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手术患者术中大出血评估及抢救策略.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277150 上传时间:2025-05-12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患者术中大出血评估及抢救策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手术患者术中大出血评估及抢救策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10/14,#,手术患者术中大出血评估及急救方略,副标题,序言,术中大量出血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对外科医生、麻醉医生、输血科医生和护理人员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而处理术中大量出血的关键在于初期发现、迅速治疗、预测治疗,因此做好术中大出血评估,对出血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通过积极、有效地急救方略对患者进行处理,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急救措施之一。,大出血的概念,一般认为,大量出血的定义为患者在,24,小时内损失了,100%,的循环血量或,3,小时内损失了,50%,的循环血量及以上,出血速度达,150 ml/min,或,1.5 ml/kg/min,且超过,20,分钟。,大出血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循环不稳定:血压、心率;,内环境、代谢紊乱:酸中毒、乳酸升高;,脏器功能影响:心、脑、肾;,凝血障碍。,大出血的处理关键,初期发现;,迅速止血;,预测治疗需要;,各学科间积极有效的交流。,大出血的治疗目的,恢复和保持正常血容量;,保证充足的组织氧合;,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大出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凝血物质的丢失;,凝血物质的消耗:组织损伤激活凝血功能使大量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被消耗;,稀释性凝血障碍:用无细胞液和RBC替代一种循环血量后,血浆中凝血因子浓度会降至最初的37%。此状况下,纤维蛋白原是最先下降的,因此在排除了DIC等使纤维蛋白原下降的原因后,从纤维蛋白原浓度可以估计凝血障碍的严重程度,大出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机制,低温使酶反应速度下降及血小板功能下降;,酸中毒使凝血酶活性减少,内外源性凝血反应速度下降;,组织低氧低灌注激活纤溶系统,引起纤溶亢进。,大出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大出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凝血功能监测,老式的凝血功能监测重要通过PT、APTT实现,目前更倾向于采用TEG(血栓弹力图)。,大出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机制,术前血液分离,术前将一定量的全血分离成红细胞PRP(富血小板血浆)分别保留,多用在心脏手术中,目的保留血小板的数量与功能;分离全血量:血容量的20%根据Hb量决定,目的为Hb 10 g/dl。,自体血回收,将术中出血肝素化后回收到搜集器,再通过过滤、生理盐水的洗涤,将纤维素、细胞碎屑、小颗粒凝聚物、骨质、脂肪、游离Hb和肝素清除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自体血回收长处,减少异体输血导致的疾病感染、免疫、输血有关性肺损伤等风险;,减少使用库存血;,与库存血比较,自体血有较高的O2亲和力、生理性的pH、较高的ATP和2,3-DPG。,自体血回收禁忌症,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的自体血放射治疗,可有效清除肿瘤细胞。,污染:羊水、粪便、胆汁,通过过滤器可有效清除磷状细胞和羊膜物质,总的来说,在有禁忌证时采用自体输血应全面分析和充足考虑个体的风险/利益比。,液体复苏,晶体液扩容需要量大,需丢失血量的4倍;不可防止的会引起组织水肿。,胶体液:代谢排除慢、影响肾功能及凝血功能、过敏。,近年趋势减少晶体液输注,倡导增长、初期开始成分血液制品的输注,尤其是血浆及血小板。,大输血,24h内输入一种全身血容量,或,24h内输入10 u浓缩RBC,或,1h内输入4 u浓缩RBC并且出血未止住,或,3h内输入50%的全身血容量,浓缩红细胞,输注RBC可以明显提高CaO2;,RBC增进凝血;,输RBC应使Hb浓度高于6 g/dl,但在心血管风险的患者,应使Hb浓度高于810 g/dl;,一般RC的ABO和Rh血型须相似;,推荐使用去白细胞RBC,因其可以减少组胺释放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风险。,血浆与血小板,1u血小板含PLT250109个;,大出血6 h内输注较高比例的FFP与血小板(1:1)可减少死亡率;,目的血小板浓度50109/L。,纤维蛋白原输注,正常纤维蛋白浓度24 g/L(200400 mg/dl);,研究表明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10 mg/dl是引起大出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原因;,非产科患者纤维蛋白浓度目的1.5 g/L;,60 mg/kg的纤维蛋白原可提高体内纤维蛋白原浓度1.0 g/L。,氨甲环酸抗纤溶,机制:与纤溶酶上的赖氨酸不可逆性结合,阻滞纤溶酶原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维蛋白原的结合,从而克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创伤性失血患者3 h内使用氨甲环酸可减少全因死亡;,氨甲环酸使输血量减少大概30%。,使用方法,1000 mg iv 10 min内,后续1000 mg ivgtt 8 h,或;,1530 mg/kg。,小结,手术时大出血是手术治疗比较常见的状况,麻醉医生应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积极准备,对引起大出血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应的救治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建立有效的术中大出血救护途径。,小结,因此,对于术中大量出血患者的救治目的为:维持MAP 60 mmHg,SBP 80100 mmHg,HB 79 g/dl,INR1.5,aPTT42 s,纤维蛋白原1.52 g/L,血小板50109/L,pH 7.357.45,中心温度35,碱剩余-3 mmol/L,乳酸2 mmol/L。,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