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方案
一、学校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
1. 学校概况与信息化教学环境条件
学校班级数42个班,其中七年级15个班、八年级14个班,九年级12个班;师生数:教师188,学生688-612-660、校园2平方米左右及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左右。
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条件一览表
维度
内容
具体情况
网络条件
学校互联网情况
全覆盖
WIFI覆盖情况
全覆盖
硬件环境
学校多媒体(白板)教室
所有上课的教室都配备
配备平板电脑等学生终端教室
无
教师配备办公电脑比例
4:1
计算机房
2间共70台
3d打印机
无
创客教室
无
机器人教室
无
软件平台
教学平台
无
阅卷平台
无
教研平台
无
办公平台
无
其他
如:VR/AR/虚拟仿真实验室等
无
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教师年龄及职称结构:平均年龄45以上,学历本科以上,职称中一以上,
各学科青年教师比例10:1,
信息中心师资无,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场景:课堂教学
水平现状:会而不精
3. 教育信息化与学校发展结合点
(学校基础设施利用需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需求,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通过教育信息化可能解决的教学、科研、管理等问题)
二、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目标
(简要描述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预达成的各项指标,期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方面的转变)
基本实现全校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即“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
三、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学校管理团队成员名单、校本研修主题与对应微能力点,校级培训与各学科教研组的研修活动学时,分阶段工作内容与进度安排等)
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
四、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根据培训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符合要求、切实可行的校本应用考核办法,注重优秀案例成果产生和打磨。)
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五、整校推进保障机制
(根据需要成立校级培训团队,制定有利于推动培训开展的政策、制度和资金保障。)
由校领导担任学校首席信息官(CIO),组建由校长领衔、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校长是第一责任人。采取以集中培训为主、网络研修为辅的培训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