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最苦与最乐,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1课,梁启超,第1页,居里夫人说:“世上最高兴,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张,潮却随笔写下:“人莫乐于闲”。“闲”能读书;游名胜;交益友。高兴是我们,所需求,亦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要素。细翻自己人生扉页,想必有许多事令你痛苦或高兴,请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认识。,导语,第2页,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889年中举人。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作者简介,第3页,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流畅凝练语言。,2.了解本文严密论证方法。,3.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第4页,解释词语:,失意:,如释重负:,莫若:,达观:,注音:,契约()揽(),悲天悯人(),不得志。,形容心情担心后轻松愉快。,不如。,对不如意事情看得开。,字词检测,第5页,哀叹时事艰危,同情人民疾苦。,证实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文书。,悲天悯人:,契约:,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顿。指奋斗到死为止。,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人,品德高还有志向有理想人。,字词检测,第6页,用最喜欢方式自由朗诵课文并填空。,_,是人生最大痛苦。,_,是人生最大高兴。,负责任,尽责任,整体感知,第7页,人生当_,,而不能 _。,勇于负担责任,逃避责任,用最精练语言概括中心论点。,“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整体感知,第8页,文章能够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理清结构,一、(1、2段)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痛苦”。二、(3段)论“尽责任是人生最大高兴”。三、(4、5段)论“人生当勇于尽责任”。,第9页,研读课文,(一)谈苦,第10页,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原因是,,失意而不苦原因是,,老、病、死不苦原因是,。作者认为真正痛苦源自,。,依据课文内容填空:,知足,安分,达观,责任,谈,苦,第11页,为何“身上背着一个未了责任”最苦呢?,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谈,苦,第12页,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实自己观点呢?,个人对他人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谈,苦,第13页,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个责任吗?,对人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对事责任:,凡属我应该做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谈,苦,第14页,对自己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自己和未来自己立了一个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谈,苦,第15页,(二)论乐,第16页,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含义和作用。,论,乐,第17页,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古语如释重负,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负担。形容心情担心后轻松愉快。,含义:原来担心或害怕担心心情得到了缓解。,论,乐,第18页,作用:,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轻松愉快心情和高兴自由境界。,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含义:不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论 乐,第19页,作者认为这种乐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了解。,相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乐处。,高兴之权,操之在己。,论,乐,第20页,(三)担责任,第21页,找出作者引用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含义以及要证实什么。,担,责,任,第22页,孟子君子有终生之忧,含义:君子一生担心对社会国家所负责任没有做好,因而终生都处于忧虑之中,但不会有一朝一夕对个人遭遇激愤。,担,责,任,第23页,曾子任重而道远,曾子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含义: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含义:一直走到死 时候才放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担,责,任,第24页,证实天下事从苦中得来乐才是真乐,从而得出了“人生当勇于负担负责”结论。,引用名言作用,:,担,责,任,第25页,作者为何说“仁人志士忧国忧民”、“诸圣诸佛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因为“尽得大责任,就得大高兴”,“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所以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担,责,任,第26页,最终一段证实了什么内容呢?“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一样?,“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论;“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证实了“人生不应该逃避责任”。,担,责,任,第27页,文章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终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合作探究,第28页,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尽得大责任,就得大高兴;尽得小责任,就得小高兴。,最乐,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合作探究,第29页,2.文中利用了哪些不一样句式和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论证方法:引证、例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句式:陈说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必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合作探究,第30页,即使本文谈是严厉话题,但因为句式、论证方法改变,使得文章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好处:,合作探究,第31页,3.本文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好处:,大量排比,使文章流畅,气势磅礴;设问能够引发读者注意和思索;反问使语气更强烈,增强语言说服力。,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合作探究,第32页,分,说,最苦:,未尽责任,最乐:,尽了责任,有苦才有乐,苦中有真乐,责小得小乐,责大得大乐,总说,负担责任 取得高兴,板书设计,第33页,1.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词语、俗语、谚语。,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拓展延伸,第34页,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能够改变心情。,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能够展现笑容。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能够勇敢面对。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能够事事尽力。,拓展延伸,第35页,提醒:,培养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责任感。,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对失败。,培养学习责任感。,拓展延伸,第36页,反馈练习,第37页,读名言,说含义,举实例。,例:(1)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句义:不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举例:如安贫乐道颜回、笑口常开弥勒佛,反馈练习,第38页,(2)孟子:君子有终生之忧。,句义:君子一生都有还未尽完责任忧虑。,举例:孙中山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反馈练习,第39页,(3)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句义:我天天用下面三件事情来反省自己。为他人做事,有没有不尽力地方?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呢?老师,所教课业,有没有认真,复习呢?,举例:桃园三结义、,一诺千金,反馈练习,第40页,(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句义:在天下人都还未忧虑之前,就先忧虑;在天下人都以为高兴之后,才觉高兴。,举例:屈原等爱国仁人志士,反馈练习,第41页,铭记责任,鲁迅先生说过:“在人生路上,,将血一滴一滴滴过去,以饲,他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认为高兴。”英国文学家狄更斯也说过:“人能尽自己责任,就能够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把人生这杯苦酒滋味给抵消了。”我们每个人都被生命问询,而我们也只有以“负责”来回复生命。让我们铭记责任,因为“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主要本质。,第42页,再见,第4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