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考试
注意事项:
1
. 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 回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2
3
4
.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本卷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文蛤适宜生活在水温 15-25℃的浅海沙滩上,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江苏省是我国文
蛤主要产区之一,该省的如东县位于长江入海口北侧,其产出的文蛤壳厚肉肥,素有“天下
第一鲜”之称。历史上,如东文蛤一直处于自然繁殖、 自然生长、 自由采捕状态,随着生
产力的不断增加,文蛤资源明显减少. 1958年,我国建立“如东县海涂养殖场”,实行封滩
养殖,有计划的放养文蛤幼苗、捕大留小. 如东县自 1969年开始出口冻蛤肉,1979年开始
改由鲜活文蛤出口,远销日本、 韩国等国家, 据此完成1~3题.
1
2
3
. 如东文蛤壳厚肉肥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水温适宜
B. 营养盐类丰富
C. 光照充足
D. 浅海沙滩广阔
. 1958年,我国建立如东县海涂养殖场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贝类资源
B. 增加就业机会
D. 提高地方收入
C. 缓解粮食压力
. 1979年,如东县开始改由鲜活文蛤出口,其主导因素是
A. 原料
B. 市场
C. 技术
D. 劳动力
地理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
云南省元阳哈尼梯田(图1) 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哈尼人引山上的淡水灌溉,先经村
寨,再入梯田,以田为渠,由高到低将地表营养物质逐级带入梯田,称为“水冲肥”,当地
人凭借“肥田靠发(需稀植),瘦田靠插(需密植)”的经验,确定秧苗密度和稻谷品种,以保
障水稻的产量。哈尼梯田土壤砂质成分高,一旦干涸容易崩塌,每年 10 月收割完毕后,11
月到次年4月需放水养田,据此完成4~5题.
4
5
. 推断适宜不同海拔水梯田的水稻种植方式和品种是
A. 低海拔稀植耐旱品种
C. 低海拔密植耐寒品种
. 放水养田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持水田风光
B. 高海拔稀植耐寒品种
D. 高海拔密植耐旱品种
B. 蓄水保墒,减少田埂开裂
C. 增加土壤肥力
D. 扩大水域,调节区域气候
我国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长期以来,我国秸秆利用主要经历了燃料饲料、焚
烧丢弃和综合利用三个阶段.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
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意见要求依法严禁秸秆露天焚烧,全面推进秸秆综
合利用.秸秆还田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方式有多种、 如粉碎翻
压还田、 覆盖还田、 堆沤还田、 过腹还田等. 据此完成6~8题.
6
. 我国西北草原农耕区常采用覆盖还田的方式处理秸秆,其主要生态意义是
①
③
提升农田土壤肥力
减轻地表土壤风蚀
②增加下渗,保持水土
④减少蒸发,保持墒情
B. ①④
A.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7
8
. 与南方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秸秆在粉碎翻压还田时需撒施腐熟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土壤类型
B. 地形地貌
C. 热量条件
D. 耕作制度
. 目前,秸秆在造纸、化学制品、新型能源等方向发展较慢,其主要原因是
A. 相关生产技术不成熟
B. 原料质地差异大
C. 秸秆产量季节变化大
D. 集中收储成本高
地理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植被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起到固碳作用。贺兰山东坡垂直地带性明
显,不同海拔植被表现出不同的固碳能力.图 2 示意贺兰山东坡不同海拔植被的固碳量特
点,据此完成9~10题.
9
1
. 导致贺兰山东坡单位面积植被固碳量整体变化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0. 贺兰山东坡海拔2800米以上区域固碳总量较低,其主要是由于
A. 山体面积较小
B. 植被生长季短
C. 山体坡度较大
D. 植被固碳能力弱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1990 年以来,东北三省人口持续减少、但人口流
失的规模和比例远低于中西部主要人口流出地. 外流人口城乡结构和技术水平深刻影响着
目的地的选择。图 3 示意 2000-2020 年我国及主要人口流出地外流人口城乡结构.据此完
成11~13题.
1
1. 与其他主要人口流出地相比,2000年东北三省人口流失的典型特征是
A. 人口流出率高
B. 城乡人口同步流出
C. 乡村人口流出比重大
D. 城镇人口流出规模大
地理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1
1
2. 与其他主要人口流出地相比,东北三省外流入口更加关注目的地的
A. 气候状况
B. 空间距离
C. 就业机会
D. 就业质量
3. 近年来东北外流人口对流入地教育资源的重视程度快速提升,其反映出
A. 东北外流人口受教育水平快速提高
B. 东北三省教育资源相对滞后
C. 大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逐渐降低
D、年轻人正在成为东北外流人口的重要主体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合肥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建设纺织、 五金和食品等传统产
业.2009年后,由政府筹资引进京东方(生产显示屏)、长鑫半导体、蔚来新能源汽车
等企业、 带动新兴产业链快速发展,据此完成14~15题.
1
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合肥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
①
③
地价低廉
市场广阔
②劳动力丰富
④协作条件好
B. ①④
A.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1
5. 2009年后,合肥新兴产业链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产业基础雄厚
B. 科研能力提升
C. 政府政策导向
D. 市场需求增加
地理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
-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1
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氢是生产高标准汽油和高端绿色化工材料的重要原料,具有来源丰富、应用广泛、清洁绿
色等特点。利用化石能源制氢为“灰氢”,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为“绿氢”。2023 年 2
月,我国最大的“绿氢”项目在鄂尔多斯动工,建成后用管道为当地能源化工基地输送氢原料。
同时,我国新规划了乌兰察布“绿氢”项目,并计划用管道将“绿氮”输往京津冀地区。图 4
示意鄂尔多斯位置及周边概况。
(1) 分析鄂尔多斯生产“绿氢”的优势资源条件。(6分)
(2) 分析乌兰察布“绿氢”项目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6分)
(3) 说明大力发展绿氢产业对我国环境安全的意义。(4分)
1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尼泊尔为南亚内陆国,北邻中国,森林覆盖率约 40%。该国约 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工业基础
薄弱,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旅游业为该国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中国为其第二大客源国。长期以来,该
国交通以公路和航空为主,目前中尼之间仅有两条公路相通。2018 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合
作项目——中尼铁路完成可行性研究,研究报告显示吉隆县至加德满都约 98%的路段需要用到桥梁和隧
道。图5示意中尼铁路(局部) 规划走向。
(1) 分析中尼铁路贯通后对尼泊尔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6分)
(2) 说明中尼铁路吉隆县至加德满都段“以桥隧代路”的目的。(6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