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87883 上传时间:2025-05-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抹杀(mǒ) 哺育(pǔ) 矜持(jīng) 悲天悯人(mǐn) B. 咀嚼(jiáo) 镐头(gǎo) 枯槐(huái) 咄咄逼人(duó) C. 晌午(xiǎng) 祷告(dǎo) 闲暇(xiá) 忧心忡忡(zhōng) D. 谦逊(xùn) 粗拙(zhuō) 炽热(chì) 拈轻怕重(niān) 2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澎湃 淳朴 洁问 妇儒皆知 B. 狂阑 安样 镶嵌 酣然入梦 C. 贮蓄 笼罩 诀别 血气方刚 D. 烦锁 禁锢 竹蔑 海市蜃楼 3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3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重重困难,几代“植树人”锲而不舍地把千年沙漠变成了绿洲。 B. 在第一场春雨前后,苦笋登上餐桌,成为食客称赞的仙露琼浆。 C. 自从去年参加了这个综艺节目后,小李成为了鲜为人知的公众人物。 D. 诗仙李白常在酒醉之时思如泉涌,所作诗歌语无伦次,一气呵成。 4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4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广州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发挥领头羊。 B. 文艺协会通过开展文艺名家进社区活动,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传到基层。 C. 作为一款网红产品,柳州螺蛳粉去年全产业链的销售总额超过600亿元左右。 D. 洗面奶的主要成分是水相物、油相物、部分游离态的表面活性剂配制而成的。 5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5题 ★★ 木棉花开,红动羊城。2023年3月,学校开展“赏英雄花,传英雄志”的红色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 1 ) 任务一:学校设计了两条研学线路,请你为其命名。 ① 之旅:广州起义纪念馆-观音山战斗遗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② 之旅:广州鲁迅纪念馆(1920年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成立) ----团一大纪念馆-广州市青年文化宫 ( 2 ) 任务二:同学们用对联表达对英雄的赞美,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填空。上联: 木棉美景 下联:高唱 ( 3 ) 任务三:同学们参与“致敬英雄”的主题分享活动,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项,围绕其英雄事迹和精神品质,表达自己的感悟。 ①邓稼先 ②闻一多 ③志愿军战士 6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6题 ★★ 古诗文默写 ( 1 )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④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 ⑤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⑥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 2 )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声音可以烘托特定的氛围,也可以寄托诗人的情感。王维在《竹里馆》中,用 “① , ”的弹奏之声,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氛围;赵师秀在《约客》中,用 “② , ”的自然之声,表达了内心的烦闷情绪。 二、阅读与鉴赏 7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7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 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见往事耳 无丝竹之乱耳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香远益清 C. 蒙乃始就学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 3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剪裁精当。 B. 本文称谓语丰富,有自称,也有对他人的敬称、爱称,文中“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C. 孙权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方法和目的,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 D.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使人感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 8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8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 “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②}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①虞(yú):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串,③拊(fǔ):抚摸,拍。 ( 1 )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肃意尚轻. 蒙 ②君宜. 顾之 ( 2 ) 本文哪句话可以看出鲁肃对吕蒙态度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9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9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1 ) 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 2 )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10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0题 ★★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 【材料一】 1999年,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实现天地往返。 2003年,中因人第一次飞出地球圆梦太空。 2008年,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 2016年,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驻留 33天。2021年,航天员首次进入中国人自己的空问站。 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即将迎来高光时刻。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随后发射 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空间站三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接着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飞行采组由了名航天员组成,与种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轮换后,在轨驻留6个月。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十四大系统,其中载人飞船系统等八大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承担,可以说航天科技集团全面支撑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整理自《中国航天报》) 【材料二】 2022年10月 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由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本次太空投课航天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其中毛细现象实验虽简单但涉及的原理比较复杂,科学家利用这些原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航空器发动机的燃料储箱、高空热管都利用了毛细作用。 这次投课有了进一步的创新:航天员在全新的问天实脸舱段投课,首次展示空间站植物研究项目的科学实脸操作,进一步展现我们国家的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强大科研能力。飞控团队也首次采用了双中继卫星分别跟踪的方式,确保图像话音稳定回传,一颗天链中继卫星跟踪问天实脸舱,另外一颗中继卫星跟踪天和核心舱,两个跟踪狐段是有交叠的,首先问天实脸舱进行围像话音的下传,然后在中间两个星的搭接弧段,择机进行图像话音的切换。 (整理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航天员的五它被挤压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外飞,胸部极度压抑,呼吸非常困难。一位航天员的母亲看后,一边流泪一边不住地摆手说:“不看了,不看了!”做这种训练时,航天员手边有一个红色按钮,一旦挺不住了就可以立即按动红钮,请求暂停。但时至今日,没有一个人按过这个红钮。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在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第一个足印。然而这一历史时刻的背后却是惊心动魄的生死考脸。就在翟志刚准备出舱之时,轨道舱频频响起火灾报警声。面对在太空最害怕发生的事故,瞿志刚仍选择了毫不犹地出舱。他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完成任务,让五星红旗高扬在太空。”这也是中国航天人的共同心声。 (整理自《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载人航天精神述评》) 【材料四】那种共报持续 26 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报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也没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节选自杨利伟《太空一日》) ( 1 ) 下列有关航天事业的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 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的航天员首次进行太空出舱并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 B.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完成轮换,标志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 C. “天宫课堂”第三课由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在天和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D. 飞控团队第一次采用了双中继卫星分别跟踪的方式,来确保图像话音稳定回传。 ( 2 )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的对接形成中国空间站“T”字基木构型。 B. 分别跟踪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的两颗中继卫星的跟踪弧段是不会有交叠的。 C. “天宫课棠”演示的毛细现象试验虽简单但涉及的原理可以解决遇到的某些问题。 D. 飞船共振使航关员感到极度难受的情况,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有了很大改善。 ( 3 )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翟志刚在太空留下第一个中国人的足印标志着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自己建造的空问站。 B. “天宫课堂”第三课的投课有了进一步创新,体现在航天员首次演示微爪力环境下的实验。 C. “天言课堂”第三课进一步展现了我国的空间姑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强大科研能力。 D. 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航天员不按动暂停红钮是因为力加速度令其手拍不起来。 ( 4 )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请你结合材料,说说中国航天员具备哪些精神。 11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1题 ★★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 接过铜旋子明前茶 ①去年深秋,去濮阳老山村行走,在孙家庄上见到绿豆粉皮的非遗传承人,是一个24岁的青年,庄上人都叫他“旋王”,夸赞他将铜旋子使得轻盈快适,一股子巧劲,比做了40年粉皮的孙老爹还要出神入化。 ②一进作坊,就见正在忙碌的一家三口-老母亲负责调糊,不停地搅动瓦缸里的绿豆糊浆,预防绿豆淀粉沉淀。小孙立于大灶边,一大锅沸水正在微微冒泡,他手持的旋子,看上去就像武侠片中的金属盾牌一 样,平底,溜圆,寸把高的浅边,发幽幽的红铜色。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微微一摇, 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推太极一般的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 ③小孙往左一递,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铜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脱离,老孙轻轻一拨,粉皮像一张透亮的丝绸被投入凉水中,接着,它被轻轻挤出水分。 不,也许我的比喻并不确切,老孙说:“粉皮子可不像白丝巾,你来感受下它的调皮。”我洗净手,戴上白帽子,尝试从钢旋子里“捉”粉皮,没错,它活泛得很,捉之滑手,挤之有韧性回弹,放入刺手的凉水中能迅速漂游,犹如一朵透亮有仙气的水母。挤干水分后,将它摊平,放上竹帘子。一只长长的竹帘子摊 放6张粉皮,立刻抬到场院中去晾晒。老孙才抬出一只竹帘子,我已经赶不上趟儿了-小孙笑道:“换我爸来弄,您这一忙乱,看得我旋粉皮的方向都乱了。” ④我退出,小孙一家人的流水线就恢复了豫剧的调门儿,一招一式都揉在了点儿上,让人瞧着极其舒 适。在小孙手中,铜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它如轻舟浮漾, 也如飞蓬一点,借着臂膀旋动的离心力,迅速吐出一朵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 ⑤旁边的小孙妈妈心疼地说:“做咱这一行的,收入不多,没有外人愿意接手,我们既盼儿孙接手,又含不得儿孙接手。”她扳过儿子的手给我看-小孙戴露指手套的左手指尖是一层厚厚的茧,再一看,右也 是。侗旋子导热快,沸水之上,赤手触之很难不烫出血泡,而旋动它又需要一股巧劲,戴手套,手就变笨了,做出的粉皮就厚薄不均。所以,只能忍烫相搏。几番磨砺,层层叠叠的血泡都愈合了,一层厚茧子长出来,手的忍烫能力,就上了一个档次。小孙笑着说:“只要做出来的粉皮细腻透薄,我破点皮不算个事儿。我爸常说,要做,就要做好,做细致。” ⑥他们就这样专注地做着粉皮,直到太阳到了天心,一家人才做完600张粉皮,连屋顶都被竹帘子占满了。小孙说:“跟我们一起吃拌粉皮吧,想来你也看饿了。 ⑦才从铜旋子上捉下来的粉皮,吃在喉咙里像一条滑跳的游鱼。与此同时,刚从田园中摘下来的香、 酸、辣、凉等诸般滋味,都与那玉带般的粉皮纠缠得难舍难分,在舌尖唱起了大开大合的豫剧,那么恢宏,那么醇厚深沉,又那么鲜痛快。 ⑧我问小孙:“回来做粉皮,也是为了在爸妈的膝头,吃一份这样的美味吧?” ⑨小孙说:“家里的手工粉皮从太爷爷那代一直传到我爸手上,这么多年来,只要村里的人聚一起吃上碗粉皮,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到了我们这一代,市场都讲究个潮流时兴,谁还有兴趣回山沟沟学这门绝活儿呢?可是,2019年的深秋,妈给我翻好了冬天的新被胎,让我回家拿。我进门,发现我爸在灶台旁站久了,竟然膝盖不会打弯,要扶着墙才能把竹帘子扛出去,按他的话说,就是想唱戏都亮不出霹雳嗓门了,但这粉皮不能在他手上断了根。我想着,终归是舍不得把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 ⑩此时,农家场院安静得听得见野蜂的飞舞声,以及蝴蝶抖落触须上花粉的声音。院墙上的野花开得鲜活。 (有删改) ( 1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制作绿豆粉皮时,一家三口通力合作,母亲负责调糊,父子负责注浆、晾晒等。 B. 小孙的左右手指尖都有一层厚厚的茧,原因是他还没有完全掌握做粉皮的方法。 C. 小孙妈妈认为粉皮制作难度太大,所以既盼儿孙接手家业,又舍不得儿孙接手。 D. 结尾运用环境描写,照应标题,使结构完整,直接表达对手工艺人的赞美之情 ( 2 ) 结合文段,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微微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推太极一般的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 ( 3 ) 第⑨段小孙说:“我想着,终归是舍不得把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请结合上下文内容,简要分析小孙这句话的含义。 ( 4 ) 有人说:“非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的传承既需要传承者,又需要一颗匠心。”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写作 12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2题 ★★ 请以《这一刻,我真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四、附加题 13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3题 ★★ 任务一:在阅读《骆驼祥子》时,书中的女性角色让小文印象深刻,她摘抄了一些精彩段落,请你根据选段内容写出人物名字。 文段①: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 文段②:她今天也异样,不知是电灯照的,还是擦了粉,脸上比平日白了许多;脸上白了些,就掩去好多的凶气。嘴唇上的确是抹着点胭脂,使她也带出些媚气。 文段①的“她”是 文段②的“她”是 14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4题 ★★ 任务二:下面是小文与小琪有关《海底两万里》的对话,请你根据提示把内容补充完整。小文: 小琪,我觉得《海底两万里》好像带我进行了一次动人心魄的海底远游! 小琪:对啊!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人去了好多危险的地方,尤其是在① ,太惊险啦! (从下列地点中任选一项,将序号填在横线上:A. 大西洋B. 太平洋C.印度洋) 小琪 小文 :快和我讲讲,他们遇到什么啦?最后结果怎么样? 小琪:② 15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5题 ★★ 任务三:小文在名著分享活动中,引用了一句名言表达自己的感悟:“理想并不能够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请你结合《西游记》或《海底两万里》的相关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抹杀(mǒ) 哺育(pǔ) 矜持(jīng) 悲天悯人(mǐn) B. 咀嚼(jiáo) 镐头(gǎo) 枯槐(huái) 咄咄逼人(duó) C. 晌午(xiǎng) 祷告(dǎo) 闲暇(xiá) 忧心忡忡(zhōng) D. 谦逊(xùn) 粗拙(zhuō) 炽热(chì) 拈轻怕重(niān) 答案 A 解析 2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澎湃 淳朴 洁问 妇儒皆知 B. 狂阑 安样 镶嵌 酣然入梦 C. 贮蓄 笼罩 诀别 血气方刚 D. 烦锁 禁锢 竹蔑 海市蜃楼 答案 A 解析 3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3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重重困难,几代“植树人”锲而不舍地把千年沙漠变成了绿洲。 B. 在第一场春雨前后,苦笋登上餐桌,成为食客称赞的仙露琼浆。 C. 自从去年参加了这个综艺节目后,小李成为了鲜为人知的公众人物。 D. 诗仙李白常在酒醉之时思如泉涌,所作诗歌语无伦次,一气呵成。 答案 A 解析 4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4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广州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发挥领头羊。 B. 文艺协会通过开展文艺名家进社区活动,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传到基层。 C. 作为一款网红产品,柳州螺蛳粉去年全产业链的销售总额超过600亿元左右。 D. 洗面奶的主要成分是水相物、油相物、部分游离态的表面活性剂配制而成的。 答案 A 解析 5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5题 ★★ 木棉花开,红动羊城。2023年3月,学校开展“赏英雄花,传英雄志”的红色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 1 ) 任务一:学校设计了两条研学线路,请你为其命名。 ① 之旅:广州起义纪念馆-观音山战斗遗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② 之旅:广州鲁迅纪念馆(1920年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成立) ----团一大纪念馆-广州市青年文化宫 ( 2 ) 任务二:同学们用对联表达对英雄的赞美,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填空。上联: 木棉美景 下联:高唱 ( 3 ) 任务三:同学们参与“致敬英雄”的主题分享活动,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项,围绕其英雄事迹和精神品质,表达自己的感悟。 ①邓稼先 ②闻一多 ③志愿军战士 答案 ( 1 ) 略 ( 2 ) 略 ( 3 ) 略 解析 ( 1 ) ( 2 ) ( 3 ) 6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6题 ★★ 古诗文默写 ( 1 )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④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 ⑤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⑥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 2 )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声音可以烘托特定的氛围,也可以寄托诗人的情感。王维在《竹里馆》中,用 “① , ”的弹奏之声,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氛围;赵师秀在《约客》中,用 “② , ”的自然之声,表达了内心的烦闷情绪。 答案 ( 1 ) 略 ( 2 ) 略 解析 ( 1 ) ( 2 ) 二、阅读与鉴赏 7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7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 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见往事耳 无丝竹之乱耳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香远益清 C. 蒙乃始就学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 3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剪裁精当。 B. 本文称谓语丰富,有自称,也有对他人的敬称、爱称,文中“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C. 孙权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方法和目的,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 D.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使人感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 答案 ( 1 ) A ( 2 ) 略 ( 3 ) A 解析 ( 1 ) ( 2 ) ( 3 ) 8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8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 “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 之,拊^{②}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①虞(yú):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串,③拊(fǔ):抚摸,拍。 ( 1 )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肃意尚轻. 蒙 ②君宜. 顾之 ( 2 ) 本文哪句话可以看出鲁肃对吕蒙态度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答案 ( 1 ) 略 ( 2 ) 略 解析 ( 1 ) ( 2 ) 9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9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1 ) 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 2 )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答案 ( 1 ) 略 ( 2 ) 略 解析 ( 1 ) ( 2 ) 10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0题 ★★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 【材料一】 1999年,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实现天地往返。 2003年,中因人第一次飞出地球圆梦太空。 2008年,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 2016年,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驻留 33天。2021年,航天员首次进入中国人自己的空问站。 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即将迎来高光时刻。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随后发射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空间站三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接着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飞行采组由了名航天员组成,与种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轮换后,在轨驻留6个月。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十四大系统,其中载人飞船系统等八大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承担,可以说航天科技集团全面支撑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整理自《中国航天报》) 【材料二】 2022年10月 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由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本次太空投课航天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其中毛细现象实验虽简单但涉及的原理比较复杂,科学家利用这些原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航空器发动机的燃料储箱、高空热管都利用了毛细作用。 这次投课有了进一步的创新:航天员在全新的问天实脸舱段投课,首次展示空间站植物研究项目的科学实脸操作,进一步展现我们国家的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强大科研能力。飞控团队也首次采用了双中继卫星分别跟踪的方式,确保图像话音稳定回传,一颗天链中继卫星跟踪问天实脸舱,另外一颗中继卫星跟踪天和核心舱,两个跟踪狐段是有交叠的,首先问天实脸舱进行围像话音的下传,然后在中间两个星的搭接弧段,择机进行图像话音的切换。 (整理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航天员的五它被挤压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外飞,胸部极度压抑,呼吸非常困难。一位航天员的母亲看后,一边流泪一边不住地摆手说:“不看了,不看了!”做这种训练时,航天员手边有一个红色按钮,一旦挺不住了就可以立即按动红钮,请求暂停。但时至今日,没有一个人按过这个红钮。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在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第一个足印。然而这一历史时刻的背后却是惊心动魄的生死考脸。就在翟志刚准备出舱之时,轨道舱频频响起火灾报警声。面对在太空最害怕发生的事故,瞿志刚仍选择了毫不犹地出舱。他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完成任务,让五星红旗高扬在太空。”这也是中国航天人的共同心声。 (整理自《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载人航天精神述评》) 【材料四】那种共报持续 26 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报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也没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节选自杨利伟《太空一日》) ( 1 ) 下列有关航天事业的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 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的航天员首次进行太空出舱并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 B.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完成轮换,标志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 C. “天宫课堂”第三课由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在天和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D. 飞控团队第一次采用了双中继卫星分别跟踪的方式,来确保图像话音稳定回传。 ( 2 )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的对接形成中国空间站“T”字基木构型。 B. 分别跟踪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的两颗中继卫星的跟踪弧段是不会有交叠的。 C. “天宫课棠”演示的毛细现象试验虽简单但涉及的原理可以解决遇到的某些问题。 D. 飞船共振使航关员感到极度难受的情况,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有了很大改善。 ( 3 )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翟志刚在太空留下第一个中国人的足印标志着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自己建造的空问站。 B. “天宫课堂”第三课的投课有了进一步创新,体现在航天员首次演示微爪力环境下的实验。 C. “天言课堂”第三课进一步展现了我国的空间姑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强大科研能力。 D. 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航天员不按动暂停红钮是因为力加速度令其手拍不起来。 ( 4 )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请你结合材料,说说中国航天员具备哪些精神。 答案 ( 1 ) A ( 2 ) A ( 3 ) A ( 4 ) 略 解析 ( 1 ) ( 2 ) ( 3 ) ( 4 ) 11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1题 ★★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 接过铜旋子明前茶 ①去年深秋,去濮阳老山村行走,在孙家庄上见到绿豆粉皮的非遗传承人,是一个24岁的青年,庄上人都叫他“旋王”,夸赞他将铜旋子使得轻盈快适,一股子巧劲,比做了40年粉皮的孙老爹还要出神入化。 ②一进作坊,就见正在忙碌的一家三口-老母亲负责调糊,不停地搅动瓦缸里的绿豆糊浆,预防绿豆淀粉沉淀。小孙立于大灶边,一大锅沸水正在微微冒泡,他手持的旋子,看上去就像武侠片中的金属盾牌一样,平底,溜圆,寸把高的浅边,发幽幽的红铜色。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微微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推太极一般的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 ③小孙往左一递,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铜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脱离,老孙轻轻一拨,粉皮像一张透亮的丝绸被投入凉水中,接着,它被轻轻挤出水分。 不,也许我的比喻并不确切,老孙说:“粉皮子可不像白丝巾,你来感受下它的调皮。”我洗净手,戴上白帽子,尝试从钢旋子里“捉”粉皮,没错,它活泛得很,捉之滑手,挤之有韧性回弹,放入刺手的凉水中能迅速漂游,犹如一朵透亮有仙气的水母。挤干水分后,将它摊平,放上竹帘子。一只长长的竹帘子摊 放6张粉皮,立刻抬到场院中去晾晒。老孙才抬出一只竹帘子,我已经赶不上趟儿了-小孙笑道:“换我爸来弄,您这一忙乱,看得我旋粉皮的方向都乱了。” ④我退出,小孙一家人的流水线就恢复了豫剧的调门儿,一招一式都揉在了点儿上,让人瞧着极其舒 适。在小孙手中,铜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它如轻舟浮漾, 也如飞蓬一点,借着臂膀旋动的离心力,迅速吐出一朵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 ⑤旁边的小孙妈妈心疼地说:“做咱这一行的,收入不多,没有外人愿意接手,我们既盼儿孙接手,又含不得儿孙接手。”她扳过儿子的手给我看-小孙戴露指手套的左手指尖是一层厚厚的茧,再一看,右也 是。侗旋子导热快,沸水之上,赤手触之很难不烫出血泡,而旋动它又需要一股巧劲,戴手套,手就变笨了,做出的粉皮就厚薄不均。所以,只能忍烫相搏。几番磨砺,层层叠叠的血泡都愈合了,一层厚茧子长出来,手的忍烫能力,就上了一个档次。小孙笑着说:“只要做出来的粉皮细腻透薄,我破点皮不算个事儿。我爸常说,要做,就要做好,做细致。” ⑥他们就这样专注地做着粉皮,直到太阳到了天心,一家人才做完600张粉皮,连屋顶都被竹帘子占满了。小孙说:“跟我们一起吃拌粉皮吧,想来你也看饿了。 ⑦才从铜旋子上捉下来的粉皮,吃在喉咙里像一条滑跳的游鱼。与此同时,刚从田园中摘下来的香、 酸、辣、凉等诸般滋味,都与那玉带般的粉皮纠缠得难舍难分,在舌尖唱起了大开大合的豫剧,那么恢宏,那么醇厚深沉,又那么鲜痛快。 ⑧我问小孙:“回来做粉皮,也是为了在爸妈的膝头,吃一份这样的美味吧?” ⑨小孙说:“家里的手工粉皮从太爷爷那代一直传到我爸手上,这么多年来,只要村里的人聚一起吃上碗粉皮,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到了我们这一代,市场都讲究个潮流时兴,谁还有兴趣回山沟沟学这门绝活儿呢?可是,2019年的深秋,妈给我翻好了冬天的新被胎,让我回家拿。我进门,发现我爸在灶台旁站久了,竟然膝盖不会打弯,要扶着墙才能把竹帘子扛出去,按他的话说,就是想唱戏都亮不出霹雳嗓门了,但这粉皮不能在他手上断了根。我想着,终归是舍不得把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 ⑩此时,农家场院安静得听得见野蜂的飞舞声,以及蝴蝶抖落触须上花粉的声音。院墙上的野花开得鲜活。 (有删改) ( 1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制作绿豆粉皮时,一家三口通力合作,母亲负责调糊,父子负责注浆、晾晒等。 B. 小孙的左右手指尖都有一层厚厚的茧,原因是他还没有完全掌握做粉皮的方法。 C. 小孙妈妈认为粉皮制作难度太大,所以既盼儿孙接手家业,又舍不得儿孙接手。 D. 结尾运用环境描写,照应标题,使结构完整,直接表达对手工艺人的赞美之情 ( 2 ) 结合文段,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微微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推太极一般的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 ( 3 ) 第⑨段小孙说:“我想着,终归是舍不得把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请结合上下文内容,简要分析小孙这句话的含义。 ( 4 ) 有人说:“非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的传承既需要传承者,又需要一颗匠心。”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 1 ) A ( 2 ) 略 ( 3 ) 略 ( 4 ) 略 解析 ( 1 ) ( 2 ) ( 3 ) ( 4 ) 三、写作 12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天河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2题 ★★ 请以《这一刻,我真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