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6/1,#,第,10,课时,密度的测量和应用,第二部分物质、力、力与运动、压强、浮力,图示,说明,密度表达式,:,=,。,(,1),若是不规则物体且,物,液,常用排液法测量体积,这利用了等效替代法,;,(3),若是规则物体,也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长、宽、高来计算体积,;,(4),本方法测量较准确,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探究,考点一测量固体的密度,图示,说明,密度表达式,:=,。,(,1),由于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表面沾有液体,使,m,的测量值偏大,导致,偏大,;,(2),合理的实验步骤应为,:,先测固体的质量,再测固体的体积,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探究,图示,说明,密度表达式,:,=,。,(,1),若物体体积较大,可采用等标记法,;,(2),从烧杯中取出物体时物体表面沾有液体,使体积的测量值偏大,偏小,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探究,图示,说明,密度表达式,:,=,。,倒出,时烧杯内壁残留液体,使体积,V,的测量值偏小,偏大,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探究,考点二测量液体的密度,图示,说明,密度表达式,:,=,。,倒出时量筒内壁残留液体,使质量,m,2,的测量值偏小,偏小,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探究,图示,说明,密度表达式,:=,。,测量较准确,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探究,图示,说明,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探究,总结,实验步骤的合理安排,:,首先用调好的天平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再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探究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独立操作,),例,1,小明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0,-,1,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g,。他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cm,3,矿石的密度为,kg/m,3,。,3.6710,3,73.4,20,图,10,-,1,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例,2,2018,徐州一模改编,小杜同学在云龙湖边捡到了一个金属块,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1),如图,10-2,甲所示,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g,。,左,78,.,8,图,10-2,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例,2,2018,徐州一模改编,小杜同学在云龙湖边捡到了一个金属块,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3),由图丙可知金属块的体积,则金属块的密度为,g/cm,3,。,7,.,88,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例,2,2018,徐州一模改编,小杜同学在云龙湖边捡到了一个金属块,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4),小杜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金属块重复了上述实验,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则,B,点所对应金属块的材质可能是,。,A.,铅,B.,铜,C.,铁,D.,铝,金属,铅,铜,铁,铝,密度,/,(g,cm,-,3,),11,.,3,8,.,9,7,.,9,2,.,7,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答案,D,解析,(4),在题图丁中连接,BO,、,AO,得到金属块和另一金属块的,m-V,图像,(,如下图所示,),取两金属块的体积相同时,m,A,m,B,根据公式,=,可得,A,B,故,B,点所对应金属块的材质可能是铝。,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拓展,(5),实验时若先测金属块的体积,再测金属块的质量,会导致得到的密度值偏,(,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大,测体积后金属块上会沾有水,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例,3,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品牌陈醋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将游码移至标尺的“,0,”刻度线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水平台上,平衡螺母,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例,3,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品牌陈醋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2),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如图,10-3,甲所示,);,B.,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陈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V(,如图丙所示,);,C.,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如图乙所示,),。,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序号,),CBA,图,10-3,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例,3,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品牌陈醋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图,10-3,(3),由图丙可得陈醋的体积为,cm,3,陈醋的密度是,kg/m,3,。,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答案,40,1.12510,3,解析,(3),由题图中量筒的示数可知,陈醋的体积为,V=40 mL=40 cm,3,;,操作,C,中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为,m,2,=50 g+20 g+10 g+2.4 g=82.4 g,操作,A,中剩余陈醋和烧杯的质量为,m,1,=20 g+10 g+5 g+2.4 g=37.4 g,则陈醋的密度,=1.125 g/cm,3,=1.12510,3,kg/m,3,。,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1.,有一捆横截面积为,2.5 mm,2,的铜丝,质量为,89 g,则这捆铜丝的长度为,m,。从这捆铜丝上截取,2 m,长的一段,则这段铜丝的质量是,kg,。,(,铜的密度,铜,=8.910,3,kg/m,3,),4,0,.,0445,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2.,小明家有一个镶嵌玉石的铜制工艺品,在实验室中用,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141 g,已知其中铜的质量为,89 g,。如图,10-4,所示,将工艺品浸没在装有,40 mL,水的量筒中,则工艺品的体积为,cm,3,。由此可以算出玉石的密度为,g/cm,3,。,(,铜的密度为,8.9 g/cm,3,),天平,30,图,10-4,2.6,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3.,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量筒、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木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0-5,甲所示,则木块的质量为,g,。,图,10-5,答案,18.6,解析,m,木,=10 g+5 g+3.6 g=18.6 g,。,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3.,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量筒、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2),将量筒中装适量的水,如图乙所示,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如图丙所示,则小木块的体积为,cm,3,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g/cm,3,。,答案,20,0.93,解析,水的体积,V,1,=60 mL,木块和水的总体积,V,2,=80 mL,则木块体积,V,木,=V,2,-V,1,=80 mL-60 mL=20 mL=20 cm,3,;,木块密度,=0.93 g/cm,3,。,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拓展,(3),实验中,小亮在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时,不小心使木块滑落进了水中,并溅出了一些水,则小亮对木块密度的测量值将比实际值,(,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偏大,解析,量筒中的水溅出,所测水和木块的总体积变小,则木块的体积测量值偏小,由,=,可知,质量不变,木块的密度测量值偏大。,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4.,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先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好天平,然后进行实验。,(1)a.,如图,10-6,甲所示,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1,记录在表格中,;,b.,如图乙所示,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瓶与液体的总质量,m,2,记录在表格中,;,c.,如图丙所示,将瓶中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记录在表格中。,将下表空白处填写完整。,物理量,空瓶的质,量,m,1,/g,瓶与,液体的,总,质量,m,2,/g,液体,的体积,V/cm,3,液体,的密,/(,g,cm,-3,),测量值,15,20,0.92,33.4,图,10-6,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拓展,(,2),该实验方案测出的液体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3),在,(1),中测量质量前,天平指针位置如图,10,-,7,所示,若没有调节天平平衡就开始称量,会使测得的空瓶质量,(,选填“偏大”或“偏小”,),测得的液体的密度,(,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偏大,图,10,-,7,答案,(3),偏小,不变,解析,(3),由于两次测得的质量都偏小,所以测得的空瓶中的液体的质量大小不变,测得液体的密度不变。,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5.,2019,凉山州,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10-8,所示的实验。,图,10-8,(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答案,左,解析,根据天平调平衡时遵循的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5.,2019,凉山州,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10-8,所示的实验。,(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g,食用油的密度为,kg/m,3,。,图,10-8,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答案,33.2,0.8310,3,解析,由图乙所示可知,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m,总,=50 g+10 g+1.2 g=61.2 g,食用油的质量,m=m,总,-m,杯,=61.2 g-28 g=33.2 g,由图丙所示量筒可知,食用油的体积,V=40 mL=40 cm,3,食用油的密度,=0.83g/cm,3,=0.8310,3,kg/m,3,。,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偏大,解析,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得食用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知测出的食用油的密度偏大。,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4),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