财产权。
3.2 不可以让与担保的财产类型
(1)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财产权。
(2)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财产。
3.3 让与担保财产的评估与价值确认
(1)担保财产的价值应当由债务人、担保人提供,并经债权人同意。
(2)担保财产的价值可以由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第四章:让与担保的设立
4.1 让与担保的设立条件
(1)债权人和债务人或者担保人达成一致。
(2)担保财产的权利转移至债权人。
(3)办理相应的登记或者备案手续。
4.2 让与担保设立的方式
(1)书面形式订立让与担保合同。
(2)担保财产权利转移凭证。
4.3 让与担保设立的有效要件
(1)让与担保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
(2)担保财产权利转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五章:让与担保的效力
5.1 让与担保的对外效力
(1)债权人对担保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
(2)担保财产不得用于清偿债务人其他债务。
5.2 让与担保的对内效力
(1)债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债务。
(2)担保人应当按照约定承担担保责任。
5.3 让与担保的期限
(1)让与担保的期限由合同双方约定,但最长不得超过主债务的履行期限。
(2)在让与担保期限内,债权人未行使优先受偿权的,担保财产权转移效力不受影响。
第六章:让与担保的变更与转让
6.1 让与担保的变更
(1)经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让与担保的合同内容。
(2)变更内容涉及担保财产权利转移的,应当办理相应的登记或者备案手续。
6.2 让与担保的转让
(1)让与担保债权人可以将其债权转让给第三人。
(2)让与担保债权人转让债权应当通知债务人和担保人。
6.3 让与担保变更与转让的限制
(1)让与担保的变更或者转让不得损害担保人的权益。
(2)让与担保的变更或者转让不得影响债权人对担保财产的优先受偿权。
第八章:让与担保的解除
8.1 让与担保解除的条件
(1)债务人履行到期债务。
(2)债权人放弃优先受偿权。
(3)担保财产权利转移合同约定的其他解除条件。
8.2 让与担保解除的程序
(1)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解除协议。
(2)办理担保财产权利转移的登记或者备案手续。
8.3 让与担保解除的后果
(1)让与担保解除后,债务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2)债权人不再享有优先受偿权。
第九章:让与担保的违约责任
9.1 违约行为的认定
(1)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
(2)担保人不履行担保责任。
(3)合同双方违反让与担保合同的其他约定。
9.2 违约责任的形式
(1)继续履行债务。
(2)支付违约金。
(3)赔偿损失。
9.3 违约责任的免除
(1)因不可抗力导致违约。
(2)债务人、担保人未履行合同约定的通知义务。
第十章:让与担保的争议解决
10.1 争议解决的途径
(1)协商解决。
(2)调解解决。
(3)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2 争议解决的方式
(1)仲裁。
(2)诉讼。
(3)其他双方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
10.3 争议解决的期限
(1)争议解决应当在违约行为发生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2)双方可以约定争议解决的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2年。
第十一章:让与担保的监管与监督
11.1 监管与监督的主体
(1)让与担保合同双方。
(2)相关行业协会。
(3)监督管理部门。
11.2 监管与监督的内容
(1)让与担保合同的履行情况。
(2)担保财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3)合同双方的合规经营情况。
11.3 监管与监督的程序
(1)定期进行现场检查。
(2)对合同双方进行合规培训。
(3)对违反规定的合同双方进行处罚。
第十二章:让与担保的国际适用
12.1 国际让与担保的法律适用
(1)合同双方选择的国际商事法律。
(2)适用中国法律的,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执行。
12.2 国际让与担保的冲突法规则
(1)适用合同双方选择的法律冲突规则。
(2)未选择时,适用连结点法确定适用法律。
12.3 国际让与担保的司法协助
(1)合同双方可以约定司法协助的范围和方式。
(2)依法向国际法院或者其他司法机关申请司法协助。
第十三章:让与担保的税收政策
13.1 税收政策的适用范围
(1)让与担保合同双方应当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
(2)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13.2 税收政策的优惠措施
(1)减免税优惠。
(2)税收抵免优惠。
(3)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13.3 税收政策的缴纳与监管
(1)合同双方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税款。
(2)税务机关对合同双方的税收缴纳情况进行监管。
第十四章:让与担保的登记与备案
14.1 登记与备案的条件
(1)让与担保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
(2)合同双方办理了相关登记或者备案手续。
14.2 登记与备案的程序
(1)向登记机关提交登记申请书、合同副本等相关材料。
(2)登记机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办理登记或者备案手续。
14.3 登记与备案的效力
(1)登记与备案让与担保合同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2)未经登记或者备案的让与担保合同,对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
合同编号:_________
甲方(债务人/担保人):_________
乙方(债权人):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字:
_________
_________
多方为主导时的,附件条款及说明
一、当甲方为主导时,增加的多项条款及说明
1.1 甲方义务
甲方应当保证其所提供的担保财产的权利清晰、无争议,并确保财产权利的转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2 甲方违约
甲方如未履行到期债务,或提供的担保财产存在权利瑕疵,甲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继续履行债务、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1.3 甲方变更
甲方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合同内容的,应与乙方协商一致,并办理相应的登记或者备案手续。
二、当乙方为主导时,增加的多项条款及说明
2.1 乙方权利
乙方有权依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要求甲方履行债务或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2.2 乙方义务
乙方应当合理行使优先受偿权,不得滥用其权利损害甲方的合法权益。
2.3 乙方变更
乙方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合同内容的,应与甲方协商一致,并办理相应的登记或者备案手续。
三、当有第三方中介时,增加的多项条款及说明
3.1 第三方中介的职责
第三方中介应当客观、公正地提供让与担保服务,协助甲方和乙方完成财产权利的转移。
3.2 第三方中介的义务
第三方中介应当保证其提供的服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对其服务过程中的失误承担责任。
3.3 第三方中介的收费
第三方中介的收费标准应当事先告知甲方和乙方,并在合同中明确。收费标准应符合行业标准和市场行情。
合同编号:_________
甲方(债务人/担保人):_________
乙方(债权人):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字:
_________
_________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 让与担保合同
2. 担保财产权利转移证明
3. 合同双方身份证明文件
4. 合同双方授权书
5. 担保财产评估报告
6. 登记或者备案手续相关文件
7. 争议解决协议
8. 税收政策文件
9. 第三方中介服务协议
10.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其他相关文件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甲方未履行到期债务
2. 甲方提供的担保财产存在权利瑕疵
3. 甲方未按照约定办理登记或者备案手续
4. 乙方未按照约定行使优先受偿权
5. 乙方滥用优先受偿权损害甲方合法权益
6. 第三方中介未按照约定提供服务
7. 第三方中介服务过程中的失误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让与担保:指债务人或第三方向债权人转移某种财产权利,作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
2. 债权人:有权利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
3. 债务人:有履行到期债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
4. 担保人: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提供担保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
5. 优先受偿权: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有权优先受偿的权利。
6. 违约行为:合同一方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财产权利转移纠纷:双方应协商解决,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
2. 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
3. 违约责任纠纷:依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确定违约责任并予以承担。
4. 第三方中介服务问题:及时与第三方中介沟通,协商解决,如有必要可依法解除合同。
5. 法律法规变化:合同双方应遵循新的法律法规,及时调整合同内容。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债务人或第三方向债权人提供让与担保,以履行债务。
2. 债权人依据让与担保合同,对担保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
3. 合同双方在让与担保过程中,遇到违约行为或者争议。
4. 第三方中介协助合同双方完成财产权利的转移。
5. 合同双方在履行让与担保合同时,应当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