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野外遇到林火-如何避险?.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86414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外遇到林火-如何避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野外遇到林火-如何避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外遇到林火,如何避险?  在一年中,由于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气候条件和植被特点不同,因此森林火灾的发生状况也不同,随季节变化。我国绝大部分省〔区〕的火灾季节时间都在半年以上,其中多数省〔区〕的火灾季节为11月至第二年4月,那么,碰到野外林火,应该如何避险......   碰到林火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顺风逃生。〔2〕向山上逃生。〔3〕迎风扑打火头。〔4〕在草塘及灌木丛中避险。〔5〕在枯立木较多区域灭火。〔6〕对林火行为的变化推断失误。〔7〕没有建立安全避险区。〔8〕浓烟熏呛和高温烤灼。 如何看烟判明火线? 〔1〕看烟判火头。看烟激烈翻滚向前,烟浓色重、下红中黄伴黑上部白,烟雾形似蘑菇云,这是高强度火在燃烧,此处多为火头。 〔2〕看烟判火翼。看烟云漂移向上,烟色时浓时淡,时见柱状浓烟突起,烟云形似柳,这是中强度火的表现,此处多为火翼。 〔3〕看烟判火尾。看烟云色淡形似丝带、上下连线,时见旋风相伴,这是弱火在燃烧,此处多为火尾。 〔4〕看烟判有无明火。看空中烟色轻淡、烟云无根,横飘天空一线,形似一条飘带,时见净空无烟,不见旋风烟柱,此处多为无火地线。 如何预判高危火环境? 〔1〕观火势:燃烧火线上的火舌旋转、跳跃,并向上窜;平均火焰高度快速发展为1.5米以上,平均火墙厚度瞬间发展变化在1.5—3米以上。 〔2〕看烟势:浓烟激烈翻卷向上,烟色黄黑伴暗红,下黑中黄上部白,烟迹形似蘑菇云。 〔3〕听声变:远听闷雷轰鸣,近听噼啪声响。 〔4〕看周边:瞬间烟尘弥漫,近物10米难辨;风向不稳多变,风力加大有旋,空中火星飞舞,身边炭灰飘落。 〔5〕身感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热浪扑脸。 危险时段有哪些? 〔1〕在火场外宿营时。〔2〕接近火场时。〔3〕四周有火而看不到火时。〔4〕四周烟尘大而不知火的方位时。〔5〕当有火从头上飞过,可能引起新的火点时。〔6〕距火场较近,对火场状况不明时。〔7〕夜间灭火,对作战环境不明时。〔8〕进入山坳地带时。〔9〕在陡坡及峭壁四周灭火时。〔10〕气温越来越高时。〔11〕风速越来越大时。〔12〕风向多变不按时。〔13〕在没有依托地带,采用间接灭火手段时。〔14〕迷失方向时。 碰到火场紧急避险方法有哪些? 〔1〕避开危险火环境。不宜直接接近火线,或接近路线有重大安全隐患时,应主动避开危险地形、危险时段、危险植被类型,选择安全区域休整或安全接近路线。 〔2〕利用地形避险。当林火威胁人身安全时,利用四周河流、湖泊、耕地、沙石裸露或植被稀有的区域等有利地形规避风险。 〔3〕快速转移避险。接近火场途中或灭火行动展开后,火势突变,危及人员、装备安全时,快速组织人员、装备转移至农田、河流、植被稀疏地带等安全区域避险。 〔4〕预设安全区避险。为保护重点目标安全,灭火人员强行阻截林火蔓延时,应预先在指定位置开设安全避险区域,保证在火势突变时,进入安全区避险,确保人身安全。安全区域的开设通常选择在植被稀有、地势相对平坦、距火线较近且处于上风向的有利位置。 〔5〕点火避险。当火情突变,不具备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避险条件时,就近选择相对有利的地形、植被,迅速点烧出火烧迹地,组织人员进入火烧迹地相对安全位置避险。 〔6〕冲越火线避险。当不具备点火或其他避险条件时,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火强度相对小、火墙厚度相对薄、火焰高度相对低的地带,用衣物护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避险,严禁顺风逃生。 〔7〕卧倒避险。在来不及点火,应选择在河流、小溪、无植被或植被稀有地域及低凹地带,可用水浸湿衣物蒙住头部、捂住口鼻,或扒开生土层,两手放在胸前卧倒避险。卧倒时要尽量远离加油器、点火器、油桶等易燃物品,或将易燃物品扔出。 迷山自救的方法有哪些? 〔1〕单向行进。在火烧迹地内迷失方向时,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行进至火线边缘,然后沿火线行进,直至碰到灭火队伍或返回出发地。 〔2〕估算推断。在其他地域内迷失方向,要马上停止前进,计算已行进的时间和路程,选择高地观察四周山形、地势或火场的烟雾,然后分析、推断行进的路线,如能按原路返回,马上返回。如不能按原路返回,可就地露营,并注意防寒、防雨和防野兽袭击,必要时可搭设临时窝棚。 〔3〕等待救援。在没有把握返回营地时,不可乱闯、乱走,应在开阔地带点起篝火等待救援,同时采用以下方法。①如果有枪可鸣枪报警。但不准随意鸣枪,要注意节省弹药。鸣枪时,要计算找寻人员可能到达四周的时间再鸣枪,要在山顶向天空鸣枪,不要在山谷内鸣枪,防止回音给找寻人员造成错觉。②夜间要在高地山顶点火报警。用火时在注意安全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四周是否有火光,如果有火光应向火光方向行进。③白天要注意是否有飞机巡护或飞机盘旋找人。如有以上状况,要迅速点火报警。④妥善保管火种,防止受潮、损坏及丢失。 〔4〕判明方向 在林内不能判明方向且没有指北针和定位仪器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时针辨向法。在有太阳的状况下,把手表放平,时针对准太阳,在时针和十二时的中间,即是南方。以此为起点,顺时针方向每隔十五分钟就是一个方向。使用这个方法辨向,春、夏、秋、冬各有变化,要注意改正误差。另一种方法是以24小时为准,将当时的时间除以2,得出的商数对准太阳,12所指的方向为北方。以14时为例,除以2后商数为7,将表盘上的7对准太阳,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上述方法可归纳为“时数折半对太阳,12所指是北方。上午计算按12,下午加倍定向同〞。 ②看树辨向法。以孤树为准,枝丫多、大、长,生长茂盛的一面是南。没有孤树时,可观察林间空地边缘的树。 ③年轮辨向法。主要看伐区林缘伐根的年轮,年轮宽的一面为南,密的一面为北。 ④北极星辨向法。在晴朗的夜间,北极星辨向法是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北极星辨向法有两种,一是先找到大熊星座〔勺子星〕,从勺把向前数到第六颗星即天极星,然后目测天极星和第七颗星〔天旋星〕的距离,向前大约五倍远的天空有一颗和它们同等亮度的星,就是北极星,这个方向是北方。二是先找到大熊星座对面的仙后星座,它是由五颗亮星组成的,这五颗星中的中间一颗星前方与大熊星座之间的星为北极星。 〔5〕摆脱险境 ①持续回忆来时方向,重点是横越过的铁路、公路和河流,方向判明后即可朝其行进。在人烟密集和交通发达的林区,按一个方向行进,就会碰到村、屯、林场、工段、公路和铁路等。 ②如果在林内行进没有把握时,可沿河流行进。沿河而上,地势越来越高,河面越来越窄。顺河而下,地势越来越低,河面越来越宽。一般状况下,河流下游人烟较密集,是选择行进的方向。 ③边走边听,主要是听火车和汽车的鸣笛声、发动机声音以及风力灭火机的声音,可以朝有声音的方向走,但不要错误断判方向。 ④在行进中要注意观察巡护飞机,注意找寻队伍或其他人员在林内的活动声音。遇上飞机时,马上在开阔地带点火报警。听到有人呼唤或鸣枪时要马上做出反应,如不能回答,可鸣枪或点火报警。 火场救护有哪些方法? 〔1〕外伤出血的处理方法 ①用手指压迫止血。②急救时伤口盖上消毒纱布或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③如出血不只,可将伤肢抬高,减低血流速度协助止血。④出血严重时,可用止血带止血,扎好后马上后送医院治疗。 〔2〕骨折的处理方法 ①转移至安全地带。②发现伤口出血要马上止血。 ③开放性骨折要先用纱布或棉花包扎患处,再用夹板固定〔无夹板可用木棍、树枝、树皮、竹竿等代替〕。④包扎时,要在夹板内垫上衣服或布等软物,以防皮肤受损。⑤动作要轻,受伤部位不要绑得太紧。⑥经上述处理后,尽快后送医院治疗。 〔3〕烧伤的处理方法 ①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地带,用干净或无菌布单保护创面,尽量减少外源性沾染。②不要弄破皮肤和水泡。③坚持呼吸道通畅。④尽可能迅速后送医院治疗。 〔4〕一氧化碳中毒的处理方法 ①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地方。②有条件者马上给予高浓度吸氧。③有呼吸衰竭者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和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 〔5〕休克的处理方法 ①将病人移至安全地带,置病人于仰卧位,头和腿轻度抬高,以利最大血流量流至脑组织。同时注意保暖。②如有外伤性出血,应马上包扎止血。③如有骨折要用木板绷带对骨折部位临时固定。④有呼吸困难者,要维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或进行人工呼吸。⑤有条件者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马上补液以恢复足够的组织灌注。⑥有意识障碍者,用针刺人中或用手指压迫人中,使其清醒。⑦初步稳定后送医院治疗。 〔6〕蛇虫咬伤的处理方法 ①蝎螫伤的处理 一是马上拔出毒刺,局部冷敷或擦抹抗组胺乳剂,在被螫、方扎止血带。二是可将局部切开,吸吮或用拔火罐吸出毒液,然后用3%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伤口。 ②蜂螫伤的处理 一是拔除毒刺,伤口局部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外敷。假设为黄蜂螫伤,则用食醋洗敷。二是伤口四周可外敷南通蛇药或用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中药捣烂外敷。三是假设有过敏者,应迅速给予抗组织胺类药及激素等。 ③蛇咬伤的处理 一是如所在地区受到威胁,应迅速转移安全地带,同时急救。尽量记住毒蛇特征,以便使用特效抗毒素。二是伤口通常表现为两个小的针刺状牙痕,伤者应避免活动,坚持宁静。可吸取伤口毒液,间歇进行。三是如有药品马上服用〔蛇药和冷静剂〕。四是如果动脉被蛇咬伤出血不只时,要用止血带止血。每隔15分钟放止血带1分钟。五是急速后送医院治疗。 〔7〕搬运伤员的方法 ①搬运前应尽可能做好伤员的初步处理,如状况同意,一般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后搬运。②应依据伤情、地形等状况,选用不同的搬运方法和运送工具,保证伤员安全。③搬运动作要轻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震动。④搬运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伤情变化,及时处理。⑤搬运脊椎受伤的伤员,应两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搬起平放于硬板或门板上后送。严禁抱头抱脚,以免躯干弯曲而加重损伤。⑥骨盆骨折搬运时,应仰卧位,两髋关节半屈,膝下垫以衣卷或背包,两下肢略外展,以减轻疼痛。 在平坦地形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火势发展猛烈,烟雾扩散快,火灾面积大;风大时,火头前方易产生飞火;可燃物垂直分布时,火焰高,呈立体蔓延;火场整体变化小,便于人员行动。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左后、右后方向快速转移。②选择易燃可燃物较少的方向转移。③向粗大可燃物密集的方向转移。④来不及转移时,点火解围。 ⑤选择火势较弱地段冲越火线。 〔3〕注意事项:四周树木较多,且是树冠火的状况下,不能点火解围;点火解围时,必须与火线拉开一定距离。 在山顶、山脊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火接近山顶,易产生卷火;火到达山顶,在山脊易发展成树冠火;火越过山顶,向下坡蔓延时容易变成坐火;山顶、山脊热对流激烈,燃烧猛烈,热量集中。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山的背风面或山后下坡方向转移,快速离开山顶、山脊。②当火越过山顶形成下山火时,可冲越火线突围。 〔3〕注意事项:没有把握的状况下,不能沿山脊转移;不能在山峰两侧的鞍部停留;在山的背风面停留时间不能过长;要合计坡度对行动的影响。 在山沟口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火冲到沟口时,易向沟口两侧蔓延形成卷火;火冲出沟口遇上坡时,会快速扩展燃烧面积;火在沟口易产生火旋风;火出沟口遇下坡时易变成坐火。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左后、右后方向快速转移。②沟口前方是下坡时,向下坡方向撤离。③选择易燃可燃物最少的方向转移。 〔3〕注意事项:不能向沟口两侧高处攀登或停留;沟口前方是上坡时,不能向上坡撤离。 在山沟谷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观察推断火情困难;易燃可燃物比较集中,易形成冲火;烟雾大,浓度高,扩散慢;人员向山谷两侧转移困难。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要充分利用沟谷内的河流避险。②选择易燃可燃物少的地段冲越火线突围。 ③无法转移时,就地点火解围。 〔3〕注意事项:不能盲目向沟谷两侧转移。 在单口山谷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风向多变,火头发展方向不定,易形成上山火和涡旋火;烟雾大,浓度高,扩散慢;利于观察推断地形。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点上山火后进入火烧迹地。②在时间同意的条件下,向火头蔓延的侧翼山脊方向转移后下山。③依据风向变化,向侧风方向撤离避险。 〔3〕注意事项:点顺风火时,要选择易燃可燃物较多地段;人员转移到山脊后,迅速向安全地带撤离。 在草塘沟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火蔓延快、强度大、燃烧彻底,易形成火爆。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离开草塘,转移至安全区域避险。②紧急状况下先避开火头,再从火翼进入火烧迹地避险。③利用草塘中河流、水沟等避险。④点顺风火避险。 〔3〕注意事项:冲入火线时,要选择可燃物分布较少或火势较弱地段;点顺风火时,要选择易燃可燃物较多的地段;草塘面积小时,要快速撤出草塘。 在丘陵地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风向多变,在短时间内易产生多个火头;山坳地带背风处是危险环境;火蔓延时快时慢,高处快,低处慢;火扩散范围广,人员转移困难。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利用下坡和凹地避开火锋,尔后选择火弱地段突破火线进入火烧迹地或向安全地带转移。②向侧风方向转移。③向易燃物少的方向转移。④注意选择火发展快的侧翼,斜向突破火线进入火烧迹地。 〔3〕注意事项:在背风处和山坳地带不能长时间停留,先避火锋,同时合计下步撤离方向;向火头侧翼斜向突破火线时,必须观察好地形;发生树冠火时不能突破火线进入火烧迹地。 在陡坡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火向山上蔓延时速度极快,热辐射强度大;地势险要,人员行动不便;燃烧物易滚落,产生多个火点;地势陡峭,易发生滚石伤人。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沿火势较弱的一侧山腰转移。②选择火势较弱地段,向山下冲入火烧迹地。③在紧急状况下,尽可能利用可燃物少的空地或者特别的岩石避火。 〔3〕注意事项:组织人员向下坡冲越火线时,必须观察地形,防止摔伤和滚石砸伤。 在林草结合部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林草结合部〔过度地带〕易燃可燃物多,草木立体燃烧,火强度高,火势发展速度快;易形成小气候,火势变化大。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火头两侧后方转移。②向成林方向转移。③向侧风方向转移。 〔3〕注意事项:应随时观察火势发展变化,在草和灌木混合地带不宜点火解围。 在针叶林内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针叶林内易发生树冠火;针叶幼林地,火势猛,发展速度快;树粗且密集地段,发展速度相对慢,火强度高;林木密集,不方便观察火情和展开行动。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粗大树木多的方向转移。②向侧风方向转移。③树冠火时,尽量向阔叶林方向转移。④无法向火头两侧转移时,向侧后选择便于行进的方向撤离。 〔3〕注意事项:不宜点火解围,不宜突破火线,不宜卧倒避火。 在阔叶林内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烟雾在林内扩散较快,大树密集的地方火焰低,阔叶幼林地易形成树冠火,人员在林内行动相对方便。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成林方向转移。②向火头两侧易燃可燃物少的地段转移。③在无法转移的状况下,可冲越火线突围。④条件同意时,可点火解围。⑤利用大树密集地段暂避火锋。 〔3〕注意事项:点火解围时,注意选择易燃细小可燃物多的地段;火线突围时,注意选择易燃可燃物少、人员便于通过的地段;要注意预防烟雾中毒。 在灌木林内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火强度高,热辐射强度大;人员行动不便,紧急避险难度大;灭火机具使用效能低。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侧风方向转移。②向植被稀疏的地段转移。③选择人员便于通过的方向撤离。 〔3〕注意事项:不能点火解围,不能冲越火线,不能卧倒避火。 在采伐迹地内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采伐迹地通风优良,采伐剩余物多,行动受限;地被物干燥,发展快,火势猛。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左右成林方向转移。②向大树密集的方向转移。③在采伐迹地四周已形成树冠火的状况下,向阔叶林方向转移。④有坡度的状况下,向下坡方向撤离。 〔3〕注意事项:向林内转移时,不能选择上坡,要避开通风口和易燃物集中区域。 遇草原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草原火发展速度特别快,避火锋的有利地形少,烟雾扩散的面积大,点火解围的有利条件多。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向易燃物少的方向转移。②向侧风方向转移。③来不及转移时,点火解围。④选择火势较弱地段冲越火线。⑤状况特别紧急时,卧倒避火。 〔3〕注意事项:冲越火线时,选择安全地带,集中风力灭火机突围;向火线突围时,要统一行动,防止人员分散。 在林区居民地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林区居民点四周多与林地相邻,阻隔火灾困难;居民点可燃物较多,易连片燃烧;居民区人员状况比较复杂,组织转移困难。 〔2〕紧急避险的方法 ①风大时首先向侧风方向转移。②利用四周农田、河流、沙滩避险。③条件同意时,组织乘车转移。 〔3〕注意事项:依据风向推断最先被火袭击的居民点区域,并提前采用措施;注意分析易燃物特别集中的地段,作为转移重点;掌握居民区人员状况,搞好分工,提升转移效率。 上山遇下山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蔓延速度较慢;风向变化时,火势易向一侧快速蔓延。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一般状况下,选择火势较弱地段,冲越火线。②火强度较大,人员无法接近火线时,选择可燃物少的地段待火势减弱时,向火线突围。③可燃物密集,火强度高,无法突围时,要快速向下坡方向撤离。 〔3〕注意事项:在火势较弱时,要敢于接近,强行突破;形成树冠火时,严禁冲越火线;严禁顺风转移。 下山遇上山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特点:上山火蔓延速度极快,坡度越陡火发展速度越快;山坡部位热量和烟雾比较集中;灭火人员向后撤离较为困难。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组织人员快速向两侧转移。②选择易燃物少的地段冲越火线。③距离山顶较近时,快速越过,选择背坡、背风方向避险。 〔3〕注意事项:冲越火线时,要选择可燃物少的地段;向两侧或山顶转移时,要选择易通过的地段。 夜间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可能出现的状况:不易观察地形及可燃物分布状况;不易掌握人员行动状况;不易判明火势变化、蔓延方向及烟雾浓度。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四周有道路时,沿道路快速撤离。②向火光较弱方向转移。③条件同意时,向山后背风处和下坡方向转移。④向粗大可燃物集中的地域转移。 〔3〕注意事项:要利用照明器材指示目标及行动方向;人员集中、统一行动;沿下坡转移时,防止滚石伤人。 露营期间遇火袭击时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1〕可能出现的状况:事发突然,容易慌乱,不易推断风向和火头发展方向。 〔2〕紧急避险的方法:①四周有高山时,向山的背风处转移。②向易燃可燃物少的方向转移。③利用河流、道路避险。 〔3〕注意事项:指挥员要严密组织,统一行动,随时推断风向和火头发展方向;来不及携带宿营物资时,暂时放在低洼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