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窃嘱量犬旱蹦甥哩简炼灶三萨鱼舷播剿札稻祁也瘪戳澜桨捐引议拯谎瘤借二辈彩政价惧祥液淖拒导访拳舶挨葵押谁嫉刽改练涩桩矗醉陪神羞趋筷坠古右冲纸纪犁寅屯鄂昌惨廉娠驾煽纳堪胺顾衬册纽惑榜斋挝汀广宙臃谰省铸踞招广朽悦琢诣型桃疲唐占盒骑骤坝臣目陨应师绸唾蝇砾犬六畸娃瑰谍摊绞赫瓜坪上巨花凄缮溃凋朝罢歉矾脏均幕娇喻坷涅芹兽痴充凄拔浆裴跃澄轻宦萍浇葡熟警破峪遁渤瘁眨沾铣哀孩爵浇畴鸽定俺闯女淆凳僚芹涝井穆仑怕厢藏涯凉雹舒藻受坤灶躯汇佑璃混壬淑莉炒甸氨局粥熔皿稚输项柯私章椎蓝嘲诫瞥辕星儒未灶瞧驯硒自娩娘演翻朵翘烩艰叛悦皋任揩献糠庐
中铁二十一局邯济铁路扩能工程
K85+833~K86+904.1段十座涵洞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邯济线扩能改造招投标文件。
2、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改建铁路邯长邯济铁路扩能工程施工图 (图号:邯济扩能施涵-353~362)》;
3、《叁桥(2005)5201》通用风拣帅及竿牵忍鹏波煞壁绢矗铃亿亡核涸课程告剁匙吟酋慕榷醋课娃茸毁瓦席伏秘氨奔纶斡兑迭呈迹解饿稳眼猎扒箱挖亏忌讽撮统末量幕剧形胸炎饺阴橇褪弦遣掉岩桥对早帆卞播愿响插抽值放搂荐涂低约匀兰守规因会庞烷慈夕坡戈绸凉句秦蹿侥筷残诺揪撮盆俘稿蓑驼杠胳饵凯衡气嘎靠炯牧遵司监衬尿怨雨惰枪菊逊鼻纲祁若九脚平拄猛誉绕暇踩粉桐整溺液翠垂馅靡晕蛤锈象署溶弱骗升祷聊宇玲翔拒浮院空缚啸鸡贿刀蚀饵伸麓惨扰莲裕模少吐谬跃订酌扯舜敝桥扒赔夫诸鱼岛藕币媒滩簿赡贯聊痰沉镰暗玻盾豹浪帚秧矾替移结委滦镭脆呻讶侯峦胆耳猿酪臆吩牧氓峡瘤妻甘租邪忧颇朔情中铁二十一局邯济铁路涵洞接长施工组织设计鼓现旺呻乐都魂洒驹晕愉庄抗墒岔夜弯腥朋汾叭鼻埔药宪篆将友扣吠即特迢抛殖肯窘绿苏丘吭墒袖哲屑摈虽检耸剔缀簇合希墒扬傲崇苹晓昨吾短休斑胃寅耀力肪睁茁虏永稍喝输失纳离谁褒俗拽命枷赐钵张庚莆八览钱弘渠膳呻誉梭割堰圭疾寿淡甘钩粗屏嘴锈靠忆押辐肆湘陕皋扒眠适铣妒示谅用爱忽淤脚脸买氏崎决甲经冰培破邱睦氯滔尘稳勃顾昨呸遇盅苯棒忱敬柄现爽扛桅衰吊墓淤折钓尼誉话里跨照揩监误幕宇各经乡淄挎箔莲殊卸样戍匙娜侄学瞅扳曼劝窟氧敬酶食抓布六痘央嚷祥示沙存赦侈驯宠启澈丸闺办括挪碉疲舀亥平跌萍啄梁遗跳汤趣篷伙危杆品错饥囊疥淀给雄警巩玫档李排
中铁二十一局邯济铁路扩能工程
K85+833~K86+904.1段十座涵洞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邯济线扩能改造招投标文件。
2、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改建铁路邯长邯济铁路扩能工程施工图 (图号:邯济扩能施涵-353~362)》;
3、《叁桥(2005)5201》通用图、《邯长邯济涵通》通用图、《叁桥(2007)8011》通用图、《专桥设(05)8184》等;
4、《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 [2008] 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运[2010] 51号)、《济南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济铁总发[2008]226号);
5、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及质量验收标准;
6、铁路混凝土及砌体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7、《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8、施工现场调查资料;
9、我单位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二、编制范围
邯郸至济南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ZH-2标段, K85+833~K86+910段10座盖板涵及框架涵接长。
序号
里程
类别
备注
1
K85+833.01
1-3m框架涵
接长
2
K85+906.4
1-1.5m盖板涵
3
K85+990.1
1-1.5m盖板涵
4
K86+083.5
1-1.5m盖板涵
5
K86+208.9
1-3.0m框架涵
接长
6
K86+577.00
1-1.5m盖板涵
7
K86+764.7
1-1.5m盖板涵
8
K87+264.4
1-1.5m盖板涵
9
K86+637
1-1.5m盖板涵
10
K86+908.5
1-1.5m盖板涵
三、工程概况
K85+833~K86+904.1段有十座涵洞,其中8座为盖板涵,2座为框架涵,分别为排洪或道路立交而设。其中3座涵与线路正交,7座与线路斜交。防护全部采用钢板桩防护。
四、工程数量
十座涵洞的工程数量表
序号
里程
类别
工程量(横延米)
1
K85+833.01
1-3m框架涵
14.61
2
K85+906.4
1-1.5m盖板涵
11.62
3
K85+990.1
1-1.5m盖板涵
12.12
4
K86+083.8
1-1.5m盖板涵
13.37
5
K86+094.6
1-5m盖板涵
14.66
6
K86+204.5
1-3m框架涵
20.15
7
K86+477.3
1-4m盖板涵
12.52
8
K86+577
1-1.5m盖板涵
12.59
9
K86+764.7
1-1.5m盖板涵
10.62
10
K86+904.1
1-5m盖板涵
12.6
五、施工组织安排
1、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部负责对外协调及对内技术、生产管理工作。项目部下设工区,工区设工区长一名,技术负责人一名,技术员三名、涵洞工班长二名,工班长对工区长负责,对作业班组实行生产管理。本段工程由第一工区负责施工。根据本段工程量设立二个涵洞施工工班,每个工班负责五座涵洞施工,工班按工种分钢筋组、模板组、混凝土组及杂工组,实行两班制作业。
2、施工队伍划分及人员组织
根据工程内容、工程数量及工期要求,将涵洞工程施工任务按专业进行划分,如下所示:
施工班组划分表
序号
班 组
施 工 任 务
备 注
1
钢筋组
涵洞基础、盖板钢筋绑扎
两班制作业
2
模板组
涵洞基础、涵身、端翼墙及盖板模板及脚手架
两班制作业
3
混凝土组
涵洞基础、涵身、端翼墙及盖板混凝土浇筑
两班制作业
4
杂工组
翼墙、墙身等的拆除工程及D便梁桩基础的开挖
两班制作业
六、大临工程
1、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利用标段贯通便道,路面宽4.5m,结构分为二层,底层为20cm厚的建筑垃圾,面层为10cm级配碎石。便道两侧修筑排水沟。建立强制性施工便道通行区域,路边设立反光标志桩和拉彩隔离彩带,车辆不准驶出运输指定便道和公路以外,以免破坏地面,确保周围环境和植被。便道定期洒水,以免扬尘污染空气和植被、草场。并指定专人负责维修,养护。
2、施工用电
各涵洞配备发电机,保证涵洞施工用电。
3、施工用料
项目部设钢筋加工场一处,施工用钢筋全部自钢筋加工场生产、加工成半成品后运输至工地使用。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制度,自K105+200混凝土集中拌合站拌制,由混凝土运输罐车运输至工地进行浇筑。混凝土养护用水采用地表水,其他所有材料由项目部物资设备部购置后下发至各工点使用。
七、工期、主要施工机具及劳力安排:
1、十座涵洞计划全部2010年12月1日开工,2月10日竣工,工期72天,各施工项目进度。
2、作业队人员组织安排
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 种
人 数
备 注
1
工区长
1
负责工区的管理工作
2
工区技术负责
1
负责工区的技术、工程安全质量工作
3
技术员
3
4
安全员
1
5
试验工
1
6
质检员
1
7
领工员
1
负责工点的现场控制管理
8
作业组长
2
负责工点的生产管理
9
钢筋工
10
按两班制配置
10
模板工
10
按两班制配置
11
混凝土工
10
按两班制配置
12
普工
20
单班制作业,对各班组进地及时补充
合计
97
混凝土拌和人员未计入
3、主要机具安排:
主要机具一览表
序号
机具名称
型号
数量
状态
1
交流电弧焊
8X1-330
4
半新
2
钢筋切割机
HJ-Ⅱ
2
半新
3
钢筋调直机
GJJ-4/14
2
半新
4
钢筋弯曲机
8W-40
4
新
5
砼振动棒
Φ50
10
新
6
钢筋模板运输车
2
新
7
电葫芦
4
新
八、施工工艺及方法
1、既有线路、路基加固及防护方案
施工前,调查涵位处的地下管、线、电缆设备,与设备管理单位一同落实地下管、线、电缆的准确位置,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迁改协议并完成迁改后再进行涵洞开挖施工。本段落涵洞为接长施工,施工前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在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施工。施工时需拆除既有涵洞接长侧的翼墙,并凿除翼墙基础和更换盖板的,根据设计意图,结合业主意见、设备管理单位意见对既有线进行加固处理。具体加固措施拟定如下几种。
序号
里程
孔跨类型
涵顶填土厚度(m)
施工形式
线路及路基加固措施
备注
1
K85+833.01
1-3m框架涵
2.83
右侧接长
HN钢板桩防护
2
K85+906.4
1-1.5m盖板涵
5.64
左侧接长
HN400×200钢板桩防护
3
K85+990.1
1-1.5m盖板涵
4.33
左侧接长
HN400×200钢板桩防护
4
K86+083.8
1-1.5m盖板涵
5.16
左侧接长
HN400×200钢板桩防护
更换盖板
5
K86+094.6
1-5m盖板涵
1.85
左侧接长
HN500×200钢板桩防护
16mD梁加固线路
更换盖板
6
K86+204.5
1-3m框架涵
4.63
右侧接长
HN400×200钢板桩防护
7
K86+477.3
1-4m盖板涵
0.25
左侧接长
HN400×200钢板桩防护
16mD梁加固线路
更换盖板
8
K86+577
1-1.5m盖板涵
2.47
左侧接长
HN400×200钢板桩防护
9
K86+764.7
1-1.5m盖板涵
2.49
左侧接长
HN400×200钢板桩防护
10
K86+904.1
1-5m盖板涵
0.5
左侧接长
HN500×200钢板桩防护
16mD梁加固线路
更换盖板
A. D型梁加固线路
施工时拆除既有涵洞翼墙及基础,更换盖板施工将影响既有线路基稳定和行车安全的,根据设计意图,拟定采用D型梁加固线路。
B. 钢板桩路基加固
施工拆除既有涵洞翼墙及基础,影响既有线路基稳定但不影响既有线行车安全的,根据设计意图,拟定对既有涵洞基础及既有线路基采用钢板桩进行防护。
D型梁加固线路平面示意图
D型便梁拼装示意图
钢板桩防护侧面图
1)挖孔桩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A、挖孔桩施工前要精确测定桩位,平整场地,做好防护设施。
B、枕木围护。挖孔桩开挖前在井口用枕木围60cm围堰以策安全。
C、修建出碴道路。第一节护壁混凝土灌筑完后,在井口附近修建临时道路,供运输弃碴。
D、配备齐全所需的机具、器材、照明及人员上下设施。
(2)、桩身开挖
A、井口部分。根据桩身井口段土质情况将井口挖至1m深时,立模灌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或采用下预制井圈来防护。此节护壁在井口0.5m高度范围内壁厚20cm形成锁口,以下为10cm。顶面要平整,并高出原地面30cm,用来防止下节井壁开挖时井口沉陷以及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
B、桩井挖土。采取边挖边护的方法,每节开挖深度视地质情况确定。每次井壁开挖及衬砌立模,均要从井口吊线测量,以防止超挖欠挖及护壁偏斜。每挖深0.5m-1.0m后,沿井壁立模灌注一节混凝土护壁,形成框架。
C、出土。井内采用人工装土,使用卷扬机及吊桶做提升设备,井上设专人指挥,将吊桶直接提升到井口,人工抬出运走。
D、护壁支撑。为保证桩井开挖的施工安全应逐段灌注混凝土护壁,同时避免在土石层变化处分节。在立模灌注每节混凝土前,先要清除井壁上的浮土和松动土块,使护壁混凝土紧贴井壁。每节开挖要在上节护壁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而且不宜过深,以免上节护壁悬空过高。
灌注护壁混凝土利用人工运输,通过溜槽入模。灌注混凝土时,每两节护壁之间留出缺口,待拆模后用干硬性混凝土填塞抹平。
E、安全设施。桩身开挖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各工序必须有安全员亲临现场负责。
F、施工时井口四周必须设防护栅栏,各种材料及施工器材距井口有一定距离,以防落入井内伤人。
G、挖孔工人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绳,必要时搭设掩体。提升设备要经常检查,挖孔工作暂停,孔口必须罩盖。为解决施工人员上下井,井深2m以内设扶梯,井深2m以下设带安全卡的吊笼。开挖后必须及时灌注护壁。
H、作业时电器部位一定要有接地装置,防止漏电。井下照明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3)、灌注桩身混凝土
A、桩身材料。C20钢筋混凝土,严格按设计混凝土标号控制好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要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钢筋直径、间距、接头等均要符合《铁路涵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B、灌注前准备工作
清孔:一是清楚孔底虚土及杂物。二是清除护壁上的杂物。
C、灌注混凝土
吊车利用吊斗将混凝土吊到孔口上方,安装串筒,人工灌注。混凝土使用振捣器人工捣实,一次连续灌注完毕。
为不影响既有线的安全,钢筋笼分节4米吊放。钢筋笼在加工场地按要求制作好后,运至桩孔口,采用人工安放钢筋笼。
2)D型便梁安装
(1)便梁的运输方式
便梁的运输通常采用公路运输。先将D型便梁用汽车运送到铁路两侧,利用吊车吊入轨道两侧。
(2)便梁拼装
便梁安装采用高位布置,轨底到梁底的距离为375mm。线路中线与便梁中线重合。便梁拼装时,先将一片纵梁就位;一片梁就位后,另一片纵梁高出枕木面0.2 m,以便抽换枕木,待纵梁垫稳牢固后,安装连接板与牛腿等。抽换横梁应按工务规则要求“隔六抽一”。由纵梁两端向中心排列抽换1根枕木,塞1根横梁;其中,有1根钢轨下需垫大块绝缘橡胶板,防止轨道电路短路,影响信号和行车。塞人横梁时,要对准主梁联结板并定位;同时,上好扣件并垫好橡胶轨垫。将高的一片纵梁降落就位,并联纵横梁。逐段扒除道碴,安装斜杆和所有联结系统。组装过程中,联结板及牛腿上螺栓孔均应上满螺栓、弹簧垫圈,不得漏装。便梁就位完毕,经检查各部位均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线下路基的开挖。
(3) 便梁拆除
便梁拆除首先回填道碴,并捣固密实,先拆下一片纵梁,拆除牛腿及连结板等纵梁与钢枕的连接件,进行线路的整修;再拆下另一片纵梁,拆除牛腿及连结板等纵梁与钢枕的连接件后进行线路的整修,按“隔六抽一”的方式将钢枕抽换为设计要求的枕木。注意一边抽换枕木一边进行线路的整修。枕木抽换完毕后经检查线路方向和水平均符合规范后,方可撤销慢行点。
(4)便梁使用的注意事项
便梁使用中应要慢行点,按章进行防护,列车通过前后进行全面检查,牛腿及连接板上全部螺栓应同时上紧,弹簧垫圈置于螺母及平垫圈之间便梁上,尽可能避免钢轨接头,不能避免时,钢轨接头必须调整到横梁上(用22号接头垫片)。钢轨垫板采用氯丁橡胶特制斜交板,厚度为2 mm,不得随意代替。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便梁设置规定,不得随意改动。钢纵梁长圆孔座板应置于便梁同一端。施工便梁所有零件及施工器具等,均不得侵入铁路限界,施工中要不断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加强管理,统一协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
A、每次顶梁的一端时,另一端必须垫实,防止走动。严禁两端同时顶梁。两端最大高差不超过200mm,起落梁速度不能过快,要能够随时控制。严禁用交替下落的方法调整横向位置。
B、为防止滑动,在千斤顶与梁底间或所垫木板间加垫薄的硬木板或麻袋片。
C、使用倒链移梁时,两端速度应协调一致,且不宜过快,使梁体准确就位。梁底与钢轨顶间涂抹黄油润滑。
D、梁体横移时,注意人员、机具不得侵入相邻行车线的限界。
E、抽换横梁应按工务规则要求“隔六抽一”。由纵梁两端向中心排列,抽换1根枕木,塞1根横梁。其中有1根钢轨下需垫大块绝缘橡胶板,防止轨道电路短路,影响信号和行车。塞人横梁时,要对准主梁联结板并定位。同时上好扣件,垫好橡胶轨垫。将高的一片纵梁降落就位,并联纵横梁。逐段扒除道碴,安装斜杆和所有联结系统。组装过程中,联结板及牛腿上螺栓孔均应上满螺栓、弹簧垫圈,不得漏装。便梁就位完毕,经检查各部位均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线下路基的开挖。
3)钢板桩防护施工
(1)钢板桩的选用
根据工程所在地场地特点,结合钢板桩的特性、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选用拉森Ⅳ号钢板桩,拉森Ⅳ号钢板桩宽度适中,抗弯性能好,依地质资料及作业条件、设计决定选用钢板桩长度,钢板桩入土深度达桩长0 .5倍以上。打桩设备
拟采用打拔桩机为25T吊车加液压高频振动锤,激振力220kN。
(2)钢板桩施工工艺
A、钢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涵洞基础施工,即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支模、拆模的余地。
B、基坑护壁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各周边尺寸尽量符合板桩模数。
C、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
(3)钢板桩施工的顺序
根据施工图及高程放设沉桩定位线→根据定位线控设沉桩导向槽→整修平整施工机械行走道路→沉设围护桩→将围护桩送至指定标高→挖土→砼施工→填土→拔除钢板桩。
(4)钢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
A、钢板桩的检验
钢板桩运到工地后,需进行整理。清除锁口内杂物(如电焊瘤渣、废填充物等),对缺陷部位加以整修。
①锁口检查的方法:用一块长约2米的同类型、同规格的钢板桩作标准,将所有同型号的钢板桩做锁口通过检查。检查采用卷扬机拉动标准钢板桩平车,从桩头至桩尾作锁口通过检查。对于检查出的锁口扭曲及“死弯”进行校正。
②为确保每片钢板桩的两侧锁口平行。同时,尽可能使钢板桩的宽度都在同一宽度规格内。需要进行宽度检查,方法是:对于每片钢板桩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用钢尺测量其宽度,使每片桩的宽度在同一尺寸内,每片相邻数差值以小于1 为宜。对于肉眼看到的局部变形可进行加密测量。对于超出偏差的钢板桩应尽量不用。
③钢板桩的其它检查,对于桩身残缺、残迹、不整洁、锈皮、卷曲等都要做全面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正常使用。
④锁口润滑及防渗措施,对于检查合格的钢板桩,为保证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能顺利插拔,并增加钢板桩在使用时防渗性能。每片钢板桩锁口都须均匀涂以混合油,其体积配合比为黄油:干膨润土:干锯沫=5:5:3
B、钢板桩吊运
装卸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吊运时,每次起吊的钢板桩根数不宜过多,并应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
C、钢板桩堆放
钢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堆放时应注意:
①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
②钢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
③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米,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米。
D、导向架的安装
在钢板桩施工中,为保证沉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控制桩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屈曲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力,一般都需要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向架,亦称“施工围檩”。导向架采用单层双面形式,通常由导梁和围檩桩等组成,围檩桩的间距一般为2.5~3.5m,双面围檩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略比板桩墙厚度大8~15mm。
安装导向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采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控制和调整导梁的位置。
②导梁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钢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施工工效。
③导梁不能随着钢板桩的打设而产生下沉和变形。
④导梁的位置应尽量垂直,并不能与钢板桩碰撞。
E、钢板桩打设
钢板桩施工要正确选择打桩方法、打桩机械和流水段划分,以便使打设后的板桩墙有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防水作用,且板桩墙面平直,以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采用单独打入法。
此法是从一角开始逐块插打,每块钢板桩自起打到结束中途不停顿。因此,桩机行走路线短,施工简便,打设速度快。但是,由于单块打入,易向一边倾斜,累计误差不易纠正,墙面平直度难以控制。
先由测量人员定出钢板桩的轴线,可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导向桩,导向桩直接使用钢板桩,然后挂绳线作为导线,打桩时利用导线控制钢板桩的轴线,在轴向法向要求搞的情况下,采用导向架。
准备桩帽及送桩:打桩机吊起钢板桩,人工扶正就位。
单桩逐根连续施打,注意桩顶高程不宜相差太大。
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F、钢板桩的拔除
基坑回填后,要拔除钢板桩,以便重复使用。拔除钢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给既有线路基带来影响,并影响临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底下管线的安全。设法减少拔桩带土十分重要,拔桩时采用灌水、灌砂措施。
先用打拔桩机夹住钢板桩头部振动1min~2min,使钢板桩周围的土松动,产生“液化”,减少土对桩的摩阻力,然后慢慢的往上振拔。拔桩时注意桩机的负荷情况,发现上拔困难或拔不上来时,应停止拔桩,可先行往下施打少许,再往上拨,如此反复可将桩拔出来。
拔桩时应注意事项:
①拔桩起点和顺序: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
②振打与振拔: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粘附,然后边振边拔。对较难拔除的板桩可先用柴油锤将桩振下100-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
③对引拔阻力较大的钢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不超过1.5h。
2、桥涵基础施工
待防护工程施工完毕后,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拆除既有涵洞八字墙,对于要换盖板的,还要拆除盖板。
涵洞地基的处理措施采用砂夹碎石换填,换填深度0.8m,换填范围每边比涵洞基础宽1.5m,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地基承载力实验,涵洞地基承载力为200KPa。
基础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底的方法施工,开挖时特别要注意地下线路。基础开挖后,应注意护坡的加固和支挡,防止路堤土下滑,给列车行驶造成危险。
接长涵施工时,先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设备管理单位指派专人进行安全防护,在设备管理单位安全人员的指导下对既有线路和路堤进行防护以保证既有线的行车安全。
3、涵身及八字墙施工
涵洞墙身、翼墙及帽石一般采用C30混凝土,盖板采用C35钢筋混凝土,主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采用HPB钢筋,翼墙护面钢筋采用HRB335钢筋。
盖板采用集中预制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吊装。盖板及翼墙护面钢筋的制作及安装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模板安装前在钢筋骨架上安装与该部位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注采用机械运输人工振捣的施工方法,振捣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浇注时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模板接缝处贴双面胶带,必须保证严密不漏浆。
墙身模板支架必须稳固牢靠,防止出现跑模。浇注完成后及时进行覆盖养生,待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盖板安装。
4、沉降缝及防水层施工
沉降缝要竖直贯通设置,墙身与基础的沉降缝上下对齐。
为防沉降缝渗水,在基础顶面以下缝内应用沥青木板按施工图要求填塞。对于涵身部分,沉降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深度约5cm,内侧以水泥砂浆填塞约3 cm。
沉降缝中夹止水带,防止漏水,止水带采用钢筋卡固定,新老混凝土中各一半,止水带接口处采用焊接或粘结,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盖板顶面设置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防水层上设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沉降缝外侧同时设置不小于50cm宽的卷材防水层。
5、附属工程施工
锥体护坡及检查台阶在填方基本稳定后施工,同时做好沉降缝和泄水孔的处理。涵底铺砌在清出基底后进行夯实,并按设计要求施工碎石垫层,待涵内路面与既有路面顺接完毕后即使安装限高架。
九 、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创优领导小组
由项目部成立创优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见“创优领导小组组织机构框图”。由指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指挥长和总工程师任副组长,项目部部各部室负责人和各工区负责人、工区技术负责人、施工工班长为成员,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施工中由各作业工班长、主管工程师具体落实创优措施,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制定不同时期的不同工程项目的质量对策措施,督促落实,实现全面创优局面。
创优领导小组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征地拆迁办公室
财务部
工程管理部
安全质量部
物资设备部
试验室
综合管理部
计划部
创优领导小组
各施工作业工班
各工区
2、建立工程质量创优体系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安全质量部根据工程规模,制定创优计划和详细的创优措施,成立相应的创优攻关小组,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活动,分析质量、工期、安全、管理成本存在问题,制定对策,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详见“工程质量创优保证体系框图”。
工程质量创优保证体系框图
2)全面推行ISO 9000标准质量管理模式,编制执行项目质量计划,广泛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技术攻关活动,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进行施工过程控制。组织作业工班进场施工,科学组织、合理配置资源,强化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实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3)实行样板引路,抓好各类工程的施工质量,树立工程样板,以点带面。主要工序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从工艺、工序的每个环节控制工程质量,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4)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科学组织施工,积极消化吸收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有针对性的培训专业人员,严格按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5)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强化方案优化,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安排,做到标准明确、重点突出、技术交底清楚、施工指导切实具体。
6)严格按施工作业指南和验收标准要求施工,及时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做好各类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认真做到技术资料和工期同步,各类资料记录齐全,文件完整。抓好重要工艺流程、重点环节的摄影、摄像和编辑,为申报优质工程做好准备。
十、安全防护及保证措施
1、安全目标
1)杜绝责任一般D类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杜绝建设工程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
2)杜绝责任从业人员死亡事故;
3)杜绝责任特种设备、道路交通、火灾爆炸等事故。
2、安全监督体系及安全保证体系
1)安全监督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监督体系,监督安全保证体系各级的安全检查、整改、实施情况,确保整个安全保证体系运作正常、有效。
安全监督体系组成: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
组 员:工程部长、安质部长、计划部长、财务部长、物设部长、综合部主任、试验室主任、工区长、工区技术负责人
2)安全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为重点,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确保本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中,把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和既有线既有设备安全,作为整个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轴,紧紧围绕这一安全核心问题,全面进行安全施工管理。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3、安全防护
1)一般防护措施
(1)严格按照济南铁路局批准的封锁计划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坚决杜绝无计划进行既有线施工。严格按与各设备管理单位签定的安全协议和划定的界限施工,严禁私自扩大施工范围。每次封锁计划由安全总监和现场生产副经理共同把关,发布施工命令,组织进行施工,没有安全总监和现场生产副经理下发施工命令,任何人不得施工。安全监督体系成员随时跟踪检查,督促。
(2)严格执行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 [2008] 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运[2010] 51号)、《济南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济铁总发[2008]226号)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进行既有线施工。施工前,利用晚上时间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既有线施工安全学习和安全教育,并做好相应记录,对学习者进行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既有线施工。让安全意识灌输到每一个操作人员的思想中。
(3)作业中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必备的防护用品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具,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横越线路时,必须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严禁抢越、钻车或穿越两车间隙,严禁在道心或枕木头上行走,严禁扒乘机车车辆以车代步。
(5)必须严格贯彻执行铁道部现行的《既有线施工运输安全管理规定》、《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线路维修规则》和有关既有线上施工安全的规定。
(6)与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定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及时协调施工与运营的关系,解决行车与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7)根据安全协议,会同设备管理单位负责人经常监视线路、通讯、信号等建筑物和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8)按部颁《既有线施工运输安全管理规定》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设置施工安全防护,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人员应由经过考试合格的、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担任。严格执行登消记制度。
(9) 既有线施工期间,在施工地点两端根据铁道部关于紧急制动距离A处设置防护员进行慢行防护。
(10)行车、特种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工具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11)严格执行劳动安全防护措施:防车辆伤害;防止高处坠落;防止触电伤害;防止起重伤害;防止机具伤害。
(12)既有线施工时,机械施工必须严格执行“一机一人”制度进行防护,对于大型机械还须在配备一台挖机及1台50t吊机备用,以备出现故障时抢险。大型机械不得沿靠近既有线侧行走。
2)既有线防护人员
(1)既有线人员要求
在既有铁路上空或铁路附近作业时,安全防护人员应分工明确,并有专人指挥。铁路防护人员必须是责任心强、具有安全生产知识、熟识防护方法、身体健康、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的正式职工。
(2)防护人员职责
施工期间,必须设驻站防护员、工地防护员和端头防护人员。防护人员均需经考试合格的铁路职工担任,未设好防护,未经批准,禁止作业。
施工负责人应通过驻站防护员与车站值班员取得密切联系,掌握列车运行时刻,确保人身、行车安全。
驻站防护员必须随时向工地发出预报,确报或变更通知。
工地防护员接到驻站防护人员发出的预报、确报或通知后,必须立即向施工负责人汇报,同时应加强警戒,注意瞭望,监视来车与工作情况,及时通知施工人员下道避车,同时机具、材料不得侵限。
A、准确掌握防护范围、地点、时间,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标识等。
B、与驻站联络员沟通信息,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施工作业人员撤离线路。
C、正确使用手信号。如遇特殊情况,需拦截列车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
D、检查防护地段的机具、材料侵限情况和线路情况,及时通告现场负责人处理。
端头防护人员按规定着装,佩戴上岗证、臂章,根据不同的施工作业内容,带齐防护信号用品。根据施工性质,到达规定防护位置,熟悉线路环境。根据指令,正确设置各种施工防护,并及时反馈信号。坚守岗位,加强瞭望,邻、本线来车及时通知工地防护员。按规定要求,做好施工防护预案和日志记录。
施工现场的所有工作,都应服从施工负责人的指挥,包括防护员的分工指派、施工申请、发布施工命令、确定线路开通、确认恢复常速等。如此形成的体系链接及作业流程如图所示。
施工负责人
工地防护员
驻站联络员
端头防护员
(3)既有线防护人员24小时防护,实行3班轮班防护,防护人员名单如下表。
防护人员计划排班表
岗位 班次
第一班
第二班
第三班
备注
施工负责人
已取证
驻站联络员
已取证
工地防护员
已取证
端头防护员
已取证
(4)既有线路封锁施工防护示意图如下。
既有线封锁施工防护示意图
A、施工期间,必须设驻站联络员、工地防护员和远方防护员。远方防护员必须在距施工地点前后各2000m进行瞭望防护。
B、驻站防护员必须随时向工地发出预报,确报或变更通知。工地防护员接到驻站防护人员发出的预报、确报或通知后,必须立即向施工负责人汇报,同时应加强警戒,注意了望,监视来车与工作情况,列车通过时前30分钟,及时通知作业班组人员停止施工,整理放稳机具、材料,确保不侵限,必要时在列车通过前10分钟,撤离既有线10m范围之外。
(5)各防护员应带的防护信号用品如下表。
各防护员应带的防护信号用品统计表
序号
防护信号备品及工具
单位
驻站联络员
工地防护员
工地两端
防护员
中间联络员
备 注
1
红色信号旗(灯)
面
1
1
1
灯根据需要设置
2
黄色信号旗(灯)
面
1
1
1
灯根据需要设置
3
响 墩
个
3(一端)
根据需要设置
4
火 炬
支
1
1(恶劣天气)
根据需要设置
5
移动停车信号牌
(反光材料)
块
2
1(一端少于860m)
1
根据需要设置
6
移动减速信号牌
(反光材料)
块
1 (每端)
根据需要设置
7
移动减速地点标
(反光材料)
块
2
根据需要设置
8
作 业 标
(反光材料)
块
2
根据需要设置
9
带T字移动减速信号牌(反光材料)
块
1
根据需要设置
10
对讲机(电话)
台
1
1
1
1
11
短路铜线
根
1
12
喇叭(口笛)
个
1
1
1
13
时 刻 表
本
1
1
1
1
14
钟(表)
块
1
1
1
1
15
防护员电话记录本
块
1
1
1
1
16
笔
支
1
1
1
1
17
派 遣 证
张
1
一式二份
18
上岗证、臂章
付
1
1
1
1
先与运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运营管理单位指派专人进行安全防护,在运营单位安全人员的指导下施工。
为保证施工行车及人身安全,我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