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乳腺癌护理课件新.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276480 上传时间:2025-05-1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护理课件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乳腺癌护理课件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乳腺癌护理,主讲人:闫林平,主要内容,1,、乳腺癌相关知识介绍,2,、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要点,3,、乳腺癌根治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及护理,4,、乳腺癌的预防,“,黛玉”的一生!,1965.10.292007.05.13,于娟,上海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2009,年,12,月确诊患乳腺癌(骨转移),病中博文,活着就是王道,感动无数人,2011,年,4,月,19,日凌晨辞世,用心,爱护您的乳房,呵护健康,乳腺癌相关知识介绍,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全身恶性肿瘤,7%,10%,,是女性健康的第一公敌,被称为“,女性第一杀手,”。,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50,万死于乳腺癌。,乳腺癌是最能被患者自己发现恶性肿瘤。,流行病学,北美、北欧高发,,4,倍于亚、非、拉美。,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我国上海发病率最高。,乳腺癌多发女性,男性只占,1%,。,20,岁以前少见,,35,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多发,尤其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多见。,我国乳腺癌发病特点,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癌患者年龄比较轻,发病年龄高峰较西方国家早,10,年,约在,40-49,岁,但,30,岁以后发病率就已明显增加。,就诊患者中,中晚期比例相对高。,乳腺癌,5,年生存率比较,一期乳腺癌,5,年治愈率,90%,95%,二期乳腺癌,5,年治愈率,70%,到,80%,三期乳腺癌,5,年治愈率,40%,到,50%,左右,四期乳腺癌,5,年治愈率,20%,。,乳腺癌的治愈率与期别有关系,期别越早愈后越好。,防治乳腺癌的关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表现,1,、乳房肿块,80%,首发症状为无意中发现的无痛性肿块,常位于外上象限,其次在乳头、乳晕和内上象限。多单发、质硬、表面不平、活动欠佳、分界不清。,乳腺癌的临床表现,2,、乳房外形改变,乳腺皮肤改变:“酒窝征”:癌组织侵及,Cooper,韧带(乳腺悬韧带)导致其缩短,向下牵拉皮肤,引起皮肤的局部凹陷。,乳房局部突起。,乳头偏移或回缩:肿瘤侵及乳管收缩所致。,乳头溢血、溢液。,3,、晚期表现,癌肿固定于胸壁。,“橘皮样”改变: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出现皮肤增厚水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毛囊显得特别深陷。,卫星结节:癌细胞浸润表皮大片皮肤,表现为局部多数坚硬结节。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形成“铠甲胸”。,皮肤破溃,形成溃疡。,全身恶病质表现:消瘦、乏力、贫血、发热等。,乳腺癌的临床表现,4,、转移征象,淋巴转移多为同侧腋窝下淋巴结转移,少有对侧转移。早期淋巴结散在、活动好,继之数目增多、融合,出现上肢淋巴水肿、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远处常见肺、骨、肝转移。,5,、特殊类型乳腺癌,炎性乳癌,:多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年轻妇女,临床表现犹如乳腺炎,预后极差、发病后数月内死亡。,乳头湿疹样癌,:,paget,病,临床表现如同慢性湿疹,预后好。,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乳腺癌的,TNM,分期,(一),原发肿瘤(,T,)分期,T0,:原发肿瘤未查出,Tis,:原位癌,T1,:癌瘤最大直径,2cm,T2,:癌瘤最大直径,2cm5cm,T3,:癌瘤最大直径大于,5cm,(二),局部淋巴结(,N,)分期,N0,: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N1,: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尚可推动,N2,: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N3,:有同侧锁骨下和(或)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三),远处转移(,M,)分期,M0,:无远处转移,M1,: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乳腺癌的治疗,局部治疗:,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全身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包括去势治疗,抗雌激素治疗(三苯氧胺),孕酮类药物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生物靶向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方式,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的扩大根治术,乳腺癌的改良根治术,全乳房切除术,保乳手术,乳腺癌围术期护理,术前护理,术前评估,1,、健康史,一般资料:年龄、月经史、生育史。,过去史:有无其他疾病(肿瘤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2,、身体状况,局部:有无腋窝和其他部位淋巴结长大。,全身:估计可能采取的手术及病人对手术治疗的耐受性,以便在手术前后提供针对性护理。,3,、辅助检查结果。,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术前护理措施,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配合手术治疗。,皮肤准备:备皮,上自锁骨上,下至脐水平,包括患侧上臂和腋下,胸背均超过中线,5CM,以上,,沐浴、更衣、修剪指(趾)甲。,胃肠道准备: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个人准备:沐浴更衣,修剪指甲,取下金属饰品、假牙、隐形眼镜,佩戴手术标识腕带。,用药准备:遵医嘱做好药物过敏试验,执行围术期用药。,术前晚及手术日晨测,T,、,P,、,R,,如有发热、感冒或月经来潮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后评估,了解患者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评估患者康复状况: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观察皮肤受压情况。观察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评估有无疼痛、发热等术后反应,并遵医嘱给予处理。,评估患者心理及认知状况,乳腺癌围术期护理,术后护理,与手术室护士做好床头交接。,体位:全麻患者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手术当天平卧,躯干制动。,观察生命体征,如行乳腺癌扩大根治术,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有无呼吸困难,胸闷,切口疼痛(因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有损伤胸膜的可能,形成气胸)。,术后护理措施(一),患肢护理:患侧上肢三角巾悬吊。手术当天患侧上肢制动,避免外展,臂下垫一软枕,协助患者抬高患侧肢体,15-30,厘米,观察患侧肢体有无肿胀,末梢血运情况。术后,3,天内患者肩关节制动。,伤口护理:观察伤口敷料渗血、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查看皮瓣是否紧贴创面,如胸带加压包扎,需松紧适宜,以维持正常血运为宜。发现皮瓣不能紧贴胸壁且有波动感,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术后护理措施(二),引流管的护理:,目的是引流出皮瓣下积血积液,使皮瓣紧贴创面,避免坏死、感染、促进愈合。,妥善固定,防止脱落。,保持通畅,保证负压,定时挤捏。,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记录。,防感染。,做好健康指导。,术后护理措施(三),预防压疮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用软枕、垫圈放在骶尾、足跟等易受压部位,每,1-2,小时更换部位一次。手术当日协助患者床上活动下肢,术后第一天协助患者下床活动。,饮食指导:次日进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做好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安慰患者。,疼痛护理,功能锻炼:术后第一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康复锻炼,术后护理措施(四),术后护理措施(五),出院指导:坚持患肢功能锻炼;患肢避免注射、输液、抽血等治疗;患肢不提举重物,不穿紧袖的衣服,不佩戴手镯、戒指、手表等物;每月自查健侧乳房,定期来院复查(术后第,1,年每,3,月,1,次,第,2-5,年每,6,月,1,次,第,6,年起每年,1,次);加强患肢的锻炼和运动,抬高患肢,向心性按摩可预防和改善淋巴水肿。,乳腺癌患者营养与饮食,宜进清淡、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低脂高纤饮食。,无特别忌口食物,绿色、自然最健康。,四不吃: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如,蜂皇浆、哈士膜,等);花粉类(如,灵芝孢子粉,等);胎盘类、胎盘成分制品;未知成分保健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菌菇类、豆类、海带,。,食物搭配均衡。,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一)出血:,原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由于持续负压引流,体位改变或剧烈咳嗽等原因,使电凝的凝血块脱落或结扎的丝线滑脱;应用化疗或激素类药物使伤口容易渗血。,预防及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引流管护理;少量出血,通知医生予以加压包扎;大量出血,立即加压止血、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备血、采集血标本、遵医嘱补血补液、观察及记录病情变化、必要时做好手术止血准备、心理护理、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二)伤口愈合延迟(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原因:包扎不贴合;吸引压力不适;肩关节过早运动;其他(高龄、糖尿病、放疗等)。,预防及护理:伤口加压包扎;保持有效负压引流;术后肩关节活动不宜过早;增加营养,控制血糖;小范围:清洁换药;大范围:坏死皮瓣切除,二期植皮。,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三)感觉异常:麻木 刺痛 酸胀,原因:臂丛及胸壁神经损伤。,预防及护理:按摩;神经恢复;自体适应。,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四)功能障碍,原因:淋巴清扫;手术疤痕挛缩;其他(皮瓣坏死、伤口愈合不良等)。,预防及护理: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早期:术后,24,小时开始,中期:术后,1,个月 患肢可以高举过头,后期:术后,3,个月 游泳、乒乓球,目的:腋窝淋巴结清扫后,腋窝皮肤出现粘连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加之术后疼痛导致患者不愿活动,肌肉和周围组织疏松而致关节挛缩,随时间推移,肩关节挛缩可导致冰冻肩。术后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可增强肌肉力量、松解和预防粘连,避免造成患肢功能障碍和淋巴水肿。,方法:术后第一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渐进式功能康复操:术后,1,天:握拳运动;术后,2,、,3,天:手腕运动;术后,4,、,5,天:肘部运动;术后,6,、,7,天:上提运动;术后,8,、,9,天:旋肩运动;术后约,11,天:爬墙运动;术后,12,天:体转运动;术后,12-14,天,:,外展运动。功能锻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如引流液量多者,尽量减少肘部外展运动。,患肢功能锻炼,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五)患肢水肿,原因:淋巴清扫。,护理:坚持做好功能锻炼;,切实做好患肢保护;,向心性按摩:自下向上、先上后下;,使用弹力手臂套;,循环压力泵治疗;,一生呵护 贵在坚持 重在预防,患肢水肿的预防,避免受伤,防止感染,避免行静脉治疗:包括注射、输液、采集血标本;,避免日常生活受伤;,防蚊虫叮咬。,避免受压,防止水肿,避免戴过紧过重的手表、手镯;,避免测量血压;,避免穿过紧的衣服;,避免长时间下垂;,避免背、提过重物品;,(六)乳房缺失,假体 重建,恢复 体型,保持 平衡,恢复 自信,胸壁 保护,重塑美丽,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乳腺癌如何预防?,乳腺癌发病高危因素,月经状况,:初潮,50,岁、经期,35,年。,婚育状况,:初产,35,岁、,40,岁以上未孕、反复的人工流产。,哺乳史,:产后未哺乳者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加。,激素水平,: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关系密切。,乳腺疾病史,:乳房的良性疾病可能会进展为乳腺癌,而单侧的乳腺癌病史可使对侧的发病率较常人高出,2,5,倍。,遗传和家族史,。,饮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会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环境因素,:电离辐射、低剂量诊断用射线、主动或被动吸烟。,其他因素,:生活精神刺激、心理障碍、特别是忧郁、肥胖、糖尿病等。,乳腺癌预防措施,积极治疗乳房的良性疾病。,合理饮食:低脂高纤,慎服激素类药物和保健品。,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起居要规律。,适当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又可避免肥胖。,给乳房松绑:每天戴胸罩时间不超过,8,小时。,母乳喂养可降低发病率,哺乳时间长短和发病率呈负相关。,定期做乳房检查:包括乳房自查及专业性检查。,一、乳房自检的最佳时机,二、乳房自检的范围,三、乳房自检的常用方法,四、乳房自检的步骤,五、出现哪些情况应立即,就医,乳房自检,绝经前:月经后,7-11,天,此时乳房较松弛,容易检查,绝经后:容易记住的日子,如每月的第,1,天或最后,1,天,乳房自检的最佳时机,乳房,腋窝,乳头乳晕,锁骨上区,乳房自检的范围,对镜自照法 平卧触摸法,1.,对镜自照法,2.,平卧触摸法,乳房自检的方法,1,、面对镜子,双手叉腰,观察双乳外形、轮廓有无异常,2,、举起双臂,观察双乳外形、皮肤、乳头、轮廓有无异常,乳房自检的步骤,3,、右手触摸左乳房外上,有无肿块,4,、右手触摸左乳房外下,有无肿块,乳房自检的步骤,5,、右手触摸左乳房内下,有无肿块,6,、右手触摸左乳房内上,有无肿块,乳房自检的步骤,7,、仰卧平躺,肩部稍垫高,举起一侧手臂,对侧手指触摸腋下、乳房尾叶、锁骨上有无肿块,8,、触摸乳晕周围是否有包块,最后挤压乳头是否有液体流出,乳房自检的步骤,9,、同法检查对侧乳房,乳房自检的步骤,乳房肿块:无痛性、边界不清、质硬等,乳头溢液、溢血:淡黄色、咖啡色等,乳房皮肤的改变:橘皮样改变,乳头的改变:乳头内陷、乳头糜烂,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医,乳腺癌排查六法,第一种:每月自检,第二种:医生触诊,第三种:乳腺红外线扫描检查,第四种:,B,超检查,第五种:钼靶,x,线检查,第六种:细胞学穿刺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