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设计史,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设计,第一节 概说,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又称史前时代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在旧石器时代,人们的主要劳动工具是打制的石器,从事采集和狩猎经济活动。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打制石器过程中,逐渐萌发出审美观念。,从距今约一万年前开始,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主要劳动工具是造型规整的磨制石器,在工艺领域的突出成就是发明了陶器,以“仰韶文化”为主要代表。同时,牙、骨、石雕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均有一定的成就。,第二节 装饰的萌芽,旧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是我国设计的起源和装饰的萌芽时期。,山顶洞人在工艺加工方面已开始使用钻孔、刮削、磨光、刻纹等技术,使物质需求与审美需要融为一体。,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黑装饰品,阳原虎头梁曾发现用蚌壳、鸵鸟蛋壳、鸟骨管制成的佩饰物;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曾发现百余件装饰品,包括鸡心形钻孔石坠、孔石珠、磨孔海蚶壳、钻孔兽牙骨管等。山顶洞人与虎头梁人还分别采用赤铁矿末与红色泥岩作染色材料。,这一时期,审美的功利性高于艺术性。,第,三节 石器工艺,艺术起源于劳动。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劳动工具。工具是最早的人工制品,并贯穿于原始的始终。,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已经能够打制简单的砍砸器、刮削器及三棱大尖状器等不同的器形。,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二十万年前,山西丁村人。打制技术进步,类型和品种多样,说明用途和打制手法有所提高。,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8000,年以前。山顶洞人。骨角器、骨针、细石器、细长石等复合工具。,第四节 陶器工艺,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起点。我国陶器的起源很早,,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了距今,8000,多年的陶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资料。,摩尔根曾把陶器的发明和使用,作为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陶器,是人类第一个改变了物质的化学成分而创造的物品。,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湖北。,1,、仰韶文化分期: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2,、陶器造型:碗、钵、罐、盆、壶、豆、瓶、鼎、鬶,3,、装饰: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和人物纹,采用彩绘、捺印、划纹、堆饰等手法装饰。,4,、陶器工艺:泥条盘筑、手捏、轮制,仰韶文化半山类型彩陶,类型,造型,装饰,表现手法,艺术,风格,距今年代,半坡,类型,盆(圜底),鱼纹,人面纹,由写实到抽象,直边三角形,朴质,约,7000,6000,庙底沟类型,鼓腹小平底钵,鸟纹、,变体鸟纹、花瓣纹,双关手法(色彩双关),曲边三角形,律,约,6000,5000,马家窑类型,罐、杯,豆、勺,点、螺旋纹,波纹,繁彩、内彩,旋动,流畅,约5000,半山,类型,直颈鼓腹壶,漩涡纹、,葫芦纹、,锯齿纹,多效装饰法、,双关手法(形体双关)、,黑彩、红彩并用,秀丽,精巧,约4500,马,厂,类型,小口双腹耳罐、,有提梁、双连、带流单把杯,四大圈纹,人形纹、回纹、网格纹,注意大效果,盛行陶衣,浮雕发达、嵌骨珠,刚健粗圹,约4000,彩 陶 艺 术 特 点 比 较,黑陶:,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兴起了一种出现黑色陶器较多的文化,称为“黑陶文化”。,因,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首次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轮制、弦纹和划纹为饰,素面磨光。,“蛋壳陶”,“黑、光、薄、纽”,辽宁红山文化陶塑,第五节 其他工艺,牙骨雕、石雕、玉雕以及染织、编织等工艺在原始社会也,有一定的成就。,第六节 结 语,原始社会的各种工艺创作,给我们以很多启示:,1,、实用和装饰的统一。,2,、技术对艺术的影响。,3,、形式感的应用。,4,、表号性的艺术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