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7散文诗两首配套教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311225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7散文诗两首配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7散文诗两首配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 散文诗两首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把握诗文感情。 2、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教学难点: 把握诗文感情基调,通过诵读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法学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语言赏析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金色花》 一、 导入 介绍金色花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图片展示 金色花 母爱 二、 介绍作者、作品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 修养家庭,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 《吉檀迦利》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不少人以为"吉檀迦利"是奉献之意,其实是献诗之意.作者的另外一部诗集<<奈维德雅>>才具奉献之意.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泰戈尔获诺贝尔奖的作品英译诗集《吉檀迦利》,是1912-1913年间,泰戈尔本人用英文 从孟加拉语诗作《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献集》里,选择部分诗作而成。《吉檀迦利》的孟加拉语诗作是韵律诗,而翻译成英文之后变成自由诗。 三、 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金色花,画出不懂的字。 2、检查预习 嗅( xiù ) 闻(气味)。 罗摩衍那 ( mó ,yǎn) 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花瓣( bàn )  叠 (dié) 3、指导朗读 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四、 理解文本 问题: A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大意,看谁概括得好! 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与他母亲“捉迷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五、 研读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总是瞒着妈妈。 3、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不说一声就走了,叫妈妈急死了。 “我”呢,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才好呢。 “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六、 欣赏语言 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我们已经自由朗读了这首诗,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一个怎么样的感觉,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活泼、机灵、天生善良,母亲的沉静、虔诚、慈爱、善良 七、探究主题 联系泰戈尔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诗中除了歌颂母爱以外,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热爱祖国 八、仿句 你想怎样回报母爱,以“假如我是……”写一段话! 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九、拓展阅读 我总是怀着最虔诚的心读您的诗,在我最快乐的时候,最悲伤的时候,最孤独的时候,任何时候。 倾听您的声音,就如在无灯无月无星的深夜里,有人为我燃起一支蜡烛,微微的光明, 静默,豁达,宽厚,仁慈,执着,让我去冰寒而温馨,去浮躁而宁静,去混沌而澄明…… 1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末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2 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 3 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 4 “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       “我藏在你心里呢,花呀。”        5 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   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6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 7 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 十、作业 品读全诗,借鉴本诗的手法。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文的独特手法。 请同学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现对父母的爱。 板书设计    散香气          金色花            投身影           母子情深                                                                                                             捉迷藏 第二课时 学习《荷叶 母亲》 一、 导入 欣赏荷花 图片展示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三、检查预习 注音注解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liá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舒适。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欹斜:qī 倾斜,歪斜。 遮拦: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ì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四、朗读课文 找出文中表示感情变化的语句 有些烦闷 仍是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五、细细品味 1、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红莲是全文着力描写的重点。课文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但在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之前,作者先将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写出,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环境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大荷叶慢慢地 倾侧了下来 (雨肆意地下着) 雨势并不减退 勇敢慈怜的荷叶上 聚了些水珠 红莲  开满 亭亭 (白莲已经凋谢)  左右攲斜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摇动 心境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  深深地受了感动 3、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母亲是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5、“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6、“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结构上,直抒胸臆,卒章显志, 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却是无形的,涉及的面广,内容纷繁,除了母亲,还有谁能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诗。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六、总结: 这篇文章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 这种对母亲爱恋的情感, 在冰心的另一首《母亲》诗中,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而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愿有一天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七、拓展阅读 母亲 冰心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进你的怀里。 八、作业: 歌颂母亲 同学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 写一写 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例如:母亲啊!您是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 寄寓 荷  叶―――――― ―――> 母  亲  (无畏   遮蔽)   联想     (无私    爱护) 红  莲―――――――――>   我 象征  心中的雨――――――> 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