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填空
1、煤矿供电的三大保护是(接地保护)、 (短路保护) 和 (漏电保护)。
2、电网的结线方式根据负荷的要求不同,可分为 (放射式)电网(干线式) 电网和(环式) 电网。
3、在三相供电系统中,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和(中性点直接接地) 三种形式。
4、电容器补偿方式有 (单独就地补偿 )、(分散补偿 )和(集中补偿) 三种。
5、我国规定:矿井变电所的主变压器一般选用(两)台。
6、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包括(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两部分。
7、在同一点短路时 Id(2) =( 0.866 Id(3))。
8、当瓦斯在空气中的浓度为(8.2%-8.5%)时,最容易爆炸,在(9.5%)时,爆炸 压力最大。
9、矿用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必须具有(耐爆)和(隔爆)性能。
10、矿用电气设备分 (矿用一般型) 和(矿用防爆型) 两大类。
11、QBZ83—120(225)型真空磁力启动器具有 (过载)、(断相)和(短路)保护 功能。
12、输电线路分 (架空线路)和 (电缆线路)两大类。
13、电杆按作用和位置不同可分(直线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 (分支杆)、(跨越杆)和换位杆等。
14、电力电缆按绝缘材料可分为(纸绝缘电缆)、(橡胶绝缘电缆)和(塑料绝缘 电缆)三种。
15、横担在电杆上的安装位置应为:直线杆安装在负荷(一侧),转角杆、终端 杆、分支杆应安装在所受张力的(反方向),耐张杆应安装在电杆的(两侧)。
16、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是 (选择性 、 速动性 、 灵敏性 )和 可靠性 。
17、电磁式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的调节方式有(平滑调节和级进调节)两种。
18、感应式继电器由(感应系统和电磁系统)两部分组成。
19、微机保护的硬件一般由数据采集系统、主机和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三大 部分组成。
20、电流保护装置的常用接线方式有 (完全星形接线 、不完全星形接线 和 两相电流差接线)三种。
21、供电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其重要的特征是(电流突然增大和电压下降)。
22、过电流保护一般分(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无时限电流 速断保护和有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等。
23、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包括(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的整定。
24、一般电网的绝缘监视装置由一个(三相五柱式) 电压互感器、三个 电压表 和一个 电压继电器 组成。
25、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装置有(零序电流保护和零序功率方向保护)两种。
26、大型电力变压器一般应装设瓦斯保护、(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 过电流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27、目前国内采用的瓦斯继电器有(浮筒式、挡板式 和复合式)三种类型。
28、在安装具有瓦斯继电器的变压器时,要求变压器的油箱顶盖与水平具有 (1%-1.5%)的坡度。通往油枕的连接管与水平面间有(2%--4%)的坡度。
29、变压器的差动保护中不平衡电流主要是由: (接线方式 、电流互感器类 型、电流互感器变比、 变压器励磁涌流 和改变变压器分接头)等原因产生的。
30、操作电源有 (直流)和 (交流)两种。
31、交流操作继电保护普遍采用的接线方式有(直接动作式、间接去分流式和电容储能式)三种。
32、按控制地点不同,继电器的控制方式可分为 (就地控制 和 集中控制) 两种方式。
33、变电所信号装置有开关的(位置信号、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和中央 信号)三大类。
34、变电所中央信号装置由 (事故信号 和 预告信号) 组成。
35、变电所微机自动监控系统由前台监控单元、(后台监控单元、微机保护单 元和无功功率补偿单元)等组成。
36、触电按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分为 (电击 和 电伤 )两大类。
37、接地的类型按照接地的目的和作用不同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 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重复接地)等。
38、保护接地分为(TT、IT和TN)系统三种。
39、接地极分 (自然接地体 和 人工接地体) 两大类。
40、井下主接地极一般采用面积不小于(0.75)平方米,厚度不小于(5毫米)的钢板制成。
二、名词解释
1、一类负荷:凡因突然中断供电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或重大设备损坏,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在政治上产生不良影响的负荷。
2、二类负荷:凡因突然停电造成大量减产或生产大量废品的负荷。
3、三类负荷:除一类、二类负荷以外的其他负荷。
4、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内的发电机,电力网内的各种输入电线路和升降压变电所以及电力用户组成的统一整体。
5、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电器设备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电压设计和制造的, 这个标准电压称为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
6、母线联络开关:变电所每条进、出线,通过隔离开关分别接到两条母线上, 母线之间用开关相连,连接母线的开关称为母线联络开关。
7、煤矿井下工作面配电点:为了便于操作工作面的机械设备,必须在工作面附近巷道中设置控制开关和起动器,这些设备的放置地点即为工作面配电点。
8、接地系统:由若干个接地体在地中相互连接而成的总体,称为接地网或接地系统。
9、工作接地: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可靠地运行。要求系统中某一点必须用导体与接地体相连接称为工作接地。
10、需用系数:我们将用电设备组的实际负荷总容量与其额定容量之和的比值成为需用系数。
11、短路稳态电流:当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衰减后,短路电流进入了新的稳定的状态,这时的短路电流称为短路稳态电流。
12、短路电流冲击值:在暂态过程中,短路电流的最大可能的瞬时值。
13、弧光放电:由于高速运动的自由电子与触头间的中性质点不断的碰撞游离, 使触头间带电质点大量增加,结果使绝缘介质变成了导体形成弧光放电。
14、经济截面:线路年运行费用最小时的导线截面。
15、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就是线路全年的输送电量都按照最大负荷输送时所需要的时间。
16、继电保护装置:线路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时,能作用于断路器跳闸 和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17、变电所的二次回路:变电所中的测量仪表、监察装置、控制及信号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远动装置等所组成的电路,成为二次回路。
18、保护接地:为防止人触及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外露金属部分造成的人体触电事故,将电气设备中在正常时不带电、绝缘损坏时可能带电的外露部分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