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节 放线菌(actinomyces),什么是放线菌,放线菌与人类生活,二、,放线菌的繁殖,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一)概念,在形态上具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又接近细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近代生物学技术,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内的原核微生物,,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放线菌是主要呈丝状生长、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属于真细菌范畴。,第二节 放线菌(Actinomyces),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光镜下放线菌的形态,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在显微镜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我们把这些细丝一样的结构叫做菌丝,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似,小于1微米。菌丝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根据菌丝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放线菌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链霉菌属,是放线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形态特征最典型的类群,其形态如下图所示。图:链霉菌的形态和构造(模式图),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链霉菌的形态和构造(模式图),基内菌丝(Substrate mycelium),又称营养菌丝,功能是吸收营养,排泄代谢废物,直径 0.2-1.2um 长度100600um。,一级菌丝/基内菌丝,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基内菌丝长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直径11.4um,长短不一,形状不一,颜色较深。,放线菌孢子丝类型,直形,弯曲丛生,成束,单轮生无螺旋,开环钩形,原始螺旋形,松螺旋,紧螺旋,螺旋单轮生,无螺旋两级轮生,螺旋两级轮生,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二)其它放线菌所特有的形态构造,基内菌丝会断裂成大量杆状菌体的放线菌,诺卡氏菌属,2.,菌丝顶端形成少量孢子的放线菌,小单,/,双,/,四,/,多孢菌,3.,具有孢囊并产孢囊孢子的放线菌,4.,具有孢囊并产游动孢子的放线菌,2.2.3放线菌的生活史:,孢子,萌发,基内,菌丝,气生,菌丝菌丝,孢子丝,5 孢子丝分化形成的孢子,二、放线菌的繁殖,放线菌的孢子形成:横割分裂繁殖,繁殖方式,分生孢子/孢囊孢子,菌丝断裂,常见于液体培养中,工业发酵,生产抗生素时都以此法大量繁,殖放线菌,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而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2)沿横隔断裂形成孢子,(3)成熟孢子,(1)孢子丝中形成横隔,横隔断裂形成孢子的过程,分生孢子繁殖,放线菌生理,绝大多数为异养型,能利用不同的碳水化合物。,氮源以Pr,蛋白胨,以及某些氨基酸最合适,,硝酸盐、铵盐和尿素次之.,一般都需要金属离子。,大多放线菌是好气性的。,最适温度2337,0,C,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与细菌不同的菌落特征,放线菌菌丝相互交错缠绕形成质地致密的小菌落,干燥、不透明、难以挑取,当大量孢子覆盖于菌落表面时,就形成表面为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典型放线菌菌落,由于基内菌丝和孢子常有颜色,使得菌落的正反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泽。,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A:诺尔斯氏链霉菌,B:皮疽诺卡氏菌,C:酒红指孢囊菌,D:游动放线菌,E:小单胞菌,F:皱双孢马杜拉放线菌,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产抗菌素的放线菌的菌落特征A:卡特利链霉菌;,B:弗氏链霉菌;,C:吸水链霉菌金泪亚种;,D:卡那霉素链霉菌;,E:除虫链霉菌;,F:生磺酸链霉菌,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二)在液体培养基上,摇瓶培养:,液面与瓶壁交界处有一圈菌苔,培养液清,其中有大量菌丝体,第三节 蓝细菌,特征:,(1),没有细胞核;(2)没有有丝分裂;(3)细胞壁含肽聚糖;(4)核糖体为70S;(5)没有叶绿体;(6)G,-,色素:叶绿素a;藻胆蛋白色素;藻红蛋白,第三节 蓝细菌,细胞形态多样:,参见 P34图1-18,颤蓝细菌(,Oscillatoria,),念珠蓝细菌(,Nostoc,),螺旋蓝细菌(,Spirulina,),蓝藻菌的一种-,颤藻,.采于重庆一处潮湿地面.600倍放大,乐凯100度胶片记录),这是放大的某一纤维。充满气的泡使纤维能浮在水面上,以便更好的获得阳光,一种蓝细菌(蓝藻):,Merismopedia elegans,它形成了一层细胞厚的“席子”,mucilage:黏液,dividing cell:正在分裂的细胞,蓝细菌细胞的特化形式,链丝段:长细胞断裂而成,具有繁殖功能,内孢子:球形或三角形,具有繁殖功能,异形胞:专司固氮功能,静息孢子:休眠细胞,富含贮藏物,项圈藻 Anabeana是鱼腥藻属,一种能固氮的菌。,表面部透明的小细胞(右数第三个)是异型胞。,这个异型胞能固氮。,左边又大又亮的细胞静息孢子。,蓝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使整个地球大气从无氧到有氧状态,危害:赤潮、水花,有重大经济价值“螺旋藻”,一种池塘中的蓝细菌,Aphanizomenon flos-aqua,在有营养的水中很常见,能毒害水体,放出臭味,第四节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细胞内寄生的小型原核生物,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大小和特性通常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与细菌、病毒的比较,一、支原体(Mycoplasma),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生物,可引起生物的多种疾病,侵染植物的支原体称为类支原体或植原体,支原体的特点,支原体的直径约为150300nm,缺乏细胞壁,“油煎蛋”状菌落(0.1-1.0mm),二等分裂、出芽繁殖,能在 含血清、酵母膏、甾醇的培养基上独立生长,具有氧化型或发酵型的产能代谢,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生长,对抑制蛋白生物合成、破坏含甾体的细胞膜的抗生素敏感,基因组很小,0.6-1.1Mb,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二)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1、概念,H.T.Ricketts 1909年,,首次发现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并因研究此,病而牺牲,1916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类病原体作为纪念,二、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病源体,原核,G,-,只能寄生于真核细胞体内(多用鸡胚培养),无滤过性(o.3-o.6o.8-2um,),细胞形态多变,有不够完整的产能代谢途径,基因组1.1Mb,834个基因(98年11月公布),2)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主要以节肢动物(虱、蜱、螨等)为媒介,寄生在它们的消化道表皮细胞中,然后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和排泄物传播给人和其他动物。,(三)衣原体(Chlamydia),1、概念,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过去误认为“大病毒”,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更接近细菌而不同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观察到的,衣原体微菌落(microcolony),三、衣原体的特点,1.有细胞构造,,2.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3.有革兰氏阴性菌特征的含肽聚糖的细胞壁,有核糖体,4.有不完整的酶系统,尤其缺乏产能代谢的酶系统,5.二等分裂繁殖,;,6.对抑制细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磺胺等都很敏感,7.鸡胚卵黄囊膜、小白鼠腹腔、或HeLa细胞培养,3、生活史,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第二节 酵母菌,第三节 丝状真菌霉菌,第四节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具有上述特征的微小生物,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一.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一、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见P4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