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青春自护”活动总结青春是人生最美丽的风景。青春需要张扬、迸发,青春也需要“保护”“引领”一一没有“保护”的青春,也许只能在最美的花季黯然凋谢; 没有“引领”的青春,也只能在无尽的荒原中恣意挥散。为了 “保护引领” 青少年的青春路程,同时响应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青春自护”主题活动 的号召,我校近期从安全、科学思想、法制、思想品德及文明行为等五个 教育方面出发,倡导全校学生拥有健康、积极向上的青春面貌,确保“青 春之花”顺利绽放而“花香”悠长。一、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教育不可少如今青少年发生事故的报道常见于诸新闻报道中,一方面是监护人责 任心缺失,另一方面是青少年对于危险行为缺乏足够的认识。我
2、校利用主 题班会、讲座及传单等形式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知识普及强化。通过接受教育,学生明白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也可能潜藏着危 险,提高了自我防范意识。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甚至有家长反映:“小孩回 到家就说我这做得不对,那有危险”,可见本活动意义不仅提高了青 少年安全意识,也将效应渗透到了家庭中,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成功。二、思想引领未来,培养健全人格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思想是民族的希望。假期间,走亲访 友固然带来了家庭及人际关系的温暖,但也使某些迷信、X教思想乘虚而入。 青少年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承载者和传播者,面对这种情况要及时阻止其 传播,并向亲人朋友揭露它们的虚假及丑恶。要做到
3、这一点,学校就要先 向学生阐明科学与迷信之间的巨大差异,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故 我校利用黑板报平台及横幅宣传等,务必使每个班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迷 信及X教的危害,不但将其消灭在校园这一散发正能量的阵地上,也能将 其阻挡在家庭外。三、法制规范行为,彼此约束营造健康风气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不法分子,抱着“小孩子不懂事”的侥幸心、理, 侵害青少年的人身安全及权益。如何让侵害行为遏制在发生前呢?除了让 学生明白哪些是危险行为外,还得让他们具备法律意识。在现今法制社会 中,不论是哪种社会角色都要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青少年若能在侵害行 为发生前及时拿起法律武器,阐明厉害关系,不仅是“懂事”的表现,也
4、符合培养“有纪律”人才的目标要求。当然,法律是把“双刃剑”,它既 规范他人行为,也约束了个人行为。我校通过举办法制讲座的形式,采用 课堂互动模式,即时向学生传授有关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同时考虑 到最近新闻报道学生受侵害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多有发生,我校将不定期 在校园内举办更大规模的法制讲座一一届时邀请法律专业人士来讲解与青 少年有关的法制问题,并联合我校“长明社”心理辅导社一同接受学生的 提问以解决实际问题。四、文化是工具,品德才是内涵文化教育是所有学校的共性,而品德教育才能凸显学校教育的成功。 我们时常思考:我们的学生除了科学文化知识要学好,思想品德也要彰显。 我校素来注重中华传统礼仪文
5、化的传承,尤其“尊师重教”思想蔚然成风。 每年假期前,我校都以“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形式要求家长在学生放假期 间加强孩子思想品德教育。本学期,我校秉承传统,向全校学生发放倡议 书,建议假期间孩子与家长一同走亲访友,增强人文情怀,从而家校合作 共同作用以利于学生提升自我道德修养。五、文明行为是体现,焕发青春正能量要培养学生成为能践行“复兴梦”的“四有”新人,就要从内到外全 身心、塑造一一有内涵还不够,还得明白哪些行为才是文明的。由于我国人 年龄的变化,如今孩子基本是家长的“公主”“王子”。正因如此,孩 子从小行为举止随意,进入社会后难免有“不文明”行为。学校作为家庭 教育的合作阵地,要及时填补这一
6、不足。近日我校以“世界戒烟日”为契 机,要求师生拒绝吸烟,营造“无烟校园”。并将活动效应扩大延伸至“学 生文明行为规范“的更高层次,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张贴倡议书、标志提 示物、横幅公告等形式,规范学生行为举止,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以上五个活动的实施,始终贯穿着“青春自护平安假期”的主题思 想。这样做,一改以往思想教育活动的“点突破”形式,创新性地以“面 覆盖”模式从多方位触动学生,让学生身处思想教育的海洋中,隔绝外来 不良行为现象的干扰,在学生脑海中刮起一阵“思想风暴”,从而使孩子 更好地接受思想的感染。解决了以往中“学生规范了行为却忽视人身安全” 等类似的顾此失彼问题。我校也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平台,大量宣传本次系 列活动过程及效果,不仅在我校内产生良好反响,也向社会传递了我校散 发的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