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new第8章系统评价.ppt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10302335 上传时间:2025-05-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第8章系统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new第8章系统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八章 信息系统的评价与维护,新系统投入正常运行,并有效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必须对新系统作全面的系统评价和维护。系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估计系统的技术能力、工作性能和系统的利用率等。系统评价度量了系统当前的性能并为系统未来改善提供依据,而系统的维护是为了保证信息系统能持续地与用户环境、数据处理操作、政府或其他有关部门的请求取得协调而从事的各项活动。本章主要介绍系统的评价和维护两个方面。,1,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一,),从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维护角度评价的指标,1,人员情况,2,领导支持,3,先进性,4,管理科学性,5,可维护性,6,资源利用情况,7,开发效率,8,投资情况,9,效益性,10,安全可靠,2,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二,),从信息系统用户角度考虑的指标,这里所指的信息系统的用户是直接用户,包括领导者和中下层管理者,也有,10,个指标,:,1,重要性,2,经济性,3,及时性,4,友好性,5,准确性,6,实用性,7,安全可靠性,8,信息量,9,效益性,10,服务程度,3,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三,),从信息系统对外部影响考虑的指标,1,共享性,2,引导性,3,重要性,4,效益性,5,信息量,6,服务程度,4,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二、系统的评价方法,(,一,),多因素加权平均法评价方法,侯炳辉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简单易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多因素加权平均评价方法。该方法把上述,20,项指标列成表,8.1,所示的最上层,然后请专家对每个指标按其重要性打一个权重,权重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1,分。再请每个专家分别对被评价系统,20,个指标打分,最高分也是,10,分,最低分,1,分,其打分表见表,8.1,。,5,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二、系统的评价方法,(,一,),多因素加权平均法评价方法,重要性,实用性,准确性,及时性,友好性,经济性,安全可靠性,信息量,引导性,权重,W,(满分,10,),权重,X,(满分,10,),6,专家权重是指专家的权威性,权值大小由评价者根据专家知识面和经验丰富程度决定。根据几个专家的打分表以及专家本人的权重,求得每个指标的权重值,计算方法如下,:,(1),求第,j,个指标的权值,(,加权平均值,),Wj,其中,:,Wj,:,第,j,个指标的权值,(,加权平均值,);,Wi,j:,第,i,个专家对第,j,个指标的权重打分值,;,Ei,:,第,j,个专家的权重,;,P:,专家数,j=1,,,2,,,.20 (1),7,(1),求第,j,个指标的权值,(,加权平均值,),Wj,(2),求第,j,个指标的评分值,(,加权平均值,),Xj,其中,:,Xj,:,第,j,个指标的评分值,;,Xi,j:,第,i,个专家对第,j,个指标的打分值,;,Ei,:,第,j,个专家的权重。,由式,(1),和,(2),我们得到如表,8.2,所示的矩阵表。,j=1,,,2,,,.20 (2),8,(3),求该信息系统的综合加权平均值,A,其中,:,A:,某信息系统的综合评分值,;,Wj,:,第,j,个指标的权值,(,加权平均,);,Xj,:,第,j,个指标的评分值,(,加权平均,),。,(3),9,显然专家数越多越好,(,样本数越多,),,评价越接近实际。综合评分越高,说明系统越好。综合评分不可能达到,10,分,也不可能为,1,分。,可以规定、综合评分达到,9,分以上者为极好系统;,8,分以上,9,分以下的为优秀系统;,6,分以上,,8,分以下为良好系统,;4,分以上,,6,分以下为一般系统;,2,分以上,,4,分以下为差系统;,2,分以下为极差系统。,10,(,二,),层次分析法,(AHP),评价方法,1973,年,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针对现代管理中存在的许多复杂、模糊不清的相关关系如何转化为定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缩写为,AHP,。这种方法,是针对系统的特征,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层次分析法一般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1,层次分析法一般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5,)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12,层次分析法流程:,已通过,未通过,专家,得出指标权重,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单层权,重子集,计算单层权,重子集,总层一致,性检验,单层一致,性检验,未通过,已通过,图,8.1,层次分析法评价流程,13,(,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CCR,模型可以看作是处理具有多个输入,(,输入越小越好,),和多个输出,(,输出越大越好,),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方法。它是根据一个关于输入,-,输出的观察值来估计有效的生产前沿面。在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中,统计有效生产前沿面通常使用统计回归及其其它的一些统计方法。具体来说,,DEA,是使用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对决策单元作出评价。,14,N,Y,调整输入输出,选,择,决,策,单,元,建立,输入,输出,指标,体系,选,择,D,E,A,模,型,进,行,D,E,A,输,出,综,合,评,价,确,定,评,价,目,标,满意,图,8.2 DEA,方法的应用分析,15,(四)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经济效果两方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经营决策水平,减少管理中的失误,使生产经营活动达到最佳经济效益。评价其应用的经济效果,可以从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面来分析。,16,(四)经济效果评价方法,1,直接经济效果,直接经济效果是可以计量的,它取决于应用计算机管理后,由于合理地利用现有设备能力、原材料、能量,使产品产量或提供的服务增长;由于劳动率提高,物资储备减少,产品或服务质量提高,非生产费用降低,使生产或服务的成本降低等。,直接经济效果主要通过以下三项经济指标来表示:,(,1,)年收益增长额(,P,)。计算公式如下:,P=(A2-A1)/A1*P1+(C1-C2)/1000*A2,式中:,A1,、,A2,:应用计算机前、后年产品销售总额(千元);,P1,:应用计算机前产品销售的收益总额(千元);,C1,、,C2,:应用计算机前、后每千元商品产品的成本费(元)。,17,(四)经济效果评价方法,1,直接经济效果,(,2,)投资效果系数(,E,)。计算公式如下:,E=P/KEn,式中:,K,: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投资总额(千元);,En:,国家规定的定额系数。,18,(四)经济效果评价方法,1,直接经济效果,(,3,)投资总额(,K,)。计算公式如下:,K=,Kd,+,Kk,+,Oc,式中:,Kd,:系统开发和转换费用(千元);,Kk,:设备购置、安装和厂房建设费用(千元);,Oc,:系统实施后流动资金的变化。,如果计算机的实际效果系数(,E,)等于或大于定额效果系数(,En,),就认为计算机应用是有益的。,19,(四)经济效果评价方法,2,间接经济效果,间接经济效果反映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合理化,管理方法有效化,管理效果最优化,基础数据完整、统一;管理人员摆脱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真正用主要精力从事信息的分析和决策等创造性工作,提高了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20,(四)经济效果评价方法,除了上述的评价方法以外,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还可以采用关联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而目前对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评价与预测、对信息系统本身质量的评价和对信息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21,(,五,),主成分分析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步骤,案例应用与软件操作,(SPSS13.0),22,主成分析法的原理,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多个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多指标,(,变量,),的研究中,(,比如,p,个指标,),,由于指标的个数很多,并且彼此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使观测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主成分分析则是通过一种降维的方法进行数据简化,从较多的指标中找出较少几个综合指标,使这些综合性指标尽可能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并且之间互不相关。通常,取原始,p,个指标的某种线性组合,适当地选取组合系数,使得这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代表性尽可能好。这样一来,既能减少工作量,又能使主要矛盾突出,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可见,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在众多指标中寻找综合指标的一种多元分析方法。,23,步骤,:,(1),给出样本数据阵计算均值和协差阵,(2),原始数据的标准化,(3),计算样本相关阵,i,,,j,=1,,,2,,,,,p,24,(4),求,R,的特征值及相应的标准正交特征向量,确定主成分,(5),求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6),对,m,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25,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系统交付使用投入运行后,维护工作正式开始。系统维护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对其运行状态进行记录,并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调整、完善和扩充。,26,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系统维护的类型,一般有以下的几种维护类型,:,1,正确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27,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二、系统维护的内容,1,程序维护,2,数据文件的维护,3,代码的维护,4,机器、设备的维护,28,第三节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主要问题,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失败,引起信息系统失败的问题是多元的,主要可以归为设计、数据、费用和运行四个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许多非技术因素,尤其是组织方面的因素。,(,一)设计问题,设计中容易产生两类问题。一类与技术有关,另一类是非技术问题。,29,第三节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主要问题,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失败,(二)数据问题,数据方面的问题容易被开发人员所忽略,等到系统正式运行以后才显得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能导致系统的失败。,(三)费用问题:超支,(四)运行问题,系统运行得不好是最令人烦恼的。,30,第三节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主要问题,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成功因素,这些年来,我国各类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已建、在建一些管理信息系统。但是,成功的不多,凑合着用的也不多,大多数惨遭失败,甚至中途夭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技术、开发和应用诸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又分为认识上的和体制上的。,(一)技术因素,(二)人的因素,(三)开发方式与组织管理,31,第三节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主要问题,三、企业应侧重考虑的问题,为了尽量减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不成功因素,可以考虑从下面几个方面加强建设。,(一)以,Internet,技术为指导,加强,Intranet,的建设,企业要搞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首先就要搞好企业,Intranet,建设。,Intranet,建设有两大任务,:,企业信息网络支持平台,;,网上信息的组织和管理。,32,第三节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主要问题,三、企业应侧重考虑的问题,(一)以,Internet,技术为指导,加强,Intranet,的建设,(二)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加速,Intranet,上信息的组织管理,增加信息交流,(三)重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四)重视人才的培训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五)重视接口数据与交流信息整理,3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