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感悟诗歌形象,忻州十中 周亚统,1/33,1 什么是诗歌形象?,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事物形象,),景,(,景物形象,),诗歌作品形象指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生动详细、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艺术形象,。,2/33,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塑造了怎样人物形象?,写出了物怎样特点?,营造了一个怎样意境(画面)?,3/33,一、诗歌中形象,(一)人物形象,古典诗词中人物形象能够经过人物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心理改变,或一组人物语言、声音,或是经过叙事中一个经典细节来表现。,经过精当描写,以,简练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应人物思想感情。,4/33,答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身份)形象,2、,结合详细语词、表示技巧分析人物性格。(展开),3、,表现出意义,。,(评价),5/33,怎样分析人物形象,一、把握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细节等方面入境析人。,二、分析在事件中表达出人物特征,三、人物所处环境特征,6/33,长干曲 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1用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少女形象。2,她一张口就问“君家何处住?”又迫不及待地自报籍贯。表现出了姑娘豪爽与纯真。这位姑娘又似乎意识到了自己莽撞与莽撞,于是,赶快改口说:“或恐是同乡”。又表现出她聪明伶俐,,3作者借此表现了平民百姓之间纯朴而真挚情感,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人物形象,语言,7/33,李白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英雄形象。诗歌,经过描写人物装扮(碎铁衣),叙述在战事危急突出重围射杀敌方猛将,率领士兵回归事情,,表现出戍边军士良好精神风貌。,8/33,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蓬头”“侧坐”等表面小孩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专注、聪明(灵巧)。,9/33,人物形象:,A、诗中诗人形象“我”,普通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诗人在诗中刻画人物自有其用意:有是塑造人物来,自比,,有是以塑造人物来,表示自己观点。,所以,鉴赏人物形象时,既要把握准人物,又要,搞清诗人用意.,10/33,比较江城子.密州出猎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利用人物形象,用意,异同。,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11/3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注:1,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抗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以后,文帝采纳了冯唐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2 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12/33,同:,诗人塑造孙权、周瑜们都是建功立业英雄。所以诗人形象共同之处就是都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异:不一样是,念奴娇是拿英雄与自己对比,抒发了壮志难酬苦闷。,江城子是自比英雄,抒发了作者乐观自信,和昂扬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精神。,13/33,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思想,也反应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性格。,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并不但仅停留在个人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性格。,14/3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是悠游自在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厌恶,对田园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经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描写,表示了对山水风光喜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怀才不遇知识分子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形象,。,陆游和辛弃疾许多诗歌都反应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情感,形象鲜明。,15/33,友人送别、思念故乡形象,。,如李白赠汪伦、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形象,。,如王翰凉州词,王昌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爱恨情长形象,。,如柳永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艺术形象。,16/33,二、物象,物象即事物形象。中国古典诗歌有一大类叫“咏物诗”即是托“物”言志。,对咏物诗鉴赏,不要停留在其外形特点上,要挖掘事物内在,神韵、品格、精神,找到与“志”契合点。,17/33,二、结合诗句详细分析,有手法也要答手法,一、塑造了(特点)(特点)(物象),三、感情 态度,18/33,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歌塑造了一个不畏困难、留得清白形象。,全诗利用象征(托物言志)手法,,经过写石灰虽,经历磨难,(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也要,留得清白,特点。,表示诗人也要像石灰普通不畏挫折磨难、即使牺牲也要独善其身高尚节操。,19/33,一鹭图 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问:1、诗人笔下白鹭是一个怎样形象?主要利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2、作者借这个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20/33,参考答案,1、,描绘了白鹭雪白美好、心存高洁但又孤独寂寞、无人了解形象。,衬托(衬托):首句,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背景衬托(或从正面衬托)白鹭美好形象。,拟人:“雪花公子”叹“,2、托物言志,,抒发虽有高洁志向却不被人了解愁苦之情。,21/33,鉴赏诗歌景物描写,古典诗歌,考究“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形象,多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主观感情,.所以要想把握诗人感情,观点往往要从,景物本身着手,琢磨意境。,22/33,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意境?表示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画面?展示了诗人怎样自我形象?,分析景物形象型,23/33,解题步骤,(,1)描绘作品中展示,图景画面,抓住主要,意象,,再现画面,:忠于原作,加以联想,语言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气氛特点,。普通用两个双音节词: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准确表示景物特点和情调。或组成一副()()()图景,(3)表示了怎样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答出“是什么”,还要答“为何”切忌空洞。,注意:假如有显著写作技巧也应答上(能够参考分值),24/33,常见意境举隅,雄浑壮丽 壮阔沧茫 苍凉悲壮 高远深邃,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萧疏凄寂 幽僻冷寂 清冷幽静,25/33,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奔走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景物?表示了诗人怎样感情?请简明分析。,26/33,春天,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泥融土湿,燕子衔泥筑巢,鸳鸯在沙洲上卧睡。,动静结合组成一幅明净绚丽春景图。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结束奔走流离生活后安定喜悦心境,27/33,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歌由,月亮、乌鸦、寒霜、枫树、渔火、寒山寺和夜半钟声等很多意象,组成一个凄美幽愁意境。,表现旅途中孤寂忧愁思乡之情,28/33,一、情、景正衬,指在诗词中情和景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景物来抒写高兴愉悦心情,而用令人感伤景致来抒发内心悲苦之情。,(一)以乐景写乐情、以壮景抒豪情,(二)以哀景写哀情,二、情、景反衬,(三)以乐景写哀情,(四)以哀景写乐情、以哀景衬乐情,情和景关系怎样?,29/33,(一)以乐景写乐情、以壮景抒豪情,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30/33,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二)以哀景写哀情,31/33,(三)以哀景写乐情,,少见。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叹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所以,“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新鲜感”。,杜甫江汉,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无须取长途。,落日、秋风是一个凄凉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主动入世精神及老当益壮情怀。,32/33,(四)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利用忧思愁苦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艺术效果。,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3/3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