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24~2025学年上学期怀仁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4.外泌体特指直径在40~100 nm 的盘状囊泡,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 囊泡体,经多囊泡
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外泌体可携带和传递信息分子,其功 能取决于其所来源的细胞类型,其参
与到机体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细胞迁移、细胞分化、肿瘤 侵袭等方面。下列有关外泌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泌体内储存的活性物质都是在高尔基体中合成的
生物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B.外泌体释放生物大分子活性物质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注意事项:
C.外泌体携带和传递信号分子,可以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D.外泌体的分泌种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细胞的生理状况
1
2
3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选择题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
5
6
7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时,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B. 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是植物细胞的边界
笔迹清楚。
C.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4
5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D. 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有同学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 合理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先将撕下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再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B.用低倍镜观察刚制成的临时装片,可见细胞多呈长条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C.通过观察紫色中央液泡体积大小变化,可推测表皮细胞是处于吸水还是失水状态
D.用吸水纸引流使0.3 g/mL蔗糖溶液替换清水,可先后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蓝眼泪”是生存在海中夜光藻等微生物受到海浪拍击时,发出蓝色荧光,这一过程与ATP密切相关。下列关于
.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必修1+减数分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百合所驳病毒(LMoV) 是一种RNA 病毒,能使百合种球质量严重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 失。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LMoV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4种产物
B.LMoV的蛋白质合成需以百合细胞的氨基酸为原料
C.LMo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染色体中且呈线性排列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是夜光藻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B.发出的荧光所需能量由 ATP 水解提供
C.ATP的合成需消耗夜光藻内的ADP和Pi
D.ATP在夜光藻体内含量很高可持续供能
D. 可以用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的培养基来培养 LMoV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2
A. 细胞中的无机盐全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B. 糖类和脂质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8
.如图所示为影响酶促反应的温度、pH 和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乙、丙两曲线横轴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温度和pH
C. 生物体内的糖类和脂肪可相互大量转化
D. 糖类物质不都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核糖等都不是能源物质
.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确定某些化学成分或结构的存在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B. 乙曲线中,d 点与f 点酶的空间结构都被破坏且不能恢复
3
C.e点、h点酶促反应速率最大的原因是酶能提供的活化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能最大
D. 在a 点适当提高温度或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 将增大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混合,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B. 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会逐渐变成紫色
C.花生子叶细胞经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颗粒
D. 在小麦种子匀浆中滴加碘液,需经水浴加热才有蓝色反应
9
A. 在无氧环境中可较长时间的保存水果
B. 发酵制酒过程中通入氧气可提高产酒量
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料,避免染色过度影响观察
D. 中耕松土增加氧含量,有利于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C. 在视野中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1
0.下图甲~丁表示用新鲜菠菜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几个主要操作步骤,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D. 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成高倍镜观察,间期细胞最多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4.研究表明:吃葡萄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其中包括阿克曼氏菌等。科研人员发现,阿克曼氏菌对
人体葡萄糖和脂质代谢有积极影响,它可以分解葡萄糖和胆固醇,增强肠壁功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
平,从而预防心脏病发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是乙→丁→ 甲→丙
B. 步骤甲为增加滤纸上色素的量需连续划3至4次滤液细线
A. 阿克曼氏菌的遗传物质位于拟核和线粒体 DNA 分子上
B.阿克曼氏菌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C. 步骤乙应向滤液中加入少许碳酸钙,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D. 步骤丙中的滤纸条上最上面的一条色素带的颜色是橙黄色
C.胆固醇与磷脂均参与动物细胞膜的构成且组成元素相同
1
1. 感染黄矮病毒(BYDV)的大麦通常由于细胞分裂受阻而患病。当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 的CDK1发生
D. 细胞中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也可转化为糖类
15.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构造复杂,与核纤层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NPC) 。心房颤动(房 颤)是临床上
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 体的运输障碍。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去磷酸化而被激活,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核膜为双层膜结构,由四层磷脂分子构成
B.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与NPC 功能息息相关
C.心房颤动可能是部分mRNA 通过NPC 输出细胞核障碍而引起
D.由 NPC 参与构成的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中心
1
6.人体成熟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₂ 和CO₂, 如图是人体成熟红细胞膜上部分物质跨膜运 输示意图,①~⑤
A. 感染BYDV的细胞不会形成染色体
B. 感染 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C.感染 BYDV的细胞不会发生DNA复制
D.感染 BYDV的细胞CDK1 去磷酸化受抑制
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1
2.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都只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B. 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都有核膜、核仁的消失
C.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可能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会在中期出现赤道板,但不会在末期出现细胞板
3.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则无需染色
A. 图中不需要与转运蛋白结合就能进行运输的是①②⑤
B. 图中④⑤过程在运输相关分子或离子时的作用机制相同
C.过程③同时运输K+ 和 Na+, 说明相关载体不具有专一性
D.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 ATP
提供能量
1
7.如图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根尖伸长区细胞可能进行的呼吸过程是①②④
B. 过程②③④均在膜结构上发生,并能产生少量ATP
C. 过程②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该过程要消耗水
(1)由于细胞质中
(结构)的存在和支持,使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并非漂浮于细胞 质中。
泡,到达④ 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
D.在200米比赛中,运动员主要通过过程①③获得能量
(2)图甲中③为
1
8.如图表示正常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时的核 DNA 含量变化。下列分析正
(3)若囊泡内“货物”为分泌蛋白,则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有。科学家们常用
法来研究该过程,说
确的是
明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4)图乙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
,此过程体现了
细胞膜具有
1. (12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某 兴趣小组为探究酵母菌
细胞呼吸的方式,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培养液中含适 量的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
的功能。
2
A.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是 A~C
B. 有丝分裂的K~() 中有着丝粒分裂
C. 初级卵母细胞所处的时期是C~F
D.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本质上 发生在D~E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9分。
1
9. (10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争做新时代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回答下列 问题:
(1)健康的生活从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做起。实验发现,当斑马鱼睡觉时,染色体活动频繁, 其活跃程度一下增
加两倍,能有效修复白天受到损害的 DNA 。修 复 DNA 时遵循 原则,通过修复 (化学
键)连接其单体。晚上,如果频繁敲击鱼缸,不让 其睡眠,持续下去,鱼就会濒临死亡。这一发现也使人们了
解到,保证充足睡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的意义是 (合理即可)。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此实验设置了两个实验组,这样的实验叫
(用字母和箭头按 顺序表示)进行实验。若除
(2)欲探究酵母菌细胞的有氧呼吸,兴趣小组可选择图甲中装置
(2)倡导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减控“糖盐”。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减盐 主要是减少
去d 装置的空气后,将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并与b 装置连接进 行实验,一段时间后,b 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其原
的摄入,它们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医生建议糖尿病 患者要控制馒头、米饭的摄入量,原因
是
因是
(3)用图乙e 瓶装置来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该装置的红色液滴移动的情况是
, 原因主要是由
2
0. (12分)图甲表示细胞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 径的运输,图中①~④
引起的。
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4)实验结束时,取少量酵母菌培养液a 和培养液f, 分别加入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其中f 呈现灰绿色,说明该种呼吸
方式的产物有 。若 a、f 装置产生等量的CO₂,则消 耗的葡萄糖质量比为a:f=
2
2. (12分)某野生绿色植物具有极高的种植价值,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其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对密闭水浴箱内的CO₂ 浓
度变化速率的影响,特设置图一装置,其中A~E 时间段光源逐渐向左移动。假设实验过程中的呼吸强度不变,其他
条件适宜,所测得结果如图二曲线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常用
(试剂)提取该绿色植物叶片中的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时,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在
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2)叶片的呼吸速率为
,影响叶片光合速率大小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水浴箱的作用是
(3)AB时间段,小室内CO, 浓度
(填“增大”或“减小”)。解释AB时间曲线出现这 种变化趋势的原因:
。
实验进行到E 时,光源不再移动,F时限制叶片光合速率 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4)请设计一个实验以确定绿色植物的最适光照强度,写出实验思路:
3. (13分)图甲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部分染色体),图乙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 内染色体及核DNA 相对含
2
量变化的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甲中的A、B细胞分别所处的分裂时期。
A:
B:
(2)图乙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
(3)图乙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
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区间染色体数目为
(5)时期6与11染色体行为的共同点是
条。
(6)图甲中B 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