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语文重点题型总结.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311233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重点题型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重点题型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 一、 主旨 文章的中心,灵魂。文章无论是写人,记事,抒情,说理,还是运用各种写作方法,都是为了表现文章的中心。所以,读一篇文章首先要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是文章的中心主旨。 1、 分类掌握文章中心 A:记事抒情类。文章通过记叙事例来展现作者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就是文章的主旨。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对某人的怀念,感激之情,) B:记事说理类。文中通过记叙事例来说出某种人生哲理,而这种这里就是文章的主旨。哲理通过事例来形象的说出。 C:写景抒情类。文章通过描写某地某时某个季节的特色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情感主要包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某地的热爱) D:记事塑造人物形象。文章通过记叙人物的重点事例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优秀品质。 E:写景说理类。文中通过描写景物,来反映某种人生的哲理。 2、 主旨的位置。文章的主旨一般在文章议论和抒情的段落(阿长与山海经)。但也有些文章并没有明显的给出,需要自己总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思考:如何概括文章的主旨? 3、 主旨类题型的一般问法。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 文章的标题 1、 常见有关题型。 文章以…为题,有什么妙处?文章题目中的加点词有什么含义?请你为文章拟一个标题。 2、 标题的作用。 A:概括文章的主要重点内容。(主旨,线索,主要人物事件) B:内涵丰富,深刻。(一语双关,有几层含义) 文中的小标题的作用 1、 使文章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 能够概括内容,使行文脉络十分清楚。 C:富有哲理。 D:新颖,吸引读者的眼球。 E:增强语势,反映某种气势。 1、 文章开头部分。(1、开篇点题,引起下文。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3、描写景物渲染气氛,营造某种氛围,奠定情感基调。4、描写社会环境,为后文中的人物\事件做铺垫) 2、 文中(过渡,承上启下) 3、 文末(总结全文,呼应上文,引发读者的深思) 三、 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 1、 修辞 2、 人物描写 3、 景物描写 4、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5、 抒情句和议论句 6、 赏析重点字 内容上的作用 四、修辞方法的作用 修辞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问,设问,互文等 作用的答法;运用的…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景物(人物)的…,反映出作者的…情感。(人物的…思想心理) 五、 人物描写句子 描写人物包括;语言,动作,神情,外貌(衣着),心理,侧面 赏析描写人物的语句;运用了…描写方法,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人物的…个性(品质)。 六、 景物描写句子(包括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正面与侧面;俯视与仰视;动态与静态;虚写与实写;白描手法;总写与分写; 赏析描写景物的句子;运用了…描写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反映出作者的…情感(人物的…心理)。 七、 记叙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写出了…样的景象,反映出人物的…心情\渲染了某种氛围,为后文中的叙述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中的景象);展示出社会中的…现状,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为人物的出场奠定了基础,揭露了…的社会根源。 八、 记叙当中的抒情与议论 抒情;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文章的主旨。(具体回答: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引发读者的共鸣,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议论;表现作者对某事的看法,观点。反映文中的主旨。(具体回答:揭示文章的主题,突出中心。引发读者的思考,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九、 文中加点词的赏析 描写人物的句子(加点词一般是有关于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的词语) 思考:第二和第三人称的好处? 回答: 描写景物的句子(加点词一般是有关于景物的修辞,使描写更加形象化的形容词) 十、 运用第一人称的好处 A:使文章显得真实亲切,真实可信。 B:使情节更加紧凑,凝练。故事情节更加集中。 C:表达感情更加直接,强烈。有利于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十一、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主要包括:对比,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借物喻人,情景交融 此类问题的答题要点主要是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对比:两件事对比;前后变化对比;两个人对比; 象征:所写事物有其他象征意义 托物言志:借描写其他事物来反映作者的某种情感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 欲扬先抑:先写反面,再写正面,对比突出 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当中,融入作者的情感 以小见大:通过叙述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来反映大道理 借物喻人:通过描写事物来反映人物的高贵品质 十二、 开放性试题 A:与文章主旨相联系(启示) B:与文中的人物相关联(评价) C:与文章的情节相联系(续写) D:主旨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 十三、 记叙顺序的好处 记叙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记叙,层次分明,脉络井然 插叙:在记叙中插入有关情节,起交代故事背景,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倒叙:先交代故事的结果,再记叙故事。起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 十四、 文章的线索 线索是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脉络,他使文章的各个局部连成一个整体。 线索包括:以人物为线索,以事物为线索,以某一事件为线索,以思想感情为线索,以情感变化为线索,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答题思路:1、看标题,有时候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2、看关键词句,特别是出现多次的语句。 十五、 划分层次并概括 A:划分层次的方法:1、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的文章,应该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出不同时间段来划分。2、根据地点的转换来划分。3、记叙的事情有阶段性,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划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记叙对象有变化的文章,按照记叙内容的角度来划分。5、以人物感情变化为线索的文章,可以按照感情变化的阶段来划分。6、采用总分总结构的文章,可以按总分总的特点来划分。 B:概括的方法:1、写人物的文章(记叙了……事件,反映出人物的…个性或品质,表现出作者的…情感)2、写景的文章(描写了景物的…特点,情景交融,反映了作者…情感)3、记事说理的文章(记叙了…事件,从中可以看出…的人生哲理) 十六、 详略安排 详写主要作用:突出文章的主旨。(根据文章的类型具体分析) 略写主要作用:交代背景,原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十七、 文章语言上的特色 主要赏析点包括:修辞运用,句式上的特点,写法上的特点, 十八、 人物形象的分析 根据文中对人物的各种描写,来分析人物的特点。 说明文阅读 一、 说明方法 主要包括: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引用说明,(列图表) 答题要点:运用了…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尽量运用文章中的原词原句) 二、 说明顺序(注意问题,是全文还是某一段落) 主要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介绍事物(表示时间的词语)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方位的不同来介绍事物(表示方位的词语) 逻辑顺序:按照逻辑不同来介绍事物(一般是介绍事物的原因,特点,影响等)(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个别,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主到次,从概括到具体) 三、 说明文语言 主要题型:从全文来看,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A:准确,科学性强。 表现:引用史料;文中运用数字精确;程度副词或起修饰作用的词语的运用,如“大约”“左右”“当时” B:生动形象\平实质朴 生动形象表现:运用修辞;引用古诗词句;用词较为华丽;综合交叉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平实质朴表现:主要的体现是在用词方面。用词比较直白,通俗易懂。 四、 从文章中提炼信息 A:说明对象。文中主要说明的事物,回答注意应该详尽。如说明了什么事物的……。另外要注意问的是全文还是某段。 B:阅读时要学会提炼每段的中心语句。结合具体问题,在文章中定位。同时要注意回答时要写完整。 C:代词的指代内容。仔细阅读文章。 五、 说明结构 主要包括:总分式结构(3),并列式,递进式, 六、 说明文中顺序能否调换的问题 主要包括:1、说明顺序。文章运用了某种说明顺序,所以不能调换。 2、内容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所以不能调换。3、符合人类的认知习惯,顺序。 议论文阅读 一、 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某种事物,观点的看法,主张。 注意: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2、论点是观点鲜明的陈述句。3、注意论点与论题的区别。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 A:论点的概括 (1)文章的标题就是论点。(2)文章开头提出论点。(3)文章末尾概括得出论点。(4)文中某句提出论点。(5)文章没有明显的论点,需要自己概括得出。全文围绕……来展开论述。 B: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1)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2)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再提出中心论点。(3)根据亲身经历的某个生活事例提出论点(4)从故事中引出问题,在提出论点(5)用某种方法提出中心论点。比如,比喻、对比等等 二、 论据 论据主要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 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问题形式:运用了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 首先判断论据,再结合文章回答,论据的主要作用是证明论点。 三、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3、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四、 补充论据 1、 要补充的论据要能够证明论点。(所引用的事例最好是名人轶事,道理最好是名人名言)2、注意要求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3、注意字数的限制。4、所运用的论据不能张冠李戴,断章取义。 五、 论证思路 A:论证思路的实质主要是叙述作者如何论证论点的。也可以理解为对课文结构的把握,每一层论证什么。(注意要区别全文还是某段) B: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C:回答格式:首先举了(引了)……例子(话)从正面证明了……的观点,接着又引了(举了)……的话(例子)从反面证明了……观点,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最后又通过比喻论证,证明了……从而有力的证明了中心论点。 六、 议论文语言特点 主要包括:准确科学性,逻辑严密性,语言生动性\简洁凝练 A:准确科学性体现:用词准确,引用史料,概念准确 B:逻辑严密性体现: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所运用论据能够证明论点, C:语言生动性体现:运用修辞,运用成语,引用古诗词,引用寓言故事等(主要是增强论述的趣味性和文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简洁凝练体现: 常见题型:加点词在文中的作用?句子的作用? 七、 议论文中首段与末尾的作用 A:首段的作用:1、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2、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3、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吸引读者,增强论述的趣味性。 B:末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再次强调中心论点。3、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补充的论证一般是论点的反面) 八、 代词的指代内容(参考说明文) 九、 议论文中的非议论内容的作用 总体来看,非议论内容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十、 开放性试题 主要类型:补充论据,阅读感悟体会,对作者观点的看法(你的观点要明确,相当于写一篇小论文,要有论点,论据。一定要引用事例或名言来证明你的观点) 十一、 议论文形式 包括:立论和驳论 立论就是按照议论文常用形式,来展开论述。 驳论就是通过反驳他人的错误观点,来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 驳论的形式:1、直接反驳错误的论点。2、通过反驳错误的论据,来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从而反驳敌观点。 驳论的途径: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1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