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10119805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 年高考历史解密之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1 (2024重庆)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不同于某几个帝王用恩赐的办法,“均土地、抑 豪强 ”,实行土地“让步政策 ”,而是要彻底推翻乡村旧秩序,使上层和下层、中央和地方整合在一起。 此观点认为,土地改革改变了 ( )A 土地所有制性质 B 中国的社会性质C 中国的社会结构 D 农村的经济格局2 (2023秋大同期末)毛泽东在报告中写到“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 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 材料所描绘的是哪

2、个时期 (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3 (2024 春台江区校级期末)“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 自有学生此举始耳。”康有 为此话称赞的是 ( )A 太平天国 B 辛亥革命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4 (2023 秋和平区校级期末)据毛泽东 1930 年 1011 月的调查报告,1930 年江西兴国县永丰区第一乡10 名乡政府委员中,出身贫农者 6 人,中农 2 人,小知识分子和富农各 1 人;吉水县南区第八乡木口 村的 7 名政府人员中,出身贫农、中农者各 3 人,小地主 1 人。这反映了当时 ( )A 农村基层秩序的彻底颠覆

3、B 人民当家作主愿望的实现C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强化D 苏维埃政权的民主化尝试5 (2024湖北三模)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提法,共产国际与中共在正式的决议中均有“合作 ”一词的表述,并强调这种合作不是合并,而在国民党的表述和认识中则体现为“容共 ”一词。这种差异 ( )A 直接导致国共合作的破裂B 说明国共两党实力对比悬殊C 表明合作双方存在一定矛盾D 反映国共两党形成尖锐对立6 (2024海淀区一模)1930 年 9 月 12 日,红旗日报刊登的文章中提到,当时“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 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 ”。这一年,闽西根据地的早稻获得好收成,龙岩、连城的产量比上年增加二1成,上杭、长汀

4、比上年增加一成。鄂豫皖根据地的英山县水稻亩产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 现上述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国民党军队第五次“ 围剿 ”被粉碎土地革命在根据地的广泛展开根据地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根据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A B C D 7 (2024漳州三模)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标语口号,如“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接受十月革命的革命经验!中俄联合万岁!”“拥护广东国民革命政府 ”等。这些标语口号的宣传 ( )A 完成了革命新道路的探索B 扩大了红色政权的影响力C 转变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D 推动了工农革命意识觉醒8 (2023秋丰台区期末) 以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首

5、歌曲的内容,该歌曲诞生的时间应在 (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A 19191923 年 B 19241927 年C 19271936 年 D 19371945 年9 (2024凌源市三模)1926 年 10 月,武汉三镇为北伐军占领后,革命气氛急剧高涨,武汉工人、学生反 帝热情高涨,不断地与英租界警察及英国义勇队(殖民者武装)产生摩擦,双方敌对情绪与日俱增。12 月 26 日,武昌、汉口各界民众共三十余万人举行反英集会,强烈“要求政府立即收回妨害革命工作的 租界 ”。这表明 ( )A 国共合作激发工人学生反帝热情B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

6、要矛盾C 国民革命形势发展助推利权收复D 北伐进军引发英国武力干涉10 (2024南明区校级二模)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明确规定并承认了少数民族的自决 权、自由权。1934 年,中国工农红军关于苗瑶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确定了民族平等团结这一根本 原则。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贯彻了民族区域自治原则B 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重视调动少数民族积极性2D 探索工农民主政权建设11 (2024 春合肥期末)毛泽东诗词是“为时而著 ”“为事而作 ”的宏伟史诗,反映时代呼声,描绘历史 风云,纪录伟大实践。下列诗词对应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准确的是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7、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A B C D 12 (2024江苏一模)1924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撰文指出,义和团排外的精神,存在幼 稚的缺点,但也是“ 中国国民革命史上悲壮淋漓

8、可歌可泣的遗产 ”,并“希望国民党双肩承受这种伟大 的遗产!”上述观点有利于 ( )A 继承义和团运动反封建精神B 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D 民主革命纲领正式形成13 (2024 春龙岩期末)1922 年 5 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团的纲领,接受 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明确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 ”。这体现中国社会主 义青年团 ( )A 践行党的最高纲领 B 成为工人阶级政党C 促成国共首次合作 D 肩负国家民族责任14 (2024涪城区校级模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僧 侣及一切剥

9、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陕甘宁边区选举 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 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主要是因为 ( )A 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3B 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C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 工农民主权利发生变化15 (2023秋西昌市期末)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共先后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 大多都失败了。但一些起义部队在数省边界地区的偏僻农村坚持下来。针对当时党内一些人产生“红旗 到底打得多久 ”的疑问,毛泽东在 1930 年 1 月写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星星

10、之火,可以燎原 ”。这里的 “星星之火 ”指的是 ( )A 农村革命根据地 B 敌后抗日根据地C 国民党统治区域 D 解放区中共民主政权16 (2024渝水区校级开学)20 世纪 20 年代中后期,湖南、湖北等地召开妇女代表大会,妇女救护队和 宣传队随军出征;国共两党兴办女子学校和训练班、讲习所,培养妇女干部。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 主要得益于 ( )A 北洋军阀统治的覆灭 B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C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17 (2024招远市三模)红军在某一时期的宣传口号先后有:“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 ”“保护喇嘛,信教自由 ”“抗日反蒋,保护回

11、民 ”等。下列口号中,也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C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 “拖死中央军,打死滇军,脚踏川军 ”18 (2024卢龙县校级开学)1929 年 7 月 24 日,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 进行第三次反“ 围剿 ”的战斗情况,并第一次出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井冈山 ”的论断。这反映出苏共 中央 ( )A 认同支持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 支持毛泽东成为中心领导人物C 积极干预中国革命发展方向D 对中国农村革命的关注和赞扬19 (2023秋赤峰期末)在苏维埃基层政权选举中,苏维埃政府向选民提供必要的物

12、质条件;在抗日根据地各级参议会的选举中,一些地方因陋就简发明了“ 圈选 ”“豆选 ”等方式。这些措施 ( )A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保障了政权的稳定与发展4C 开始了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D 民主政治原则得到了落实20 (2024宁波二模)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一年以来,边界政权割据的地区,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 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因此引起工农小资产阶级群众和 红军士兵群众的生活的不安,有时真是到了极度。”为此,根据地 ( )A 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 逐步开展土地革命C 组建民主联合政府 D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21 (2023 秋西峰区校级期

13、末)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 ( )A 1919 年 5 月 4 日 B 1921 年 7 月 1 日C 1922 年 7 月 23 日 D 1921 年 7 月 23 日22 (2024湖北模拟)1933 年 8 月,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央苏区各地“忽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 “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 ”。他强调,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要在苏区“普遍建设 谷仓,建设备荒仓 ”“巩固金融,发展贸易 ”。毛泽东的这一判断缘于 ( )A 国民革命的形势 B 武装斗争的环境C 抗日战争的需要 D 工作重心的转移23 (2024江苏模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 1936 年 6 月至 1

14、0 月深入中国陕北进行实地调查,并将其 所见所闻编著成Red Star Over China一书,这本书次年在伦敦首次出版,1938 年 2 月首次发行中文 版, 曾译名为西行漫记,后被译为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 ( )A 是研究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一手史料B 成为考订国共正式合作的重要证据C 见证了中共“三三制 ”的政权建设D 佐证了国民党在破坏革命统一战线24 (2024沙坪坝区校级开学)1925 年,中共四大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提出:“农会在初步 运动时须注意不可过于违背农村中的宗法社会心理。”此后,许多地方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宗族内部完成 最初的发动农民组织工作。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15、 )A 革命实践受到宗法观念约束B 致力于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 组织革命实践活动灵活务实D 立足农村的实际开展土地革命25 (2023 秋溧阳市期末)有学者认为,(中共)政治局遵循共产国际在城市中发动罢工、怠工和暴动的 策略,但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 ”,使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非正5统做法 ”是指 ( )A “城市中心道路 ”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 “工农武装割据 ” D 持久广泛的游击战二材料题(共 2 小题)26 (2024河北开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47 年 11 月 6 日,毛泽东审阅并修改新华社社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念十月革命三十

16、 周年时加写了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是:中国人民现在正在进行伟大的革命战争,其目的是打倒美国帝 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这个战争业已取得伟大的胜利,必将继续胜利,直到打倒一切敌 人,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当此庆祝十月革命三十年的日子,中国人民应当相信,我们苦难的日子是完 全能够度过的,什么困难也能克服,获有美国帝国主义援助的蒋介石反动集团,我们完全有把握将其彻 底打倒。我们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帝国主义的国家与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强调自力更生, 我们能够依靠我们自己组成的力量打倒我们的敌人。中国民族是一个能战斗的民族,俄罗斯人在十月革 命以来所创造的战胜帝国主义与国内反动派的伟绩,中

17、国人亦能创造出来。今后数年的时间必能证明这 一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已是燎原的时候了。摘自新华社社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念十月革命三十周年(1)请结合材料及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毛泽东为新华社社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念十月革 命三十周年加写相关文字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纪念十月革命三十周年的历史意义。27 (2022安徽开学)材料:1927 年 9 月,工农革命军转战到永新县三湾村,从秋收起义开始时约 5000 人到不足 1000 人。虽然师、营,连的架子还在,但官多兵少,枪多人少,实际上处于组织涣散状态。 由过去习惯城市工作到如今转移到乡下,有些干部思

18、想意识还没有转变过来,甚至有人感到前途渺茫, 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下设两个营,每营三 个连,加上原来特务连,共有七个连队。多余的干部组成军官队,伤病员与战斗员分开,成立了卫生队。 大革命时期,党掌握的军队中党支部都是建立在团上。毛泽东提出党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的小组, 营、团设党委,在团、营连均设士兵委员会,参加军队管理,维持军队纪律,监督军队的经济,作群众 运动,作士兵教育。“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繁琐的礼节,经济 公开,这些办法,士兵满意,尤其新来的俘虏兵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同样一个兵,

19、 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摘编自国共党史中国 1927 年纪实(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湾改编的相关背景和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湾改编的重要作用。62025 年高考历史解密之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1 (2024重庆)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不同于某几个帝王用恩赐的办法,“均土地、抑 豪强 ”,实行土地“让步政策 ”,而是要彻底推翻乡村旧秩序,使上层和下层、中央和地方整合在一起。 此观点认为,土地改革改变了 ( )A 土地所有制性质 B 中国的社会性质C 中国的社会结构 D 农村的

20、经济格局【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革命,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彻底推翻乡村旧秩序,使上层和下层、中央和地方整合在一起。”并结合所学可知,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打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土地权益的初步确立,让无地或少地的农 民有了耕作的土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重组了乡村基层政治结构,引起了乡村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 促进了乡村社会现代民主政治因素的生长,C 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使得地主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其私有的性质并未改变,排除 A 项;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排除

21、 B 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不仅改变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也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并非材 料的主旨,排除 D 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土地革命,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 (2023秋大同期末)毛泽东在报告中写到“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 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 材料所描绘的是哪个时期 (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 长沙时,会

22、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 ”,结合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概况分析。【解答】依据材料“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 许多的街谈巷议 ”并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初到长沙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农民在乡里造反,体现了当7时湖南农民运动的兴起,打击了军阀势力,有助于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故 A 项正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湘赣边秋收起义,并非初到长沙,故 B 项错 误;抗战时期,主要矛盾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材料中反对的对象不符,故 C 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并未去过长沙,故 D 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相关知

23、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 (2024 春台江区校级期末)“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 自有学生此举始耳。”康有 为此话称赞的是 ( )A 太平天国 B 辛亥革命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自有学 生此举始耳 ”,结合五四运动的时间和概况分析。【解答】依据材料“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 ”可计算出此话是在 1919 年说的,A 项是从 1851 年开始;B 是 1911 年;C 项是 1898 年开始,故 ABC 错误;依据材料时间和信息“ 自有学生此举始耳 ”,结合所学可

24、知,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学生发起的 运动,符合题意,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4 (2023 秋和平区校级期末)据毛泽东 1930 年 1011 月的调查报告,1930 年江西兴国县永丰区第一乡10 名乡政府委员中,出身贫农者 6 人,中农 2 人,小知识分子和富农各 1 人;吉水县南区第八乡木口 村的 7 名政府人员中,出身贫农、中农者各 3 人,小地主 1 人。这反映了当时 ( )A 农村基层秩序的彻底颠覆B 人民当家作主愿望的实现C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强化D 苏维埃政权的民主化尝试【分析】本

25、题考查中共探索民主革命的道路,要求结合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特征来解答。 【解答】从材料中“据毛泽东 1930 年 1011月的调查报告,1930 年江西兴国县永丰区第一乡 10 名乡 政府委员中,出身贫农者 6 人,中农 2 人,小知识分子和富农各 1 人;吉水县南区第八乡木口村的 7 名政府人员中,出身贫农、中农者各 3 人,小地主 1 人。”可以看出 1930 年的农村命根据地中,农民真 正掌握了地方的管理权,体现了中共在基层政治机构建设中的民主化尝试,D 正确;8ABC 选项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共探索民主革命的道路,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

26、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 (2024湖北三模)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提法,共产国际与中共在正式的决议中均有“合作 ”一词的表述,并强调这种合作不是合并,而在国民党的表述和认识中则体现为“容共 ”一词。这种差异 ( )A 直接导致国共合作的破裂B 说明国共两党实力对比悬殊C 表明合作双方存在一定矛盾D 反映国共两党形成尖锐对立【分析】本题考查了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A. 国共合作破裂的直接原因在于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故 A 项错误;B.材料无法体现国共两党的实力对比,故 B 项错误;C.根据材料“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提法,共产国际与中共在正式的决议中

27、均有合作 一词的表述, 并强调这种合作不是合并,而在国民党的表述和认识中则体现为容共 一词。”和所学知识可知,国 共双方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存在认知差异,表明合作双方存在一定矛盾,故 C 项正确;D.在国民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有一定的合作基础,故 D 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6 (2024海淀区一模)1930 年 9 月 12 日,红旗日报刊登的文章中提到,当时“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 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 ”。这一年,闽西根据地的早稻获得好收成,龙岩、连城的产量比上年增加二 成,上杭、长汀比上年增

28、加一成。鄂豫皖根据地的英山县水稻亩产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 现上述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国民党军队第五次“ 围剿 ”被粉碎土地革命在根据地的广泛展开根据地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根据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A B C D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国共十年对峙,解题题关键信息是“这一年,闽西根据地的早稻获得好收成, 龙岩、连城的产量比上年增加二成,上杭、长汀比上年增加一成。鄂豫皖根据地的英山县水稻亩产增加 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 ”。9【解答】 国民党军队第五次“ 围剿 ”并没有被粉碎,排除;根据“这一年,闽西根据地的早稻获得好收成,龙岩、连城的产量比上年增加二成,上杭、长汀比 上年增

29、加一成。鄂豫皖根据地的英山县水稻亩产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 ”分析可知,根据地的 粮食丰收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正确;这一时期的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正确;这一时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正确。 故选:D。【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国共十年对峙,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7 (2024漳州三模)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标语口号,如“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接受十月革命的革命经验!中俄联合万岁!”“拥护广东国民革命政府 ”等。这些标语口号的宣传

30、 ( )A 完成了革命新道路的探索B 扩大了红色政权的影响力C 转变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D 推动了工农革命意识觉醒【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大革命,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解答】据材料“20 世纪 20 年代 ”“中俄联合万岁 ”“拥护广东国民革命政府 ”可知,这些标语出现在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 到 1927 年),这一时期中共组织工农运动,号召民众革命,推动了工农革命意 识的觉醒,D 项正确;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逐渐探索出革命新道路,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A 项;此时红色政权尚未建立,排除 B 项;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并未因这些标语口号而转变,选项夸大这些口号的作用,排除 C

31、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大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历史解释的素 养。8 (2023秋丰台区期末) 以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首歌曲的内容,该歌曲诞生的时间应在 (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A 19191923 年 B 19241927 年C 19271936 年 D 19371945 年【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从材料“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 奋斗!”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国民革命运

32、动时期的口号,国民革命运动的时间是 19241927 年,B 正10确;ACD 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9 (2024凌源市三模)1926 年 10 月,武汉三镇为北伐军占领后,革命气氛急剧高涨,武汉工人、学生反 帝热情高涨,不断地与英租界警察及英国义勇队(殖民者武装)产生摩擦,双方敌对情绪与日俱增。12 月 26 日,武昌、汉口各界民众共三十余万人举行反英集会,强烈“要求政府立即收回妨害革命工作的 租界 ”。这表明 ( )A 国共合作激发工人学生反帝热情B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C 国民革

33、命形势发展助推利权收复D 北伐进军引发英国武力干涉【分析】本题考查了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A.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仅仅强调工人学生的反帝热情,而是国民大革命的推进推动了利权的收 复,故 A 项错误;B.北伐战争期间,阶级矛盾是国内主要矛盾,故 B 项错误;C.根据材料“ 1926 年 10 月,武汉三镇为北伐军占领后,革命气氛急剧高涨,武汉工人、学生反帝热情 高涨,不断地与英租界警察及英国义勇队(殖民者武装)产生摩擦,双方敌对情绪与日俱增。”可知, 北伐战争与群众运动相互配合,给予了汉口英租界殖民者巨大的压力,这表明国民革命推动了利权的收 回,故 C 项

34、正确;D.材料中没有和英国武装干涉直接相关的信息,故 D 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10 (2024南明区校级二模)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明确规定并承认了少数民族的自决 权、自由权。1934 年,中国工农红军关于苗瑶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确定了民族平等团结这一根本 原则。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贯彻了民族区域自治原则B 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重视调动少数民族积极性D 探索工农民主政权建设11【分析】本题考查国共的十年对峙,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规定并承认了

35、少数民族的自决权、 自由权 ”“确定了民族平等团结这一根本原则 ”, 可知,土地革命时期,党中央及其领导的军队颁布了一系列民族工作政策文件,强调民族平等团结的原 则,说明中国共产党重视少数民族并充分调动其革命积极性,C 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祖国的统一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原则,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充分实行自治权的原则,保持民族团结的原则。此时尚未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原则,排除 A 项;1937 年 9 月 22 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 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 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 B 项;材

36、料主旨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而非民主政权建设,排除 D 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国共的十年对峙,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 (2024 春合肥期末)毛泽东诗词是“为时而著 ”“为事而作 ”的宏伟史诗,反映时代呼声,描绘历史 风云,纪录伟大实践。下列诗词对应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准确的是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37、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A B C 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阶段。【解答】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反映的是 1949 年 4 月的渡江战役; “军叫工农 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反映的是 1927 年 9 月的秋收起义;“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反映 的是 1934 年 10 月的红军长征; 出自五律挽戴安澜将军,戴安澜将军于 1942 年 5 月 16 日牺牲 于缅北战

38、场。所以正确顺序是 , 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212 (2024江苏一模)1924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撰文指出,义和团排外的精神,存在幼 稚的缺点,但也是“ 中国国民革命史上悲壮淋漓可歌可泣的遗产 ”,并“希望国民党双肩承受这种伟大 的遗产!”上述观点有利于 ( )A 继承义和团运动反封建精神B 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D 民主革命纲领正式形成【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 1924 年 9 月 ”“义和团排外的精神,存在幼稚的缺

39、点,但也是中国国民革命史上悲壮淋漓可歌可泣的遗产 ,并希望国民党双肩承受这种伟大的遗产 ”, 结合国民大革命的爆发解答。【解答】依据材料“义和团排外的精神,存在幼稚的缺点,但也是 中国国民革命史上悲壮淋漓可歌可 泣的遗产 ,并希望国民党双肩承受这种伟大的遗产 ”可知,蔡和森希望国民党继承义和团运动反帝 爱国精神;依据材料“ 1924 年 9 月 ”并结合所学可知,蔡和森的观点有利于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故 B 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反对外来侵略,是反帝爱国运动,并非反封建运动,故 A 项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于 1924 年 1 月,1924 年 9 月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实现,故

40、C 项错误; 1922 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3 (2024 春龙岩期末)1922 年 5 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团的纲领,接受 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明确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 ”。这体现中国社会主 义青年团 ( )A 践行党的最高纲领 B 成为工人阶级政党C 促成国共首次合作 D 肩负国家民族责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解答】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明确提出“铲除

41、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 ”,也就是号召打倒 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的压迫,体现肩负反帝反封建、求民主求解放的革命使命和国家民族责任, D 项正确;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 ”体现的是党的最低纲领, 排除 A 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而非“政党 ”,排除 B 项;13材料未提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主张国共合作,共产国际促成国共首次合作,排除 C 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阅读史料、历史解释能力。14 (2024涪城区校级模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

42、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僧 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陕甘宁边区选举 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 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主要是因为 ( )A 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B 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C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 工农民主权利发生变化【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 边区选举条例的内容,结合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分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于土地革命时期,当时阶级矛盾是主要矛 盾,因此其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 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颁布于抗战时期,当时社会主义矛盾是民 族矛盾,为了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抗战,因此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 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这说明社会主义矛盾的变 化影响法律内容,故 C 项正确;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均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其民主革命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故 A 项错 误;这一时期我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并未发生变化,故 B 项错误; 中共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