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八章-行为治疗.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295820 上传时间:2025-05-18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行为治疗.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八章-行为治疗.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行为治疗,行为治疗,01,概观,02,人格与治疗理论,03,心理治疗过程,04,治疗策略和技术,05,应用与评价,01,概观,01,行为治疗的发展历程,运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对儿童所进行的形成惧怕反应和消除这种惧怕心理,华生和赫尔等人的先驱性工作,沃尔普和艾森克的开创性工作,个体的一切病态行为就是由于两种,对抗力量,之间的极度不平衡或强烈冲突所造成的,巴甫洛夫的基础性工作,沃普尔:交互抑制(如果一组肌肉受到刺激,则其对抗性的肌肉就会受到抑制,反之亦然),艾森克明确指出行为治疗的实质是运用学习 理论来对个体在行为和情绪方面的问题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01,行为治疗的发展历程,认知行为治疗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内在认知过程在形成障碍及行为改变中的作用,认知治疗与行为治疗的融合,斯金纳:一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二是创造了行为分析的科学方法,即,“,行为实验分析法,”,(要形成儿童或成人符合社会要求的良好行为,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奖励和强化),班杜拉: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示范,模仿疗法,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发展性工作,01,行为治疗的基本特点,行为治疗要解决的是个体特定的问题行为,而不是个体的一般特质或特征,它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重视行为分类,01,着眼于问题行为的解决,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冲击疗法,惩罚,消退,示范模仿疗法都可以从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中找到其实验研究的基础和依据,02,有明确的学习理论基础,人类行为是由其所处环境中的各种事件所控制的,行为治疗的目的就是识别这些事件并加以改变。,03,强调当前环境和学习的作用,一、行为治疗的理论假设,1,、,问题行为是习得的,。,问题行为完全是个体后天在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问题行为和良性行为一样,都是学习的结果。,2,、,各个问题行为是分别习得的,。,如果个体有一个以上的问题行为,那么这些问题行为是个别地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各个问题行为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如个体在家里发脾气受到父母关注(正强化),在学校发脾气则免除了打扫教室(负强化),两者完全不一样。,3,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殊的关系。,任何行为的习得,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而是发生于具体的情境之中。,4,重新学习可以治疗问题行为。,既然问题行为是习得的,那么按照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改变不良的环境条件,采取一定的特殊措施,进行有系统的重新学习,也就一定能够使问题行为发生改变,从而使问题行为得以治疗。,5,认知改变也能导致行为的改变。,社会学习理论者还认为行为受到认知的影响,认知的改变也可以导致行为的改变。,二、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行为获得与消退。,在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这就是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泛化发生后,如果继续进行条件作用训练,但只对特定条件刺激予以强化,而对类似刺激不予强化,就会导致有机体抑制泛化反应,只对特定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这就是分化(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3,、恐惧性条件作用。,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而进行的条件作用,4,、对抗性条件作用。,对已形成的恐惧性条件反应进行操作:一方面撤除原来的恐惧刺激,同时设法使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条件刺激建立联系。,三、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1,强化。,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也增加时,这种刺激的增加就是,正强化,,如给予食物或奖励;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减少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时,此种刺激的减少就是,负强化,,如回避电击或处罚。,2,惩罚。,惩罚是和强化相反的概念,它涉及的是行为的消除机制。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正惩罚。负惩罚则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撤离一个积极刺激或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3,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四、社会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的实验基础(充气娃娃实验),2,、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榜样,与示范,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榜样的师范行为而进行的,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示范行为的独特性、复杂性、流动性和功能性价值等也影响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观察与,模仿,不仅榜样及其示范行为会影响个体的观察学习,观察者本身的信息加工能力、情绪唤醒水平、知觉定势、人格特征和先前经验等也影响到观察学习的质量。个体观察榜样行为的结果是导致模仿。个体的模仿主要有四种方式:直接模仿、综合模仿、象征模仿和抽象模仿。,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评价反应,也会调节他们将表现出哪些可观察到的习得行为,他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强化。,03,心理治疗过程,03,心理治疗过程,1,、行为评估的含义与价值,2,、问题行为的鉴别,3,、问题行为的分析,一、问题,行为的评估,1,、确定,治疗目标,2,、界定,治疗,关系,3,、,选择治疗方法,4,、实施,治疗计划,二、行为治疗,的实施,三、治疗,效果的维持,延缓强化,间歇强化,渐,隐强化,自然强化,同伴强化,一、问题行为的评估,1,、行为评估的含义与价值。,其重要目标就是清楚地了解问题行为的来源,以提高行为治疗的效果和效率。通过功能评估,可以得到与问题行为有关的五个方面的信息:描述问题行为、明确前提事件、确定行为后果,提出明确假设,收集科学数据。实施功能评估核心的目的是提高行为治疗的效果和效率,2,、问题行为的鉴别。,第一步是鉴别出问题行为,第二步是对问题行为进行分析。(区别行为的正常和异常)问题行为主要有三大类: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当,3,、问题行为的分析。,按照,A-B-C,模式来进行,即分别考察行为的前提事件(,A,,,antecedent events),、结果行为(,B,,,resultant behavior,)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二、行为治疗的实施,1,、确定治疗目标,。一是明确指出并命名全部的问题行为;二是注明行为改变的方向,是增加某一行为,还是减少某一行为;三是确定成功的标准,如,95%,正确或,100%,正确等。,2,、界定治疗关系,。治疗师是一个积极和直接的角色。当事人也要积极进行行为演练,主动完成治疗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有改变的动机和合作的需要。,3,、选择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方法和技术要根据目标行为的性质、备选技术的特点以及实施条件等综合考虑,4,、实施治疗计划。,开始实施治疗后,治疗师和其他有关的人员按照治疗方案的要求给予指导、示范、刺激控制强化和信息反馈。,三、治疗效果的维持,延缓强化,当行为开始形成之初和不太稳定之时,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建立,但是,当行为表现比较稳定之后,我们就应逐渐延长目标行为与强化物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维持已经建立的行为。,间歇强化,在间歇强化的使用过程中,个体行为获得强化的比率或时间要求,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慢慢提高,以至最终只需对行为提供一点点强化,也可以维持行为而不致消退,渐,隐强化,逐渐地撤离强化或惩罚结果,自然强化,为促进行为效果的维持,可以为当事人的良性行为提供社会性强化物或活动性强化物,同伴强化,如果同伴和强化物的给予经常伴随出现,同伴也就成了一个有效的辨别性刺激,可以促进个体表现出习得的良好行为。,04,治疗策略和技术,04,治疗策略和技术,1,肌肉放松训练,2,焦虑等级量表的建立,3,系统脱敏的具体实施,。,系统脱敏疗法,1,基本原理,2,变式与特点,厌恶疗法,1,、代币系统的含义,2,、代币系统的使用,代币系统,1,、表达自我矫治的意愿和决定,2,、明确目标行为及行为标准,3,、自我监控行为改变进程,4,、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评估,5,、选择合适的自我矫治方法,6,、维持和迁移自我矫治的效果,自我控制,示范模仿疗法,1,、真实性示范模仿,2,、符号性示范模仿,3,、参与性示范模仿,4,、想象性示范模仿,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1,、肌肉放松训练。,经典的雅科布松放松训练。肌肉放松训练是通过放松和紧张交替进行,按照一定的部位和顺序进行训练。,2,、焦虑等级量表的建立。,一般地,焦虑等级量表是将引发当事人某一方面病症的一连串刺激,按照其引发焦虑的强弱程度,排列成等级或层次的一种表示方式。一般将引发最小焦虑程度的刺激排在等级量表的最上端,最强的刺激排在最下端。,3,、系统脱敏的具体实施。,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1,、,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厌恶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虽然历史不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早有运用,其实质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以毒攻毒”法,对于临床上戒烟、戒酒等均有显著的疗效。,2,、厌恶疗法的变式和特点,除了实物性厌恶疗法外,还有,符号性厌恶疗法,和,想象性厌恶疗法,。所谓符号性厌恶疗法,是指不良强化物的符号表征和实际的厌恶刺激多次配对,使当事人在思想上对不良强化物逐渐失去好感,并诱发出和厌恶刺激所引起的相同的反应。,想象,性厌恶疗法,要求当事人既想象不良强化物,又想象厌恶刺激。(内部致敏法,convert sensitization,),代币系统,1,、代币系统的含义,如果一个刺激本身不具有强化作用,而是通过和一个强化刺激相联系才获得强化力量的,那么这个刺激就称为无条件性强化物。凡是能够累积并用来交换其他强化物的条件性强化物。称为代币(,token,)。凡是使用代币作为强化物来进行的行为矫正计划,就称为代币系统(,token economy,),2,、,代币系统的使用(关键是明确目标行为与代币的关系以及代币与后援强化物的关系),明确目标行为,确定代币,确定后援强化物,(,必须是超出当事人的基本需要和人权的物品或活动,),拟定代币交换系统(,明确行为的价值、代币的实施计划、代币的价值、后援强化物的交换时间和地点),决定是否使用反应代价(,如果存在不良行为与良性行为对抗的情况,则需要使用反应代价),05,应用与评价,05,应用与评价,主要用于小学,以矫正儿童在课堂学习中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矫治不良的学习行为以及塑造良好的学习行为,学校教育,更矫正弱智儿童的不适当行为,训练其自理能力的形成;纠正精神病患者的变态症状;矫正情绪困扰儿童的不良行为,临床心理,应用在医学和保健领域,行为医学,应用领域,05,应用与评价,给生活在正常社会环境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体以必要的照顾,社区心理卫生,应用于组织团体中,以提高个体的效率行为。,组织行为管理,对运动员的心理减压和技术训练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运动心理,应用领域,05,应用与评价,一 道德方面的批评与回应,批评:,行为治疗对人进行操纵和控制,损害了人的基本权利。(华生),回应:问题不在于治疗是对人的行为的操纵和控制,而在于这种控制是否有益于当事人和社会,评价,二 心里动力学的批评与回应,批评:,关于,”,症状替代,“,的假设,未在理论上做出答辩,回应:,理论思考:放弃直接目标选择看不见的内在症结毫无意义,实验检验:并未发现行为治疗的结果出现了症状替代,感谢聆听!,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