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联合国五十华诞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由江泽民主席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世纪宝鼎”是具有商周青铜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高2.1米,象征即将到来的21世纪;口径1.5米,重1.5吨。它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鼎内壁铸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禁(底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华夏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2016,年秋最新人教版七上,2,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呢?,到了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了?,3,发展,过程,原始社会末期:,夏朝:,商朝:,西周:,出现,种类增多,灿烂时期,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及成就,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4,司母戊鼎,长,1.10,米,宽,0.78,米,高,1.33,米,重,875,公斤,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反映了商代青铜铸造工艺高超;,折射商朝国力盛衰,5,6,发展,过程,原始社会末期:,夏朝:,商朝:,西周:,出现,种类增多,灿烂时期,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及成就,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7,商周的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呢?,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8,司母戊鼎,1.33,米,1.1,米,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每个坩埚,(g,n gu,用来熔化金属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铸造的时候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这说明了什么?,特点一:规模大,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商周青铜器的特点,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9,食器,兵器,农具,特点二,:种类多,10,酒,器,盥(,gu,n),水器,乐器,铜镜,特点三:用途广,11,蕉叶形,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四、工艺高超,四羊方尊,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2,二、甲骨文记事,1.,名称来历: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2.,发现情况:,1899,年,,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多个地区出,土大,量的甲,骨,文。,13,甲骨文的发现,王懿荣(清):一片甲骨惊天下,他是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14,二、甲骨文记事,1.,名称来历: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2.,发现情况:,1899,年,,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多个地区出,土大,量的甲,骨,文。,3.,记载内容,: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4.,发现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15,16,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7,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8,通过观察以上的图片,结合课本,你能概括出来,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对汉字的影响,?,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许多汉字使用至今,甲骨文是我国汉字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19,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鼎盛:,精品:,原始社会末期,商、周时期,出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发展:,夏朝种类逐渐增多,甲骨文,定义:,刻写在龟甲、兽骨上,地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成分:,铜、锡、铅,方法:,泥范铸造法,课堂小结,提炼升华,20,【1】,青铜器被用作生产工具是我国生产力的重大发展。相传我国最早出现青铜器是在(),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C,、商朝,D,、西周,A,当堂达标,21,2,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汉,3,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是(),A,编钟,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22,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商代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字母文字的起源,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5,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