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45306 上传时间:2025-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24 年重庆一中高 2025 届高三 11 月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所示为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的碧玉龙,属红山文化,距今约 5500年,是目前所知 最早也是最大的玉龙形象,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玉龙通体圆润光洁,高 26厘米。 头部长吻修目,躯体卷曲若钩,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由此可知 A.中华文明具有创新性 C.早期国家已初具雏形 B.玉文化发源于北方地区 D.中华文明统一性源远流长 2 3 4 . 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生活于“族”之中。到春秋时期,普通民众一般 都同时有两种身份,一是某族之人,二是某国之人。战国中期的《包山楚简》,载有大 量只以居住地为称的“人”,如“新都人奠逃”“东阪人登步”等。这一发展变化表明 A .社会秩序出现转型 B.列国纷争加剧人口流动 C .经济发展人口增加 D .户籍管理制度日益成熟 . 汉惠帝元年 (前 194年),“始作长安城西北方”,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 城长安,三十日罢”。五年春正月,“复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三十 日罢”,九月“长安城成”。长安城的修建反映了当时 A.民众负担不堪重负 B.国家治理关注民众 C.建筑技术领先世界 D.施行暴政巩固统治 . 太和三年 (229年),曹魏明帝下诏,“改汉旧律不行于魏者皆除之”,如“改《贼律》 ,但以言语及犯宗庙园陵,谓之大逆无道,要斩,家属从坐,不及祖父母、孙。……正 杀继母,与亲母同”。这反映了当时 A.法律儒家化倾向明显 B.少数民族积极学习汉文化 C.中华法系已发展成熟 D.社会动荡致犯罪问题突出 5 6 . 垂拱二年 (686年),武则天下令置甌,“以收天下表疏”,并成立甌院,设知匦使, 阅其书奏,然后投之”,如“知朝廷得失,军国利害,……不得壅滞”。天宝元年 (742年),陈留尉李揆,“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唐代投甄制度 “ A.促进科举制趋于完善 B.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 C.有助于匡正时政之弊 D.埋下了地方势大的隐患 . 自秦以降,历代都实行过公私皆禁的禁酒政策。宋朝不仅没有禁过酒,而且鼓励酿酒、 饮酒。北宋开封有 72座大酒楼,南宋杭州也是官私酒楼林立,批发零售分店更是遍布 大街小巷。宋朝实行这一政策,意在 A. 促进商品经济繁荣 B.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 提高国家赋税收入 D.丰富民众日常生活 7 8 9 . 明清时期,福建棉布生产发展较快,其所需的棉花全部来自江南。在江苏太仓,“闽商 大至,州赖以饶”。清初,一度出现福建棉商不至,苏松棉区农民“门里妻孥相向啼” , 后闽中棉商又挟重资到太仓,“举州叹为祥瑞”。这可用于说明 A. 福建已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B. 江南地区农业结构出现变动 C.跨区域长途贩运开始兴起 D. 福建地区孕育资本主义萌芽 . 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 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恩格斯 称“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这场战争 , A. 促使清政府启动近代化 B. 激起各阶层救亡图存潮流 D. 削弱了清政府的中央权威 C. 导致宗藩体系最终解体 . 1904年 4月,比利时世昌洋行投资的天津电车电灯公司成立,随即启动电车线路建设。 很快有人发文,斥责电车公司雇用的西人蛮横无理、肆意欺人。 “各脚行及拉东洋车人 等,联名恳求……,饬将电车停止,以保生计”。1906年,天津第一条有轨电车正式开 通运行。这一过程反映出 A. 封建保守势力阻碍发展 B. 社会发展进步艰难曲折 C. 天津近代交通发展迅速 D. 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1 0. 1937年 10月, 重庆市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公私股分别为 35.6%、64.4%。 938年公司收入约 68.4万元,日平均供水量约 0.5万吨。两年间,公司向四大银行贷 1 款两次,由经济部工矿调整处担保承还。到 1940年,公司收入增长到约 101.4万元, 日平均供水量接近 1万吨。由此可知,重庆自来水公司的发展 ① 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 ②有助于坚持长期抗战、 满足了民众的生活需求 ④导致官僚资本主义膨胀 ③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1 1. 刘少奇指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边区之间所存在的分界线,严重妨害了经济、政治、 军事及文化的发展。为此,两个边区应进行合并,两区统一后,可发动 5000万人民的力 量,去支援西北、中原和华东。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A. 工农武装割据发展迅速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 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 D. 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 2. 1 950~1952年广东粮食市场公私营占比表 销售占市场总成交量 年份 9个重点市场平均 广州市 公营 私营 私营 33.89% 66.11% 收购占市场总成交量 9个重点市场平均 广州市 公营 私营 私营 8.15% 91.85% 公营 公营 1 1 1 950 951 44.00% 56.00% 53.45% 46.55% 15.30% 84.70% 21.28% 78.72% 952 77.26% 22.74% 80.43% 19.57% 68.42% 31.58% 48.43% 51.57% 据上表可知,广东地区 A 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B. 公有制经济确立主导地位 C.调整生产关系条件成熟 D 粮食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1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受援国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援外方式,其 中主要包括债务减免、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援外医疗队等。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的对外援助 A. 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B 规模逐年持续上升 C. 旨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D. 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1 1 4. 在古巴比伦,国王是最高法官,但案件通常会交由地方法官审理。汉谟拉比就曾将案件 交给拉尔萨地区的高官辛·伊狄纳姆,并明确指示要根据当地惯例进行审判。但《汉谟 拉比法典》也曾提及处理一些案件需要参照国王的敕令。这些做法 A. 适应了集权政治的统治需要 B 体现了司法审判不严谨 C. 是国王与地方势力间的博弈 D 意在强化君权神授观念 5.14世纪英国的富裕农民一般有大约 60英亩到 100英亩规模的土地,雇工劳动也日益增 多。这类富裕农民还逐渐成为领主与一般佃户之间的“中介人”,是郡陪审团和治安法 官的重要人选。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农村地区雇佣关系的普遍化 B. 经济发展影响乡村社会结构 C. 庄园剥削方式发生本质变化 D. 封建统治的基础进一步扩大 二、非选择题(共计 55分) 6.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在我国的佛教发展史上,佛经翻译占据重要地位。 1 时期 主要译者 主要支持者 翻译模式 译经概况 西域是译经中心, 多是梵语译为西域 偶有由两到三位商贾、民间地多为“宣译/胡语;译经规模较 多为个体独自翻译 , 汉代 僧人组成的译经团主阶级及知识口授—传言—小, 但仍有可观 体。如安世高、安分子信徒。 笔受” 玄、严佛调等。 的译经数量,其中 安世高译经达 95 部 115卷。 以竺法护为核心的 传译团队, 学者 达千余人。还出现 大量译场,如后秦 译经高僧辈出, 足迹遍布西域、中 原等地。僧官制度 出现后, 汉文译 经占据重要地位。 译经总量超 800 部 ,超 2000卷。 中下层士大夫有可供参照的 、门阀士族, “胡本”。同 如王濛、谢安时,增加了校 魏晋 南北朝时期的逍遥园、大 等。 订这一步骤。 寺等译场, 译经 人员达 800余人。 国家 (君王) 著名高僧玄奘、义以发起者、赞 净、不空等在他们助者、翻译机 译主、证义、 证文、刊定等 译场组织部门 各司其职, 严格遵守翻译 流程。 译经 372部, 2159 卷。长安成出现大 量国立译场。部分 道教徒弃道为僧, 研译佛经。 隋唐 自己主持的大型钦构策划者的身 定译场中奉诏译经份同时出现, 。 如唐太宗李世 民。 — 摘编自王娅婷、冯全功《从汉代到宋代佛经翻译赞助人的演变研究》等 材料二 明清之际,西方数理翻译成为中国士大夫们关注的焦点,出现了像李之藻、 徐光启等著名翻译者。徐光启认为西方数学研究重视由算术转向几何、由感性直观转向 理性演绎,“可谓万象之形囿,百家之学海”,把一切数据都纳入一个数学结构,才是 科学知识的归宿。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反复探讨,完成了对《几何原本》的翻译,指出“ 下学工夫,有理有事,此书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后来,他又以《几何原本》中的术 语和数学原理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数学编译了许多其他数学书籍,包括《测量法义》 《 测量全义》《测量异同》《勾股义》等。 — 摘编自王宏超《翻译本<几何原本>与中西数理思想之会通》等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译书机构开启了大规模的西学 翻译活动。19世纪末,西学翻译活动迎来新的高潮,形成了近代晚期新兴的翻译群体。 这一时期,刊载出版翻译作品的报馆有 30余家,还涌现了专门为译书而成立的社团与机 构,如维新派设立的强学会、译书公会、大同译书局等,进化论、天赋人权、民权等思 想由此进入中国。据统计,仅 1902~1904年间, 翻译著述 533种, 60.2%译自日本, 英美 为 16.8%, 俄国只占 0.7%; 史地和社会科学分别占 24%和 25.5%,自然科学比例下降到 2 1%,应用科学仅占 10.5%。 — 摘编自肖开容《近代翻译对中国现代观念的塑造》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唐时期佛经翻译的变化趋势。(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徐光启对西方数理的认识,并分析徐光启翻译西 方数理的原因。(9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我国译书活动的特点,并说 明翻译活动的历史作用。(11分) - 1 7.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我国东北,为了打消国人的“恐日症”,南 京的日本问题专家龚德柏迅速写成了《征倭论》, 龚德柏认为,日本侵占东北终将招致失败:一是因为在外交上,“其行动违反国际 联盟规约,华盛顿九国协议及非战公约”。二是财政上,日本已出现“经济恐慌,赤字 问题,举国骚然”。三是物资上,日本国土狭小,战争所必需之物资,“或产量甚少, 或全不生产,苟一经国际封锁,不能由他国运入。不须半年,倭之大陆军大舰队大空军 皆成废物矣”。 同时,他还认为“和平统一实为救国御侮之要图。统一能成,虽有十 倭何足惧哉”。 书中他明确指出了“铲除恐外与苟安心理”的紧迫性。他认为“中国对倭作战,至 少须有支持两年之决心”。 “中国兵器虽不如日军先进,然兵数在二百万以上,战争 经验之丰富,则远非倭军所能及”,特别是“兵士耐劳,耐苦,忍饥,忍寒,及行路之 速,更非倭军可比”。 — 摘编自褚静涛《抗战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对抗日必胜论的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龚德柏关于抗日必胜理论进行评析。(要求: 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2分) 1 8. 国债即国家公债,是以中央政府为债务主体,利用国家信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债权债 务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时,百业待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于 1950年发行一批“人民胜 利折实公债”,各级政府深入宣传:“购买公债不但还本,而且付息……是争取人民解 放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动员城市工商业者、城乡殷实富户等积极购买。 “人民 胜利折实公债”不得代替货币进入市场流通,不得向银行抵押、贴现,不准进行债券买 卖。这次公债实际发行 9818万分,按当年每“分”实际折收现款计算,相当于人民币 2 .60亿元,1954~1958年,中央人民政府又连续每年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合计 实际发行数共为 35.44 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预算经济建设支出总额 862.24 亿元的 .11%。 4 — 摘编自杨大楷、李昆《新中国国债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材料二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国债发行的主要大事年表 (部分) 年份 国债发行概况 为应对财政赤字, 国务院恢复发行了 48.66亿元国债, 并规定:“国库券不得当作货 币流通, 不得自由买卖。” 1 981 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的柜台销售方式向广大城乡居民发行, 并在上海、广州等城市 988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但在试点地区以外的二级市场,利用地区价差倒卖国债券的现 象仍然严重。 1 国家逐步放开了上市转让的国债券种, 加强了国债流通转让市场管理, 严打非法交易 1990。 同时, 引导市场培育了一批国债交易中介机构。 国债已在全国 400个地市级以上的城市进行流通转让,证券中介机构也达到 2000多家 1991, 1995《 国债交易额增至 370亿元。 预算法》实施,规定中央财政赤字必须完全依靠发行国债予以弥补。国债发行额首次 突破千亿元大关, 达到 1028.57亿元。 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国债现券交易额为 5029亿元,比 1995年的 773亿元增加了 近 6倍。 1 996 国债发行过渡到自由公开拍卖,拍卖中不对到期期限和息票率施加任何限制。发行额达 19972 412.03 亿元。 — 摘编自潘国旗、黄丹《新中国国债七十年:规模、市场与经 验》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债发行取得突出成效的主要原因。 (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国债发行的总体特征,并简 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发行的意义。(9分) { #{QQABYYQEogAgAgAAAQhCAwViCkGQkhACAagOxAAEMAAACQNABAA=}#}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