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皮肤金属化是在电流的作用下,使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渗入皮肤表面层,使皮肤的伤害部分形成粗浅粗糙的坚硬表面,日久会逐渐剥落。此外,因电弧的辐射线作用而引起眼睛伤害,也属于电伤。触电伤害的种类与形式虽可如上分类,但在许多情况下,往往呈现出电击与电伤的综合触电现象。大量的触电事故分析表明:绝大部分触电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因此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都是指电击而言的。,1712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各种因素,触电伤害的危险程度是和人体电阻的变化,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种类、频率、持续时间和路径以及电压的高低,人的身心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是触电受伤的直接物理因素。究竟多大的电流流经人体而不致于发生触电伤害事故呢?这个问题是很难离开电流流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而孤立起来看的。根据无数研究人员的研究,认为流经人体的电流,当工频(50Hz)交流在10mA以下和直流50mA以下时是安全电流。所谓安全电流是指通过这些电流值时,不靠别人的帮助能够独自脱离导电部分的可摆脱电流。但是,即使是这样大小的电流,如果长时间地流经人体,依旧是会有生命危险的。试验证明:100mA(01A)左右的电流流经人体,就能使人休克或死亡。,2人体的电阻,人体各部分的电阻以皮肤的电阻为最大,当人体皮肤处于干燥、洁净和无损伤的状态下,人体的电阻可高达40100k。但若除去皮肤,则人体电阻下降到600800。人体的电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皮肤处于潮湿状态,如出汗、受到损伤或带有导电性的粉尘时,则人体电阻会降低到l000左右。此外,当触电时,若皮肤触及带电部分的面积愈大,接触得愈紧密,电阻就愈小。同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愈大、时间愈长、电阻也就愈小,这是由于皮肤发热出汗和电解作用所造成的。,3作用于人体电压的高低,人体的电阻和对人有生命危险的电流值由外加于人体的电压而变化,因为它们要取决于外加电压的高低。应该指出,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作用于人体电压的高低并不是成直线关系,而是近似于抛物线关系。这是因为随着电压的增高,人体表皮角质层有电解和类似介质击穿的现象发生,使人体电阻急剧地下降,从而使电流迅速地增大,从而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因此,在电气安全规程中对于各种生产条件的危险电压和安全电压的数值都有明文规定。从安全的角度看,所谓安全电压和危险电压是不能与普通的低压和高压混为一谈的。有时,人们偶尔触及ll0V或220V的电源之所以没有造成伤亡事故,是因为穿着绝缘性能良好的鞋和站在干燥地板上的缘故。否则,要是站在潮湿的地坪上,赤手赤足触及110v或220v电源,将会酿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实践也证明:即使在相当低的电压下,也可能引起触电的危险,例如,电压为65v的电焊设备,就曾多次发生触电事故;人手假若潮湿,36V以上的电压就成为危险电压n,我国根据环境条件不同,规定12V、24V、36V为安全电压。,4电流流经人体的时间,触电时间越短、危害越小,如当人体流过10mA电流时,在5s内不会造成伤害;当人体流过20mA电流时,不得超过2s;当人体流过50mA以上电流时,只能一触即离,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即使是安全的电流,若流经人体的时间过久,也会造成伤亡事故。这是因为随着电流在人体内持续时间增长,人体发热出汗,人体电阻会逐渐减少,而电流随之逐渐增大的缘故。所以人们应该牢记,任何电压对人总是有危害的。5电流流经人体的途径电流流经人体的途径,对于触电的伤害程度影响甚大。根据实践证明:电流从手到脚、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或流经与生命安全休戚相关的心脏,触电的伤害最为严重。但这并不等于说,电流从一脚到另一脚,或者流过同一手的两指或一脚的两趾间,就没有危险。因为人体任何部位的触电,都可能形成肌肉收缩,以及脉搏和呼吸神经中枢的急剧失调,而丧失知觉,形成触电伤亡事故。,3跨步电压触电,触电事故也可能由于在电流入地的地点附近受到所谓“跨步电压所引起,这样的触电事故叫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是由于绝缘损坏而从电气设备流入地中的入地电流所形成;也有因电网的一相导线折断碰地,有电流入地所造成。如果人的双脚分开站立,两脚的电位是不同的,这个电位差就叫做跨步电压。人双脚所站两点间的电位差随离开电流入地处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离入地处20m以外实际上已接近于零。当触电者受到较高一些的跨步电压时,双脚就会发生抽筋,立即倒在地上。这不仅使作用于身体上的电压增加,也使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有可能改变到经过人体重要器官的路径,如从头或手到脚。经验证明:人倒地后,即使跨步电压持续的时间仅有2s,也会遭受较严重的电击。因此,有关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人们不得走近离断线入地地点的810m地段,以保障人身安全。,1714触电急救,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正确的紧急救护。因此懂得触电急救的正确科学方法,尤为重要。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惶失措,束手无策。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省的状态。这时,绝不应该认为是死亡,而应看作是假死。不能容许灰心和怠慢,更不容许采取强烈摇动触电受害人,或者把他向地上抛掷、拖拉等不正确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但不能救活人反而会使人丧命。触电急救的步骤如下:,1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为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应立即断开就近的电源开关。如果事故地点离电源开关太远,不能立即断开,救护人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之脱离电源。万一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胶把钳等工具切断电线;或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人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如果事故发生在高压设备上,为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应该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者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或切断电线;或者用抛入裸体金属软线的方法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注意抛掷金属软线前,必须先将软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注意抛掷的一端切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上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快为原则,选择采用。但应注意以下各点:(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会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可能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3)如果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抢救,避免扩大事故。,2脱离电源后的救护方法,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量在现场抢救,应先救后搬,搬运中也要注意触电者的变化,同时按伤势的轻重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法。(1)如触电者还未失去知觉,曾一度昏迷或触电时间较长,则应让他静卧、保持安静,安排人在旁看护,并召请医生。(2)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呼吸或心脏还在跳动,应使他舒适地静卧,解开衣服,让他闻些氨水或在他身上洒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之发热。如天气寒冷,还应注意保温,同时迅速请医生诊治。如发现呼吸困难,或逐渐衰弱,并有痉挛现象,则应立即进行人工氧合,所谓人工氧合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恢复心脏跳动和呼吸。(3)如果触电者呼吸、脉搏、心脏均已停止,也不能认为已经死亡,必须立即施行人工氧合,进行紧急救护,同时迅速召请医生。,3人工氧合的基本方法,人工氧合是触电急救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人工氧合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即心脏按摩)等两种方法,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配合应用。不论应用哪种方法,施行人工呼吸前,均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等解开,并迅速将触电者口腔的食物、假牙、血块、粘液等取出,使其呼吸道畅通,同时千方百计使触电者把口张开。,(1)人工呼吸的方法:,人工呼吸方法有俯卧压背法、仰卧牵臂法、口对口(鼻)式人工呼吸法三种。前两种方法都不如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效果好,而且不便于与心脏挤压同时进行。因此,在此仅介绍口对口(鼻)式人工呼吸法的步骤:首先应使触电者仰卧,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下腭尖部与前胸大体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触电者颈部下方可以垫起,但不可在触电者头部下方垫放枕头或其他物品,以免堵塞呼吸道;并使触电者鼻孔(或口)紧闭,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靠触电者的口(或鼻)向内吹气,为时约2s;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或鼻),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或嘴唇),让他自行呼气,为时约3s。如触电者系儿童,只可小口吹气,以免肺泡破裂。如发现触电者胃部充气膨胀,可一面用手轻轻加压于其上腹部,一面继续吹气。如果实在无法使触电者把口张开,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2)心脏挤压的方法,如果触电者呼吸没停而心脏跳动停止了,则应进行心脏挤压,心脏挤压一般指的是胸外心脏挤压,而不是剖开胸腔的直接挤压。施行胸外挤压是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或地板上,仰卧姿势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的姿势。操作方法如下:1)救护人跪在触电者腰部一侧,或者骑跪在他的身上,两手相叠,手掌后部放在心窝稍高一点的地方,即两乳头间略下一点,胸骨下三分之一处;2)掌跟用力向下(脊背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应压陷34cm以每秒钟挤压一次,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3)挤压后掌跟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廓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时掌后部不必完全离开胸廓。触电者如系儿童,可以只用一只手挤压,用力要轻一些,以免损伤胸骨,而且每分钟宜挤压100次左右。应当指出,心脏跳动和呼吸是互相联系的,心脏跳动停止了,呼吸很快就会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脏跳动也维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则应当同时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如果现场仅一个人抢救,则两种方法交替进行,每吹气23次,再挤压l015次。急救过程中,如果触电者身上出现尸斑或身体僵硬,经医生作出无法救活的诊断后方可停止人工氧合。,1715防止触电的基本安全措施,1对于经常带电设备的防护,根据电气设备的性质、电压等级、周围环境和运行条件,要求保证防止意外的接触、意外的接近或可能的接触。因此,对于裸导线或母线应采用封闭、高挂或设罩盖等,予以绝缘、屏护遮拦、保证安全距离的措施。应该注意对于高压设备,不论是否裸露,均应采取屏护遮栏和保证安全距离的措施。此外,还有不少情况可以采用连锁装置来防止偶然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一旦接触或走近时,连锁装置动作,自动切断电源。,2对于偶然带电设备的防护,操作人员对于原来不带电部分的金属外壳的接触,在任何运行情况下都是难免的,有时这种接触还是正常的操作动作,如用手摸电机外壳来试探发热情况。操作手持电动工具,则会长期接触它的外壳,如果这些设备绝缘损坏,就会有电压出现,就有遭受意外触电的危险。为了减少或消灭这种电压侵入到设备外壳的危险,可以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等措施;或者将不带电部分加以绝缘而采用双重绝缘结构;也可以采取使操作人员站在绝缘座或绝缘地毯上等临时措施。对于小型电动工具或经常移动的小型机组也可以采取限制电压等级的措施,以控制使用电压在安全电压的范围以内。,3检查、修理作业时的防护,在进行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的检查、修理或试验时,为预防工作人员麻痹或偶尔丧失判断能力,应采用标志和信号来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判断。标志用来分别电气设备各部分、电缆和导线的用途,可用文字、数字和符号来表示,并用不同的颜色,以避免在运行、巡视和检修时发生错误。用红、绿灯信号向工作人员指示出电气装置中某设备的情况;用工作牌和告白牌等向其他人员警告和指示运行及正在检修的情况。如特殊情况需要带电检修时,为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应该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属于电工技术的防护用具有:绝缘台、垫、靴、手套、绝缘棒、钳、电压指示器和携带式临时接地装置等;非电工技术的有护目眼镜、安全带等。此外,作为电气安全的任务,对于电火花和电弧可能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对雷电或其他因素可能造成的过电压事故,都应当采取必要的预防性的安全措施。同时在电工安装和检修中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事故;对停电不当或事故停电可能造成的其他事故;对施工机械的电器设备可能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