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秋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方案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为切实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成效,现制定2022年秋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给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
二、活动时间
2022年9月。
三、活动内容
(一)提高爱眼护眼意识。各学区和学校(园)要坚持常抓不懈,宣传眼健康的重要性和近视的严重危害性。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中小学生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课堂、校园电视和广播、宣传栏、班会、班团队日等渠道和形式,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养成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常做眼保健操等健康用眼习惯。
(二)落实采光照明要求。各学区和学校(园)要积极改善视觉环境,给学生们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研究环境,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教室灯光改变。要严格按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新建和改扩建学校要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光环境;老旧校舍要制订计划,分阶段完成光环境改变。学校同时应按照各年龄段学生生长发育变化科学配备、更新相应标准的课桌椅,并且应根据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定期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三)加强近视监测干预。各学区和学校(园)要坚持预防为主,宣传近视监测、筛查和干预的重要性,做到对近视的早预防、早发现。学校要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科学引导视力异常的中小学生和幼儿尽快在家长陪护下到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和矫正,对近视进展过快的中小学生进行有效干预,预防发生近视。要坚持眼保健操制度。每节课间必须让学生出教室活动、远眺。
(四)切实加强手机管理。各学区和学校(园)要认真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宣传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同时做好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等管理,引导中小学生注重保护视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五)有效带动家长参与。各学区和学校(园)要坚持家校协同,通过家长信、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家长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切实强化家长在近视防控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改变家长“重治轻防”观念。督促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积极开展亲子体育健身主题系列活动。家长要以身作则,陪伴孩子时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时长。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保障睡眠时间,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六)宣传有益经验做法。各学区和学校(园)要坚持综合防控,宣传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增加中小学生户外体育活动,改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视觉环境等对预防近视有益的经验做法。推广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在近视防控中的运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部署。各学区和学校(园)要重视中小学生和幼儿视力保护工作,针对影响视力的重点因素,采取切实管用的措施办法,利用秋季学期开学有针对性地部署本校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二)丰富形式。各学区和学校(园)要紧扣主题、因地制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感强的爱眼护眼科普宣传。总结宣传学校在近视防控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全社会关注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公益。各学区和学校(园)要坚持公益,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借宣传教育月名义搭车开展商业性活动,扎实落实《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的紧急通知》相关要求。
(四)注重实效。各学区和学校(园)要坚持出实招、见实效。学校可主动邀请卫健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宣教等活动,切实履行职责,合力加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工作。
学校预防近视活动方案
按照“关于印发《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学生近视预防宣传教育资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拟订学校“防控”工作计划,如下:
1、拟定学校“学生近视眼防控计划”、“学生近视眼防控方案”等。
2、拟定关于近视眼防控学校领导、各部门、校医、班主任、任课教师工作岗位职责。
3、加大“近视眼防控”的宣传力度,通过出版专刊墙报、开展专题班会、广播、网络、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预防近视、保护视力。
4、校医将于4月开展“预防近视,保护眼睛”的专题讲座。
5、三至四月份开展推广—年新版眼保健操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1) 、向各班传达的文件通知精神;
(2) 、准备好 新版眼操的上课素材,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新版眼操,注意每小节的动作要到位;
(3) 、学校向学生发放近视预防宣传教育资料,如《学生预防近视基本知识与要求》。
6、学校继续完善学生视力保护机制,保证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时间,亦保证体育课、课间操、眼保健操的落实。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轮换学生座位,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课桌椅高度。
7、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坚持对教学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教室采光照明、课桌达到国家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及时整改。定期粉刷教室墙壁和维护更新照明设施等措施,努力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
8、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视力监测,并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视力保护综合干预。
9、做好家校联系,对于在体检中发现的近视学生,书面反馈给家长,引起早期的重视。
近视眼防控措施
(1) 教室要有良好的照明条件,桌椅高低要适宜,教室大小适宜,黑板的距离要适中,不能近于2米,远不能超过6米,研究时眼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厘米,黑板不要反光,所用印刷品字迹要清楚,对比要鲜明,学生座位前、后、左、右要定期调换。
(2) 防止用眼过度,近距离工作一次不要超过50分钟为宜,每个小时应休息10分钟,极目远眺松弛调节,可以预防近视。
(3) 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或暗处看书,不要躺着、趴着或走动、乘车时看书。
(4) 建立眼保健操制度,定期检查视力,对视力低下的同学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5) 上课做作业时要经常眨巴眼睛,感到眼疲劳时,应用闭目半分钟,但不要揉眼睛,这样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帮助。
(6) 不要偏食挑食,不要过多吃糖。
(7) 必须注意个人用眼卫生,保持眼睛周围清洁。
(8) 预防近视眼的措施还包括注意饮食营养,多吃一些如羊肝、猪肝、鸡蛋、牛奶、胡萝卜、蔬菜等。提倡户外活动性休息,经常进行远眺,每日3—4次,每次起码要五到十分钟。
学校预防近视活动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为依据,积极认真开展以“防近”为中心的卫生保健工作,切实做到领导抓,人人抓、经常抓、抓落实。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保护与提高学生的视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体措施:
() 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防近”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体育教师和各班主任为小组成员,具体地贯彻、执行防近视工作规划与实施办法。
确立班级卫生员负责督促同学们下课后到室外散步,看看绿色树木,青草或远眺,并负责班级卫生的监督检查。
() 加强全体教师督促学生的读写姿势及眼保健操的巡视工作。
(1) 把是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保护学生的视力列为听课,评课的重要内容。
(2) “防近”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视力有所提高的班级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评优。
() 建立制度,加强宣传教育
(1) 加强宣传教育制度,形成“保护视力重要,珍惜眼睛光荣”的舆论。通过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及定期进行防治近视眼的广播,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1、每学期卫生橱窗有“防近”角。
2、每学期进行一次防近知识广播。
3、每学期家长会要有“防近”内容。
4、期末工作总结要有“防近”内容。
(2) 视力检查制度
每学期全校检查视力一次,以进行视力监测,抓好“临界视力”和“轻度近视”的矫治、降低发病率和患病率。对新发病的学生发告家长书。
(3) 明确品社学科作为要求落实本条例的学科,一年级品社学科认真完成《眼保健》,各年级品社学科教师加强指导。
(4) 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制度
做眼保健操时要求该课任课老师要在班级中进行巡视,随时矫正学生的动作,力求学生按准穴位,保证质量。
(5) 学生座位的调整制度
各班主任每周调整学生的座位一次,以避免学生的斜视与近视。
() 减轻学生的研究负担,增强学生的体质。
(1) 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教师要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
(2) 认真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生每天研究时间不超过六小时”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
严格控制测验和考试次数。
(3) 加强体育活动的锻炼,坚持“三课”,“两操”“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抗病力。
() 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 要求全体老师课堂教学贯彻教学卫生要求,注意学生用眼卫生“三个一”(眼书距离一尺,胸与桌缘一拳远,手距笔尖一寸)的执行情况。
(2) 课间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3) 教育学生读书看报看电视时间不要过长,每半小时要做眼保健操一次或望远。
(4) 教育学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积极争取家校沟通,有效控制学生看电视时间,保证双休日、假期活动时间。
() 上好健康教育课,每学期至少有两节关于“眼保健和预防近视”的内容
() 贯彻预防为主和防治方针,改善研究条件
(1) 改善采光设备。
(2 )保证教室的墙壁洁白。
(3) 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研究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
(4) 按卫生标准给学生配备适度的课桌椅。
(5) 对已患上假性近视的学生认真进行矫治。对已患上近视眼病的则通知家长带到医院检查配戴眼镜。
() 学校、家庭密切配合
(1) 老师利用家访或家长会向家长反映学生的视力情况,指导家长做好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
(2) 给家长印发学生用眼卫生及保健操宣传单,使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近视眼的防治工作。
(3) 每次视力检查后对近视眼病患者要发给家长报告书,通知家长配合治疗。
学校预防近视宣传主题活动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为依据,在教育主管部门学生保健所的指导下,积极认真把开展以“防近”为中心的卫生,保健工作。切实做到领导抓,人人抓、经常抓、抓落实。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保护与提高学生的视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四有”的一代新人。
具体措施:
() 加强领导
(1) 成立“防近”工作领导主任小组,由学校体卫工作领导小组分工1位校长,1位政教主任主管“防近”工作,由卫生导师和两位保健老师当领导小组成员,具体地贯彻、
执行学校贯彻《方案》的计划。
(2)成立学校卫生值日小组,由各班的卫生员及眼操指挥员共4人组成,专管班内的防近工作。防近小组分工为:1人负责督促同学们下课后到室外散步,看看绿色树木,青草或远眺,1我负责卫生的监督检查。
(二)组织全体教师研究“防近方案”
实行岗位责任制每学期第二周前组织全体教师研究“防近方案”及《中小学生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的、岗位职责》1次,并印发岗位职责人手一份,实行目标管理(期终由领导小组进行考核)。
(1)把是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保护学生的视力列为听课,评课的重要内容。
(2)“防近”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期终对视力有所提高的班主任实行奖励。标准是:一、二年级提高5%;三、四年级提高3%;五六年级视力提高2%。
(3)视力有所下降:(低年级下降2%;中年级下降3%;高年级下降5%)的班级,不能评为“文明班”
(三)建议制度,加强宣传教育
(1)加强宣传教育制度,形成“保护视力重要,珍惜眼睛光荣,为振兴中华,保护眼睛,提高视力”的舆论。通过卫生课、黑板报及定期进行防治近视眼的廛座,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A、每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防近宣传周”
B、每星期有一次学校广播时间,宣传“防近”知识
C、每月出版一次的卫生黑板报要有“防近”角。
E、每学期进行一次防近讲座。
F、每次家长会要作“防近”内容。
G、期末工作要有“防近”内容。
(2)视力检查制度
每季度全校检查视力一次,全年共检查四次,以进行视力监测,抓好“临界视力”和“轻度近视”的矫治、降低发病率和患病率。
(3)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制度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下午第一节课后,由学校用广播乐曲统一指挥全校学生做眼保健操各一次,(要求各班进行做操记录,作为学校“文明班”评定的一项内容)做眼保健操时要求该课授课老师要在行间进行巡视,随时矫正学生的动作,力求学生按准穴位,保证质量。
(4)师生、员工的体检制度。
(5)学生座位的调整制度
各班主任应按前、后、左、右,高矮远近合理调节的要求,每月调整学生的座位一次,以避免学生的斜视与近视。
(四)减轻学生的研究负担,增强学生的体质。
(1)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教师要依时下课,做
到不拖堂。
(2)认真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生每天研究时间不超过六小时”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向40分钟要质量。学生的每天课外作业时间规定如下:
A、一二年级一般不留家庭书面作业。
B、三四年级每天的作业一般不超过30分钟。
C、四年级一般不超过45分钟。
(3)严格控制测验和考试次数,取消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只能每单元一次测检。其它学科每学期测验一次。
(4)加强体育活动的领导,坚持“三课”,“两操”“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抗病力。
(五)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要求全体老师课堂教学贯彻教学卫生要求,注意学生对用眼卫生“三个一”的执行情况。
(2)课间要求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3)教育学生读书看报看电视时间不要过长,每半小时要做眼保健操或闭眼眼球操一次。
(4)教育学生要睡足10小时,晚上到九时才睡的,白天要午睡一小时。
(六)控制看电视时间,加强节约视力,合理使用视力的教育。
(1)要求学生除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晚上以外,其余的晚上一般不看电视,(最多只能看半个小时的新闻报导或少年儿童节目)
(2)中午一律不准看电视。
(3)教育学生看电视时要注意位置与距离。
(七)上好健康教育课
(1)全校一律订购健康教育课本。
(2)每月各班按教学要求上健康课两节,课前要求写好教案,教法要求加强与各科的横向联系,形成要求多样化,要注意指导实践,并注意效果检查。
(八)把“防近”列入“三好学生”评定条件
凡视力在原基础有大幅下降(下降三行视标以下)者不能评为“三好”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