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公元220年到581年,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共历时360余年,园林由雄伟的宫殿建筑为主转向以秀丽的山水为主,开创了我国自然山水园的新局面,寺观园林开始出现。魏晋南北朝园林综述魏晋南北朝园林综述魏晋南北朝历史综述魏晋南北朝历史综述魏魏晋晋南北朝南北朝魏蜀吴三国西晋与东晋(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隋)魏晋南北朝历史综述魏晋南北朝历史综述一、历史概况一、历史概况三国三国1 1、东汉末年,各地拥军自重、东汉末年,各地拥军自重黄巾起义黄巾起义董卓与王董卓与王允之战(吕布与貂蝉)允之战(吕布与貂蝉)全国混战。全国混战。2 2、北方,官渡之战、北方,官渡之战袁绍大败袁绍大败曹操统一北方曹操统一北方3 3、江南,赤壁之战、江南,赤壁之战曹操大败曹操大败孙、刘政权巩固孙、刘政权巩固4 4、公元、公元220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洛阳。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洛阳。公元公元221221年,刘备建立蜀国,成都。年,刘备建立蜀国,成都。公元公元222222年,孙权建立吴国,建康。年,孙权建立吴国,建康。三国之战持续了三国之战持续了4040年。年。7一、时期特点一、时期特点三国三国1 1、魏魏积极加强军事力量,开发水利,大力发展农业,国积极加强军事力量,开发水利,大力发展农业,国力日盛。园林名品力日盛。园林名品铜雀园、都城邺城。铜雀园、都城邺城。2 2、蜀蜀注重团结少数民族,开发大西南,积极发展农业,注重团结少数民族,开发大西南,积极发展农业,蜀国渐强。蜀国渐强。3 3、吴吴大力开发江南,发展造船业,与台湾加强经贸通大力开发江南,发展造船业,与台湾加强经贸通商,发展壮大吴国。商,发展壮大吴国。一、历史概况一、历史概况两晋两晋1 1、三国后期,魏渐强,蜀、吴日衰。、三国后期,魏渐强,蜀、吴日衰。2 2、公元、公元263263年,魏灭蜀。司马氏废魏帝建晋国,定都洛年,魏灭蜀。司马氏废魏帝建晋国,定都洛阳,史称西晋。阳,史称西晋。3 3、公元、公元280280年晋灭吴,三国结束,晋暂时统一。年晋灭吴,三国结束,晋暂时统一。4 4、2020年后,西晋八王之乱,国势时兴时衰,出现五胡十年后,西晋八王之乱,国势时兴时衰,出现五胡十六国六国天下大乱。天下大乱。5 5、北方、西方的匈奴乘虚而入,公元、北方、西方的匈奴乘虚而入,公元316316,匈奴灭西晋。,匈奴灭西晋。6 6、司马睿逃到南方,建立东晋,建都建康。、司马睿逃到南方,建立东晋,建都建康。一、时期特点一、时期特点两晋两晋1 1、西晋时内部斗争激烈,生产力遭严重破坏,农民弃地、西晋时内部斗争激烈,生产力遭严重破坏,农民弃地逃荒,经济日衰。逃荒,经济日衰。2 2、东晋积极发展经济,人们生活安定,国力渐强。、东晋积极发展经济,人们生活安定,国力渐强。3 3、东晋时,文学、艺术得到发展,陶渊明、顾恺之等。、东晋时,文学、艺术得到发展,陶渊明、顾恺之等。4 4、由于思想活跃,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开发,山水园林开、由于思想活跃,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开发,山水园林开始发展,造园活动普及民间。始发展,造园活动普及民间。一、历史概况一、历史概况南北朝南北朝1 1、东晋时,与北方异族相持、东晋时,与北方异族相持100100年,最后被大将刘裕篡年,最后被大将刘裕篡位,建立了宋朝;北方被拓跋圭统一建立北魏,南北朝位,建立了宋朝;北方被拓跋圭统一建立北魏,南北朝开始对垒局面。开始对垒局面。2 2、此后,南北朝各自更名换代。、此后,南北朝各自更名换代。南朝南朝宋、齐、梁、陈;宋、齐、梁、陈;北朝北朝北魏北魏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齐、北周隋朝隋朝3 3、公元、公元589589年,隋灭南朝陈国,统一了全国。年,隋灭南朝陈国,统一了全国。一、时期特点一、时期特点南北朝南北朝1 1、南朝、南朝虽经国名更迭,但都城未动,较为平稳安定,虽经国名更迭,但都城未动,较为平稳安定,故经济发展很快,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故经济发展很快,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 2、北朝、北朝人民生活安定,民族融和,促进了各方面的人民生活安定,民族融和,促进了各方面的发展。思想上宣传佛教。发展。思想上宣传佛教。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 1、社会大背景:、社会大背景:长达长达360多年的大混乱时期,外族入侵后的残多年的大混乱时期,外族入侵后的残虐淫乱及动荡的影响,天下滔滔、人民遭殃。社会虐淫乱及动荡的影响,天下滔滔、人民遭殃。社会处于大分裂、大动荡、人口大迁移的状态。处于大分裂、大动荡、人口大迁移的状态。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 2、人们思想的改变:、人们思想的改变:儒家的纲纪观念、法家的法理观念,渐渐减弱儒家的纲纪观念、法家的法理观念,渐渐减弱了对人们的影响。一般的知识分子,大都心灰意冷,了对人们的影响。一般的知识分子,大都心灰意冷,沉醉于梦幻世界,消极情绪与及时行乐的思想更有沉醉于梦幻世界,消极情绪与及时行乐的思想更有所发展,导致行动上的两个极端方向所发展,导致行动上的两个极端方向贪婪奢侈、贪婪奢侈、玩世不恭。玩世不恭。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 3、佛教开始流行:、佛教开始流行:知识分子的玩世不恭大多处于愤世嫉俗。不满知识分子的玩世不恭大多处于愤世嫉俗。不满显示的情绪则促成了新兴佛教的显示的情绪则促成了新兴佛教的“重来生不重现实重来生不重现实”学说的流行。学说的流行。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 4、玄学的产生:、玄学的产生:老庄、佛学、儒学相结合而形成玄学,玄学重老庄、佛学、儒学相结合而形成玄学,玄学重清淡。玄学家们逃避现实。士大夫知识分子中出现清淡。玄学家们逃避现实。士大夫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了相当数量的“名士名士”,名士大都是玄学家,如,名士大都是玄学家,如“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名士们寻求个性的解放,表现为。名士们寻求个性的解放,表现为寄情寄情山水和崇尚隐逸。山水和崇尚隐逸。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 5、亲近自然成为风尚:、亲近自然成为风尚: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启导着知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启导着知识分子对大自然山水的再认识,从审美的角度去亲识分子对大自然山水的再认识,从审美的角度去亲近、理解。于是社会上普遍形成士人们游山玩水的近、理解。于是社会上普遍形成士人们游山玩水的浪漫风习。士人多以爱好山水、能鉴赏风景之美而浪漫风习。士人多以爱好山水、能鉴赏风景之美而自负。自负。人们对大自然风景的审美观念进入人们对大自然风景的审美观念进入人们对大自然风景的审美观念进入人们对大自然风景的审美观念进入到高级的阶段而成熟起来到高级的阶段而成熟起来到高级的阶段而成熟起来到高级的阶段而成熟起来,其标志就是山水风景的大开发和山水艺术的大兴盛其标志就是山水风景的大开发和山水艺术的大兴盛其标志就是山水风景的大开发和山水艺术的大兴盛其标志就是山水风景的大开发和山水艺术的大兴盛。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 6、山水风景艺术门类的发展:、山水风景艺术门类的发展:1)山水文学)山水文学诗歌中描写山水风景的越来越多。文人名士追求诗歌中描写山水风景的越来越多。文人名士追求“顺顺应自然应自然”,山水诗文大量涌现文坛,谢灵运、陶渊明,山水诗文大量涌现文坛,谢灵运、陶渊明等。等。山水文学举例山水文学举例谢灵运: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陶渊明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陶渊明: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切,终晓不能静。念此怀悲切,终晓不能静。山水文学举例山水文学举例 2)山水画)山水画 山水画已经摆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的状态,山水画已经摆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的状态,开始出现开始出现独立的山水画独立的山水画。宗炳宗炳画山水序画山水序“畅神畅神”王微王微叙画叙画“作画之情作画之情”“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宗、王宗、王“神神”“情情”之说之说主张山水画创作的主观与客观主张山水画创作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天人合一哲理的表现。与天人合一哲理的表现。6 6、山水风景艺术门类的发展、山水风景艺术门类的发展6、山水风景艺术门类的发展:、山水风景艺术门类的发展:3)山水园林)山水园林 随着幽远清悠的随着幽远清悠的山水诗山水诗与潇洒玄远的与潇洒玄远的山水画山水画的萌的萌生与发展,生与发展,山水园山水园也作为士人表达自己体玄识远、萧也作为士人表达自己体玄识远、萧然高寄的襟怀而深入人们的文化生活领域。然高寄的襟怀而深入人们的文化生活领域。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二、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特点决定了园林艺术的走向 身居庙堂的文人士大夫纷纷造园,门阀世族的名流、身居庙堂的文人士大夫纷纷造园,门阀世族的名流、文人也十分重视园居生活,私家园林兴盛起来。文人也十分重视园居生活,私家园林兴盛起来。中国传统园林与诗画融会贯通,由此开始。中国传统园林与诗画融会贯通,由此开始。中国传统园林与诗画融会贯通,由此开始。中国传统园林与诗画融会贯通,由此开始。三、魏晋南北朝成就了中国园林的伟大转折三、魏晋南北朝成就了中国园林的伟大转折 在时代的影响下,在时代的影响下,魏晋南北朝时期,萌生出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萌生出一种新的园林形态种新的园林形态中国士人山水园,标志着我中国士人山水园,标志着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同时,同时,私家园林开始兴盛私家园林开始兴盛,并且随着佛教的兴,并且随着佛教的兴起,起,寺观园林得以发展寺观园林得以发展。三、经典园林三、经典园林皇家园林皇家园林o1 1、邺城、邺城铜雀园(曹魏)铜雀园(曹魏)o 御园铜雀园在邺城城内西北,长三里、宽二里。御园铜雀园在邺城城内西北,长三里、宽二里。“园中有渔池堂皇。园西北角以墙为基垒筑三个高台:园中有渔池堂皇。园西北角以墙为基垒筑三个高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宛如三峰秀峙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宛如三峰秀峙”o 园内凿渠引水,穿池筑山,已是以山水为宫苑的园内凿渠引水,穿池筑山,已是以山水为宫苑的骨干。骨干。o 园内建钓鱼台、竹园、种植葡萄及果木树,还是园内建钓鱼台、竹园、种植葡萄及果木树,还是储藏军械的武库。储藏军械的武库。o铜雀园毗邻宫城,已略具铜雀园毗邻宫城,已略具“大内御苑大内御苑”的性质。的性质。o从内容上,铜雀园不仅具有游赏、观赏的功能,兼有军从内容上,铜雀园不仅具有游赏、观赏的功能,兼有军事坞堡功能的皇家园林。事坞堡功能的皇家园林。三、经典园林三、经典园林皇家园林皇家园林o2 2、洛阳、洛阳芳林苑(华林园)芳林苑(华林园)o 魏文帝始筑魏文帝始筑“华林园华林园”魏明帝改名魏明帝改名“芳林苑芳林苑”避齐王曹芳讳改名避齐王曹芳讳改名“华林园华林园”o相当于相当于“大内御苑大内御苑”,是当时最重要的一座皇家园林。,是当时最重要的一座皇家园林。o该园人为地貌基础已有全面缩移大自然山水景观的意图。该园人为地貌基础已有全面缩移大自然山水景观的意图。o明帝在天渊池作流杯沟,于此宴饮群臣,该曲水流杯即后明帝在天渊池作流杯沟,于此宴饮群臣,该曲水流杯即后世园林的世园林的“曲水流觞曲水流觞”设计手法。设计手法。”园的西北角为园的西北角为各色文石堆筑各色文石堆筑的土石山的土石山“景阳山景阳山”,山上广种松竹山上广种松竹东南面为扩大的池,池中有九华台,台上建清凉殿;院内养东南面为扩大的池,池中有九华台,台上建清凉殿;院内养山禽杂兽,多有楼观设置。(保留了东汉苑囿的遗风)山禽杂兽,多有楼观设置。(保留了东汉苑囿的遗风)三、经典园林三、经典园林皇家园林皇家园林o3 3、建康、建康玄武湖玄武湖o位于建康城北,是一人工开凿的湖泊。位于建康城北,是一人工开凿的湖泊。o形成风景优美的名胜区形成风景优美的名胜区宋元帝复筑北堤并堆立三宋元帝复筑北堤并堆立三神山于湖中,为神山于湖中,为“蓬莱、方丈、瀛洲蓬莱、方丈、瀛洲”(即今日玄(即今日玄武湖公园所谓五洲的基底)武湖公园所谓五洲的基底)o玄武湖是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加以人工筑造而成的玄武湖是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加以人工筑造而成的自然山水园。自然山水园。湖面辽阔,湖面辽阔,与东边的钟山与东边的钟山山色映紫,北山色映紫,北面有幕府山,面有幕府山,南面城垣外鸡南面城垣外鸡笼山。湖中盛笼山。湖中盛栽荷花。栽荷花。四、经典园林四、经典园林私家园林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有建置在野外山水风景地带的私家园林有建置在野外山水风景地带的别墅别墅园园,有建置在城市里面的,有建置在城市里面的城市型园林城市型园林。由于所处。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其规划设计上的处理也有所差异。环境不同,其规划设计上的处理也有所差异。四、经典园林四、经典园林私家园林私家园林o1 1、金谷园(河阳别业)、金谷园(河阳别业)o 西晋时的主要私家园林。大官僚石崇经营的一处庄园,西晋时的主要私家园林。大官僚石崇经营的一处庄园,位于洛阳西北郊的金谷涧。位于洛阳西北郊的金谷涧。o 据记载,金谷园是一座临河的,地形略有起伏的天然山据记载,金谷园是一座临河的,地形略有起伏的天然山水园。除园中泉涧池沼花果茂林之胜景,还建有居住的房屋,水园。除园中泉涧池沼花果茂林之胜景,还建有居住的房屋,从事生产的水礁,鱼池及大量的辅助用房。从事生产的水礁,鱼池及大量的辅助用房。o金谷园是为游赏并兼有金谷园是为游赏并兼有地主庄园性质的园林。地主庄园性质的园林。其其主题是以池沼花木为重点,主题是以池沼花木为重点,风格更趋向于静雅风格更趋向于静雅。四、经典园林四、经典园林私家园林私家园林o2 2、张伦园、张伦园o城市型私家园林,北魏张伦的宅园。城市型私家园林,北魏张伦的宅园。o以山池为胜景。以山池为胜景。“经营楼馆,列于上下。树草栽木,经营楼馆,列于上下。树草栽木,颇有野致颇有野致”景阳山非一般人工土山,而是构石为景阳山非一般人工土山,而是构石为山,表现了天然山岳的形象,并有树木栽植,有如真山,表现了天然山岳的形象,并有树木栽植,有如真山植被景观。山植被景观。o有山有水、有山林树木及园林建筑组景有山有水、有山林树木及园林建筑组景自然山水自然山水园。园。五、经典园林五、经典园林寺观园林寺观园林 绝大多数寺院选择环境清悠、丛林茂密。具有山水之绝大多数寺院选择环境清悠、丛林茂密。具有山水之胜地。寺院布局讲究曲折幽邃、依山度势,以自然环境胜地。寺院布局讲究曲折幽邃、依山度势,以自然环境为主,稍加以人工改造。形成为清静自然的寺院为主,稍加以人工改造。形成为清静自然的寺院“丛林丛林环境。环境。盛行盛行“舍宅为寺舍宅为寺”的风气的风气寺庙园林的世俗化。寺庙园林的世俗化。五、经典园林五、经典园林寺观园林寺观园林o1 1、北朝、北朝o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详细记载了北朝洛阳的寺观园林。详细记载了北朝洛阳的寺观园林。o洛阳寺院之擅长山池花木,并不亚于私家园林,其洛阳寺院之擅长山池花木,并不亚于私家园林,其内容与后者也没有多大差别。内容与后者也没有多大差别。五、经典园林五、经典园林寺观园林寺观园林 2 2、南朝佛寺以建康为中心,梁武帝在都城建佛、南朝佛寺以建康为中心,梁武帝在都城建佛寺达五百余所,僧尼十万多人。寺达五百余所,僧尼十万多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 1、同泰寺(鸡鸣寺)、同泰寺(鸡鸣寺)2 2、栖霞寺、栖霞寺六、其它园林六、其它园林非主流园林非主流园林o如文人名流经常聚会的新亭、兰亭等,具有公共园林如文人名流经常聚会的新亭、兰亭等,具有公共园林的性质。的性质。o亭本是驿站建筑亭本是驿站建筑两晋,演变为风景建筑。两晋,演变为风景建筑。o“兰亭兰亭”浙江绍兴西南,王羲之浙江绍兴西南,王羲之兰亭序集兰亭序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静情矣。弦之盛,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静情矣。.”曲水流觞遗址曲水流觞遗址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园特点?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园特点?1 1、园林由秦汉时期的宫苑为主型向自然山水为主型转变、园林由秦汉时期的宫苑为主型向自然山水为主型转变2 2、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功能基本消失,游赏活、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功能基本消失,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动成为主导功能。3 3、造园在、造园在“穷其技艺穷其技艺”上下功夫,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上下功夫,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艺术创作的境界。4 4、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影响下,风景园林、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影响下,风景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表现自然,由单纯模仿自然山水进而加由再现自然进而表现自然,由单纯模仿自然山水进而加以概括、提炼。以概括、提炼。5 5、私家园林的隐逸情调对后世影响很大。、私家园林的隐逸情调对后世影响很大。6 6、促进了寺观园林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寺观园林的出现和发展。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园特点?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园特点?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园总说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园总说 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它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它上乘秦汉余续,把园林发展推向转折的阶段,导入上乘秦汉余续,把园林发展推向转折的阶段,导入升华的境界,成为此后全面兴盛的伏脉。中国式园升华的境界,成为此后全面兴盛的伏脉。中国式园林,正是沿着这个脉络进入隋唐的全盛期。林,正是沿着这个脉络进入隋唐的全盛期。本章结束!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