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园林绿化种植操作规程
1栽植基础
1.1绿化栽植或播种前应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 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施肥和置换客土等措施,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 厚度应符合规定。
1.2栽植基础严禁使用含有害成分的土壤,除有设施空间绿化等特殊 隔离地带,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下不得有不透水层。
1.3园林植物栽植土应包括客土、原土利用、栽植基质等,栽植土应 符合规定:
土壤PH值应符合本地区栽植土标准或按PH值5.6〜8.0进行选 择。
土壤全盐含量应为0.1〜0.3%。
土壤容重应为1.0〜1.35克/立方厘米。
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应小于1.5%。
土壤块径不应大于5厘米。
栽植土应见证取样,经有资质检测单位检测并在栽植前取得符 合要求的测试结果。
1.4绿化栽植前场地清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有各种管线的区域、建构)筑物周边的整理绿化用地,应在其完 工并验收合格后进行。
应将现场内的渣土、工程废料、宿根性杂草、树根及其有害污 染物清除干净。
对清理的废弃构筑物、工程渣土、不符合栽植土理化标准的原 状土等应做好测量记录、签认。
场地标高及清理程度应符合设计和栽植要求。
填垫范围内不应有坑洼、积水。
对软泥和不透水层应进行处理。
1.5栽植土施肥和表层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栽植土施肥应按下列方式进行:
1商品肥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明,或已经过试验证明符合要求;
2有机肥应充分腐熟方可使用;
3施用无机肥料应测定绿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并宜采用缓释性无机 肥。
栽植土表层整理应按下列方式进行:
1栽植土表层不得有明显低注和积水处,花坛、花境栽植地30厘米 深的表土层必须疏松;
2栽植土的表层应整洁,所含石砾中粒径大于3厘米的不得超过10%, 粒径小于2.5厘米不得超过20%,杂草等杂物不应超过10% ;
3栽植土表层与道路挡土墙或侧石)接壤处,栽植土应低于侧石3〜5 厘米;栽植土与边线基本平直。
4栽植土表层整地后应平整略有坡度,当无设计要求时,其坡度宜为
0.3〜0.5%。
2栽植穴、槽的挖掘
2.1栽植穴、槽挖掘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情
况。
2.2树木与地下管线外缘及树木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 相应的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规定。
2.3栽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栽植穴、槽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应准确,标记 明显。
栽植穴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栽植槽应标明边线。
定点标志应标明树种名称或代号)、规格。
树木定点遇有障碍物时,应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进行适当调 整。
2.44栽植穴、槽的直径应大于土球或裸根苗根系展幅40〜60厘米,
穴深宜为穴径的3/4 - 4/5。穴、槽应垂直下挖,上下底应相等。
2.5栽植穴、槽挖出的表层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底部应施基肥并回 填表土或改良土。
2.6在斜坡上栽树要挖成鱼磷坑,或将斜坡修成水平台地,然后视苗 木规格、土壤条件挖掘树穴。
2.7栽植穴、槽底部遇有不透水层及重黏土层时,应进行疏松或采取 排水措施。
2.8土壤干燥时应于栽植前灌水浸穴、槽。
2.9当土壤密实度大于1.35克/立方厘米或渗透系数小于10〜4厘米/ 秒时,应采取扩大树穴,疏松土壤等措施。
2.10挖掘树穴时遇到各种地下管道、构筑物,应立即停止操作,申报
有关部门妥善解决。
3植物材料
3.1植物材料种类、品种名称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2严禁使用带有严重病虫害的植物材料,非检疫对象的病虫害危害 程度或危害痕迹不得超过树体的5〜10%。自外省市及国外引进的植 物材料应有植物检疫证。
4起苗
4.1苗木的挖掘、包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4 .2裸根苗:一般落叶乔木根幅为苗木胸径的8〜10倍,落叶灌木根 幅为为灌高的1/3。起苗时主根未切断前不得用猛力拉摇树干,以免 损伤根系,劈裂主根,最好多带宿土。较长时间内不能运走应将根系 用湿土覆盖,进行临时性假植。
4.3带土球苗木:保证土球完整,规格符合表3.2和表3.3的要求。
一般土球的直径为乔木胸径的8〜10倍。土球高度应为土球直径的 4/5, 土球底部的直径为土球直径的1/3。按照施工方案起苗并打包, 必 要时试挖几株,了解土质和根系分布情况。掘苗前先剪除主干基 部无用枝,并采用护干、护冠措施,再铲去表层土壤,以不伤表层根 为度(一般3厘米)。在保证土球规格的原则下将土球修整光滑,呈 上大下小倒卵圆形。包装材料要结实,草质包装物必须事先用水浸湿, 土球包扎要紧密,土球底部要封严而不能漏土。
5苗木运输和假植
5.1苗木装运前应仔细核对苗木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外地苗 木应事先办理苗木检疫手续。
5.2苗木运输量应根据现场栽植量确定,苗术运到现场后应及时栽植, 确保当天栽植完毕。
5.3运输吊装苗木的机具和车辆的工作吨位,必须满足苗木吊装、运 输的需要,并应制订相应的安全操作措施。
5.4裸根苗木运输时,应进行覆盖,保持根部湿润。装车、运输、卸 车时不得损伤苗木。
5.5装卸苗木时避免损伤苗木,保证土球完好。苗木装卸时要做到轻 拿轻放,并按顺序搬移,不得随意抽拽,裸根苗木不准整车推卸。带 土球苗木在装卸时不准提拉枝干,土球过大时,在板桥上轻轻滑移或 采用吊车装卸。
5.6苗木运到现场,当天不能栽植的应及时进行假植。
5.7苗木假植应符合规定:
裸根苗可在栽植现场附近选择适合地点,根据根幅大小,挖假 植沟假植。假植时间较长时,根系应用湿土埋严,不得透风,根系不 得失水。
带土球苗木的假植,可将苗木码放整齐,土球四周培土,喷水 保持土球湿润。
6苗木修剪
6.1乔木类修剪应符合规定:
落叶乔木修剪应按下列方式进行:
1具有中央领导干、主轴明显的落叶乔木应保持原有主尖和树形,适
当疏枝,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部短截,可剪去枝条的1/5〜 1/3;
2无明显中央领导干、枝条茂密的落叶乔木,可对主枝的侧枝进行短 截或疏枝并保持原树形;
3行道树乔木定干高度宜3.5米,第一分枝点以下枝条应全部剪除, 同一条道路上相邻树木分枝高度应基本统一。
常绿乔木修剪应按下列方式进行:
1松树类苗木宜以疏枝为主,应剪去每轮中过多主枝,剪除重叠枝、 下垂枝、内膛斜生枝、枯枝及机械损伤枝;修剪枝条时基部应留1〜
2厘米木橛;
2柏类苗木不宜修剪,具有双头或竞争枝、病虫枝、枯死枝应及时剪 除。
6.2灌木及藤本类修剪应符合规定:
有明显主干型灌木,修剪时应保持原有树型,主枝分布均匀, 主枝短截长度宜不超过1/2。
丛枝型灌木预留枝条宜大于30厘米。多干型灌木不宜疏枝。
绿篱、色块、造型苗木,在种植后应按设计高度整形修剪。
藤本类苗木应剪除枯死枝、病虫枝、过长枝。
6.3苗木修剪应符合规定:
应按照苗木种类、用途、移栽季节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修剪方式。 修剪分两次进行,一次在起苗前适当修剪,方便运输,一次在栽植后 灌水前按景观要求修剪。
尤其注意山地苗或未经移植的苗木,必须重剪以达到根冠平衡。
苗木修剪整形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要求时,修剪整形应保持 原树形。
苗木应无损伤、断枝、枯枝、严重病虫技等。
落叶树木的枝条应从基部剪除,不留木橛,剪平滑,不得劈 裂。
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剪应距留芽位置上方O.5厘米。
修剪直径2厘米以上大枝及粗根时,截应削平应涂防腐剂。
6.4非栽植季节栽植落叶树木,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保持树型, 宜适当增加修剪量,可剪去枝条的1/2〜1/3。
7树木栽植
7.1树木栽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呼市树木种植应以春季为主,耐寒的落叶乔木可于秋季落叶 后种植,冬季可进行冻土球移栽针叶树。
带士球树木栽植前应去除土球不易降解的包装物。
栽植时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树木栽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 持平,其埋土深度不能超过根颈以上5厘米。
裸根苗木入坑前,先将表土填入坑穴至一个小土包,以便裸根 苗木放入树穴后根系自然伸展。土回填至坑的一半时,用手将苗木轻 轻往上提起,保证根系舒展。用脚踏实土壤,以后每填高20〜30厘 米 再踏实一次;到满坑后再用力踏实一次做好围堰。
带土球苗木吊放树穴时,应一次性妥善放置到树穴内,将苗扶 正。如需转动时。须使土球略倾斜后,慢慢旋转,切勿强拉硬扯造成 土球破损。应先将表土填入靠近土球部分,回填的栽植土应分层踏 实。
除特殊景观树外,树木栽植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
行道树或行列栽植的树木应在一条线上,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 搭配。
绿篱及色块栽植时,株行距、苗木高度、冠幅大小应均匀搭配, 树形丰满的一面应向外。
树木栽植后应及时绑扎、支撑、浇透水。
7.2树木浇灌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浇灌树木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的规定。
按照立地条件、天气情况、树种选择浇水方式。一般情况下栽 植后马上筑堰浇灌一水,浇足浇透,并保证十天内浇足三水,及时扶 正培土,浇完三水后可以采用封堰的方法保墒。
浇水时应在穴中放置缓冲垫。
7.2.侮次浇灌水量应满足植物成活及生长需要。
对浇水后出现的树木倾斜,应及时扶正,并加以固定。
7.3树木支撑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根据立地条件和树木规格进行三角支撑、四柱支撑、联排支 撑及软牵拉。
支撑物的支柱应埋入土中不少于30厘米,支撑物与地面连接点 的连接应牢固。
连接树木的支撑点应在树木主干上,其连接处应衬软垫,并绑 缚牢固。
支撑物的强度应保证支撑有效。
针叶常绿树的支撑高度应不低于树木主干的2/3,落叶树支撑高 度为树木主干高度的1/2。
同规格同树种的支撑物的长度、支撑角度、绑缚形式以及支撑 材料宜统一。
7.4非种植季节进行树木栽植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苗木可提前环状断根进行处理或在适宜季节起苗,用容器假植, 带土球栽植。
落叶乔木、灌木类应进行适当修剪并应保持原树冠形态,剪除 部分侧枝,保留的侧枝应进行短截,并适当加大土球体积。
可摘叶的应摘去部分叶片,但不得伤害幼芽。
夏季可采取遮荫、树木裹干保湿、树冠喷雾或喷施抗蒸腾剂,减少水分蒸发;冬季应采取防风防寒措施。
掘苗时根部可喷布促进生根激素,栽植时可加施保水剂,栽植 后树体可注射营养剂。
苗木栽植宜在阴雨天或傍晚进行。
7.5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树木栽植应推广抗蒸腾剂、营养液滴注 等新技术,采用土球苗,加强水分管理等措施。
8大树移植
8.1树木的规格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应属于大树移植。
落叶和阔叶常绿乔木:胸径在20厘米以上。
针叶常绿乔木:株高在6米以上或地径在18厘米以上。
8.2大树移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8 . 2 .移植前应对移植的大树生长、立地条件、周围环境等进行调 查研究,制定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
准备移植所需机械、运输设备和大型工具必须完好,确保操作 安全。
8. 2.移植的大树不得有明显的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应具有较好观 赏面。植株健壮、生长正常的树木,并具备起重及运输机械等设备能 正常工作的现场条件。
选定的移植大树,应在树干南侧做出明显标识,标明树木的阴、 阳面及出土线。
移植大树可在移植前分期断根、修剪,做好移植准备。
8.3大树的挖掘及包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针叶常绿树、珍贵树种、生长季移植的阔叶乔木必须带土球(土 台)移植。
树木胸径20〜25厘米时,可采用土球移栽,进行软包装。当树 木胸径大于25厘米时,可采用土台移栽,用箱板包装,并应符合下 列要求:
1挖掘高大乔木前应先立好支柱,支稳树木;
2挖掘土球、土台应先去除表土,深度接近表土根;
3 土球规格应为树木胸径的6〜10倍,土球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3, 土 球底部直径为土球直径的1/3;土台规格应上大下小,下部边长比上 部边长少1/10;
4树根应用手锯锯断,锯平滑无劈裂并不得露出土球表面;
5 土球软质包装应紧实无松动,腰绳宽度应大于10厘米;
8.4大树移植的吊装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吊装、运输时,应对大树的树干、枝条、根部的土球、土台采 取保护措施。
大树吊装就位时,应注意选好主要观赏面的方向。
应及时用软垫层支撑、固定树体。
8.5大树移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大树的规格、种类、树形、树势应符合设计要求。
定点放线应符合施工图规定。
栽植穴应根据根系或土球的直径加大60〜80厘米,深度增加 20〜30厘米。
种植土球树木,应将土球放稳,拆除包装物;
栽植深度应保持下沉后原土痕和地面等高或略高,树干或树木 的重心应与地面保持垂直。
栽植回填土壤应用种植土,肥料应充分腐熟,加土混合均匀,回填土应分层捣实、培土高度恰当。
大树栽植后设立支撑应牢固,并进行裹干保湿,栽植后应及时 浇水。
大树栽植后,应对新植树木进行细致的养护和管理,应配备专 职技术人员做好修剪、剥芽、喷雾、叶面施肥、浇水、排水、搭荫棚、 包裹树干、设置风障、防寒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
9草坪及草本地被栽植
9.1草坪和草本地被植物分栽应符合下列规定:
分栽植物应选择强匍甸茎或强根茎生长习性草种。
各生长期均可栽植。
分栽的植物材料应注意保鲜,不萎蔫。
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栽植前应先浇水浸地,浸水深度应达10 厘米以上。
草坪分栽植物的株行距,每丛的单株数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 无明确要求时,可按丛的株行距
15〜20厘米x 15-20厘米,成品字形;或以1平方米植物材料可按 1:3〜1:4的系数进行栽植。
栽植后应平整地面,适度压实,立即浇水。
9.2铺设草块、草卷应符合下列规定:
掘草块、草卷前应适量浇水,待渗透后掘取。
草块、草卷运输时应用垫层相隔、分层放置,运输装卸时应防 止破碎。
当日进场的草卷、草块数量应做好测算并与铺设进度相一致。
草卷、草块铺设前应先浇水浸地细整找平,不得有低洼处。
草地排水坡度适当,不应有坑洼积水。
铺设草卷、草块应相互衔接不留缝,高度一致。
草块、草卷在铺设后应进行滚压或拍打与土壤密切接触。
铺设草卷、草块,应及时浇透水,浸湿土壤厚度应大于10厘米。
9.3草块、草卷铺设成坪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成坪后覆盖度应不低于95%。
单块裸露面积应不大于25平方厘米。
杂草及病虫害的面积应不大于5%。
10花卉栽植
10.11花卉栽植应按照设计图定点放线,在地面准确画出位置、轮 廓线。花卉栽植面积较大时,可用方格线法,按比例放大到地面。
10.2花卉栽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花苗的品种、规格、栽植放样、栽植密度、栽植图案均应符合 设计要求。
株行距应均匀,高低搭配应恰当。
栽植深度应适当,根部土壤应压实,花苗不得沾泥污。
花苗应覆盖地面,成活率不应低于95%。
10.3花卉栽植的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大型花坛,宜分区、分规格、分块栽植。
独立花坛,应由中心向外顺序栽植。
模纹花坛应先栽植图案的轮廓线,后栽植内部填充部分。
坡式花坛应由上向下栽植。
10.4花境栽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面花境应从后部栽植高大的植株,依次向前栽植低矮植物。
双面花境应从中心部位开始依次栽植。
混合花境应先栽植大型植株,定好骨架后依次栽植宿根、球根 及一、二年生的草花。
设计无要求时,各种花卉应成团成丛栽植,各团、丛间花色、 花期搭配合理。
10.5花卉栽植后,应及时浇水,并应保持植株茎叶清洁。
11水湿生植物栽植
11.1主要水湿生植物最适栽培水深应符合规定。
11.22 水湿生植物栽植地的土壤质量不良时,应更换合格的栽植 土,使用的栽植土和肥料不得污染水源。
11.3水景园、水湿生植物景点、人工湿地的水湿生植物栽植槽工程应 符合规定:
栽植槽的材料、结构、防渗应符合设计要求。
槽内不宜采用轻质土或栽培基质。
栽植槽士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的应大于50厘 米。
11.4水湿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应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严禁药物 污染水源。
11.5水湿生植物栽植后至长出新株期间应控制水位,严防新生苗株) 浸泡窒息死亡。
12坡面绿化
12.1土壤坡面、岩石坡面、混凝土覆盖面的坡面等,进行绿化栽植时, 应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12.2陡坡和路基的坡面绿化防护栽植层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2 . 2混凝土格构、固土网垫、格栅、土工合成材料、喷射基质等 施工做法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喷射基质不应剥落;栽植土或基质表面无明显沟蚀、流失; 栽植土基质)的肥效不得少于3个月。
12.3坡面绿化采取喷播种植时,应符合规定:
喷播宜在植物生长期进行。
喷播前应检查锚杆网片固定情况,清理坡面。
喷播的种子覆盖料、土壤稳定剂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播种覆盖应均匀无漏,喷播厚度均匀一致。
喷播应从上到下依次进行。
在强降雨季节喷播时应注意覆盖。
13施工期的植物养护
13. 1园林植物栽植后到工程竣工验收前,为施工期间的植物养护 时期,应对各种植物精心养护管理。
13.2绿化栽植工程应编制养护管理计划,并按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养 护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3.2.1 根据植物习性和墒情及时浇水。
加强病虫害观测,控制突发性病虫害发生,主要病虫害防治应 及时。
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应及时追肥、施肥。
树木应及时剥芽、去蘖、疏枝整形。草坪应适时进行修剪。
花坛、花境应及时清除残花败叶。
绿地应保持整洁;做好维护管理工作,及时清理枯枝、落叶、 杂草、垃圾。
对树木应加强支撑、绑扎及裹干措施,做好防强风、干热、洪 涝、越冬防寒等工作。
13.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应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农药及高效低 毒农药,严禁使用剧毒农药。
13.44对生长不良、枯死、损坏、缺株的园林植物应及时更换或补栽, 用于更换及补栽的植物材料应和原植株的种类、规格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