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英自考-经济学(00800)-第二章.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290198 上传时间:2025-05-16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英自考-经济学(00800)-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中英自考-经济学(00800)-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经济学 第二章,第二章重点,1,2,需求和需求规律,3,供给和供给规律,4,市场均衡,5,市场机制,弹性的概念,6,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第一节 市场机制,一、市场机制的概念,二、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触点。,市场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品的场所,也是一个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行业,是指为同一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产品的,厂商的总体,,是与市场这一概念紧密相联系的。(产业),五金行业,,IT,行业,汽车行业,软件行业,第一节 市场机制,第一节 市场机制,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是微观经济学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厂商和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完全竞争,大多数的商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体现是没有门槛,自由进出这个市场,垄断,铁道部的铁路运输,垄断竞争,餐饮业,厂商自由进出餐饮市场,每一种口味的餐馆对于适合其消费的顾客是垄断的。,寡头,移动通讯市场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第一节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经济社会通过机制把稀缺资源在竞争的用途配置。,控制论产生后,把经济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机制说明经济社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市场机制就是指市场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完成的,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通过价格调节来协调整个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的决策。,第一节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作用,汽车市场上,厂商生产的汽车量小于消费者想购买的数量,一些消费者买不到汽车。,为了使厂商的产量与消费者的购买量相等,让厂商增加产量,或消费者抑制自己的购买欲望,减少购买。,案例,第一节 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和资源配置,在调节过程中,价格机制解决了微观经济学提出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第一节 市场机制,案例,第一节 市场机制,如何解决,“,生产什么,”,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如何生产,”,采取先进的手段和严密的管理,“,为谁生产,”,有购买力的群体,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原理,:,“,.,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公共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样做时,他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促进社会的利益。,”,第一节 市场机制,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一、需求,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三、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四、需求曲线的移动,五、需求函数,一、需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时期内在各种的价格下、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需求强调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仅有欲望或购买力都构成不了需求,需求规律,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反映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遵循一个规律:商品价格的上升,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下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增加。被称为需求规律。,需求规律的原因:,1,、收入效应。,2,、替代效应。,案例,:,需求规律的例外,1,、股票价格,2,、黄金,3,、特定的奢侈品,追涨杀跌,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一、需求表和需求曲线,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由需求表和需求曲线表示。,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个或所有消费者在一系列价格水平上购买的数量的数字序列表。,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马铃薯的需求表,表,2-1,是人们在不同的,价格下每月购买马铃薯的数量,。表中第二栏和第三栏是消费者,X,和,Y,的,需求量,,第四栏是总的,市场需求量,,它包括,X,和,Y,以及其他所有消费者的,总需求量,。,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表,2-1,马铃薯的需求表,价格,(元,/,千克),X,的需求量,-,千克,Y,的需求量,-,千克,总的市场需求量(万吨),A,4,28,16,700,B,8,15,11,500,C,12,5,9,350,D,16,1,7,200,E,20,0,6,100,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马铃薯的市场需求曲线,图,2.1,是根据表,2-1,中的价格与市场需求量的数据绘制的一条,市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也根据,一个消费者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来绘制。,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图,2-1,马铃薯的市场需求曲线,20,16,12,8,4,P,0,100,200,300,400,500,600,700,数量,A,B,C,D,E,二、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商品的需求量不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由许多因素决定。,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商品的需求量不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由许多因素决定。,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1,消费者的偏好。,2,替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3,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4,消费者的收入。,5,收入分配。,6,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三、需求曲线的移动,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在论述需求曲线时,假设,“,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都没有改变,。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描述了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在图,2.1,中,当价格由,8,元增加到,16,元,表示需求数量的点从,B,点移动到,D,点。,需求曲线的移动,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除了价格以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影响需求量,这些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上升,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每一价格上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收入的增加对需求曲线的影响,收入的增加使整个曲线向右移动。如图,2,2,所示,在原有的收入水平上,当价格为,P0,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0,,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增加到,Q1,。,消费者的需求,由原来的,D0,移动到,D1,(,注意,D0,不一定与,D1,平行,)。,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的变动(图,2.2,需求的增加,),D,0,Q,P,P,1,Q,1,Q,0,D,1,Q,2,D,2,D0,到,D1,是需求增加,D0,到,D2,是需求减少,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收入减少对需求曲线的影响,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决定需求量的因素引起需求下降时,,整个曲线向左移动,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定义为,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是,需求的变化(结果需求曲线向左或右平移),而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是,需求量的变化(沿需求曲线上下移动),四、需求函数,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函数,是用公式表示的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与决定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需求函数由数学形式加以表示。,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函数,以,Q,D,表示需求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P,r,表示消费者的偏好,,P1,,,P2,等表示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m,为消费者的收入,,B,为收入分配状况,,P,e,为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函数一般地表示为,Q,D,=D,(,P,P1,P2,m,B,P,e,)(,2.1,),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2.1,)式的含义,(,2.1,)式表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由该商品的价格(,P,)。消费者的偏好(,P,r,)、相关商品的价格(,P1,,,P2,)、消费者的收入(,m,)、收入分配状况(,B,)、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P,e,)等所决定。,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函数的简化,在论述需求函数、分析需求数量对其中一个决定因素的依赖关系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研究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时,需求函数写为,Q,D,=D,(,P,)(,2,2,),(,2,2,)式表示,需求量,Q,D,是价格,P,的函数。,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线性形式的需求函数形式,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为简化分析过程,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以线性形式表示的(,2,2,)式的,需求函数形式,为,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方程,需求方程:,Qd =a-bP(2.3),a,为常数,表示当,P=0,时的需求量。,-b,为系数,,,表示当,P,发生微小变动时所引起的,Qd,的反向变动,,是需求曲线的斜率。,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一、供给,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三、决定供给的其他因素,四、供给曲线的移动,五、供给函数,一、供给,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时期内在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注意:愿意而且能够提供,供给的条件,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生产者对某种商品有提供出售的愿望,没有,提供出售的能力,,不能,形成有效供给,,,也不能算作供给,。,供给量,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价格,,生产者对商品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被称为供给量。,供给规律,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生产者并且能够供给的商品数量与该商品的价格,之间也遵循着一个特定的规律,称为供给规律;,商品价格上升,,生产者的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数量减少,。,供给规律变动的原因,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1,)当生产者供给数量超过数量时,增加单位供给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案例,如农民为增加某种高价农作物的耕作面积,而把较贫瘠的土地也用来耕作,耕种的成本就增加了,增加产量不可避免地要多施肥,随着产量增加,农民增加生产成本。,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案例,对制造业来说,在供给超过数量时,工人加班,,机器的运转也接近满负荷,成本很迅速增加,。较高的,产量意味着较高的成本,,有产品价格较高时才促使生产者增加生产。,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规律变动的原因,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2,)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这种商品就越有利可图。公司从生产利润较低的产品转为生产利润较高的产品,。,公司内部调整生产计划,供给规律变动的原因,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3,)在特定时间内,商品价格维持在高水平,新的,生产者,就进入其中开始进行生产,总的市场供给量增加。,外部生产者开始进入此行业,供给规律变动的原因,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在短期内,前两个决定因素起作用,第三个因素在长期内影响供给。,因为需要转换时间,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由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加以表示。,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马铃薯的需求表,表,2-2,是某个农民(,Z,)和市场上所有马铃薯生产者根据不同的价格在每个月供给马铃薯的数量。,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表,2-2,马铃薯的供给表,价格,(元,/,千克),Z,的供给量,-,千克,总的市场供给量(万吨),a,4,50,100,b,8,70,200,c,12,100,350,d,16,120,530,e,20,130,700,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市场供给量,在供给表中,,对应于一个价格,,每个,生产者都有一个供给量与之对应,,这一数量就是生产者在这一价格下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所有生产者在这一价格下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就是市场供给量。,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借助于商品的供给表,把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描绘在一张坐标图中,即得到,商品的供给曲线,。,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以图形表示的在特定时期内一种产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供给表,。,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市场供给曲线,图,2,3,是根据表,2,2,中的价格与市场供给量的数据绘制的一条市场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根据一个消费者的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来绘制。,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图,2.3,马铃薯的市场供给曲线,20,16,12,8,4,P,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b,c,d,e,a,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市场供给曲线的含义,在图,2,3,中,纵轴表示商品价格,横轴表示商品供给量。,a,e,每个点和供给表中的数字相对应。,,价格从,12,元千克涨到,16,元,/,千克,市场供给量就从,350,万吨增加到,530,万吨,,在供给曲线上由,c,点移动到,d,点,。,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曲线的斜率,并不是所有的供给曲线都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它们是垂直的、水平的,甚至向左上方倾斜,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这段时间内生产者对价格变化所做出的反应。,三、决定供给的其他因素,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和需求类似,供给的概念也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不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它由许多因素所决定。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包括:,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1,生产成本。,2,替代产品的价格。,3,连带产品的价格。,4,自然灾害和其他无法预期的事件。,5,生产者的目的。,(,利润,or,销量,),6,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决定供给的其他因素,四、供给曲线的移动,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和需求曲线一样,,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动导致,供给量的变动,;,价格以外的那些被假定为不变的因素,发生,变动,,生产者的供给数量随之变动,这导致,供给曲线,的变动。,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图,2.4,供给曲线的移动,S,0,Q,P,S,1,S,2,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曲线的移动,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改变,整个供给曲线就移动,供给增加时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在图,2.4,中,原来的供给曲线由,S,0,表示,供给曲线由,S,0,移动到,S,1,;代表供给增加,,S,0,移动到,S,2,。代表供给的减少。,右边曲线的供应量比左边大,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五、供给函数,第四节 市场均衡,一、均衡的含义,二、均衡价格的决定,三、均衡价格的变动,第四节 市场均衡,一、均衡的含义,均衡价格,是指使得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均衡,是指需求等于供给时的平衡点,,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的力量处于一致或,平衡的状态,,使买卖双方都接受并保持下去。,在均衡点处,,消费者和生产者,接受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第四节 市场均衡,二、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调节和作用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出现,需求量与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消失,,偏离的市场价格自动恢复到均衡价格水平,。,第四节 市场均衡,三、均衡价格的变动,(一)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点变动:,需求增加,,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第四节 市场均衡,三、均衡价格的变动,(二)供给的变动。,供给增加产生相反的影响。,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一、价格弹性,二、其他弹性,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一、弹性的定义,弹性有广泛的应用。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影响时,弹性被用来表示,一个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影响的程度,。,两个变量存在着函数关系,弹性用来表示,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自变量的相对变化作出反应的程度,。,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二、价格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二)供应的价格弹性。,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概念。,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3.,决定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4.,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支出的关系。,5.,弧弹性。,6.,点弹性。,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1,、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个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见教材)。,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计算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第一,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根据需求规律,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为负数值。,在实际中,省略负号,,而以正数值表示。,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计算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第二,,弹性数值的大小。,不考虑符号,考虑弹性系数的大小,,需求的价格弹性告诉我们需求量于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敏感程度。,根据弹性系数的大小区分需求是否富有弹性。,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3,、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决定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1,),替代品的数量和替代程度,。,(,2,),用于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在总支出 中所占的比重,。,(,3,)时间。,相应于价格的变动,人们调整需求量的时间,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4,、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支出的关系,需求的价格弹性最重要的应用是讨论消费者用于一种商品的,支出总量与弹性值之间的关系,。,所有消费者用于一种商品总支出(,TE,)和该商品的生产商得到的总收益(,TR,)相等,,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总的销售收人之间存在着的关系。,TE=TR=,富有弹性的需求缺乏弹性的需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5,、弧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决于价格变动的幅度。,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根据(,2,10,)式,需求弧弹性的公式为,e,P,=(,Q,D,/,P)*(P/Q,D,),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6,、点弹性,需求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为计算在某一个点,图,2.15,中点,r,的弹性,将计算需求曲线的弧弹性公式以(,2.9,)的形式来表示:,点,e,P,=(dQ,D,/dP)*(P/,Q,D,),(,2.12,),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供给的价格弹性,1.,供给的价格弹性的概念。,2.,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3.,供给弹性的进一步说明。,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1.,供给的价格弹性的概念。,供给的价格弹性简称为供给弹性,它定义为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e,s,=,(,Q,S,/Q,S,)/(,P/P)=(,Q,S,/,P,)*,(,P/Q,S,),(,2.13),其中,,e,s,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Q,S,和,P,表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动量,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2.,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分类。,e,S,=0,,称供给完全无弹性,价格变动不对供给量产生影响;,0,e,S,1,,称供给缺乏弹性,价格在比例上的变化引起供给量在比例上的变化较不明显;,e,S,=1,,称供给为单一弹性,它表明,价格和供给量以相同比例变化;,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2.,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分类。,1,e,S,+,,称供给富有弹性,价格在比例上的变动引起供给量在比例上的较大变化;,e,S,=+,,称供给具有完全弹性,价格的微小变动都将引起供给极大的变化。,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3.,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1,)产量增加引起的成本增加量,(,2,)时间因素,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4.,供给弹性的进一步说明。,两条,不过原点,的供给曲线相交,,较陡,的那条供给曲线供给,弹性较小,;,从原点开始,的直线型的供给曲线,不管斜率是多少,沿任意点的,弹性值都等于,1,。,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P,0,Q,s,S3,1,3,2,5,4,1,2,3,4,5,S2,S1,a,b,c,d,e,f,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三、其他弹性,(一)需求的收入弹性。,(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一)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为收入弹性,描述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Y,)变动的反应程度。,e,Y,=,(,Q,D,/Q,D,)/(,Y/Y,),=(,Q,D,/,Y,)*(Y/Q,D,),(,2.14),式中,,e,Y,=,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Q,D,表示需求量,Q,D,和,Y,表示需求量的变动量和收入的变动量,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影响需求收入弹性的主要因素,1,商品被需要的程度,2,商品对人们欲望的满足程度,3,收入水平,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二)需求的交叉弹性,交叉弹性系数等于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率和它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交叉弹性系数大于,0,为替代品,,,小于,0,为互补品,等于,0,为不相关商品,。,第六节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一、市场失灵及其原因,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第六节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一、市场失灵及其原因,1,、垄断;,2,、经济的外部性;,3,、市场的不稳定性;,4,、结果不对等。,第六节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一)价格控制,1,、最低价格政策,2,、最高价格政策,第六节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最低价格政策,最低价格又称最低限价,它是政府制定的高于均衡价格的市场价格。政府制定的最低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产品出现过剩。,最低价格政策的本质是:高价,高于均衡价格,供给过剩,第六节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制定最低价格的原因,(,1,)保护生产者的收入。,(,2,)制造产品的过剩。,(,3,)对于工资制定最低价格防止工人收入降到某一特定水平。,第六节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最高价格政策,最高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政府制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市场价格,。政府制定最高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就出现,短缺,。,最高价格政策的本质是:低价,低于均衡价格,供给不足,第六节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制定没有,进一步,干预最高限价可能导致的,问题:,(,1),基于,“,先来先得,”,的分配,,引起排长队。,(,2,)政府采用定量供应的制度。,(,3,)出现黑市,顾客不能在合法市场中买到足够的东西。,(,4,)最高价格减少了已经短缺的商品的生产数量。,第六节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二)税收政策,需求曲线越陡峭,即,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税收中消费者负担的部分就越多,而,生产者负担的部分就越小,。,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政府增加销售税将全部由消费者负担。,谢谢观赏!,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