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药外敷-(2)-.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0289334 上传时间:2025-05-1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外敷-(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药外敷-(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药外敷法,概述,中药外敷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中药外敷法是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的病证,选择相应的药物,制成膏、丹、丸、散、糊、锭等制剂,敷于相应的体表部位或穴位上,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或对体表部位及穴位的刺激,来调节人体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等的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2,历史来源,敷药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亦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古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用一些植物或加热的石块、沙土等,敷于身体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消除机体的一些病痛,这可能就是敷药疗法的起源。随着人类创造文字,历代医著及相关书籍中逐渐有了关于敷药疗法的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载有用地胆等外敷治病的方法;,3,灵枢,经脉篇,载有治筋急的马膏膏法;,周礼,天官,载有外敷药物治疗疮疡;,肘后备急方,载有将生地黄或瓜蒌捣烂外敷治伤等。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全书收方,151,首,其中就有,6,首外敷药方。其后各代,敷药疗法均有发展,至清代,理瀹骈文,的问世,标志着外治法这一中医学分支学科的发展与成熟。,4,其中,敷药疗法内容占有很大比重,该书外治理、法、方、药俱全,并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重要论断,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疾病。外治法在近现代继续受到重视,尤其是敷药疗法。本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学者们以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了敷药疗法的理论与临床研究,使其在临床上广泛发挥效用。,5,作用,敷药疗法通过药物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直接作用就是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进入体内,随血液的运行到达病所,发挥药理功效而防病治病。,间接作用就是药物通过不断地刺激敷药部位的皮肤或穴位,来调节机体的神经、体液、组织、器官等的功能而防病治病。,6,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7,敷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多种病证。并且有许多优点,如:药物直达病所,奏效迅速;廉便效验,易于推广;适应证广;可减缓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并可弥补内治法疗效的不足。,8,方法,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油膏刀、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调制新鲜中草药需准备切刀、切板、乳调制中药末根据需要备好清水、茶水、醋、蜜、麻油、饴糖等辅形剂。,9,操作方法,(,1,)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2,)新鲜中草药须切碎、捣烂,平摊于棉垫上。药末经清水或醋、蜜等调制成糊状,平摊于棉垫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的棉纸或纱布。,(,3,)将药物敷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10,护理,(,1,)调制的药物须干湿适中,厚薄均匀,根据药物作用,决定敷药厚薄,如消散药膏宜厚,创面生肌药膏宜薄,一般以,0.2,0.3cm,为宜,大小须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2,)用水或醋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干燥时可取下敷料加水或醋湿润后再敷,亦可将药物刮下,加水或醋重新调制再敷,一般,2,3,天后更换一次,亦有敷数小时即取下,如哮喘膏。,11,(,3,)饴糖调制的药物,夏天易发酵,可每日更换药物或加适量防腐剂。,(,4,)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12,注意事项,应用敷药疗法须注意以下事项:,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2.,应对敷药部位进行消毒。,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4.,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13,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7.,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8.,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14,9.,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0.,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15,11.,外用药物,严禁内服。,12.,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13.,敷药疗法为辅助疗法,应作为临床明确诊断及遵医嘱治疗的补充。,16,谢谢!,1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