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烧 伤,1,第一节 概 述,定义;,致伤原因;,发病率;,2,一、定 义:,热力或间接热力作用于人体引起的局部组织或全身损伤。损伤程度与热力的温度和作用时间成正比。,3,热力:沸水、蒸汽、火焰、炽热金属,化学:强酸、强碱、化学战剂、磷、钠等,电、光、波:高、低电压、激光、微波,放射线:和平时期的X射线、核泄漏、战,时落下灰、射线,二.致 伤 原 因,4,三、发 病 率:,约为平时外科住院人数的3%左右,战时会升高(随着现代战争的进展不断上升)。,5,二、【伤情判断】,1、,烧伤面积的估计,2、,烧伤深度的判断,3、吸入性损伤,4、烧伤严重性分度,6,烧伤面积的估计,中国九分法,Wallace九分法,手掌法,7,8,几 点 说 明,女性骨盆较宽、双足较小,因此臀部面积+1,双足面积-1。,小儿头部先发育,因此头部较大,下肢较短小,12岁以下患儿头部面积应为9+(12-年龄),双下肢为46-(12-年龄)。,手掌法中应以患者本人手掌为准。,9,估计烧伤面积注意事项:,(1)总面积用整数记录;,(2)九分法与手掌法配合使用;,10,2、烧伤深度的判断,(三度四分法),I度烧伤,II度烧伤:浅II度,深II度,III度烧伤,11,12,13,I 度烧伤 (红 斑 性),II 度烧伤,浅II度烧伤(水泡性,基底红润,),深II度烧伤(水泡性,基底红白相间,),III 度烧伤 (焦 痂 性),14,15,16,17,18,19,烧伤深度判断注意事项:,人体各部位皮肤厚薄不一;,小儿比成人薄,女性比男性薄,老年人比年青人薄;,I度烧伤不计面积,但要判断准确;,将浅II度,深II度,III度分开计算;,早期处理不当,创面感染,物理刺激等会加深创面;,20,吸入性损伤,致伤原因:热力、烟雾、缺氧、有害气体,分度:轻度(声门以上),中度(声门至气管隆突),重度(气管隆突以下),诊断:密闭空间、在火场呼救、鼻毛烧,焦、声音嘶哑等,21,烧伤严重程度分类,轻度烧伤:,总面积10%,中度烧伤:,总面积30%,或度10%,重度烧伤,:总面积50%,或度20%,特重烧伤:,总面积50%,或度20%,已发生休克,或有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均应判定为重度烧伤,22,治 疗,23,(一)治疗原则,保护创面,防止污染和再损伤,复苏补液抗休克,减轻疼痛,预防治疗创面感染,非手术和手术结合,促进创面愈合,防治各种并发症,24,(二),烧伤早期的处理,现场,迅速脱离伤源,;,保护创面,不随意涂抹药物,用冷水冲洗创,面2030分钟,再用洁净物品包裹避免污染;,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如呼吸道梗阻,;,就近医院液体复苏,逐级后送;,临床,立即建立有效的输液通道;详细问病查体,,,除外合并伤,判断伤情;,实施必要的监护措施;根据伤情清创,选择创面治疗方法;,25,三、烧伤休克的处理,26,大面积烧伤后为什么会发生休克?,指大面积烧伤后48小时以内,主要原因为:,烧伤使组织损害,释放出大量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全身血管,尤其是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血浆渗出,,滞留到组织间隙,从而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此现象在伤后23小时最快,6-8h达高峰,治疗得当,48h之后血管通透性逐渐恢复正常。,成人烧伤面积大于20%,小儿烧伤面积大于10%,就有发生休克的可能。,27,烧伤休克主要临床表现,脉搏,,,严重烧伤可大于130次/分。,尿量减少(系血容量,,抗利尿激素分泌,),口渴:血液浓缩。,烦躁不安:脑细氧缺氧表现。,恶心呕吐:脑细胞缺氧、消化道黏膜水肿。,肢端凉、皮肤苍白:末梢循环不良。,血压和脉压变化:先脉压差小,后Bp,严重休克。,化验检查:血浓缩、血球压积,28,烧伤休克的治疗-应用补液公式,Evans公式、Brooke公式、第三军医大学公式、南京公式、Parkland公式等,伤后第一个24h输入液体总量=公斤体重烧伤面积1.5ml+2000ml,晶体液:胶体液=2:1,29,晶体:公斤体重,烧伤面积,1.0ml,(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碱性液等),胶体:公斤体重,烧伤面积,0.5ml,(冰冻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白蛋白,全血等),水分:2000ml (葡萄糖),补液速度:总量的一半在伤后的8 小时内输完,另一半在后16 小时输完。,30,举例:,体重60 公斤,烧伤面积60%,(II度,-III,度)的伤员,伤后第,一个24小时如何补液?,31,小儿患者:,烧伤面积,公斤体重,2ml,+,水份(80-100ml/公斤),其中晶体液与胶体各占一半,32,2.补 液 注 意 事 项,(,1)两早一防:早给碱性药,早给利尿药,防止内,脏并发症。,三先三后:先晶体后胶体,先盐后糖,先快后,慢;,(2)伤后第二天晶体和胶体液减半,水分不变;,(3)伤后第三天以后,静脉补液可视情减少,加口,服液;,(4)任何公式都只能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使用,切不,可生搬硬套;(输入太多,心衰,肺水肿;输,入太少休克发生,),33,3.,补液有效的监测指标,尿量:成人0.5ml/kg/h,,小儿10ml/kg/h,生命体征:神志清楚,安静,呼吸平稳。,大循环:,血压和心率平稳,收缩压90mmHg以,上,脉压差在30mmHg以上,心率每分,钟120次以下。,微循环:,末梢循环良好,肢体温暖。,化验检查:,无明显血液浓缩。,34,四.烧 伤 感 染 的 治 疗,感染的来源:创面、烧伤后肠源性感染,烧伤创面脓毒症,烧伤全身感染:,诊断:意识改变、生命体征、创面改变、白细胞等,及时纠正休克,正确地处理创面;,抗生素大剂量、联合应用,早用早停。,35,36,37,五.烧 伤 创 面 处 理,创面处理原则,创面处理的常用方法,深度创面处理,38,1.,创 面 处 理 原 则:,1、保护创面以免加深创面;,2、预防和治疗创面感染,外用药;,3、创面局部和全身使用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4、最大限度减轻创面愈合后的疤痕,增生;,39,2、创面处理的常用方法,清创:提倡简单清创,以防加重病情;,包扎:用于浅度创面,四肢、躯干等部位;,暴露:深度烧伤及面颈、会阴等无法包扎,的部位:,半暴露:渗出较少的创面、供皮区;,湿敷:感染创面以及术前准备;,浸浴:大面积烧伤病人后期残余创面治疗;,切,削痂及自体和异体皮肤移植:深度烧,伤、无法自愈的创面。,40,3.深 度 创 面 的 处 理,1.功能部位尽早切、削痂移植自体皮;,2.深度非功能部位创面暴露保痂,争取痂,下自行愈合或换药愈合;,3III度创面全力保痂,分期分批切或削,痂植皮;,4.后期残余肉芽创面经有效换药后植皮;,41,42,43,44,45,46,47,第二节 特殊原因烧伤,1.电烧伤(特点,并发症,处理原则),2.化学烧伤,48,电烧伤的特点,电烧伤临床分为电接触烧伤(电击伤)和电弧烧伤;,电击伤一般有“入口”和“出口”,通常入口大于出口;,电击伤对机体有全身损伤(心跳骤停,昏迷,截瘫,白内障甚至失明)和局部损伤(可深达骨头);,由于各种组织电阻不同,常出现跳跃式创面和“夹心面包样”坏死;,由于血管易受到损害,常出现大出血及组织进行性坏死;,49,现场急救,心肺复苏;,充分补液,碱化尿液,利尿,防止肾功衰竭;,伤后因深部组织损伤重,应及时广泛切开探察、减压,防止肢体远端坏死;,防止继发性出血,床边备止血带;,警惕厌氧菌感染。,电烧伤的治疗原则,50,51,52,53,54,55,化学烧伤的特点及处理原则,1.,酸烧伤创面因蛋白质迅速凝固,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其对深部组织的进一步损害,故创面判断容易偏深;而碱烧伤因为与脂肪发生皂化反应而使损害因素向深部渗透,易加深创面,成痂不良;,2.酸碱烧伤一旦发生,首先须用大量清水冲洗(生石灰除外),再根据实际情况尽早选用相应的中和剂。原则上应早期积极去除创面,。,56,3.磷烧伤时应立即用湿衣物覆盖创面,1%硫酸铜溶液是特异性的拮抗剂。忌用油质敷料。,4.氢氟酸烧伤,穿透性极强,疼痛剧烈,局部注射葡萄糖酸钙能够阻止其继续扩散。,57,小 节,烧伤面积和烧伤深度的判断;,烧伤休克临床表现、补液公式、补液注意事项;,创面处理的方法(湿敷等),电烧伤及酸碱烧伤的特殊性。,58,The end,5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