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医院感染爆发防止与控制,1,目录,一、感染爆发定义,二、感染爆发经典案例,三、防止手术部感染措施,四、感染爆发上报处理流程,2,目录,一、感染爆发定义,二、感染爆发经典案例,三、防止手术部感染措施,四、感染爆发上报处理流程,3,背景,医院感染爆发危害大,不能及时发现、有效处置,认识和有关专业知识局限性,卫生部医院感染爆发汇报及处置管理规范,-规范了医院感染爆发汇报程序及组织管理,-对医院感染爆发处置的详细环节、流程未作明确规定,卫健委医院感染爆发控制指南,4,医院感染的定义,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在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原则医院感染名词、术语,5,定义,医院感染爆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爆发:在医疗机构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医院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原则医院感染名词、术语,6,定义,医院感染汇集: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医院感染假爆发:疑似医院感染爆发,但通过调查排除爆发,而是由于标本污染、试验室错误、监测措施变化等原因导致的同类感染或非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增多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原则医院感染名词、术语,7,目录,一、感染爆发定义,二、感染爆发经典案例,三、防止手术部感染措施,四、感染爆发上报处理流程,8,经典案例1-宿州眼球事件,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成果10名患者均出现实状况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12日上午,10名患者相继出现眼部肿疼等感染体现。所有患者被急送上海一家医院治疗。至17日,9名患者相继实行单眼眼球摘除手术。,9,经典案例2-贵州德江县人民医院14名孕妇剖腹产后伤口久治不愈,9月中下旬以来,陆续出现孕妇剖腹产后伤口久治不愈现象。一种共同症状折磨这些产妇:看上去将近愈合的伤口,皮肤下面其实已经感染化脓,不停渗出浅黄色的液体。,根据贵州都市报记者记录,这期间至少有14名剖腹产产妇出现类似症状。,10,经典案例3-上海手术室医院感染爆发流行事例,上海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18例肺炎克雷白杆菌血液感染,上海某医院心脏手术后鲍曼不动杆菌血液感染爆发,11,经典案例4-变温水箱惹得祸美国开胸心脏手术感染非结核分支杆菌,10月2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约克市一家医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术中使用了变温水箱,发现至少8人发生感染,4人死亡。,变温水箱运用水通过一种升温和冷却毛毯的闭合环路来调整温度。尽管水并不与病人直接接触,但被污染的水很也许进入装置的其他部分,进而通过装置的排气孔经空气传播给病人。,12,-,摘自,SIFIC,官微,对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思索(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即招致严重后果;,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传播环节在发生变化,老式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较前减少,而经血液、经呼吸道、或直接接触污染导致的感染增长;,医院感染防止措施要针对传播途径的变化,推广科学的原则防止措施;,13,对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思索(2),医院感染爆发事件要及时汇报和处理的应急预案,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合适途径汇报医院感染爆发事件,以减少或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警钟长鸣!,14,目录,一、感染爆发定义,二、感染爆发经典案例,三、防止手术部感染措施,四、感染爆发上报处理流程,15,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是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两个基本环节,16,无菌操作,穿刺,外科手消毒及原则,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无接触式),建立无菌手术台,患者手术野皮肤(粘膜)的消毒原则,17,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手术进行中,所有工作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洗手护士不得从术者背后传递器材;巡回护士不可用手越过无菌台传递物品,倒生理盐水;手术器械的放置不能超过无菌台面。,手术人员有必要调换位置时,应稍离开手术台,背对背地进行互换,并注意不得污染手臂及无菌区域。,凡已打开,放在无菌台上的备用物品,不管使用与否,均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里,必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18,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合线固定,仅暴露手术切口,最佳使用手术薄膜或切口保护器,保护切口。,手术中用过的器材要及时擦净血迹,以减少细菌污染及增殖。接触过肿瘤及胃腸腔的刀剪等器械,应视为已遭污染,必须与其他器械分开,单独放置和处理。,19,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开始后通向室外的正门不再启动。手术间的人员应防止不必要的活动,参观手术人员要与手术区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给手术者擦汗时,术者的头部应转向侧面并用湿毛巾擦拭;手术间内不得做与本次手术无关的任何活动,如叠敷料等。,20,医院的消毒和灭菌,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到达无害化的处理。,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21,隔离,定义:采用多种措施、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技术措施。,原则=“原则防止”和“基于传播途径的防止”,22,原则防止,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管与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与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用防护措施。,基本特点: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采用对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23,原则防止措施,详细规定:,一、估计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操作,要戴手套。,二、接触不一样患者时要换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目镜或者面罩。,三、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应及时消毒处理;,四、防止也许会导致锐器损伤的操作,如用后针头不可回套针帽。,24,血液、体液传播防止措施,重要用于防止HIV、HBV、HCV、梅毒等的传播,按规定执行原则防止措施。,规定:注射器、针头、输液器、侵入性导管等必须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巾”执行,标本应醒目注明,已引起重视。,25,血液、体液隔离,1、感染患者安排在感染手术间。,2、为防血液、体液等溅到脸部或污染工作服,应戴口罩、护目镜并穿隔离衣。,3、接触病人的血液或体液应戴手套。,4、防止被针头等利器刺伤,若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也许污染时,应立即用手卫生。,26,5、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识后送消毒或按医疗废物统一处理。,6、病人用过的针头等应放入防水、防刺破且有标识的利器盒内,按医疗废物统一处理。,7、物品表面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血液、体液隔离,27,医院常用灭菌措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2%,戊二醛浸泡,10,小时,28,使用的诊断器械、器具与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29,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消毒措施,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如口腔护理用品等耐热、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的消毒措施如下:,耐高温、耐湿的管道与引流瓶应首选湿热消毒;,不耐高温的部分可采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宜采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与消毒;,无条件的医院,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可采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一次性,30,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诊断用品的清洁与消毒,诊断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75%酒精擦拭。袖带遇污染:清洗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寄存备用。,31,突发性感染事件处理要点,隔离,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消毒,暴露后药物治疗,建立和完善疾病监测与管理体系,32,目录,一、感染爆发定义,二、感染爆发经典案例,三、防止手术部感染措施,四、感染爆发上报处理流程,33,面对突发性感染性事件尤其是病原体未明的疾病,采用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控制、防止和治疗措施是将风险与危害降到最低的方式。,对知之甚少的感染性疾病的控制措施要格外周全,切不可低估其危害,切不可低估的控制过程中将碰到预料之外的困难。,34,感染控制和防止措施,控制传染源,积极救治感染患者,对其他也许的感染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与感染患者亲密接触的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陪护、探视人员等进行医学观测,观测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或无新发感染病例出现为止。,切断传播途径:根据发生医院感染爆发的特点,切断其传播途径。停止使用可疑污染的物品,或经严格消毒与灭菌处理及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保护易感者:对免疫功能低下、有严重疾病或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采用保护性隔离措施,在需要的状况 下可实行特异性防止保护措施,如接种疫苗、防止性用药等。医务人员也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35,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积极实行医疗救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时开展或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测等,36,卫生部医院感染爆发汇报及处置管理规范,第十三条 医院发生如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汇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规定,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同步向所在地疾病防止控制机构汇报。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逐层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如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爆发;,(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也许导致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37,卫生部医院感染爆发汇报及处置管理规范,第十条 医院发现如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金水区卫健委),并同步向所在地疾病防止控制机构汇报。,(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爆发;,(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第十二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汇报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如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键委。,(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二)由于医院感染爆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爆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38,39,小结,目的:,规范:发现、界定、处置爆发的环节、流程;,降害: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保障医疗安全,原则:边调查、边控制、迅速反应、合适处置,快:敏锐的院感爆发的嗅觉,准:精确运用(分子)流行病学等措施查找也许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原因,狠:确认爆发原因,立即有的放矢地采用措施,40,41,41,结束语,爱心在手、感控在行动,控制感染、“手”当其冲,防止为主、安全第一,我们将安全医疗回报给患者,保证医患安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