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能利用这些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是自变量,是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要点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方法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反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知道一对x、y的对应值或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要点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轴、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图象位置与反比例函数性质
当时,同号,图象在第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x、y异号,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
(2)若点(a,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点(-a,-b)也在此图象上,故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3)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比较
正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
解析式
图 像
直线
有两个分支组成的曲线(双曲线)
位 置
,一、三象限;
,二、四象限
,一、三象限
,二、四象限
增减性
,随的增大而增大
,随的增大而减小
,在每个象限,随的增大而减小
,在每个象限,随的增大而增大
(4)反比例函数y=中的意义
①过双曲线(≠0) 上任意一点作轴、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
②过双曲线(≠0) 上任意一点作一坐标轴的垂线,连接该点和原点,所得三角形的面积为.
要点四、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须注意以下几点
1.反比例函数在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在应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列出函数关系式后,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典型例题】
类型一、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例1、已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则的值为 .
举一反三:
【变式】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2,3),则的值是( ).
A. B. C. 0 D. 1
类型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每个分支中随的增大而减小,试求2m-1的取值范围.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反比例函数,其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内,则的值可为________(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的值即可).
例3、在函数的图象上有三点(-3,)、(-2,)、(4,),则函数值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举一反三:
【变式1】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和y=kx+3(k≠0)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变式2】已知a>b,且则函数y=ax+b与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不可能是( ) .
例4、如图所示,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求此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两点A、B,分别作轴的垂线,垂足为,连接OA,OB,与OB的交点为P,记△AOP与梯形的面积分别为,试比较的大小.
类型三、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
5、已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的一个交点坐标是(-3,4),且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分别确定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A、B两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1)求的值及直线AB的解析式;
(2)如果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我们称这个点是格点.请直接写出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的个数.
类型四、反比例函数应用
6、一辆客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平均速度v(千米/小时)与所用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60≤v≤120.
(1)直接写出v与t的函数关系式;
(2)若一辆货车同时从乙地出发前往甲地,客车比货车平均每小时多行驶20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遇.
①求两车的平均速度;
②甲、乙两地间有两个加油站A、B,它们相距200千米,当客车进入B加油站时,货车恰好进入A加油站(两车加油的时间忽略不计),求甲地与B加油站的距离.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交点坐标是(2,3),则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
A.(2,3) B.(3,2) C.(﹣2,3) D.(﹣2,﹣3)
2. 函数y=x+m与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以是( )
3.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 ).
A.第二、三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三、四象限 D.第二、四象限
4. 数是反比例函数,则的值是( )
A.±1 B.1 C. D.-1
5. 如图所示,直线y=x+2与双曲线相交于点A,点A的纵坐标为3,的值为( ).
A.1 B.2 C.3 D.4
6. 点(-1,),(2,),(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 已知、、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三点,且,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8. 如图所示,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横坐标为2.若将点P先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后所得的像为点,则在第一象限内,经过点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 图象经过点(-2,5)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10.若函数的图象在其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
1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叫做__________.当k>0时,图象分居第__________象限,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_______;当k<0时,图象分居第________象限,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__________.
12. 若点A(,-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当函数值≥-2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3.若变量与成反比例,且x=2时,y=-3,则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随的增大而_________.
14.已知函数,当时,y=6,则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
15.如图,面积为3的矩形OABC的一个顶点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另三点在坐标轴上,则.
16.在一个可以改变容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当改变容积V时,气体的密度ρ也随之改变.在一定范围内,密度ρ是容积V的反比例函数.当容积为5时,密度是1.4,则ρ与V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 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某段公路,所需时间t()与行驶速度v()满足函数关系:,其图象为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且端点为A(40,1)和B(,0.5).
(1)求和的值;
(2)若行驶速度不得超过60,则汽车通过该路段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18.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某物体承受的压强P(Pa)是它的受力面积S()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
(1) 求P与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求当S=0.5 时物体承受的压强P.
19.如图,直线y=与双曲线y=(x>0)交于点A,将直线y=向下平移个6单位后,与双曲线y=(x>0)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C.
(1)求C点的坐标.
(2)若=2,则k的值为?
20.如图所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4,)和B(-8,-2),与轴交于点C.
(1) 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函数图象可知,当时,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过点A作AD⊥轴于点D,点P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一点.设直线OP与线段AD交于点E,当 时,求点P的坐标.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经过原点的直线的两个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
∴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与点(2,3)关于原点对称,
∴该点的坐标为(﹣2,﹣3).故选:D.
2.【答案】B;
【解析】分>0,和<0分别画出图象,只有B选项是正确的.
3.【答案】D;
【解析】 ∵ 点P(-1,2)在第二象限,∴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4.【答案】D;
【解析】由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可得:解得,=-1.
5.【答案】C;
【解析】把=3代入,得.∴ A(1,3).把点A的坐标代入,得.
6.【答案】B;
【解析】∵ ,∴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画出函数图象的简图,并在图象上表示出已知各点,易知.
7.【答案】C;
【解析】观察图象如图所示.
8.【答案】D;
【解析】 由点P的横坐标为2,可得点P的纵坐标为.
∴ .由题意可得点.
∴ 在第一象限内,经过点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故选D项.
二.填空题
9.【答案】;
10.【答案】m<2;
【解析】∵函数y=的图象在其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m﹣2<0,解得m<2.
11.【答案】双曲线;一、三;减小;二、四;增大;
12.【答案】≤-2或;
【解析】结合图象考虑反比例函数增减性.
13.【答案】;增大 ;
14.【答案】;
15.【答案】-3;
【解析】由矩形OABC的面积=3,可得B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的绝对值=3,又因为图象在第四象限,所以反比例函数的.
16.【答案】.
三.解答题
17.【解析】
解:(1)将(40,1)代入,得,解得=40.
∴ 该函数解析式为.
∴ 当t=0.5时,,解得=80,
∴ =40,=80.
(2)令v=60,得,
结合函数图象可知,汽车通过该路段最少需要小时.
18.【解析】
解:(1)设所求函数解析式为,把(0.25,1000)代入解析式,
得1000=, 解得=250
∴所求函数解析式为(s>0)
(2)当s=0.5时,P=500(Pa)
19.【解析】
解:(1)∵将直线y=x向下平移个6单位后得到直线BC,
∴直线BC解析式为:y=x﹣6,
令y=0,得x﹣6=0,
∴C点坐标为(,0);
(2)∵直线y=x与双曲线y=(x>0)交于点A,
∴A(,),
又∵直线y=x﹣6与双曲线y=(x>0)交于点B,且=2,
∴B(+,),将B的坐标代入y=中,得
(+)=k,
解得k=12.
20.【解析】
解:(1),16;
(2)-8<<0或>4;
(3)由(1)知,,.
∴ =4,点C的坐标是(0,2),点A的坐标是(4,4).
∴ CO=2,AD=OD=4.
∴ .
∵ ,∴
即,∴ DE=2.∴ 点E的坐标为(4,2).
又点E在直线OP上,∴ DE=2.∴ 点E的坐标为(4,2).
由 得 (不合题意舍去)
∴ P的坐标为.
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