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开学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62358 上传时间:2025-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开学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开学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意事项: 1 2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选择题必须使用 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 工整、字迹清楚。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4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共 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 .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2 .下图关于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中原与西域的物种交流情况,它反映了 A.西域已经纳入中国疆域 B.中原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C.当时推行开明民族政策 D.丝绸成为市场主要媒介 3 .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人物 内容 将军冯邕之妻元氏 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 长乐长公主元瑛 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 乐安郡公主元仲英 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 该表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 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 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 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 4 .据统计,两税法颁行前夕中央统计的户数为 120万户,两税法颁行时朝廷派黜陟使到各 第1页,共 6页 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 2025届备课组 { #{QQABZQSAgggIQJJAABgCAwF6CAKQkBACCYgOBBAAoAAAQAFABAA=}#} 道勘查户口,结果查得主户 180万,客户 130万。这表明,两税法的颁行 A.促进了全国人口的增长 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税制 C.使主户的负担有所减轻 D.加强了对土地兼并的控制 5 .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 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 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 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 6 .下表为明代初年与明中期太湖流域各府稻田数量。 府名 洪武时期(亩) 万历时期(亩) 苏州 松江 常州 嘉兴 湖州 总计 9850671 5132290 7973188 4500683 5219242 32676074 9295951 4247703 6425595 4323298 6112872 30405419 洪武时期至万历时期稻田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B.人口数量急剧增多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7 .下图是《顺风相送》的内容要点。该书是明朝时修成的航海手册,在当时传抄较广。它 反映出当时 A.海禁政策转向废弛 B.传统科技承古萌新 C.西学东渐日渐兴起 D.海洋意识潜滋暗长 8 .下列示意图旨在说明 第2页,共 6页 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 2025届备课组 { #{QQABZQSAgggIQJJAABgCAwF6CAKQkBACCYgOBBAAoAAAQAFABAA=}#} A.社会分工的作用 B.宗教形成的背景 C.文明产生的条件 D.聚落形成的优势 9 .11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铸币的控制较弱,许多铸币厂由教会掌控,其发行的货币 占主导地位。法国铸币业被大领主控制,货币的原料、工艺、和设计都颇为粗劣。英国王室 则控制了大量铸币厂,每三到六年便调整货币设计。这表明当时的西欧诸国 A.教会引领货币经济改革 B.封建经济陆续走向瓦解 C.王室鼓励工艺创新 D.王权集中程度存在差异 1 0.1669年,国际贸易重要港口阿姆斯特丹在全城设立了多达 1800盏街灯,由 100名城市 点灯人负责运营。该市还雇佣 150名市民每夜在大街小巷巡逻。造访该城的来客纷纷注意到 这里少有犯罪和骚乱。同期,伦敦的夜晚也沐浴在玻璃灯笼的光辉之中。17世纪末,欧洲人 第一次驯服了夜晚。据此可推断 A.西欧海外活动获利丰厚 B.科学发展拓展人类活动空间 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变 D.工业革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1 1.下表为某学者关于 18世纪启蒙思想文化谱系的研究成果。这说明启蒙运动 领袖人物 主要成就 第一 代 在洛克和牛顿著作的基础上为启蒙运动奠 基 孟德斯鸠、伏尔泰 第二 富兰克林、休谟、卢梭、狄德罗、孔 狄亚克、爱尔维修、达期贝尔 反对教权主义和科学思想融合成自圆其说 的现代世界观 代 第三 霍尔巴赫、贝卡里亚、莱辛、杰斐 逊、维兰德、康德和杜尔哥 研究领域包括神话研究、唯物主义、政治 经济学、司法改革与实际政治斗争 代 A.传承了欧洲人文主义发展成果 B.理性思想的内涵和影响得到拓展 C.使欧洲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 D.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第3页,共 6页 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 2025届备课组 { #{QQABZQSAgggIQJJAABgCAwF6CAKQkBACCYgOBBAAoAAAQAFABAA=}#} 1 2.20世纪 80年代,法国七位史学家推出了《法国当代史:身份与变化,从 1789年至 今》。该著作共有七个专题:导言,法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法国人口问题的特殊性,1789 年至 1980年的法国农民,工人阶级的增长,法国国家、政权与民主,政党、政见与思潮。 这可用以说明,当时法国史学家 A.以编年体的形式叙述宏大历史 B.阐释历史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C.已摆脱冷战思维对史学的影响 D.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撰写了法国通史 1 3.1916年,英占北尼日利亚颁布土著政权法,宣布尊重传统统治者,在各自族群中的神圣 地位,保留原有继承程序和仪式,维持既有官员和政权机构,同时规定政权性质为英国治下 殖民地的地方政权,由此可见英国 A.授予北尼日利亚的治权 B.利用土著政权进行间接统治 C.承认殖民地民族自决权 D.维持当地社会传统权力结构 1 4.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表示:“世界大乱要求毫不延缓地研究劳资关系中出现的困 难,迫使我们把自己家里的事情整顿好。坦白地说,在没有承认工人长期为之斗争的基本权 利之前,是不可能经常地、稳定地调整好劳资关系的。”这表明 A.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B.美国国内革命形势渐趋成熟 C.世界大战有利于各国改善工人待遇 D.法西斯主义威胁到美国社会的稳定 1 5.20世纪 60年代,美苏在中东的对抗和争夺空前白热化,但鉴于双方外交政策中无法克 服的弱点与不能解决的矛盾,又不得不互相妥协,并且都不希望自己直接卷入阿以冲突中, 这在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后突出地表现了出来。这强调的是 A.中东战争的战略态势 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C.美苏对抗的冷战特征 D.多极化格局的进程遭受挫折 1 6.最新研究表明,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南非等全球南方国家,在地区安 全、经济贸易一体化及发展治理、人权、气候变化、海洋治理等方面,参与或创建了许多新 规则和新制度,正在形成全球南方自身的规则和制度“集群”。这表明 A.经济区域集团合作程度不断加深 B.南方国家发展推动国际秩序变革 C.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经形成 D.金砖国家主导制定世界经济规则 本卷包括 4道必答题,共 52分。 1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阶段政治特征是研究该阶段政治等现象的重要抓手。 阶段 政治特征 春秋战 宗法分封制走向崩溃,各国展开争霸、兼并战争;各国纷纷变法;奖励军功取 国 代了世卿世禄,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 第4页,共 6页 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 2025届备课组 { #{QQABZQSAgggIQJJAABgCAwF6CAKQkBACCYgOBBAAoAAAQAFABAA=}#} 秦汉 ① ②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③ ④ ⑤ — —据朱绍候等总主编《中国古代史》等 从①~⑤中任选三处,参照春秋战国时期阶段政治特征的表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陈述。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 材料一 宋朝治安管理实行“双轨制”,一是沿袭历代做法,由各级政府首长全权负责,主管 盗窃斗讼事宜及防范、缉捕等,二是以禁军为主体,组建与路、州、县三级政府平行的巡检官 系统。汴京在“巡检使”统领下,划分成若干治安责任区“厢”,每一厢设机构“厢公事所”, 主管本厢治安行政。宋政府专门组建了“皇城司”,负责地下侦缉,伺察官员的不法行径,侦 伺敌国的间谍活动。根据建隆四年(963 年)颁布的《宋刑统》等规定,“言詈(责骂)祖父母、 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等均列入威胁城市治安的“不法”行为。 — —摘编自陈鸿彝《宋代城市治安管理模式杂谈》 材料二 11、12世纪,西欧城市内开始设置由居民选举而来并具有一定任期限制的执政官。 执政官在负责地方日常行政事务外,还兼管城市治安事宜,尤其是对市场交易纠纷、城市土地 买卖纠纷、债务纠纷等进行处置。象征城市的审判权和自治权的标记首先是治安的标记,如市 场上的十字架和钟楼。城市的民事习惯法普及到治安所及之处,城市治安法仅限于“城墙之 内”,治安以全城居民的集体宣誓作为前提条件,全城居民起誓不妨碍治安,并向其他受到人 身或财产侵害的市民伸出援助之手,而市民阶级只能受他们自己的地方长官审判。 — —摘编自[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城市治安管理的主要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宋代,中世纪西欧城市治安管理的不同之 处,并简析原因。(10分) 1 9.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18世纪末到 19世纪中期拉美独立运动和亚洲革命风暴中代表人物简表 玻利瓦尔 洪秀全 1 783年,出生于西属拉美的土生白人家庭,拥有大种 1814年,出生于广东农家,读过 植园和众多奴隶。1793年,拜西蒙·罗德里格斯(崇 村塾,后担任本村塾师。1843 第5页,共 6页 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 2025届备课组 { #{QQABZQSAgggIQJJAABgCAwF6CAKQkBACCYgOBBAAoAAAQAFABAA=}#} 拜卢梭)为师。1804年,前往巴黎,成为拿破仑的随 从官,参加拿破仑的加冕礼。1808年,拿破仑入侵西 班牙,玻利瓦尔策划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 年,屡次落第后,创立拜上帝 教,自称是受命于上帝,下凡来 铲除妖魔、拯救百姓。 1 816-1825年,经过艰苦斗争,领导解放哥伦比亚、委 1851年,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 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多地。 王,定国号。 1 826年,玻利瓦尔彻底结束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统 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 治。 田亩制度》。开始深居简出,生 活奢靡,大权交由杨秀清掌握。 1 856年,杨秀清逼封万岁,洪秀 全密诏韦昌辉等诛杀杨秀清及其 家人、部属。 1 864年,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 在清政府和列强的联合镇压下失 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玻利瓦尔和洪秀全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结果迥异的原 因。(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革命运动对各自历史进程发展的积极影响。(8分) 2 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百年历史风云千头万绪,掌握其基本发展线索与脉络既有益也有必要。历史学家王红 生在其著作《二十世纪世界史》中,力图通过如下一些概念建构阐述 20 世纪世界史的基本 框架。 首先是“资本主义”。20 世纪是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世纪。 第二个概念是“社会主义”。20 世纪是社会主义的悲喜剧。 第三个概念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缘起于西方,20 世纪成为东方社会思想的主轴。 第四个概念是“法西斯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概念相比,法西斯主义 是 20 世纪独有的概念。 — —摘编自王红生《二十世纪世界史》 围绕 20世纪世界史的一个或多个概念,结合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 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第6页,共 6页 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 2025届备课组 { #{QQABZQSAgggIQJJAABgCAwF6CAKQkBACCYgOBBAAoAAAQAFABAA=}#} 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西周和春秋战国(中国)。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诸侯国在遵循周礼的同时尊重当地 风俗。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各国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需要重构统治秩序以增强自 身实力,变革礼制、移风易俗就是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方式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建立起更有利于自己统治的 秩序,A 项正确;限制贵族特权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从整体上构建有利于自身的统治秩序,排除 B 项;以 德行教化民众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是主要出发点,排除 C 项;宗法血缘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变革礼制,移风易俗并不能打破宗法血缘关系,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 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传入中原”可知,中国输出品以手工业品和技术为主,西域输入 品以奢侈品、动植物品种和宗教文化为主,中原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B 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与西域地区的物产 交流,未涉及对西域地区的控制,未涉及西域的行政设置和归属,排除 A 项;材料只涉及与西域地区的物产交 流,未涉及民族政策问题,排除 C 项;材料反映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物产交流品种多样化,未突出丝绸的地位,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表格中的关键信息“母义”“肃穆”“德”“柔恭”“女节”“妇道”可知,墓志撰写者对北魏皇族 女性道德形象的刻画反映出儒家知识分子对女性道德伦理的期许,共同塑造符合社会期许的女性道德形象:德、 孝、贤、仪等。结合所学北魏孝文帝自上而下的进行封建化改革,推广儒家文化,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普遍价值 观念和以儒家道德伦理为主导的社会意识,D 项正确;材料未突出门第等级等内容,无法得出门第观念得到强 化,排除 A 项;因俗而治政策即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治理,材料所述与此无关,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礼仪 规范的传承和延续,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唐朝时期的中国。材料表明,两税法颁行时,总户数增加了 190 万,隐瞒人口的现象大大减少了。这是因为两税 法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税制,B 项正确;户籍人数增加是因为隐瞒人口 的现象大大减少,而非两税法促进了全国人口的增长,排除 A 项;两税法不分主户、客户、农人、工商,包括原 来的贵族官僚都需按规定交纳户税、地税,较之租庸调制下的以户为对象的征收面扩大了,但通过材料无法看出 主户的赋税负担减轻,排除 C 项;两税法的颁行并未遏制土地兼并,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5.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出资在若干重要城市设“市易 务”,平价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 第1页,共 6页 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 2025届备课组 { #{QQABZQSAgggIQJJAABgCAwF6CAKQkBACCYgOBBAAoAAAQAFABAA=}#} 出息一分,这有利于平抑物价、抑制兼、增加国库收入。同时市易务还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 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的干预,C 项正确;从某 种程度上看,市易法会激化政府与商人、地主的矛盾,排除 A 项;市易法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但与“强兵”没有 直接关联,从历史上看,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排除 B 项;市易法不能直接减轻 人民的差役负担,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明中期中国。由材料及 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期与前期相比,太湖流域各府稻田数量有所减少,这主要是因为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日益 发展,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种植广泛,D 项正确;当时南方人仍然以稻米为主食,饮 食结构未发生重大改变,排除 A 项;人口数量的增多会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多,从而推动土地的开发,增加稻田数 量,而非减少,排除 B 项;明朝中后期虽然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但封建政府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 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7.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该书是明朝时修成的航海手册,在当时传抄较广”和所学可知,《顺风相送》是一 部航海科普类的手抄孤本书,记载了中国人航海线路及沿途山川地形,该书在当时传抄较广,说明海洋意识潜滋 暗长,D 项正确;明清时期,厉行海禁政策,排除 A 项;材料未涉及传统科技承古萌新的说法,排除 B 项;西学 东渐是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与材料无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古代(世界)。示意图中,阶级、国家、文字、城市等,都是文明产生的标志,所以示意图的主旨是分析文 明产生的条件,C 项正确;社会分工的发展只是示意图反映的文明产生的条件之一,表述不全面,排除 A 项;示 意图与宗教形成的背景无关,也不是说明聚落形成的技术优势,排除 B、D 两项。故选 C 项。 9.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11 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可知,11 世纪,作为王权象征的铸币权较为分散,被不同的主体掌握,但随着 英国封建王权的加强,统治者垄断铸币权,集中控制着金属铸币的铸造和发行,可见当时的西欧王权集中程度存 在差异,D 项正确;材料只提及神圣罗马帝国的铸币权由教会控制,排除 A 项;英国王室控制铸币厂体现了封建 经济的发展,排除 B 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是铸币工艺的创新,而是西欧诸国对铸币权控制的差异,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 0.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17 世纪(欧洲)。材料中提到阿姆斯特丹设置大量街灯以及雇佣人员巡逻使得夜晚少有犯罪和骚乱,伦敦的 夜晚也有类似情况,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西欧海外活动获利的丰厚,为此奠定基础,A 项正确;材料 中街灯的燃料主要是蜡烛,从这角度来说,科学对街灯影响不大,且材料不能体现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排除 B 项;材料中并未体现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变,排除 C 项;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中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第2页,共 6页 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 2025届备课组 { #{QQABZQSAgggIQJJAABgCAwF6CAKQkBACCYgOBBAAoAAAQAFABAA=}#} D 项。故选 A 项。 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1 空是:18 世纪(世界)。据材料体现的是启蒙运动不断深入发展的进程,说明理性思想的内涵和影响不断得以拓 展,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启蒙运动思想家与之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宣扬的人文主义 及其成果的关联,排除 A 项;从材料看启蒙运动体现的是人文精神成果,不是自然科学成果,排除 C 项;启蒙运 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 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20 世纪 80 年代(法国)。根据材料“导言,法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法国人口问题的特殊性,1789 年至 980 年的法国农民,工人阶级的增长,法国国家、政权与民主,政党、政见与思潮”,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法国史学 1 家在阐释历史时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等马克思主义的概念,B 项正确;根据材料可以看成,当时法 国史学家采用的是专题史的叙述方式,而不是编年体的形式,排除 A 项;从材料“法国国家、政权与民主,政党、 政见与思潮”可以看成当时并未摆脱冷战思维的影响,排除 C 项;当时法国史学家写的是法国当代史,不是通史,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 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1916 年(英国、北尼日利亚)。根据材料“英占北尼日利亚颁布土著政权法,保留原有继承程序和仪式,维 持既有官员和政权机构,同时规定政权性质为英国治下殖民地的地方政权”可以看出,英国维持既有官员和政权机 构是为了利用土著政权进行间接统治,B 项正确;根据材料“政权性质为英国治下殖民地的地方政权”北尼日利亚属 于英国殖民地的地方政权,并不拥有治权,排除 A 项;承认殖民地民族自决权,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材料强 调的是“维持既有官员和政权机构”帮助英国当局进行殖民统治,不是强调维持当地社会传统权力结构,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 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1919 年(美国)。1917 年爆发的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 使得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受到更多关注。美国总统威尔逊认识到调整劳资关系的必要性,进而去巩固资 本主义政治,可见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性影响,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国内革命的形势,且此时美国并未出 现国内革命,排除 B 项;世界大战不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更不会直接推动各国改善工人待遇,排除 C 项;1922 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且材料未涉及法西斯主义对美国社会稳定的威胁,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 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是当代世界。据材料可知,20 世纪 60 年代美苏在中东的对抗和争夺中,既有“空前白热化”的一面,但“又不得不 互相妥协,并且都不希望自己直接卷入阿以冲突中”,这说明美苏关系既激烈竞争又呈现出互相妥协、避免直接卷 入战争的态势,即具有“冷战”的特征,C 项正确;美苏对抗不足以涵盖整个中东战争的战略态势,排除 A 项;20 第3页,共 6页 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 2025届备课组 { #{QQABZQSAgggIQJJAABgCAwF6CAKQkBACCYgOBBAAoAAAQAFABAA=}#} 世纪 80 年代之后,和平与发展才成为时代主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 项;此时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 6.B【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当代世界。中国、印度、巴 西、墨西哥、埃及、南非等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参与或创建了许多新规则和新制度,正 在形成全球南方自身的规则和制度“集群”,这说明南方国家发展推动国际秩序变革,B 项正确;材料涉及到的国家 并不是经济区域集团,排除 A 项;当前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尚未形成,排除 C 项;材料中的埃及不是金砖国家 成员国,而且当前金砖国家并不能主导制定世界经济规则,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 7.①政治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建立;开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时代;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 政治特征: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官僚门阀化和地方政治豪强化;是封建社会的曲折发展时期,政局动荡,社 会分裂。 ② ③ 政治特征: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科举制使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军事制度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大一统官僚帝制走向成熟;是我国封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12 分) 【 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相对开放,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描述来看, 主要突出当时的政治环境、国家状态、官僚机构的发展等方面,如选择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其中秦汉 时期的政治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建立;开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时代;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魏晋南 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官僚门阀化和地方政治豪强化;是封建社会的曲折发展时期,政局 动荡,社会分裂。隋唐时期的政治特征是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科举制使选官制 度发生重大变化;军事制度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大一统官僚帝制走向成熟;是我国封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 固和发展时期。 1 8.(1)主要特征:借鉴前代经验和自我创新管理相结合;涉及治安业务多样化;服务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危害 行为的事前预防与事后打击并重;治安管理权责分明;监管群体覆盖官员与民众;“礼”渗透治安管理之中(深受儒 家思想影响)。(任答 3 点 6 分) (2)不同之处:蕴含鲜明的民主和自治色彩;更多地涉及经济类治安问题;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管理制度和法律仅限 于本城市);法治色彩浓厚;普通市民也肩负维持社会秩序的责任与义务。(任答 2 点 4 分)原因:中世纪西欧部 分城市实行自治;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深受西方古代法治传统的影响;城市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和地位得到提 升;世俗王权相对弱小。(任答 3 点 6 分) 【 详解】(1)主要特征: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宋朝治安管理实行‘双轨制’, 一是沿袭历代做法,由各级政府首长全权负责,主管盗窃斗讼事宜及防范、缉捕等,二是以禁军为主体,组建与 路、州、县三级政府平行的巡检官系统”可知,借鉴前代经验和自我创新管理相结合;涉及治安业务多样化;监管 群体覆盖官员与民众;根据材料“汴京在‘巡检使’统领下,划分成若干治安责任区‘厢’,每一厢设机构‘厢公事所’,主 管本厢治安行政。宋政府专门组建了‘皇城司’,负责地下侦缉,伺察官员的不法行径,侦伺敌国的间谍活动”可知, 治安管理权责分明;危害行为的事前预防与事后打击并重;根据材料“根据建隆四年(963 年)颁布的《宋刑统》等规 定,‘言詈(责骂)祖父母、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等均列入威胁城市治安的‘不法’行为”可知,“礼”渗透治安管理之 中(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服务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2)不同之处: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11、12 世纪,西欧城市内开始设置由 第4页,共 6页 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 2025届备课组 { #{QQABZQSAgggIQJJAABgCAwF6CAKQkBACCYgOBBAAoAAAQAFABAA=}#} 居民选举而来并具有一定任期限制的执政官”可知,蕴含鲜明的民主和自治色彩;根据材料“执政官在负责地方日常 行政事务外,还兼管城市治安事宜,尤其是对市场交易纠纷、城市土地买卖纠纷、债务纠纷等进行处置”可知,更 多地涉及经济类治安问题;根据材料“城市的民事习惯法普及到治安所及之处,城市治安法仅限于‘城墙之内’,治安 以全城居民的集体宣誓作为前提条件,全城居民起誓不妨碍治安,并向其他受到人身或财产侵害的市民伸出援助 之手,而市民阶级只能受他们自己的地方长官审判”可知,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管理制度和法律仅限于本城市);法 治色彩浓厚;普通市民也肩负维持社会秩序的责任与义务。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西 欧。根据材料“11、12 世纪,西欧城市内开始设置由居民选举而来并具有一定任期限制的执政官”“象征城市的审判 权和自治权的标记首先是治安的标记”可知,中世纪西欧部分城市实行自治; 城市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和地位得 到提升;根据材料“尤其是对市场交易纠纷、城市土地买卖纠纷、债务纠纷等进行处置”可知,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根据材料“民事习惯法”可知,深受西方古代法治传统的影响;根据材料“城市治安法仅限于‘城墙之内’,治安以全城 居民的集体宣誓作为前提条件,全城居民起誓不妨碍治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俗王权相对弱小。 1 9.(1)原因:①经济:拉美: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拉丁美洲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中国:19 世纪中 期,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②思想:拉美: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 长。中国:以宗教思想及传统的“均贫富”思想为基础。③外部环境:拉美: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 民统治,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独立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中国:中外反动 势力相互勾结。(6 分) (2)中国: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中央权力下移)对后世的改革、革命产生积极影响。 ( 4 分)拉美: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独立进程);促进了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意识);打击了西方国家在拉美 的殖民统治。(任答 2 点 4 分)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中期(中国、拉丁美洲)。原因: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玻利瓦尔和洪秀全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结果迥异的原因可以从经济、思想、外部环境到角度 进行说明。在经济上,据所学唯物史观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拉丁美洲出现 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但在中国,19 世纪中期,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思想上,据材 料“拜西蒙·罗德里格斯(崇拜卢梭)为师”及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 长。据材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以宗教思想及传统的“均贫富”思想为基 础。在外部环境上,据材料“1808 年,拿破仑入侵西班牙,玻利瓦尔策划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可知,法国大革命 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独立也鼓舞了拉 丁美洲人民。据材料“太平天国在清政府和列强的联合镇压下失败”可知,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 国。 ( 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中期(中国、拉丁美洲)。据所 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可以从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中央权力下移)对后 世的改革、革命产生积极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据材料“玻利瓦尔彻底结束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统治。”及所学知 识可知,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影响可以从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促进了民族觉醒;打击了西方国家在拉美的殖 民统治等角度进行说明。 2 0.20 世纪是社会主义的悲喜剧。(10 分) 第5页,共 6页 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 2025届备课组 { #{QQABZQSAgggIQJJAABgCAwF6CAKQkBACCYgOBBAAoAAAQAFABAA=}#} 1 917 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 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苏联建立后,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后 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二战后,苏联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 经济体制,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的改革也没能成功突破苏联模式。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苏联的改革发生了 根本方向性错误,使局势失控,最终致使苏联于 1991 年解体。东欧国家也一直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过程中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使东欧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发生了剧变,社会主 义事业遇到挫折。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中国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在曲折探索中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1978 年 12 月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 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总而言之,20 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一片光 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述题,时空是 20 世纪(世界)。首先,围绕 20 世纪世界史的一个或多个概 念,结合相关史实,自拟一个合适的论题,例如可以选择:第二个概念是“社会主义”。 20 世纪是社会主义的悲喜 剧。然后,结合十月革命、苏联模式、苏联改革及解体、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 放等具体史实去加以阐述。最后,升华小结为:20 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一片光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第6页,共 6页 命题、审题: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 2025届备课组 { #{QQABZQSAgggIQJJAABgCAwF6CAKQkBACCYgOBBAAoAAAQAFABAA=}#}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