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腰痛的运动疗法,一疼痛的机制,造成腰痛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其原因有可能是由于腰骶椎部的韧带、关节囊、肌肉、筋膜、神经根等疼痛感受组织受到物理性化学性刺激引起的。有些,X,线显示有明显变化,并有相对应的症状,例如:腰椎肥大性脊柱炎;有些,X,线表现不明显,但疼痛严重,例如:神经根性腰椎间盘突出;有些,X,线虽有明显变化,但临床表现既不疼痛也没有任何症状,如:骨质疏松症。,2,二疼痛原因,(一)肌肉、韧带劳损,(二)急性损伤、扭伤、外击伤,如:从身体前方搬东西时,对腰部 的牵拉很大,普通的牵拉也会由于时间长而造成肌肉和韧带的疲劳。,(三)神经根痛,如腰椎间盘突出。,成人,L3,4,間盤髓核內壓:端坐位,100kg,,直立位,70kg,,仰臥位,30kg,3,三引起腰痛的主要疾病:,(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如前所述在解剖学上表现为椎间盘内髓核脱出,多数可由保守治疗痊愈,但有些顽固性放射痛、肌力减弱、麻木、感觉异常的情况下也采取手术治疗。由脊髓造影、,CT、MRI,等加以确认。,4,(二)胸腰椎移行部椎体压缩骨折和其后的腰痛,压缩骨折和后部腰肌以及后部韧带损伤都属于屈曲损伤,主要由于脊柱过度前屈而引起椎体的压缩,因此和椎间盘脱出相反,要求在伸展位整复固定。,5,(三)老年性腰痛(变形性脊椎症、骨质疏松症、脊椎变形),(四)原因不明的慢性腰痛症,慢性韧带紧张症(背肌疲劳,姿势缺陷、腰骶关节不对称、腰骶部畸形),腰椎后部关节的关节炎,骶髂关节松弛症。,6,四评价,(一)问诊,1疼痛时的状态,是运动时痛?还是安 静时痛?有无时间方面的特征?,2疼痛的程度及其变化,3姿势的关系,4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疼痛,这次是第几次痛?,5同一姿势持续多长时间会疼痛和麻木等,。,7,(二)检查、测定,主要是通过,MMT、ROM-T、ADL-T,及其他多种腰痛试验的检查测定来进行评价。患者有运动和感觉障碍时,实施运动治疗时要加以注意。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除腰椎外还需要对胸椎、骶髂关节、髋关节周围进行检查。,8,1姿势(立位检查):,腰椎前弯、胸椎后弯和髋关节屈曲的 程度;,有无侧屈(检查胸阔、肩胛骨、骨盆的对称性)。,2脊柱的运动性:,检查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屈的活动 范围,见附表1,9,附表1 脊柱活动度的检查方法,10,关 节,运 动,受检体位,测角计轴心,测角计固定臂,测角计移动臂,正常值,胸,腰,部,前屈,坐位或立位,第5腰椎棘突,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线,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的连线,045,后伸,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30,左右旋转,坐位,固定臀部,两肩胛部连线与正坐位后背平面的交点,活动前的后背平面,两肩胛骨的切线,各040,左右侧屈,坐位或立位,第5腰椎棘突,两侧髂嵴连线中点的垂线,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的连线,各050,11,12,13,14,15,16,17,18,测定指尖到地面距离:,19,3腰痛的部位和程度:,A,神经根刺激表现向下肢的放射性疼痛,B,椎间关节的刺激表现为左侧或右侧的局部疼痛,不会向对侧放射,C,锥体前方(前纵韧带和纤维环)的刺激也会引起疼痛,偶右下腹部疼痛,D,锥体后方(后纵韧带和椎间盘)引起的疼痛从腰部向臀部放射,E,棘间韧带的刺激局限于正中部位,20,观察、触摸有无背肌的紧张,;,俯卧位检查背肌、臀肌的压痛和硬结,沿骶髂关节和坐骨神经找压痛点,,21,4下肢和腹肌的肌力检查:,5下肢感觉检查,6腱反射检查:膝腱和跟腱反射,7动作分析:分析患者从卧位到立位、坐下、站起等动作,了解患者的活动受限情况,8行走能力的观察:包括距离、速度、步幅、步态等,22,五腰痛的运动疗法:,治疗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药物治疗2理疗3心理治疗(辅导)4手术治疗5使用矫形器(紧身腰围)6硬膜外阻滞7运动疗法8按摩等中医疗法。,23,一)运动疗法的目的:,1减轻伴随疼痛的肌肉痉挛,2改善引起腰痛的机械性、活动性因素,使姿势和动作正常化。,3预防复发,24,二)运动疗法,1放松肌肉:,首先了解患者在出现疼痛时取什么姿 势可以舒服一些。这个姿势是治疗疼痛和寻找疼痛原因的重要线索,并且可以达到放松的目的。,25,仰卧位的放松方法,b.,放松手法:治疗师双手握住髂嵴,轻轻的将骨盆上下活动,a.,放松体位,26,侧卧位的放松方法,a.放松体位,b.,放松手法:治疗师扶住,髂嵴,轻轻的进行,前后活动,骨盆的,27,2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目标是在无痛且稳定的基础上扩大活动范围。腰痛的患者有时看上去活动范围正常,但多有上下部位的代偿。治疗师应经常确认脊柱的活动下进行局部的改善训练。,28,(1)从放松手法开始,首先进行被动的小范围的不抗重力的活动(仰卧位的话进行侧屈,侧卧位进行屈曲伸展)。运动范围扩大后进行抗重力的活动(侧卧位进行旋转,侧卧位进行侧屈)。,(2)进行有肌肉牵拉在内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如腘绳肌、髋关节屈肌等。,29,3肌力强化训练:,进行腹肌群、下肢肌群和背肌的强化训练。,30,31,4姿势和动作训练:,(1)腰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腰痛与自己有关,姿势也是感情、精神状态等的反应,垂头丧气、不良姿势均会对腰部产生影响。,(2)姿势训练的目标是矫正骨盆的前倾。,(3)动作训练的目标是使脊柱恢复正常的生理弯曲,逐渐掌握节律性的运动,如骨盆倾斜运动,见图,32,a.仰卧位,33,b.坐位,34,c.,立位,35,5Williams体操:,腰痛体操是针对慢性腰痛的治疗方法,其代表性体操是,Williams,体操。其治疗重点是改善腹肌和腰背肌的平衡,使腰骶椎排列正常,减少腰骶椎伸展。,36,动作1:强化腹肌。,急性期腰痛合并下肢痛时不能进行。,37,动作2:强化臀大肌。,此运动使骨盆后方倾斜。手置于脐部将臀部轻轻上抬。此运动是腰骶部的运动。,38,动作3:竖脊肌的被动牵张。,拉长短缩的筋膜和韧带(腰骶部后方)。改善腰骶部的屈曲,使关节面之间的适应性好转。,39,动作4:腰骶椎屈曲。,牵张竖脊肌及其筋膜,同时也能牵张腘绳肌。此运动不适应于有下肢放射性痛的患者,当坐骨神经根部症状消失后可以应用。,40,动作5:牵张髂胫束和髂股韧带(限制髋关节伸展的前外侧部)。,如果此运动造成腰骶椎伸展,产生疼痛的话应终止。此运动也适用于髂胫束过于紧张的情况。,41,动作6:维持肌肉的均衡,防止腰骶椎的伸展挛缩。,对强化下肢肌肉同样有效,特别是强化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在双侧下肢间距30,cm,,外旋30立位进行。注意足跟部要充分着地,否则会引起腰骶椎伸展的代偿运动。,42,43,6Mckenzie方法:,此方法与其他治疗体操不同,它用于脊柱过于屈曲的病人,强调脊柱的伸展。,a.,俯卧位放松,44,b.,俯卧位脊柱伸展,45,c.立位脊柱伸展,46,d.,立位前屈,47,e.背肌训练,48,f.,坐位姿势的矫正,49,三)日常生活动作指导:,1,日常生活动作指导:以自立为目的。,即使是腰痛症状缓解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采取和发病时同样的姿势和动作的话会造成复发。治疗师有义务让患者了解姿势的动作的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适当的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见图:,50,51,52,53,54,55,理疗的选择,1.,温热疗法:热敷、热熨、电热带,2.,低中频电疗:直流电、,TENS,、导平、调制中频电、干扰电,3.,高频电疗:短波、超短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4.,光疗:红外线、紫外线、激光,5.,超声疗法:超声、超声中频电,6.,磁疗:静磁、低频磁、热磁,7.,其它:经皮穿刺冷冻、射频热凝,56,手法治疗,又称腰部椎间关节调整,是用被动的手法使关节在不超越完整性的范围内作突然的超越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运动。通常在正常被动关节活动度之末用短暂、突然的冲动,伴有裂纸感。,57,利用被动关节活动度以外和在解剖完整性完好的范围之内的旁生理范围内进行。3.作用:牵开关节间隙,牵张了同节段的肌肉,刺激了大量的机械感受器,兴奋了粗大的传入神经纤维,关闭了疼痛传入的闸门,起到镇痛作用,58,2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1)长时间取坐位时:,1)正确保持腰部的生理弯曲下取坐位,靠背处加腰垫。,2)有规律的休息,经常站起来腰部向后伸5-6次,走几分钟。,(2)弯腰姿势下工作时:,10分钟左右直立起来,做5-6次的脊柱后伸。,(3)剧烈运动后:,调整脊柱的力线,在俯卧位和立位进行腰部的后伸。,59,(4)拿起重物时:,1)要尽量靠近自己的身体拿起物体。,2)两脚分开,扩大支撑面积取得左右的稳定。,3)拿起物体时,注意伸展膝关节,用下肢的力量站起。,60,(5)长时间站立时:,1)要防止因肌肉疲劳造成身体力线改变。腰椎前弯增大时,进行髋关节前屈并牵拉髋关节屈肌群和足跟的跖屈肌群。,2)将一只脚放在小台子上,这样能够放松髂腰肌,减少腰椎前弯。,3)穿高跟鞋时,会引起代偿性腰椎前弯的增加,脱下高跟鞋后,必须进行骨盆后倾的运动。,4)妊娠和肥胖的人腹肌较弱,不能保持内脏的正常位置,使腰椎前弯 增加,应注意强化腹肌。,61,(6)卧位注意事项:,1)仰卧位如果腰椎前弯较强不能放松时,可以在膝关节下面放置枕头,妊娠妇女也可采用这种方法。,62,2)侧卧位,下肢稍弯曲,腰部的凹陷处放置一个薄枕头,在位于上面的下肢下垫枕头以保持骨盆的稳定性。,3)俯卧位增强腰椎的前弯,可在腹部垫上枕头。,63,四)软腰围:,质地为布质或弹力纤维质,与躯干直接接触,起支持作用,可以提高腹压,作为躯干的前方支撑物起到保护腰骶椎的作用。,64,软性腰围,硬性腰骶椎矫形器,硬性腰骶椎矫形器,半硬性腰骶椎矫形器,6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