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必修4: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644996 上传时间:2025-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0.01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4: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必修4: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2011·吉林统考)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论断指出了(  ) A. 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论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进。不同哲学派别辩论的焦点在于(  ) A.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B.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否一致 C. 思维和存在谁为世界的本原 D. 是否辩证地认识世界 3. (2011·滨州模拟)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下列选项中与之观点相同的是(  ) A.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 物是观念的集合 D. 存在即被感知 4. 在远没有哲学以前,人们已经在追问世界是什么了。下列成语能够正确回答这一问题的是(  ) A. 掩耳盗铃     B. 望梅止渴 C. 画饼充饥 D.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5. (原创)针对2010年8月全国房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中央政府紧急调研,将实施更加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对房产市场货币的监控,平稳房价。该做法符合的哲理是(  ) A. 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D. 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与思考 6. (2011·淄博模拟)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  ) ①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辩证的观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向我们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五行学说”(将世界归结为水金火木土)就以“五行”共存、共荣的理念,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属于(  )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 8. 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  )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9. “气者,理之依也”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两种观点体现了(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0.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地看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11. 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属于(  ) A. 机械唯物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客观唯心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12. 下边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 A. 气者,理之所依也 B.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 存在就是被感知 D.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13. 温家宝在关于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各地领导干部要切实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本地实际相结合,坚持调查研究,杜绝拍脑袋决策现象的出现。拍脑袋决策属于(  ) A. 形而上学 B.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C. 主观唯心主义 D. 不可知论 14.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 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15. (2011·菏泽质检)下列成语中与漫画《中“头彩”》的哲学寓意最相符是(  ) A. 举一反三 B. 揠苗助长 C. 守株待兔 D. 掩耳盗铃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 请你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评析漫画中的两种观点。(12分) 17. 为了让学生感知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高三某班组织了一次“感悟哲学,指导学习”的班级讨论会。请你一同参与。 【联系实际】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201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温家宝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了2010年经济工作,阐述了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具体部署了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如何体现哲学基本问题的?(12分) 【认识哲学】 同学甲:学习关键在于自己,只要想学,就一定能够学好。 同学乙:我每时每刻都想学习好,可是学习还是不行,只能听天由命了。 (2)结合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两位同学的发言给予评析。(16分) 第二课 6. A 【解析】材料强调“白”与“坚”独立于客观物质世界,可见属于唯心主义,同时又认为白与坚,脱离人的意识,不是个人所能左右的,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①正确。此观点将白与坚孤立起来,没有认识到二者的联系,故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故③正确。 7. A 【解析】“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纳为“水金火木土”五行,也就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具体形态,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人脑产生意识不同于肝脏分泌胆汁,它具有能动性,而肝脏分泌胆汁则是一种纯本能的现象,具有机械性。但同时它又体现物质第一性,故C正确。 9. A 【解析】“气者,理之依也”强调先有此气,后有此理,可见属于唯物主义。“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强调理在气先,属于唯心主义,故答案为A。 10. D 【解析】事实证明其子及邻人之父的看法是正确的、客观的,都立足“墙坏”的实际,属于唯物主义思想,故①③符合题意。而宋人主观臆断,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11. B 【解析】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本原的东西,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如意志、感觉、经验等是决定性的,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题中“物是感觉的集合”即为主观唯心主义。 12. 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漫画中公鸡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D是唯物主义观点,B表明意识的差异性。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公鸡的观点一致。 13. C 【解析】拍脑袋决策,严重脱离客观实际,决定事物从自身主观愿望出发,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选C。 14. C 【解析】哲学上有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故选C。 15. D 【解析】漫画主要表达了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答案为D。A强调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发挥。B强调尊重规律的客观性。C强调世界的运动性。 16. 【解析】两种观点分别表述了哲学中的两种不同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争论的焦点在于谁是世界的本原,所以此题必须从争论焦点、所属派别、合理性、错误之处分析。 【答案】(1)两种观点的斗争实质是谈论“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关于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哲学的两大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分) (2)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我在故我思,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但是只强调了物质的决定作用,没有看到意识的能动作用。(4分) (3)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将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实在的,我们称之为主观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将主观思想夸大为决定因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4分) 17. 【解析】设问一:此题立足哲学的基本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其次,立足材料进行分析。立足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制定了经济发展计划,可见承认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经济发展计划,总结经验,指明未来发展目标,可见世界是可知的。 设问二:主要立足哲学基本问题,考查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观点的认识。同学甲过分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从而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同学乙,过分注重了可观实际,没有看到意识的作用以及世界的可知性。 【答案】(1)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此为依据,指明了2011年的经济发展计划,可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6分)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2010年的经验的基础上,指明了2011年的发展计划,并将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作为主要目标。可见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世界,并且能够指导物质世界的发展。(6分) (2)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4分)②同学甲,一方面认识到了意识的重要性,但是把主观意识看做了世界的本原,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4分)③同学乙,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但是过分注重客观实际,没有认识到世界的可知性,以及意识的反作用。(4分)④要想提高学生成绩,既要客观认识自身实际,又要端正学习态度。(4分)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