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1页,目标要求,掌握:尿蛋白、尿糖定性试验和尿酮体,Rothera,改良法。,熟悉:尿蛋白形成机制与分类、尿蛋白测定质量控制。,了解:尿酮体产生。,重点:尿蛋白、尿糖定性试验和尿酮体,Rothera,改良法。,难点:质量控制,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2页,肾单位是肾基础功效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单位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效。,肾单位示意图,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3页,肾小球滤过膜有筛孔屏障和电荷屏障。葡萄糖可完全滤过,白蛋白难于滤过。,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4页,肾小球滤过膜示意图,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5页,影响肾小球滤过原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血流量。,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6页,近球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示意图,重吸收葡萄糖部位仅限于近球小管。近球小管重吸收葡萄糖有一定程度。,正常情况下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入血。,Na,G,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7页,脂肪酸 乙酰辅酶,A,乙酰乙酸,丙酮,羟丁酸,酮体在肝细胞中生成,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8页,羟丁酸,乙酰乙酸,乙酰乙酰,CoA,丙酮,自肺、肾排出,乙酰,CoA,酮体氧化示意图,酮体肝内生成肝外利用,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9页,尿液蛋白质检验,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10页,一、概述,1.,历史:,1673,年,弗雷德里克,.,德克斯,(Frederick Dekkers),用加热醋酸酸化尿液方法测定尿液中蛋白。,1790,年,弗兰西斯,.,贺母(,Fancis Home,)用硝酸法检测水肿患者尿液中蛋白。,1827,年,理查德,.,伯瑞特(,Richard Bright,)用加热方法检测肾病患者尿液中蛋白,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11页,2.,正常尿蛋白含量和组成,:,尿蛋白总量为,30130 mg/24h,,一次随机尿为,080mg/L,。,蛋白定性试验:阴性。,主要成份是相对分子质量小蛋白如,2,微球蛋白、,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3.,蛋白尿:,尿蛋白总量超出,150mg/24h,或,100mg/L,,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12页,二、病理性蛋白尿分类及原因,1,、肾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见,(,1,)选择性蛋白尿:,当肾小球损伤较轻时,以,4,9,万相对分子质量中等清蛋白为主,可伴抗凝血酶、转铁蛋白、糖蛋白及少许小相对分子质量,2,M,、,Fc,片断等。,Pro:+-+.Pro,大于,3.5g/24h.,最经典是肾病综合症。,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13页,(,2,)非选择性蛋白尿,反应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破裂损伤。以分子量较大和中等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Pro,:。定量,0.53g/L,。多见于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病。,2.,肾小管性蛋白尿,:,感染、中毒引发。小分子蛋白质尿,,Pro,:。定量,12g/L,。常见于肾小管疾病。,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14页,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管和肾小球同时损伤,大中小,Pro,均增多。,4,、溢出性蛋白尿:,指血液循环中,出现了以中、小相对分子质量为主异常蛋白质,如:游离,Hb,、肌红蛋白、溶菌酶、本周蛋白等增多,经肾小球滤出,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最大能力,而大量出现在尿中。,Pro,:,。常见于,MM,。,5,、组织性蛋白尿:,肾组织代谢产生、组织破坏分解、炎症或药品刺激泌尿系统分泌蛋白质等。,Pro,:,;多为,T,H,糖蛋白,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15页,三、生理性蛋白尿,1.,功效性蛋白尿,:猛烈运动、发烧、严寒刺激、精神担心、交感神经兴奋等,多见与青少年。,2.,体位性蛋白尿:,又称直立性蛋白尿,特点:卧位时尿蛋白阴性,起床活动或久立后,尿蛋白阳性,平卧后又阴性。多见于发育期少年。,3.,偶然性蛋白尿:,又称假性蛋白尿,混入多量血液、脓液、粘液或生殖系统分泌物,如:白带、月经血、精液、前列腺液等。,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16页,尿蛋白,血浆蛋白,组织蛋白,肾小球性,肾小管性,混合性,溢出性,组织性,泌尿系统、泌尿外系统,肾病综合征、肾病性蛋白尿,原发、继发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中毒性肾病,浆细胞病、血管内溶血、肌肉损伤,肾脏疾病、炎症、中毒、泌尿道结石,泌尿道、生殖道炎症、出血、排泌物污染,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17页,四、蛋白质定性检测方法,(一)加热乙酸法,1.,原理:,加热煮沸使蛋白变性、凝固,,然后加酸使尿液,pH,靠近尿蛋白质等电点,在含有适量无机盐情况下,蛋白质更易于变性沉淀。,加酸还可溶解因加热析出磷酸盐或碳酸盐结晶所致混浊。,2,、材料:,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滴管,3,、试剂:,醋酸,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18页,(一)加热乙酸法,4.,操作,:(,1,)取大试管,1,支,用试管夹夹住管底部,加尿液至试管,2/3,处。,(,2,)斜持试管下端,在酒精灯上加热下,1/3,处,煮沸即止。,(,3,)加,5%,乙酸,23,滴,再煮沸后马上观察结果。,(,4,)结果判断以下:,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19页,试验结果 结果判断 相当含量(,g/L,),清楚透明无,-0,改变,黑色背景下,,0.10.15,极轻度混浊,显著白色雾状,,+0.20.5,但无颗粒,显著混浊,,+0.62.0,出现颗粒,大量絮状沉淀,+2.05.0,但无凝块,严重混浊,,+,5.0,有大凝块,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20页,5.,注意事项,(,1,)操作程序要对:加热 加酸 再加热。,(,2,)加入醋酸量要适当,,pH9,或,pH9,)或偏酸(,pH9,或,pH9,时,呈假阳性;,pH9,假阴性 假阴性,假阳性,pH3,假阴性 假阴性 假阴性,青霉素,假阳性,假阴性,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31页,七、临床意义,1,、生理性蛋白尿 定性试验:不超出;定量试验:小于,0,。,5g/L,(,1,)功效性蛋白尿:(,4,)偶然性蛋白尿:,(,2,)直立性蛋白尿:(,5,)老年性蛋白尿:,(,3,)摄入性蛋白尿:(,6,)妊娠性蛋白尿:,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32页,2.,病理性蛋白尿,(,1,)肾前性蛋白尿,:浆细胞病;血管内溶血;大面积肌肉损伤;酶类增多等。,(,2,)肾性蛋白尿,:,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病综合症;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2,)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间质病变;重金属中毒;药品中毒;器官移植等。,(,3,)肾后性蛋白尿,: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等;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其它病理性蛋白尿等。,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33页,尿葡萄糖检测,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34页,一、概述,1.,糖尿,:,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尿液。主要指葡萄糖。,2.,是否,出现糖尿,取决于,3,个原因,:,动脉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每分钟流经肾小球血浆量,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能力,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35页,二、尿葡萄糖测定方法,(一)班氏法(,Benedict,法),1.,原理,含有醛基葡萄糖含有还原性,在高热及碱性溶液中能将蓝色硫酸铜还原为黄色氢氧化亚铜及红色氧化亚铜,出现黄色至砖红色沉淀物。,葡萄糖,+,硫酸铜 氢氧化亚铜 氧化亚铜,2.,试剂,班氏定性试剂,3.,操作,以下,OH,-,-CHO-,黄色,红棕色,蓝色,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36页,加班氏试剂,1ml,加热,取尿液,0.1ml,加入上述试剂中,再加热,冷却,判断结果,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37页,4.,尿糖定性结果判断,:,试验结果 结果判断 相当含量(,g/L,),仍呈蓝色,-,蓝绿色,无沉淀,0.1,绿色,有少许,+0.10.5,绿黄色沉淀,黄绿色,有较多,+0.51.0,沉淀,土黄色,有大量,+1.02.0,沉淀,砖红色沉淀,上,+,2.0,清液无色,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38页,5.,注意事项,(,1,)试剂:尿液百分比为,10:1,改变百分比将影响灵敏度和结果。,(,2,)糖尿病患者应于空腹或餐后,2,小时留尿标本检验。,(,3,)存在大量尿酸盐时,煮沸后可呈绿色但久置后不变黄而呈灰蓝色,所以必须冷后观察结果。,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39页,5.,注意事项,(,4,)尿中非糖还原性物质过多,如链霉素、青霉素、水杨酸、水化氯醛、,VitC,、中药大黄、黄岑等可呈阳性反应。所以应停,3,天后留标本检测,如静注,VitC 5,天内不宜做尿糖测定。,(,5,)蛋白含量过高,可影响尿糖定性测定,应用加热乙酸法除去蛋白后再进行检验。,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40页,6.,方法学评价,为非特异性试验,可测定尿中全部还原性物质,所以,尿中,其它糖,假如糖、乳糖和戊糖和,一些还原性药品,如氯醛、氨基比林、阿斯匹林、,VitC,和青霉素等都可出现,假阳性,。,已逐步被葡萄糖氧化酶试带法取代。,7.,参考值:阴性,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41页,(二)干化学试带法,采取葡萄糖氧化酶法原理进行。,1.,原理:,葡萄糖氧化酶试带法:,葡萄糖,+H,2,O+O,2,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酸,+H,2,O,2,H,2,O,2,+,色原剂,过氧化物酶,有色物质,(常见色源剂有邻联甲苯胺、碘化钾、氨基比林),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42页,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43页,2.,方法学评价,(,1,)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法简单快捷可用于目视比色和自动化分析,(,2,)干扰原因:,假阳性,:,a.,尿标本容器残留强氧化性物质如漂白粉等;,b.,尿比密过低;,假阴性,:,a.,标本久置葡萄糖分解;,b.,尿酮体浓度过高。,c.VitC,、,L-,多巴、水杨酸、氟化钠。,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44页,(三),薄层层析法,1.,原理:,在层析法中有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间可做相对流动。当样品中各种糖随流动相经过固定相时,即重复发生吸附、脱附、解析或其它亲和作用,因为各种糖在上述性能上差异而产生移动速度差异,而相互分离。,2.,方法学评价:,可作为确证试验。是判定非葡萄糖还原性糖首选方法。操作繁杂、费时,成本高,多用于临床和基础研究。,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45页,三、质量控制,1.,检测前:容器、标本、消除,VitC,干扰。,2.,检测中:做好室内质控,严格遵照标准化操作规程。,3.,检测后:汇报审核,与临床联络。,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46页,氧化酶试纸法阴性,班氏试剂(还原)试验法阳性,试纸质量问题,葡萄糖以外其它还原糖,尿液中含有较高浓度还原性物质,存在少许葡萄糖伴有高浓度还原物质,氧化酶试纸法阳性,还原试验法阴性,尿液标本被过氧化物或者次氯酸盐污染,四、尿糖测定结果分析:,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47页,五、临床意义,1.,血糖增高性糖尿,:糖尿病性糖尿。其它内分泌异常:如甲亢。应激状态:脑血管意外、突然情绪担心。饮食原因:一次性摄食过多糖。,2.,血糖正常性糖尿,:即肾性糖尿。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新生儿糖尿等及妊娠晚期。,3.,其它糖尿,:乳糖、半乳糖、果糖、戊糖等。,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48页,尿糖检验临床意义,糖尿,非葡萄糖尿,葡萄糖尿,胰岛外性糖尿,生理性糖尿,摄食性糖尿,妊娠性糖尿,神经精神性糖尿,病理性糖尿,真性糖尿,半乳糖尿,果糖尿,戊糖尿,其它糖尿,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49页,尿液酮体检验,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50页,酮体,:脂肪酸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丙酮,2%,乙酰乙酸,20%,-,羟丁酸,78%,酮血症,酮尿,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51页,一、尿液酮体检测原理,(一)亚硝基铁氰化钠法原理,尿中丙酮和乙酰乙酸在碱性溶液中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注:不与酮体中,-,羟丁酸检测,),。,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52页,基于亚硝基,铁氰化钠法原理尿酮体检测,1.,试带法,2.Lange,法(朗格法),3.,Rothera,法,4.,改良,Rothera,法(酮体粉法),5.,片剂法,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53页,改良,Rothera,法(酮体粉法),试剂,酮体粉:亚硝基铁氰化钠,0.5g,(粉红色颗粒),,无水碳酸钠,10g,,硫酸铵,10g,,混合并研磨均匀,密闭于棕色磨口瓶内,严防受潮。,操作,向玻片或试管中加,1,小勺酮体粉。,滴加尿液于酮体粉上,至完全浸润。,结果观察:,5,分钟内出现紫色为阳性。结果判定以下表:,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54页,表 尿酮体定性结果判断标准,反应表现 结果 汇报方式,马上出现深紫色 强阳性,3+4+,马上出现淡紫色 阳性,2+,逐步出现淡紫色 弱阳性,+,5,分钟内无颜色改变 阴性,-,参考值,阴性,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55页,注意事项,标本应新鲜:,因为尿酮体中丙酮和乙酰乙酸都含有挥发性,乙酰乙酸更易受热分解成丙酮;尿液被细菌污染后,酮体消失,所以尿液必须新鲜,及时送检,以免因酮体挥发或分解出现假阴性结果或结果偏低。,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56页,注意事项,不一样方法灵敏度差异,:干学法与酮体粉法灵敏度存在差异,故同一病理标本两种方法可能出现结果差异,分析结果时应尤其注意。,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57页,注意事项,依据病程分析结果:,早期,主要酮体成份,羟丁酸,极少或缺乏乙酰乙酸,此时测得结果可造成对总酮体量预计不足。,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缓解之后,,-,羟丁酸转变为乙酰乙酸,反而使乙酰乙酸含量比初始急性期增高,易对病情预计过重。,所以检验人员必须注意病程发展,与临床医生共同分析试验结果。,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58页,方法学评价,1.,灵敏度:,不一样方法对各种成份灵敏度不一致。本法与乙酰乙酸发生强反应,与丙酮发生弱反应,与,-,羟丁酸不反应。,2.,干扰原因,(,1,)假阳性:,尿中含多量肌酐、肌酸,高色素尿,尿中含酞、苯丙酮、左旋多巴代谢物等。,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59页,方法学评价,(,2,)假阴性:,标本搜集和保留不妥,,亚硝基铁氰化钠失效,,大量维生素,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肾功效严重受损而肾阈值升高时,尿酮体可降低,出现加阴性。,乙酰乙酸和丙酮不稳定,易分解或挥发造成假阴性。,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60页,(二),Gerhardt,法:,尿中乙酰乙酸检测:,试验原理:尿液中乙酰乙酸与氯化高铁作用形成赭红色(酒红色)乙酰乙酸铁化合物。,该法对乙酰乙酸测定敏感度为,700mg/L,,尿液久置后乙酰乙酸可转变为丙酮,使结果偏低。,尿液中酚类、安替比林、水杨酸盐和重碳酸钠等药品可呈假阳性反应。,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61页,附:,-,羟丁酸检测,(,分光光度法):,-,羟丁酸,+NAD,乙酰乙酸,+NADH,(,烟碱辅酶腺嘌呤二核苷酸,),在乳酸脱氢酶抑制剂存在下,加入,-,羟丁酸脱氢酶和,NAD,,测定,340nm,NADH,增加速度。,-,羟丁酸,脱氢酶,意义:,-,羟丁酸肾阈值比较高,如尿中出现较多,-,羟丁酸。表明酮血症加重。,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62页,二、临床意义,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诊疗 治疗监测。新生儿:出现尿酮体强阳性,应怀疑为遗传性疾病。,2.,非糖尿病性酮症者:,(,1,),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2,),碳水化合物丢失,3,中毒:(,1,)如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等(,2,)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如降糖灵)等。,4.,其它:,应激状态,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发烧期,严重腹泻、呕吐包含妊娠反应性、全身麻醉后等均可出现酮尿。,尿液蛋白质葡萄糖与酮体检测,第6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