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炽热zhì 忏悔 chàn 屏息凝神bǐng B. 粗拙zhuō 呜咽 yè 忧心忡忡zhōng
C. 迸溅 bèng 澎湃 bài 气冲斗牛dǒu D. 污秽huì 热忱 chén 瞬息万变shùn
2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斑澜 深宵 千钧重负 B. 粗犷 安详 波光粼粼
C. 遗憾 闲暇 翻来复去 D. 矜持 取谛 截然不同
3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3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中国青年应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旗手。
B. 新型冠状病毒呈球状,它的直径为60-140纳米,真是微不足道。
C. 这是我们最后一个儿童节,学校为此举办了轰轰烈烈的庆祝活动。
D. 他在文化艺术节报名时见异思迁,既想表演话剧,又想展示街舞。
4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4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改善学生生活技能,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B. 接到核酸检测的通知,社区居民都戴好口罩,来到检测点陆陆续续地自觉排队。
C. 学完《活板》,我们不但了解到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还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D. 在线上学习期间,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和选择电子产品。
5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5题 ★★★
任务一:下列对《海底两万里》的情节概括,按其发展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极地缺氧危机 ②遭遇土著围攻 ③奇遇章鱼袭击 ④战鲨救采珠人
A. ①④②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二、综合性学习
6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6题 ★★★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文化。初一(1)班开展“孝亲敬老”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2. 培养心存感恩、孝亲敬老、回报社会的品德。二、活动主题
三、活动实施
环节一:孝亲敬老名言展示环节二:
以下是“孝亲敬老”班会活动方案初稿,请你完成任务。初一(1)班“孝亲敬老”班会活动方案
(1) 请用一句凝练的口号概括本次班会活动主题,10个字以内。
(2) 环节一中,同学们展示了下列名言,其中不属于对“孝”的论述的一项是A.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D.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3) 请为本次班会再设计一个活动环节。
【任务二】
(4) 漫画中,小华上学迟到了,对于小华的言行,你会怎样劝说他?
三、句子默写
7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7题古诗文默写
★★★
(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
③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④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⑤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⑥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
(2) 小文同学做了“登高”诗歌专题整理。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作者
诗句
批注
《望岳》
杜甫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心胸震荡,眼
界开阔。
《登飞来峰》
王安石
① , 。
眼界高远,充
满信心。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② , 。
渺小孤寂,悲
愤落泪。
四、课内阅读
8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8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下车引之 B.予谓菊 权谓吕蒙曰
C.自李唐来 一板已自布字 D.陶后鲜有闻 有闻而传之者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陶渊明爱菊及世人爱牡丹,然后用“予独爱莲”道出自己的心意。 B.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等方面描写莲花,展现其可贵品质。C.作者认为陶渊明以后很少人喜欢菊花,而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喜爱莲花。 D.文章托物言志,通过对莲的描写,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爱的高尚人格。
五、课外阅读
9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9题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①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②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心意也。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书画》)
[注]①披哆:绽放,绽开。②房:花房。(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
②此亦善求古人心意也
(2)吴公为什么能看出画中的牡丹是“正午牡丹”?
六、诗歌鉴赏
10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0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诗歌中哪一个字能体现村民的热情好客? (2)请解释划线诗句的原意及其衍生的意义。
七、现代文阅读
11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1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太空教师”再次开讲
①“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各位同学、太家好!我是太空教师王亚平。”伴随着熟悉的声音,“天宫课堂” 第二课开讲了。还是在高速飞行的中国空间站里,还是大家熟悉的航天员老师,这一次,变化的是老师们演示的实验,不变的是带给同学们耳目一新的体验。
②授课过程中,航天员老师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多个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次授课还增加了空间站科学设施的展示,航天员老师介绍了两台神秘又厉害的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据介绍,科学实验柜是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的主要设施,今年“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空间站将增加更多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科学实验项目,未来“天宫课堂”的形式也将更为丰富。
③进入天地互动环节,地面课堂的同学们十分踊跃。有同学好奇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作息,还有小小科学迷非常向往未来能进入空间站做研究。
④课程最后,王亚平说:“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探索科学奥妙,未来
的空间站将由你们来建设!”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
链接一
中国两次“天宫课堂”情况对比
第一次
第二次
授课时间
2021年12月9日
2022年3月23日
授课讲台
中国空间站
地面课堂
主课堂:中国科技馆
分课堂: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
主课堂:中国科技馆
分课堂: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
授课老师
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
授课内容
①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
②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
③太空转身
④浮力消失实验
⑤水膜张力实验
⑥水球光学实验
⑦泡腾片实验
⑧天地互动交流
①太空“冰雪”实验
②液桥演示实验
③水油分离实验
④太空抛物实验
⑤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与展示
⑥天地互动交流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链接二
2013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我国首次太空授课的孩子如今已长大,他们中不少人正上演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张舒琪当年观看完太空授课,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她现在成为了一名空间站任务飞控试验队员,守护着天上的航天英雄。2021年,一群大学生上了热搜,他们设计的“宇宙八音盒”卫星乐器装置,可以将收集的外太空波形数据转化成宇宙的声音基因,并用光谱生成星球的音色,实现“天地共鸣”。其创作灵感,正是来自2013年观看的那堂太空授课……这些孩子都说是当年的太空授课活动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热爱航天事业的种子,引领了他们的人生方向。
(摘编自《太空授课播下的“种子”发芽了》)
链接三
中国空间站是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空间站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教育资源,可以开展许多在地面上难以做到的科普演示。神奇有趣的太空现象,不仅让青少年很感兴趣,许多成年人也会觉得很有意思。不少地面上司空见惯的物理、化学、生物现象,在太空中会有很大差别,甚
至完全不一样。但天上地下不同的实验现象,揭示出的是同样的科学规律。实验演示和验证是一个加深对科学原理理解的过程。“天宫课堂”主要面对广大青少年,旨在普及空间科学知识,向青少年传递科学精神,激发崇尚科学、探索未知、追求创新的热情。
一堂科学课,也是一堂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教育课。“天宫课堂”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荣光,能在约400公里高度的地球轨道上授课,需要强大的航天技术支撑。当前的中国航天事业正走在由大到强的道路上,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授课、天宫与地面的连线互动,让中国青少年直观感受到国家科技实力的增
强,对国家航天事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小题1】下列关于“天宫课堂”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摘编自《点亮好奇启迪梦想》)
A.“天宫课堂”再次开讲,同样的老师,相同的实验内容,却有不同体验。B.“天宫课堂”第二课,除演示实验外,还增加了空间科学设施展示环节。C.“天宫课堂”第一课内容有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转身等。D.“天宫课堂”主要是面向广大青少年,并且还设置了天地互动交流环节。
【小题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天”和“梦天”实验舱成功入轨后,“天宫课堂”的形式已变得越来越丰富。B.“宇宙八音盒”卫星乐器装置的创作灵感来自创作者们2013年进行的太空授课。
C.太空演示实验会出现不同于地面的实验现象,但它们揭示的科学规律是相同的。D.当前,中国航天事业正处于由弱到强的阶段,“天宫课堂”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课。
【小题3】阅读材料,说说开设“天宫课堂”对青少年有哪些影响。
12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2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厨房张洁
★★★
①母亲在世和刚刚离开的日子里,我总觉得厨房还是母亲的。
②我站在厨房里,为从老厨房带过来的一刀、一铲、一瓢、一碗、一筷、一勺伤情。这些东西,没有一样不是母亲用过的。也为母亲没能见到这新厨房,和新厨房里的每一样新东西而心里发灰。
③为新厨房置办带烤箱的炉子时,母亲还健在,我曾夸下海口:“妈,等咱们搬进新家,我烤蛋 糕,烤鸡给您吃。”看看地面,也是怕母亲上了年纪,腿脚不便,铺了防滑的地砖。可是,母亲根本就
没能走进这个新家。
④厨房里的每一件家什,都毫不留情地对我说:现在,终于到了你单独对付日子的时候。
⑤我觉得无从下手。
⑥翻出母亲的菜谱,每一页都像被油炝过的葱花,四边焦黄。我依然能在那上面,嗅到母亲调出的油、盐、酱、醋,人生百味。也想起母亲穿着用我那件劳动布旧大衣改制的,又长又大,极其坚牢的围裙,戴着老花镜,俯身在厨房碗柜上看菜谱的情景。
⑦母亲的菜谱上,有些菜目用铅笔或钢笔画了勾,就像给学生批作业、判卷子时打的对勾。那些铅笔画的勾,下笔处滑出一个起伏,又潇洒地扬起它们的长尾,直挥东北,带着当了一辈子教员的母亲的自如。那些钢笔画的勾,像被吓得不轻,哆哆嗦嗦地走出把握不稳的笔尖,小心拘谨,生怕打扰谁似 的,缩在菜目的后面而不是前面,个个都是母亲这一辈子的注脚,就是用水刷、用火燎、用刀刮,也磨灭不了。
⑧那些画了勾的菜目,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菜。
⑨鱼虾类的菜谱,档次最高的也不过是豆瓣鲜鱼,剩下的不是煎蒸带鱼,就是香肥带鱼。虾、蟹等是想都不想的,不是不敢想,而是我们早就坚决、果断地切断了脑子里的这部分线路。其实像西红柿焖牛肉、葱花饼、家常饼、绿豆米粥、炸荷包蛋之类,母亲早已炉火纯青,其他勾画的各项,没有一项付诸实践。
⑩我终究没能照着母亲的菜谱做出一份菜来。一般是用面包、方便面、速冻饺子之类的半成品对付着过日子,再就是期待着到什么地方蹭一顿,换换口味,回来又可以对付几天了。有时也到菜市场上 去,东看看、西瞅瞅地无从下手,便提溜着一点什么意思也没有的东西回家了。回到家来,面对着那点什么意思也没有的东西,只好天天青菜、豆腐、黄瓜的“老三样”。
⑪今年春天,在菜市场上看到豌豆,也许是改良后的品种,豌豆的颗粒很饱满。我想起去年春季, 母亲还给我们剥豌豆呢。我常常买豌豆,既是我们爱吃,也是为了给母亲找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
⑫母亲是很寂寞的。
⑬女儿曾在信中写到:“……我也常常后悔,没能同姥姥多在一起。她这一辈子真正地是寂寞极了!而且是一种无私的寂寞,从来没有报怨过我们没能和她在一起,我的眼前总是出现她坐在窗前,伸着头向外张望的情景。可当时我看在眼里,却从来没往心里去,倒是现在记得越发清楚。……”
⑭我努力回忆母亲在厨房里的劳作。
⑮冬天又来了,大白菜上市了,想起母亲还能劳作的年头,到了储存白菜的时节,就买“青口 菜”,她的经验是青口菜开锅就烂,还略带甜味。
⑯做米饭也是照着母亲的办法,手平铺在米上,水要漫过手背,或指尖触米,水深至第一个指节, 水量就算合适,不过好米和机米又有所不同……渐渐地,除了能上台面的菜,一般的炒菜也能凑合着做了。只是,母亲吃不上我做的菜了,我也再吃不到母亲做的“张老太太烙饼”了。
⑰她在世的时候我们老说,应该开一家“张老太太饼店”,以发扬光大母亲的技艺,每当我们这样 说的时候,就是好事临门也还是愁眉苦脸的母亲,脸上便难得地放了光,就连她脸上的褶子,似乎也放平了许多。对她来说,任何好事如果不是和我们的快乐,乃至一时的高兴联系在一起的话,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⑱不知母亲有什么诀窍,她烙的饼就是别具一格。也不是没有吃过烹调高手做的,可就是做不出母 亲的那个味儿。我心里明白,往日吃母亲做的烙饼的欢乐是跟着母亲永远地去了,可是每每吃到烙饼我就忍不住地想起母亲。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我”回忆了母亲在厨房里勾画菜谱,储存青口菜,烙饼等事情。B.母亲去世之后,“我”一般是对付着过日子,在吃的方面兴致不太高。C.女儿在信中回忆姥姥的生活很寂寞,表现了她对姥姥深深的愧疚之情。D.“我”对母亲的烙饼难以忘怀,是因为连烹调高手的手艺都不及母亲。
【小题2】结合文段,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母亲穿着用我那件劳动布旧大衣改制的,又长又大,极其坚牢的围裙,戴着老花镜,俯身在厨房碗柜上看菜谱。
【小题3】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
【小题4】文章以《母亲的厨房》为题有何作用?
八、作文
13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3题 ★★ 请以《我做到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55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九、名著阅读
14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4题任务二:请按表格要求填空。
★★★
文段内容
批注
“说说不要紧!都不是外人!”然后向大家低声的:“孩子心重,甭提多么要强啦!媳妇也走了。我们爷儿俩就吃这辆车;车破,可是我
们自己的,就仗着天天不必为车份儿着急。”
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① ② (人名) 是一个淳朴、乐观的人。
那加拿大人立即朝可怜的侍者猛扑过去,我根本来不及阻止;他把侍者打翻在地,掐着
他的脖子。
运用② 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加拿大人的性格特征是③ 。
十、语言表达
15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5题 ★★★
任务三:“坚持就是一种信念、一种态度”,请以这句话为开头,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作品内容写一段感悟。
祥子 曹先生 尼摩船长 阿龙纳斯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炽热zhì 忏悔 chàn 屏息凝神bǐng B. 粗拙zhuō 呜咽 yè 忧心忡忡zhōng
C. 迸溅 bèng 澎湃 bài 气冲斗牛dǒu D. 污秽huì 热忱 chén 瞬息万变shùn
答案
解析
D
【详解】
A. 炽热zhì——chì;
B. 忧心忡忡zhōng——chōng; C.澎湃 bài——pài;
故选D。
2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斑澜 深宵 千钧重负 B. 粗犷 安详 波光粼粼
C. 遗憾 闲暇 翻来复去 D. 矜持 取谛 截然不同
答案
解析
B
【详解】
A.斑澜——斑斓;
C.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D.取谛——取缔; 故选B。
3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3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中国青年应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旗手。
B. 新型冠状病毒呈球状,它的直径为60-140纳米,真是微不足道。
C. 这是我们最后一个儿童节,学校为此举办了轰轰烈烈的庆祝活动。
D. 他在文化艺术节报名时见异思迁,既想表演话剧,又想展示街舞。
答案
解析
A
【详解】
A. 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惭愧和不足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符合“中国青年应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成为时代旗手”的语境。使用恰当;
B. 微不足道:意思是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不能形容“形状大小”。使用不恰当; C.轰轰烈烈: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不同凡响。不能形容“儿童节庆祝活动”。使用不恰当;
D.见异思迁:见到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能形容“既想表演话剧,又想展示街舞”。使用不恰当;
故选A。
4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4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改善学生生活技能,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B. 接到核酸检测的通知,社区居民都戴好口罩,来到检测点陆陆续续地自觉排队。
C. 学完《活板》,我们不但了解到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还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D. 在线上学习期间,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和选择电子产品。
答案
解析
C
【详解】
A. 搭配不当,把“改善”改为“提高”;
B. 语序不当,把“来到检测点”和“陆陆续续地”交换位置; D.语序不当,把“使用”和“选择”互换位置;
故选C。
5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5题 ★★★
任务一:下列对《海底两万里》的情节概括,按其发展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极地缺氧危机 ②遭遇土著围攻 ③奇遇章鱼袭击 ④战鲨救采珠人
A. ①④②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答案
解析
B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尼摩船长一行行驶到地球上危险的海峡——托里斯海峡,等待五天后的涨潮时,在陆地上生活了几天,受到土著人的袭击。船长将铁扶梯通电,土著人无法上潜艇。到锡兰岛采珠发现一个印度采珠人受到鲨鱼进攻,用匕首刺伤鲨鱼。驶入南极点冰山翻倒后将他们的船封在了冰层下面,船无法浮出水面,船上的空气逐渐耗尽,船上的人面对的是窒息而死的危险,船员轮流凿冰,浇滚开水融化坚冰。穿过南极圈,在大西洋留卡斯群岛附近的海域遇到章鱼袭击,船员集体用斧头击退。排序为:②④①③。故选B。
二、综合性学习
6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6题 ★★★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文化。初一(1)班开展“孝亲敬老”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2. 培养心存感恩、孝亲敬老、回报社会的品德。二、活动主题
三、活动实施
环节一:孝亲敬老名言展示环节二:
以下是“孝亲敬老”班会活动方案初稿,请你完成任务。初一(1)班“孝亲敬老”班会活动方案
(1) 请用一句凝练的口号概括本次班会活动主题,10个字以内。
(2) 环节一中,同学们展示了下列名言,其中不属于对“孝”的论述的一项是A.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 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D.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3)请为本次班会再设计一个活动环节。
【任务二】
(4)漫画中,小华上学迟到了,对于小华的言行,你会怎样劝说他?
答案
(1)孝亲敬老,从我做起(2)C
(3) 孝亲敬老故事演讲
(4) 小华,奶奶年纪这么大了,还辛苦送你上学,你应该学会感激奶奶对你的付出,而不是理
所当然把过错怪罪在奶奶身上,作为一名学生,上学不迟到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应该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学会自我反思。
解析
(1)
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
拟写的宣传标语要契合本次“孝亲敬老”的班会活动,语言要精练简洁,具有鼓动性。如:家和万事兴,敬老树新风。
(2)
本题考查对名言含义的理解。
A.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的意思是:孝,就是好好善待父母的人。从老的一辈做起,到你这辈再做起,子继承老一辈的孝心代代相传。
B.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是: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C.“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的意思是:面临危险而不忘国家,为忠。面对困难而不逃避自己的职责,为信。这是对“爱国”“诚信”的论述。
D.“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的意思是:侍奉父母,无论在什么地方均可以使父母感到安定幸福,是孝顺的最高境界。
故选C。
(3)
本题考查活动环节的设计。
根据活动主题,结合平时的活动实践,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环节,任写一个即可。如:孝亲敬老心得分享。
(4)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首先观察漫画,从漫画中可以知道,小华上学迟到了,但他把原因归咎于奶奶走路太慢,小华的奶奶拄着拐杖,满头大汗,肩上还背着小华的书包。所以针对小华的这些言行进行规劝。 示例:小华,你不能埋怨奶奶啊。奶奶辛辛苦苦送你上学,你不能把迟到的过错推给她,反而应该要感谢奶奶、体谅奶奶,应该认真想想自己迟到的原因,下回不要再迟到。同时,我们应该学会自立,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背书包。
三、句子默写
7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7题古诗文默写
★★★
(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
③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④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⑤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⑥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
(2) 小文同学做了“登高”诗歌专题整理。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作者
诗句
批注
《望岳》
杜甫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心胸震荡,眼
界开阔。
《登飞来峰》
王安石
① , 。
眼界高远,充
满信心。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② , 。
渺小孤寂,悲
愤落泪。
答案
解析
潮平两岸阔 匹夫不可夺志也 朔气传金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浩荡离愁白日斜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详解】
本题中“潮”“朔”“柝”“惟”“遮”“缘”“怆”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四、课内阅读
8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8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下车引之 B.予谓菊 权谓吕蒙曰
C.自李唐来 一板已自布字 D.陶后鲜有闻 有闻而传之者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陶渊明爱菊及世人爱牡丹,然后用“予独爱莲”道出自己的心意。 B.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等方面描写莲花,展现其可贵品质。C.作者认为陶渊明以后很少人喜欢菊花,而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喜爱莲花。 D.文章托物言志,通过对莲的描写,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爱的高尚人格。
答案
解析
【小题1】D
【小题2】(1)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
(2)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小题3】C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结构助词,的;代词,指陈元方; B.认为;告诉,对……说; C.从;另外;
D.听到;听到。故选D。
【小题2】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
(1) 予,我;独,唯独,只;染,沾染(污秽)。
(2) 宜,应该;众,多。
【小题3】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判断即可。
C.有误,作者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意思是“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说明像“我”一样喜爱莲花的人也很少。
故选C。
【点睛】 参考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 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 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五、课外阅读
9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9题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①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②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心意也。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书画》)
[注]①披哆:绽放,绽开。②房:花房。(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
②此亦善求古人心意也
(2)吴公为什么能看出画中的牡丹是“正午牡丹”?
答案
(1) ①曾经;②善于
(2)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仔细观察,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
解析
(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尝:曾经。
②句意为: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画作的意境。善:善于。
(2)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根据“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分析,吴公从“花的色泽显得干燥”“猫眼睛里黑瞳仁像条线”等细微之处分析了早上和正午花与猫的不同,指出了画中的牡丹是“正午牡丹”。从画家的角度来说,必须要观察仔细观察生活。从赏画的角度来看,要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欣赏画作的妙处。
【点睛】 参考译文: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花下有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好坏优劣。丞相吴公跟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见到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时分的牡丹。凭什么知道的呢?花朵完全开放、花瓣散开,而且花的色泽显得干燥,这是正午时的花。猫眼睛里黑瞳仁像条线,这是正午时的猫眼。假如是早上带露的花,那就应该花冠收拢、色泽鲜亮。猫的瞳孔早上和傍晚是圆的,时间越接近中午就越狭长,到正午时分就细得像一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画作的意境。
六、诗歌鉴赏
10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0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诗歌中哪一个字能体现村民的热情好客? (2)请解释划线诗句的原意及其衍生的意义。
答案
(1) 足
(2) 原意: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小山村。
衍生义: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万物是消长变化的。
解析
(1)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这首诗中诗人紧扣诗题“游”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故体现村民热情好客的一个字应为“足”。
(2)
本题考查名句理解。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
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示例:
愿意: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衍生义: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
七、现代文阅读
11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1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太空教师”再次开讲
①“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各位同学、太家好!我是太空教师王亚平。”伴随着熟悉的声音,“天宫课堂” 第二课开讲了。还是在高速飞行的中国空间站里,还是大家熟悉的航天员老师,这一次,变化的是老师们演示的实验,不变的是带给同学们耳目一新的体验。
②授课过程中,航天员老师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多个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次授课还增加了空间站科学设施的展示,航天员老师介绍了两台神秘又厉害的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据介绍,科学实验柜是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的
主要设施,今年“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空间站将增加更多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科学实验项目,未来“天宫课堂”的形式也将更为丰富。
③进入天地互动环节,地面课堂的同学们十分踊跃。有同学好奇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作息,还有小
小科学迷非常向往未来能进入空间站做研究。
④课程最后,王亚平说:“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探索科学奥妙,未来
的空间站将由你们来建设!”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
链接一
中国两次“天宫课堂”情况对比
第一次
第二次
授课时间
2021年12月9日
2022年3月23日
授课讲台
中国空间站
地面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