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的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实证分析,第三节 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评估,第四节 财政收入形式构成和预算外资金分析,第五节,2017,年我国预算收入构成分析,一、财政收入分类依据,财政收入分类应该同时采用两个不同的标准:,一是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主要反映财政收入过程中不同的征集方式以及通过各种方式取得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二是以财政收入的来源为标准,主要体现作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从何取得,并反映各种来源的经济性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二、我国现行的财政收入分类,(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2,种分类法),1,税收,政府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铸币税),通货膨胀收入(通货膨胀税),2,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或临时性收入),(,1,)经常性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各种收费;,(,2,)非经常性收入主要包括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二、我国现行的财政收入分类,(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二)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三)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一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国有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或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二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收入,轻工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收入,第一产业部门、第二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收入等。,按财政收入来源的分类的,优点,:,有助于研究财政与经济之间的制衡关系,有利于选择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并建立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的和谐运行机制。,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包括两种:,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A,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B,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实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关系可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作定量分析。,假设,Y,代表财政收入,,X,代表国民生产总值。,Y=a+bX,其中,a,和,b,为待定系数。,2.,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它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产品的附加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1.,这得从财政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趋势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三大财政措施和实行减税让利政策,财政收入占,GDP,中的比重下降。,2.GDP,分配格局变化,首先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分配体制和分配模式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体制,显然是和市场经济体制不相称的,经济体制转换带来的分配体制的转换是必然的。,其次是,GDP,分配向个人倾斜,财政收入比重的不断下滑,与分配制度不健全、分配秩序混乱有直接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A,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B,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C,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1.,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物价上升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几中不同情况:,(,1,)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加名义增长;,(,2,)物价上升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上正增长,而实际上是负增长;,(,3,)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增长率大体一致,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不增不减。,2.,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也有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1,)引发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原因:连年的财政赤字引起通货膨胀。,(,2,)现实的财政收入制度。,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图,7-1,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总体评估,A,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其影响,B,“九五”时期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C,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图,7-2,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从预算内财政收支来看,A,从财政与各部门关系来看,B,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来看,C,从财政与银行关系来看,D,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1996-2002,年间财政,形势的特点:,财政支出,/,收入,增长的来源,表,7-2,财政支出增长,的来源(单位:亿元,),财政支出增长额,(,1,),财政收入增长额,财政赤字增减额,(由国债弥补),绝对数,增长率,占(,1,),的比重,绝对数,增长率,占(,1,),的比重,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1113.83,1296.01,1564.62,2389.49,2698.83,3034.08,3109.00,1165.79,1243.15,1224.81,1568.13,1951.15,2990.81,2528.00,18.7,16.8,14.2,15.9,17.0,22.3,15.45,104.66,95.92,78.28,65.63,72.30,99.16,81.31,51.96,52.86,339.81,821.36,747.68,25.27,581.00,8.94,9.98,58.34,82.78,42.88,1.02,21.30,4.66,4.08,21.72,34.37,27.70,0.84,18.68,财政收入规模水平,影响因素?,A,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B,第三节 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评估,一、财政收入规模水平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多少为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影响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二)政府职能范围;,(三)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四)价格变动;,(五)税收管理水平和税收政策,大社会、小财政?,以支定收与以收定支?,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的概念界定为:所谓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以实现社会投资最大化、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为追求目标,以正确处理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处于社会经济均衡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1.,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将财政收入的规模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长的弹性系数、增长的边际倾向三者的关系以公式: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长的弹性系数,3.,调节财政收入规模关键在调节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年份,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占,GDP,比重(,%,),1978,0.10,3.0,28.2,1980,0.10,2.8,25.5,1985,0.88,20.0,22.2,1990,1.03,16.2,15.7,1995,0.75,9.7,10.3,2000,1.60,21.0,13.5,2001,2.12,28.6,14.9,2002,1.58,23.5,15.7,2003,1.16,18.15,16.0,2004,1.22,19.5,16.5,2005,1.41,23.3,17.3,表,7-3,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4.,对现行税制和税收政策继续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5.,兼顾“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方针,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空间。,案例分析:,2017-2018,年,税收超速增长,为什么?,背景介绍:,2018,年初开始,财税收入的增速就表现突出。统计数字显示,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6.8%,税收却增长了14.4%,增速是GDP的两倍还多。,税收的“超速增长”看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一方面,年初政府就提出了8000亿的减税计划,并于5月份正式开启增值税税率下降政策;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并没有太明显的回暖。因此,看上去,税收的超速增长是没有基础的。,这种看上去难以理解的现象也引发了诸多猜测和讨论,比如认为这可能是强化税收征管力度所致,也有观点认为这种现象证明应当尽早“大减税”。,一、税种问题:税收的构成与来源,究竟是哪些税种,支撑了税收的“超速增长”?,中国的税种结构是非常特殊的,特别依赖于少数几个税种的收入。其中,第一大税种是增值税,占税收总收入的40%;第二大税种是企业所得税,占总数入的22%。这两个税种,已经占据了总收入的62%。,增值税(主因):如果一段时间的增值税增速较快,那么全国的税收收入就会相应较快,反之亦然。,企业所得税(第二重要):上半年增速12.8%,低于全国税收增速;考虑到它在总税收中22%的占比,实际上这一增速还拉低了整体增速。,个人所得税(第三因素):上半年增长了20.3%,在所有税种中增速最快,但由于前两个税种的集中度实在太高,导致个税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仅有8%,无法推动总税收的大幅度增长。,二、为何税收收入大幅增长?,答案,全国的税收超速增长,其实主要原因是在增值税。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增长了16.6%,年初两个月的增速更是高达22.3%,均高于税收总数入的增速换言之,增值税的高速增长构成了全国税收超速增长的基础。,事实上,在占比超过6成的前两大税种中,企业所得税增速(12.8%)明显低于增值税(16.6%),也说明了一个广为诟病的现象,那就是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缴纳了很多增值税,但企业的利润并没有明显增加。,三、增值税、税收收入为何大幅增长?,PPI,、原材料!,中国的增值税,是按照生产环节进行征收的。这意味着,它对生产端的价格是非常敏感的,而对最终消费端的价格反而不敏感。,什么意思呢?可以设想,如果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突然上涨,即使还是那么多等量的中间品,上游生产环节的税基也会因为价格上涨而增加。这样,直接的表现就是增值税收入增加。,2018年上半年的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增速是3.9%,这是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价格上涨。细看的话,其中生产资料上涨了5.1%,生活资料价格仅上涨了0.3%。,GDP和财税增速脱节由来已久,但财税增速和PPI增速则呈正相关态势。从PPI指数传导到财税收入,有一个时间滞后期(,3,个月)。,税收增速与,PPI,?还是,GDP?,四、税收收入增速?地域、行业与原材料的分析,问题,2,:在这一轮税收超速增长中,还有一个现象让人困惑:上半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税收增速分别是13.3%、19.5%、19.7%、10.9%。,这种增速的地理特征,是非常不符合中国的产业分布的。按说,大多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在东部省份,但东部省份的税收增速反而不如中西部,特别是西部税收增速反而最高。,原因探析:上半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17.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2.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11.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7.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6.9%。,这些行业价格的上涨,合计占了PPI总涨幅的77%左右。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终端产品的价格几乎没有上涨,比如纺织业上涨1.9%,汽车制造业上涨0.3%。也就是说,这一轮的PPI上涨,主要是由原材料和采掘业驱动的。,原材料和采掘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受益于生产端资料价格上涨,征收了较多的增值税,在全国统一的五五分成比例下,地方留存的部分也随之增加。这也就解释了上面那个现象:中西部税收增速领跑全国。,这种模式的PPI上涨,不仅仅使得中西部受益,也同样会使得部分产业受益。例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利润增长了3.1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利润增长了1.1倍。,由于上游生产资料行业很多是国有企业,也使得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最快,达到31.5%(同期私营企业仅为10%)。相应地,这些上游行业也是企业所得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PPI增速、生产资料价格、上游环节的涨价,支撑了本轮税收快速增长。,五、对策分析:肿么办?,减税:,OK,!减什么税?实质上就是增值税减税。如果要减增值税,则需快速将现有的三档税率并入两档,例如将16%降到13%、10%降到6%。毋庸置疑,流通环节税负下降了,商品价格也会下降。,后果:,一是财政风险凸显,地方财税收入一旦长期低于,5%,,会引发财政风险;,二是维持税率不变,增加进项抵扣,从而减少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改革:,上游原材料加大供给,原材料,价格下降,税收增速下降,改编自:上海财经大学 范子英 相关文献,我国财政收入形式构成分析,A,非税收入(预算外资金分析),B,第四节 财政收入形式构成,和非税收入(预算外资金)分析,一、我国财政收入形式构成分析,(一)税收与收费,财政收入按形式分为税收和收费。税收是主要形式,而税费是辅助形式,但收费具有税收不可替代的性质。,我国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年份,财政收入(亿元),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1980,年,1159.9,50.7,1985,年,1487.8,23.5,1990,年,2358.2,23.6,1995,年,6242.2,8.5,2000,年,13395.2,8.2,2001,年,16386,8.5,2002,年,18903.6,8.1,2003,年,21715.3,8.9,2004,年,26396.5,9.3,2005,年,31649.3,9.7,表,7-4,我国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二),收费的性质和特殊作用,1.,收费的性质,政府收费主要是使用费,按世界银行有关文件的说法,使用费是指“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此外,政府收费还有少量的其他收费,如罚没收入和捐赠收入等。,与税收的区别:,(,1,)收费专款专用;,(,2,)地方和部门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3,)不用纳入预算内管理(除全国性收费外);,(,4,)容易引发滥收费现象。,2.,特殊作用,(,1,)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如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2,)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三)收费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分析,表,7-5,世界各国非税收入占经常性收入比重的比较,国别,经常性收入,非税收入,所占比重,(),低收入国家:,巴基斯坦(,2000,年),印度(,1998,年),越南(,2000,年),下中等收入国家:,俄罗斯(,2000,年),泰国(,1999,年),罗马尼亚(,1999,年),上中等收入国家:,巴西(,1998,年),波兰(,2000,年),韩国(,1997,年),南非(,2000,年),高收入国家:,美国(,1999,年),澳大利亚(,1999,年),加拿大(,2000,年),德国(,1998,年),法国(,1997,年),英国(,1998,年),5313.0,亿卢比,29491.0,亿卢比,787500.0,亿盾,27592.8,亿卢布,8001.8,亿泰铢,1842460.0,亿列伊,3275.5,亿瑞亚尔,2742.5,亿兹罗提,907400.0,亿韩元,268.4,亿兰特,32535.0,亿美元,2330.7,亿澳元,4689.3,亿加元,17020.8,亿马克,39328.0,亿法郎,3406.7,亿英镑,27.3,22.0,15.7,16.9,13.6,12.2,17.1,15.0,13.6,10.1,19.7,19.4,17.6,17.2,9.1,8,5,(三)收费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分析,1.,各国财政收入均以税收为主,收费也占一定的比重;,2.,各国收费比重并没有什么内在规律性,取决于各自的国情和财政体制。,3.,我国的收费所占比例表面上看小于其他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很多收费都是预算外的,预算内的比重较小。,二、非税收入(预算外资金)分析,(一)预算外资金收支的含义及其历史沿革,(二)预算外资金现状,(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表,7-6 1978,年以来我国预算外收支增长变化情况,年份,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亿元),增长速度(,%,),相当于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例(,%,),支出额,(亿元),增长速度,(,%,),1978,347.1,30.7,1980,557.4,48.1,1985,1530.0,28.7,73.3,1375.0,23.3,1990,2708.6,1.9,92.2,2707.1,8.1,1995,2406.5,29.3,38.5,2331.3,36.3,2000,3826.4,13.0,32.1,3529.0,12.4,2001,4300.0,12.4,26.3,3850.0,9.1,2002,4479.0,4.2,23.7,3831.0,0.5,2003,4566.8,2.0,21.0,4156.4,8.5,2004,4699.2,2.9,17.8,4351.7,4.7,2005,5544.2,18.0,17.5,5242.5,20.5,第五节中国,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状况,3,第,部 分,PART,单击此处添加标题,请点击输入描述文本,请点击输入描述文本,请点击输入描述文本,中国,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状况,2017年1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明细,分类一,税收收入,113101,非税收收入,21028,分类二,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37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757,总收入:134129,单位:亿元,表一,表一详情,02,01,03,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34129亿元,同比增长9.7%。,全国,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3372亿元,同比增长9.4%,为年初预算的80.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0757亿元,同比增长10%,为年初代编预算的78.6%。,中央与地方,19月中,税收收入为113101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4.3%,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1.2个和2.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为21028亿元,同比下降了1.6%,税收与非税收,表一分析,3,收入增长与经济运行走势相适应,经济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财政收入质量改善,各项积极财政政策措施效果不断显现,2,非税收入的下降,这主要同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取消或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带来政策性减收等影响凸显。,1,当前的财政收入的增长是比较稳健的,特别是在结构性减税和降税背景下财政收入实现了平稳较高速度的增长,表二,明细,收入,详情,国内增值税,42274,受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性减收等影响,改征增值税下降,9.5%,;受部分产品价格上涨、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等影响,工业增值税、商业增值税分别增长,20.5%,、,27.5%,。,国内消费税,8502,同比增长,6.9%,企业所得税,27334,同比增长,13.1%,。其中,受工业企业利润快速增长带动,工业企业所得税增长,21.3%,。,个人所得税,9373,同比增长,18.6%,,主要是居民收入增加以及加强征管等拉动,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1807,同比增长,29.9%,关税,2237,同比增长,18.6%,。主要是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带动一般贸易进口快速增长。,出口退税,10441,同比增长,21.8%,,主要是出口增长较快,城市维护建设税,3250,同比增长,6.9%,车辆购置税,2409,同比增长,26%,印花税,1787,同比增长,2.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942,亿元,同比下降,8.6%,。,资源税,1031,主要是部分矿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去年,7,月,1,日起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对绝大多数矿产品实行从价计征带来翘尾增收。,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12862,契税,3787,亿元;土地增值税,3997,亿元;房产税,1841,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1788,亿元;耕地占用税,1449,亿元,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税,678,同比增长,10.4%,.,表二详情,第二、三产业,中央与地方,.,税收与非税收,东中西部,前三季度中,各季度分别增长14.1%、6.3%、9.5%,第二产业税收和第三产业税收增加额占税收增收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8.3%、51.6%,中央收入增长9.4%,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1.6%;地方收入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2.7%。中央和地方收入增长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别增长8.8%、12.2%和10.7%,与前两年“东高西低”的格局有较大变化,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4.3%,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1.2个和2.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同比减少347亿元,下降1.6%,表二分析,01,02,03,收入增幅较高,主体税种大多较快增长,全国财政收入季度收入增幅虽有一些波动,但剔除相关不可比因素影响,收入增长与经济运行走势相适应。,经济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一方面,中国各产业之间呈现协调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也在增强,,集中表现在中央与地方、中西东部之间。,税收收入占比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改善,非税收入同比减少347亿元,下降1.6%,主要是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取消或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带来政策性减收等影响。,2016,年武汉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序号,项目,预算(亿元),与,2015,年相比,1,营业税,195.06,增长,13.1%,2,企业所得税,111.43,增长,10.8%,3,增值税,101.72,增长,8.3%,4,专项收入,68.17,增长,30.5%,5,城市维护建设税,53.49,增长,12.1%,2016,年武汉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取消和停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城市公用事业附加、价格调节基金,等,同时将,政府住房基金,等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使用。按照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的原则,编制基金收支预算。,武汉市,2016,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序号,项目,预算(亿元),占比,1,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0.95,0.154%,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82.58,94.302%,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6.5,2.671%,4,车辆通行费,11.03,1.785%,5,港口建设费收入,0.06,0.010%,6,污水处理费等收入,6.72,1.088%,总计,617.78,100%,武汉市,2016,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实现,617.78,亿元,比,2015,年增长,4.1%,。,主要包括六项收入,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最高,占到,94.3%,武汉市,2016,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序号,项目,预算(亿元),与,2015,年相比,原因,1,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0.95,下降,66.9%,新建项目较少,预计收入下降,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82.58,增长,7.9%,东湖高新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加,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6.5,下降,6.4%,新开工建筑面积较少,预计收入下降,4,车辆通行费,11.03,增长,7.3%,新修公路带来的收入,5,港口建设费收入,0.06,下降,11.0%,6,污水处理费等收入,6.72,增长,2.6%,总计,617.78,增长,4.1%,成因分析,本章小结,【,关键词,】,1.,财政收入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2.,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3.,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4.,政府收费,5.,预算外资金,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1,试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2,试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3,试述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4,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5,如何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体制和分配格局变化对财,政收入增长趋势的影响。,6,如何分析价格与财政收入的关系,?,7,试述收费不同于税收的特殊作用。,8,试述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现状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措施。,谢谢聆听,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