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易错知识点总结.pdf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068963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易错知识点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易错知识点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易错知识点总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易错知识点总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易错知识点总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易错知识点总结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易错知识点总结 单选题 1、某朝官员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下诏。时任给事中的某官员行使职权,驳回诏书。【注:给 j 事中,秦始置,汉魏相沿。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晋始为正官。隋唐以后,成为门下省之属官,掌驳正政令之事。五代、北宋初门下封驳之职渐废。】由此推断,这一片段可能发生的朝代是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某朝官员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

2、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下诏。时任给事中的某官员行使职权,驳回诏书”可知是唐朝时期,B 项正确;秦朝时期没有给事中官职,排除 A 项;明清时期,宰相已经废除,排除 CD项。故选 B 项。小提示:2、姓氏改革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拓跋氏改姓为元,步六孤氏改姓为陆,贺兰氏改姓为贺,独孤氏改姓为刘等。孝文帝上述做法()A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B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C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繁荣 D完成了鲜卑族汉化过程 答案:B 解析:2 孝文帝改汉姓的做法加速了鲜卑民族的汉化,这就顺应了当时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B 狭隘观念正确;孝文帝的做法是促进了鲜卑民族的汉化,而非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排除 A

3、 项;鲜卑族改汉姓和促进北方经济发展繁荣之间没必然的联系,排除 C 项;“完成了”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 D 项。故选 B 项。3、主观条件 秦_优越,_雄厚。数代秦王励精图治,_,_较为_。_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答案:地理位置 物质基础 广纳贤才 吏治 清明 商鞅变法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统一的主观条件。(1)从位置上看,秦国有位居高原,控扼黄河上游,对整个东方有以高凌下之势,地理位置优越,加之几代诸侯王的经营和积累,秦物质基础雄厚。(2)秦历代君主励精图治,严明法令,广纳贤才,国家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3)秦自商鞅变法后,国家尊崇法家思想,奖励耕战,军事实力强,国家

4、日益强盛。4、文学:两汉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_、_上 答案:汉赋 乐府诗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汉赋、乐府诗上;汉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很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真实情况。所以空白处应填汉赋、乐府诗。5、隋唐时期,许多日常用品都采用纸制品或纸质代用品,如用纸糊灯笼、糊窗户,某一时期还曾出现纸衣、纸冠、纸被、纸帐、纸甲、纸屏风等制品。据此推测这一时期 3 A造纸技术高度发达 B社会重文风气盛行 C普通民众生活贫困 D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指出“某一时期出现用纸代替衣服、帽子、被

5、子、床帐、铠甲、屏风等生活用品的现象”,可见当时纸制品的应用比较广泛,普通民众生活贫困,C 项正确;造纸技术高度发达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A 项;社会重文风气盛行与材料内容关系不大,无法体现材料主旨。排除 B 项;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 D 项。故选 C 项。6、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观念的强化,士族子弟“造次必以礼”“动依礼典”“动循礼度”“恒以礼法自处”,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门阀士族的崛起 B儒学受到了释老思想的冲击 C士族客观挽救了儒学的衰落 D士族注重品德修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保持门第观念,士族子弟

6、注重遵守礼制,在日常生活中以礼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传承儒学,挽救了当时正在受到佛、道教冲击的儒学,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士族子弟注重遵守礼制,未涉及“门阀士族的崛起”,排除 A 项;材料未体现“儒学受到了释老思想的冲击”,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士族注重礼制,而非品德修养,排除 D 项。故选 C 项。小提示:7、“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着;而西域的物产音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音乐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学术发展;而南亚的佛教,也冲击渗透着中国的儒学。”这说明 A中国古代较长时间对外开放 B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完全对等 C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的历史过程

7、D文化的双向传播促进了世界整体化发展 4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着;而西域的物产音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音乐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学术发展;而南亚的佛教,也冲击渗透着中国的儒学”可知,中国的丝绸、儒学在影响着西方穿着与学术的同时,西域的物产音乐、南亚的佛教也对中国的日用习惯、音乐风格和儒学产生了影响,说明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的历史过程,C 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中外文化传播的双向影响,“中国古代较长时间对外开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A 项;“完全对等”表述错误,排除 B 项;从材料中“西域”、“日本”、“朝鲜”、“南亚”等信息可知,古代文化

8、传播的影响是区域性的,并非世界性,所以不能推动世界整体化发展,排除 D 项。故选 C 项。8、2020 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境外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请回答:(1)A 处是历史上著名的关口 ;B 处以东的地区古称 ;C 处以西是 国家;D 处是秦汉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2)西汉时期,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根据上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3)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明朝时期,经过郑和下西洋的开拓,最远可到达 和 。答案:(1)玉门关、西域、罗马、匈奴(2)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

9、运到欧洲。(3)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 5 解析:(1)填空: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 处为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关口玉门关;B 处即葱岭以东在古代称西域;C 处以西为当时的大秦即罗马;D 处是秦汉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2)路线: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基本路线为,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3)填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时,最远到达的地方为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9、五帝时代(1)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黄帝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_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_。(2)_:根据推举和考察,由_继承尧的地位。这

10、种做法称为“禅让”。(3)夏部族的_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联盟首领。答案:炎黄 华夏始祖 禅让制 舜 禹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黄帝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所以处应填“炎黄”;处应填“华夏始祖”。(2)结合所学可知,根据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尧的地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所以处应填“禅让制”;处应填“舜”。(3)结合所学可知,夏部族的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联盟首领。所以处应填“禹”。10、东汉刘秀时期,三公高高在上,享受-万石的俸禄,却没有权力。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却没有三公的地位,俸禄只有一千石

11、。东汉前期这一奇特局面的出现反映了 6 A刺史巡察制度的强化 B文书管理制度的严密 C考课制度的确立 D君主专制的加强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尚书令属于皇帝的亲信侍从,所以借助皇权,导致其权力较大,说明的是皇权的加强,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刺史以及文书管理制度,排除 A、B 项;考课制度与材料中尚书令的权力无关,排除C 项。故选 D 项。11、在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 200 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 A581 年 B589 年 C618 年 D689 年 答案:B 解析:西晋灭亡之后进入南北朝

12、时期,589 年隋朝统一全国,B 项正确,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12、开疆拓土(1)反击匈奴:汉武帝任用_、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2)张骞出使西域: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_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7 (3)开辟“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公元前 60 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4)加强对东南和西南的控制: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

13、地区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以巩固加强。8 答案:卫青 张骞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1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_、_、_、_、_、_、_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王室在 256 年被_吞并 答案: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秦国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

14、称“战国七雄”。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 256 年被秦国吞并。所以,处为齐;处为楚;处为燕;处为韩;处为赵;处为魏;处为秦;处为秦国。14、生平:孔子是_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破落的贵族家庭。答案:中国儒家学派 解析:根据所学,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破落的贵族家庭。9 15、“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最能够反映该时代风貌的文学艺术成就是 A戏曲情节曲折复杂,趋向长篇化创作 B文学风格各异,

15、有建安文学、田园诗等 C绘画不强调写实,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D书法融汇南北不同风格,创出新风格 答案:B 解析:魏晋时期,文学风格各异,有建安文学、田园诗等,B 项正确;明清时期戏曲情节曲折复杂,趋向长篇化创作,排除 A 项;宋元时期,绘画不强调写实,重意境和笔墨情趣,排除 C 项;隋唐时期,书法融汇南北不同风格,创出新风格,排除 D 项,故选 B 项。填空题 16、项目 时间 成 就 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以曹操父子为代表_、东晋_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_等文学形式 诗歌 唐朝 进入黄金时代,“诗仙”是_,“诗圣”是_ 书法 东汉 成为一种艺术

16、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书法家_,世称“书圣”隋唐 融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_的颜体和_的柳体最为有名 绘画 东晋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作_和_ 隋唐 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化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_被称为“画圣”石窟 魏晋至南北朝时期 著名的石窟有_、_、_ 答案:建安文学 陶渊明 民歌 李白 杜甫 王羲之 颜真卿 柳公权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吴道子 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了很大发展,

17、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10 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魏晋南北朝的绘画,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8、是他的代表作。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所以,处为建安文学;处为陶渊明;处为民歌;处为李白;处为杜甫;处为王羲之;处为颜真卿;处为柳公权;处为女史箴图;处为洛神赋图;处为吴道子;处为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处为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处为甘肃敦煌莫高窟。17、近代世界变迁 根据提示,完成从“史前到隋唐时期“的时间轴 A_B_C_D_E_ 答案:青铜 3 民族 隋(朝)贞观之治 解析:结

19、合所学可知,夏商时期,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故 A 项应为青铜;秦朝统一结合春秋战国的割据混乱局面是公元前 221 年,应为公元前 3 世纪,故 B 项应填 3;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不堪,政权更替频繁,西晋五胡乱华后,少数民族南下中原,加快了民族融合进程,故 C 项应填民族;公元 581 年隋朝统一全国,开始了隋唐11 统一新局面,故 D 项应填隋朝;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故 E 项应填贞观之治。18、安史之乱:唐玄宗在边境重地设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_年,_、_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_。答案:755 安禄山 史思明 由

20、盛转衰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755 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和他的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由盛转衰。所以,处为 755;处为安禄山;处为史思明;处为由盛转衰。19、过程:_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_趁机在范阳起兵,和他的部将_一起发动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答案:755 安禄山 史思明 解析:略 20、十国:指南方各地先后出现的吴越、南唐等 9 个政权和山西的_。答案:北汉 解析:略 12 21、城市:唐都_成为当时的国际性大都会。答案:长安 解析:结合所

21、学内容可知,唐都长安城内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22、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朝代:唐朝 判断依据: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答案:(1)朝代:秦朝:西汉:唐朝 判断依据: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将西域纳入版图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实行郡县制;郡县首领由朝廷直接任命;建造驰道与直道;建筑长城等。:创设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设置河西四郡等。:设安西都护符和北庭都护府等。(2)统一、多民族融合等特点。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第一幅图示秦朝的疆

22、域图,判断的依据可知是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是秦国完成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对地方的措施,主要从郡县制,建筑长城和修建直道和驰道来回答。第二幅图反映的是西汉疆域图,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域已经属于汉朝的疆土;对地方主要通过“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在全国设立 13 个州刺史,进行对地方管理。第三幅是唐朝,对地方主要答出设安西都护符和北庭都护府即可。13 (2)秦朝、汉朝和唐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点可以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民族融合的加快。23、科技(1)印刷术:唐朝已有了_的佛经、日历和书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品是_。(2)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23、,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答案:雕版印刷 金刚经 解析:略 24、佛教传入时期:_。答案:汉代传入 解析:略 25、成就 书法 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东晋_世称“_”唐代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 绘画 东晋_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是_。唐朝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代表人物是_,被尊为“_”雕塑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14 答案:王羲之 书圣 顾恺之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吴道子 画圣 解析:略 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凡选有文、武,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

24、之,皆为三铨,尚书、侍郎分主之。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得者为留,不得者为放。五品以上不试,上其名中书门下。六品以下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已铨而注,询其便利而拟。已注而唱,不厌者得反通其辞。三唱而不厌,听冬集。厌者为甲,上于(尚书)仆射,乃上门下省。给事中读之,黄门侍郎省之,侍中审之,然后以闻。主者受旨而奉行焉,谓之“奏受”。视品及流外,则判补。皆给以符,谓之告身。新唐书 选举志(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官员铨选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代官员铨选制

25、度简要评价。答案:(1)文官武职分由不同部门(吏部和兵部)负责选拔;由中央政府主导;重视选人的仪表气质、语言、书15 法、文字表达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重视选人的品德和实际政治才能;铨选程序严格;高级官员和低级官员铨选程序不同;拟任官职注意征求选人意见。(任答 3 点)(2)积极: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防止舞弊现象发生;有利于加强巩固国家政权,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任答 2 点)消极:铨选主体权力太大,不能从根本上保证铨选制度公平公正。解析:(1)特点:从“凡选有文、武,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可知,文官武职分由不同部门(吏部和兵部)负责选拔、中央政府

26、主导;根据材料“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可知,重视选人的仪表气质、语言、书法、文字表达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根据“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可知,重视选人的品德和实际政治才能;铨选要经过多项程序,如三铨考试、长名留放、三唱三注、依格注官、都省审复、门下过官,程序严格繁琐;根据“五品以上不试,上其名中书门下。六品以下始集而试”可以看出高级官员无需考试,而低级官员需要考试,程序不同;根据“已铨而注,询其便利而拟。已注而唱,不厌者得反通其辞。三唱而不厌,听冬集”可以看出拟任官职选人不同意可以拒绝,三次不同意就只能等待下次铨

27、选。(2)评价:铨选注重选人的实际政治才能,四才“书言身判”,有利于选拔具有实际才能的人才,提高官员整体素质;程序严格,有助于防止舞弊现象发生;中央政府主导,有利于打击士族,巩固国家政权,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对后世宋明清的铨选制度深受唐朝铨选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铨选主体是吏部,无论是“四才”(身言书判)还是“三实”(德行、才能、劳效),主观性太强,政治清明时可以保证铨选相对公平,但政治腐败黑暗时就无法有效监督铨选主体的权力,不能从根本上保证铨选制度公平公正。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百代都行秦政治;汉,是帝国制度成功的实践者。这个王朝享国达四百多年之久,在世界上唯有同时代的罗马帝国可以

28、相提并论,在历史上则只有后期的大唐帝国可以并驾齐驱。这是一个历来被中国史家和作家极度恭维的朝代,它甚至被视为我们民族的代表和象征(汉人、汉语、汉字、汉学)。它创造的典章制度被多个朝代沿用,它留下的文化遗产至今让人叹为观止。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16 材料二 (1)指出“秦政治”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政治方面对“帝国制度”实践的表现。(2)指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根据如图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唐太宗对突厥、吐蕃的措施及影响。答案:(1)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表现: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建立中朝,削弱宰相的权力建立察举制刺史制度任用酷吏(任意 4 点均可)(2)政策:开明

29、的民族政策措施:对东突厥,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和风俗习惯,委派突厥贵族管理。对西突厥,征服高昌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对吐蕃,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唐朝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开发 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一“百代都行秦政治;”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政治”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表现:根据材料一“百代都行秦政治;汉,是帝国制度成功的实践者”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在政治方面对“帝国制度”实践的表现有: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建立中朝,削弱宰相的权力;建立察举制、刺史制度;任用酷吏等。17 (

30、2)政策:根据材料二图示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措施:根据材料二图示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对东突厥,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和风俗习惯,委派突厥贵族管理;对西突厥,征服高昌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对吐蕃,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影响:根据材料二图示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唐朝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开发等方面说明唐太宗对突厥、吐蕃的措施产生的影响。小提示: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施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

31、室内息者为禁”。商鞅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转型。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 材料二 对孝文帝汉化的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汉化。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是如何推动社会转型的。(2)根据

32、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答案:(1)社会习俗方面: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禁止父子及兄弟同居一室,改革陋习。推动社会转型:改革了原有的土地制度,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打击并瓦解了旧的分封宗法制度,使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始建立是战国时期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18 (2)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孝文帝汉化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孝文帝汉化改

33、革,丢掉了拓跋族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全盘汉化,使得鲜卑贵族迅速腐化,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解析:(1)社会习俗方面:根据材料“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可分析出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禁止父子及兄弟同居一室,改革陋习。推动社会转型: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商鞅变法改革了原有的土地制度,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打击并瓦解了旧的分封宗法制度,使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始建立是战国时期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认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要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既看到积极的方面,也看到消

34、极的方面。结合材料二观点一,一方面,孝文帝汉化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材料“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汉化。”可分析出另一方面,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了拓跋族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全盘汉化,使得鲜卑贵族迅速腐化,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29、材料 府兵制的创建是西魏宇文泰军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西魏大统八年(542),宇文泰以六镇鲜卑人为骨干,收编关陇豪强的乡兵部曲,逐渐建立

35、起一套府兵制度。此后,征兵对象扩大为所有均田户,汉族士兵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府兵制共设八柱国为长官,以下分设十二大将军,再下为二十四开府。每个柱国的军队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士兵在农忙时劳作,农闲时练兵。战争结束后,将帅解除兵权,兵各归其府。府兵的管理采取了早期鲜卑部落兵制的形式,军官皆恢复或赐予鲜卑姓,如李虎赐姓大野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等,军士一律以主将之姓为自己的姓氏,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六镇军人的反汉化情绪,也加强了军队内部的凝聚力。府兵制历经北周、隋至唐中期,历时约二百年。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宇文泰府兵制改革的特点。19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宇文

36、泰府兵制改革。答案:(1)特点:鲜卑族和汉族为主要兵源:兵农合一:兵将分离:保留部落兵制色彩。(2)评价: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减轻国家负担:缓解民族矛盾:对防唐军制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建立在均田制之上,随着均田制的瓦解而废除。解析:(1)根据材料“宇文泰以六镇鲜卑人为骨干”和“汉族士兵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可得出以鲜卑族和汉族为主要兵源;根据材料“士兵在农忙时劳作,农闲时练兵”可得出兵农合一;根据材料“战争结束后,将帅解除兵权,兵各归其府”可得出兵将分离;根据材料“府兵的管理采取了早期鲜卑部落兵制的形式”可知保留部落兵制色彩。(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宇文泰府兵制改革采取鲜卑族和汉族为主要兵源,并

37、且采取兵农合一的措施,这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同时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根据材料“府兵制历经北周、隋至唐中期,历时约二百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宇文泰府兵制改革对防唐军制改革产生重要影响,该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之上,随着均田制的瓦解而废除。30、【唐宋之变女性审美观】材料一:隋唐统治集团来自于汉化了的鲜卑人,游牧在北方大草原的鲜卑人,在风格和审美上与中原的汉人有很多不同,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女性以健壮为美,因为与游牧民族的生活相适应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于是,对来自于鲜卑人的唐代统治者,在审美上自然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此外,佛教在唐代也得到了极大推崇和发展,佛教中的菩萨造像,都是丰肥而富态的,这

38、也对唐代妇女的审美意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唐代饮食上的胡化也比较明显,史书中记载了唐肃宗做太子时用膳的情形,提到唐肃宗用刀割羊肉,这明显是胡人的作风。相对于中原汉人的面食文化,胡人主要是吃肉、喝羊奶,这都是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这种饮食结构上的变化,也是唐代女性“以胖为美”的一个物质基础;此外,“胖不胖”或还真与心态有关,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百姓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动荡后,普遍安居乐业,民众心态乐观开放。材料二:为什么物质丰裕程度较之唐代更高的宋代人,没有“以胖为美”的观念呢?从宋代流传下来的名仕书画中可以看出,清瘦是主流。究其原因,宋朝时刻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风险下,百姓忧虑,充满

39、了危机意识。-均摘编自金寅斌唐朝人为何以胖为美 20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女性“以胖为美”观念的成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清瘦为美”观念的成因?答案:(1)胡人审美传统的影响;佛教的影响;饮食结构的变化;国力强盛,民众安居乐业。(2)少数民族的侵扰;百姓忧患意识强;理学的影响。解析:(1)成因:根据材料“游牧在北方大草原的鲜卑人,在风格和审美上与中原的汉人有很多不同,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女性以健壮为美,因为与游牧民族的生活相适应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可分析出胡人审美传统的影响;根据材料“佛教在唐代也得到了极大推崇和发展,佛教中的菩萨造像,都是丰肥而富态的,”可分析出佛教的影响;根据材料“唐代饮食上的胡化也比较明显.相对于中原汉人的面食文化,胡人主要是吃肉、喝羊奶,这都是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这种饮食结构上的变化,也是唐代女性“以胖为美”的一个物质基础;”饮食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百姓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动荡后,普遍安居乐业,民众心态乐观开放。”可分析出国力强盛,民众安居乐业。(2)成因:根据材料“宋朝时刻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风险下,百姓忧虑,充满了危机意识。”可分析出少数民族的侵扰、百姓忧患意识强;结合所学知识,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