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明施工和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一、环境卫生管理
1. 每个员工应爱护公共环境卫生,不随意乱丢垃圾、残饭剩菜,不随地吐痰,保持厕所清洁卫生。室内应配纸篓,主要公共区域应设置垃圾桶,当日垃圾应当日倾倒于垃圾桶内,由专门清洁部门清理。
2. 每周五下班前一小时,各部门自行组织打扫除,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办公桌面和地面清洁卫生。
二、资源管理
1. 节约用水
每位员工都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用水后应随手关好水龙头。发现水龙头、抽水马桶等供水设备损坏漏水时,应通知有关人员尽快修复。
2. 节约用电
3. 空调
室温超过25C,可开独立空调。人员外出时应关闭空调。
4. 照明及其他办公用电
办公室人员应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a)自然光线充足时,尽量不用人工照明。
b)人员外出时,应随手关灯及关闭其他电器的电源。
c)中午休息及下班后,应随手关灯及关闭其他电器的电源。
5. 节约纸张及废纸处理
a)注意节约用纸,养成正反两面使用纸张的习惯。
b)充分利用本部局部网传递相关信息,减少纸张用量。
c)按需复印、印刷文件、资料,尽量减少多余份数。
d)办公室废纸可使用碎纸机处理,或集中收集买与废品收购单位,涉及保密的废旧文件由行政办集中送保密局处理。
6. 复印器材应放置在独立的房间,以免臭氧排放和光辐射影响人体健康。
为减少电脑显示器辐射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应加防辐射罩。
废弃的复印机碳粉、废硒鼓,打印机墨盒、色带,电池、日光灯管,打字蜡纸及电脑、磁盘、计算器应统一由专业清洁部门收集处理,以免造成土地、水体污染。
7. 对易燃、易爆、易溶、腐蚀性物料储存、使用暨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7.1目的
规定危险化学物品防护的职责和方法,使物质的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处于受控状态,以满足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的要求,防止物料因爆炸、燃烧和毒气泄漏造成伤人事故的发生。
7.2适用范围
本项目部对易燃、易爆、易溶、腐蚀性等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保管。
7.3引用文件
采用GB/T191-20 idt ISO 91:20标准和公司《质量手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手册》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7.4职责
7.4. 1对施工使用“易燃、易爆、易溶、腐蚀性等物料”实施防护和储存管理。易燃、易爆、易溶、腐蚀性等物料的管理员(采购员、仓管员)操作工(油漆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并熟悉本管理规定,不得违规操作。
7. 5储存和使用
7. 5. 1高压气瓶储存规定见附表1-1
气体性质
气体名称
不准共同储存的物品种类
注意事项
可燃
气体
氢、甲烷、乙烯、丙烯、乙炔、液化石油气、丙烷、甲醚
除惰性不然气体(如氯、二氧化碳、氖、氯)夕卜,不准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共同储存。
1、盛装易于聚合反应的气体瓶如乙炔、乙烯等,必须规定储存期限。
2. 氧气瓶嘴、身严禁油类污染,如有油迹,应立即用四氧化碳擦干净,否则不利入库。
助燃
气体
氧、压缩空气、氖、氯
除惰性不然气体和有毒物品(如氯化苦、光气、氯化钾)夕卜,不准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共同储存。
不然
气体
氮、二氧化碳、
氖、氯
除气体、有毒物品和氧化剂(如氯酸钾、钾、过氧化钠)夕卜,不准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共同储存。
乙炔气瓶
使用乙炔气瓶必须采用以下措施:
a)乙炔气瓶应直立使用,不得横躺卧放,以防丙酮流出。搬运时,应防止强烈震动和避免撞击,做到轻装轻卸。
b)乙炔气瓶不能放在锅炉等高温设备附近,应距明火10米以上。不得放在太阳下暴晒。使用中,不得和氧气瓶放在一起,应保持5米以上距离。
c)乙炔气管道,严禁采用纯铜,如必须使用铜时,其含铜量不得超过70%。
^为了防止回火,应在乙炔气瓶上安装阻火器,并经常检查,以防止阻火器失灵。
氧气瓶
氧气是剧烈的助燃气体。由于氧气钢瓶灌有150千克/平方米的高压氧气,如果气瓶内进入了油脂或瓶阀和减压器沾有油脂;气瓶有油脂;气瓶误入了可燃气体;充气速度过快,或放气速度过高;遇高温或明火;受震动、撞击等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氧气瓶的防火安全措施如下:
a)灌气前。采购员必须认真检查气体,防止误灌入可燃气体。同时,还应检查氧气钢瓶试压期限,不合格的应停止使用,过期的应重新试压。灌气时,应严格控制速度和压力。
b)氧气钢瓶应直立使用,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放,防止震动、倾到和撞击。氧气瓶不得与油脂一类物资以及可燃气体钢瓶同车运输和一起存放。
化工原料
松节油
a)装卸搬运:本品易燃、易挥发,搬运时防止碰撞,保持容器完好。禁忌暴晒。不可接近热源与火种。不可以强氧化剂、强酸共运,接触硫酸能发热,接触硝酸能引起燃烧。
3入户检查: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渗漏,桶身是否锈蚀,盖是否严密。
c)储存保管: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隔绝火种,储存期限为6~12个月为宜。
各种芬醇清漆(光油)、硝基清漆(天那水)
a)用途:用作要求耐酸、耐碱、耐化学腐蚀的金属设备的打底漆。
b)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c)装卸搬运:轻装倾卸,保持包装完整。
d)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红丹(铅丹)
a)装卸搬运:红丹因质重包装易破裂、使粉末散漏溢出,搬运时一定要轻拿轻
放,以保持包装完整不损坏。不可遭雨水湿淋,不可与酸碱物质共运。
2入户检查: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遭雨淋。
c)储存保管: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不可与酸碱共储。防止受潮结块。
三、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
为严格管理施工过程产生的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固体废弃物,维修人员健
康,减少环境污染,制定本方法。
1. 总则
1.1本办法适用于本项目施工现场。
1.2项目经理部及施工班组负责按本办法规定控制施工过程
中产生的粉尘、噪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并对其实施管理。
2. 粉尘(扬尘)控制
2.1产生粉尘的作业
a)切割机、打磨机、电锯、砂轮机、冲击钻的使用。
b)楼板、墙面穿孔洞作业。
c)搬运、倾倒粉质材料。
d)现场清扫粉尘。
e)室内场地扬尘。
f)电焊、气焊产生的烟尘。
2.2个人防护
在有粉尘的环境工作,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罩、工作服、眼镜、工作帽等,无关人员应尽量远离现场。
2.3环境保护
a)切割及打磨时,只要可能,应加水,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b)操作设备时应有防护装置,特别是切割金属等材料时,应有挡板,以减少锯末飞溅及粉尘扩散。
c)搬运有关物资时,应文明操作,反对野蛮装卸。清理施工垃圾时,禁止抛。
d)一定量的材料的切割,应尽可能集中安排在有遮蔽的场所中进行。
e)室内应经常洒水清洁,保持地面干净,减少地面扬尘。
3. 噪声控制
3.1产生噪声的作业
a)使用切割机、电锯、砂轮机、冲击钻、电钻、打磨机、风镐等。
b)风机、发电机噪音。
c)安装及装修时的重力敲打。
3.2个人防护
操作人员需穿防护用品,无关人员尽量远离现场。
a)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防止异常噪声。
b)根据现场情况,对噪声源尽量进行挡隔。
c)合理安排工作工序,尽量避免产生噪声的工作同时在同一个区域进行,防止噪声混合。
d)根据周边环境,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防止噪音扰民。
e)购买设备时,尽可能选用底噪声新型设备或符合国家安全、环境要求的设备。
4. 废水控制
4.1产生废水的作业
a)机械加工、切割、打磨作业。
b)管道试压、清洗作业。
c)清洗场地、工具。现场生活污水排放。
d)设备用润滑液、冷化液排放。
e)油漆、涂料、胶水、溶剂等以外泄露。
4.2环境保护
a)节约用水,机械、机具冷却尽量采用滴水,保持湿润不过量;清洗场地时多用洒水,少用龙头冲水,以减少废水产生。
b)产生施工废水的场所应设置储水区,或利用机械设备自带或配置的盛装容器,让废水自然沉淀过滤后,在流入下水道。
c)生活废水应注入城市下水道,以统一处理。
5. 废气控制
5.1产生废气作业
a)油漆作业。
b)墙体涂料作业。
c)使用油漆、涂料、溶剂、胶水等有毒气体排放。
d)木地板、夹板等装饰材料有毒有害气体排放。
e)风、电焊作业。
f)其他危险化学品使用。
g)柴油发电机发电。
5.2个人防护
a)作业人员佩带个人防护用品。
b)周围作业其他人员做好自身防护。
c)无关人员尽量远离现场。
5.3环境保护
a)油漆配制尽量在固定地点调配,以控制气味传播源。
b)保持作业场所通风良好,必要时配置通风设备,以减少废气对人体的伤害。
c)油漆、涂料等物品应使用合格供应商及厂家的合格产品,以减少废气污染。
6固体废弃物控制
6.1分类
按类别分类,包括;
a)施工垃圾
b)生活垃圾
按性质分,包括;
a)可重复利用的,
b)可在生利用的
c)不可回收的
6.2环境保护
a)施工班组施工后要及时清理场地,分类收集固体废弃物,堆放到工地指定的地点。
b)生活区应设生活垃圾桶、箱等,由员工个人收集并倒进垃圾桶,不得乱丢和乱倒垃圾。
c)及时处理固体废弃物,对可重复利用的,由本项目部安排在工程中使用,对可再生类的,可转卖给有经营资格的物资回收公司;对不可回收的,可委托有关环卫部门清运。
7监督、检查
放项目部例行自检应包括对粉尘、噪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控制情况的检查,并作适当记录。
b)发现不合符本管理办法的应通知项目部和施工班组立即进行整改,必要时发出纠正、预防措施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