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页,第2页,第3页,从以上图片中可以看出是哪个季节?,春天,第4页,我们学过哪些关于春天的古诗?,村居,江畔独步寻花,春日,第5页,大林寺桃花,第6页,第7页,第8页,第9页,【大林寺桃花】,唐 白居易,人 间 四 月 芳 菲 尽,山 寺 桃 花 始 盛 开。长 恨 春 归 无 觅 处,不 知 转 入 此 中 来。,第10页,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第11页,这首诗是作者游庐山大林寺所作,,当初,身居大夫要职白居易因直言上谏,得罪朝廷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因心情郁闷,登庐山游大林寺花婧园时触景生情,,山下春天已过去,而这里桃花盛开,诗人喜出望外,,即兴写就此诗,。,第12页,词句注释,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人间:指庐山下平地村落。芳菲:盛开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才。,长恨:经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寺庙里。,第13页,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桃花才刚才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第14页,白话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桃花才刚才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第15页,为何别处春花都凋谢了,,大林寺桃花才刚才盛开呢?,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时候,第16页,第17页,大林寺桃花在季节上为何比山下要开得迟?,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季节出现也较晚,。因为山里地势比平原高,气温低,所以大林寺桃花开得迟。,第18页,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急忙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所以当这始所未料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感到,十分,惊异和欣喜。,大林寺桃花,唐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第19页,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春光,把春光写得详细可感,形象漂亮;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好像真是有脚似,能够转来躲去,十分,顽皮惹人,喜爱,。,第20页,这首诗前两句讲四月春末在山寺见到桃花,后两句表示诗人在山寺碰到春天喜悦心情,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友好、清新大自然热爱之情。,第21页,谢谢大家,第2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