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如何改变.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49552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如何改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如何改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如何改变 贴近生活创设情景,满足小同学的求知欲望 小同学年龄较小,自我监督意识和自律意识较差,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待提升,还没有充分感觉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和知识运用的有用价值。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同学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要求较高,这就必须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紧贴生活实际,拉近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同学感觉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不是枯燥的公式运算、图形构建,而是与鲜活、生动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小学数学中教学情景的构建,也要将知识生活化,拉近知识点和现实生活的距离,在课堂中还原生活场景。这样看似索然无味的数学知识就不再远离现实,而是变得熟悉和亲切,使同学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比如,学习常见图形时,可以让同学运用动手剪纸的形式,熟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常见图形,然后在剪纸上面作画,画出窗户、房子、气球等不同形状的常见物品,这样就可以让同学记忆鲜活、深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了解同学,做到因人而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了解同学个性。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中很高兴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常常开展一些小型比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加强其竞争意识,让其在竞争中前行。在教学中,采纳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加热情,让全体同学能够共同进步。 了解同学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加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能扩展课堂教学容量,又能减少课堂上的无效时间,减少同学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同学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熟悉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同学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数学课堂教学一 1、创设的情境要能引起同学的注意,促使他们进行深入探究。同学对学习的内容投入有意注意,才干促使他们思维的积极思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出直观的情境,让同学在丰富的情境中探究数学知识,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探究欲望,不断深入理解知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2、创设的情境要和学习内容相关,促使同学对知识进行有效理解。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必须要培养同学的数学逻辑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情境的创设,使同学在情境中能由浅入深地对知识进行分析,使数学思维能力获得发展,通过积极探究,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获得较大发展,使同学有效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 3、情境创设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同学学以致用。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地传授数学知识,让同学记忆数学知识点,并通过大量的题目学习让他们掌握运用知识的技巧。在这种题海战术的学习方式中,同学对知识的运用是通过死记硬背和模仿进行的,他们没有掌握知识的本质,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素养教育〕进行中,教师要让同学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教学相结合,让同学在熟悉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促进他们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3数学课堂教学二 一、注重有的放矢 在教学内容上,要特别什么是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特别,难点又如何突破,对教学要求又如何掌握好分寸;在培养同学的能力上,要集中训练哪一方面的思维品质或能力,要渗透哪一方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探究或突破哪一方面的课程,是精讲多练还是课堂讨论,是师生对话还是同学自学,是采纳直观教学、演示实验还是其他什么教学手段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应在备课时〔制定〕好,并不一定都在课堂教学中一一兑现。教学制定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作;教学制定不是一出已定稿的剧本,而更像是一部不能画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矫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是课前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施行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 二、充分暴露问题 老师的讲课不能代替同学的认知过程,老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同学的思维,要促进使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相交融。于是,应将问题情境向纵深发展。一堂比较好的课,往往表现在能够充分揭露矛盾与解决矛盾上,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让同学获得真知,在能力上得到锻炼。在课堂里暴露问题是一件好事,这些问题或许反映同学在思维过程或认知过程中的问题,或许反映同学在学习态度或方法上的非智力因素的问题。揭露了矛盾、暴露了问题,老师就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信息传递,师生间的对话与同学间的讨论,在课堂上充分进行信息的内部交换与外部交换,能及早地、较多地产生反馈信息,及早地形成一个信息传递的闭合回路,目的是调整教与学。老师不应该抱住原先的教学计划、教案,应摆脱某些框框的限制,依据教学的实际进程与众多的反馈信息,善于及时地调整教学,其中包括教学程序、启发提问、例题或学习、甚至部分教学内容。 三、注重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师生之间交往的过程。在这种交往过程中,同学会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必须要,这就要求老师不断调整好自己原先制定的教学目标,不断生成新的教学目标。所以就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积极因性,充分挖掘了蕴涵于同学本身的教学资源,使同学在互相交流中进行着观念的碰撞,〔拓展〕了他们看问题的视角;生成目标的不断出现,促使了教学空间的拓展,从教室伸向家庭、社区,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是预设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同学看做是带着自己的知识、思索、灵感,兴致勃勃地参加到课堂教学中的活生生的人。只有师生主体性得到解放,他们在课堂上才干进行心灵的碰撞,从而使课堂教学浮现出丰富性、多变性与复杂性。 4数学课堂教学三 掌控适宜的教学速度 教学的速度通常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速度太快,教师以较快的语速讲授或点拔,几乎没有间隔的时间,同学得不到喘息,这样易使同学产生紧张、疲惫、焦虑的情绪,给同学造成消化不良,认知困难;二是速度太慢,烦琐的说明、重复的讲解,使同学注意分散,精神松懈,兴趣淡泊。那么,不快不慢就是最正确速度吗?也不是。教学速度假设匀速不变,也会使同学感到乏味、单调,造成听觉疲惫。以上三种教学速度都很难成功。 教学速度应是有变化的。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有主有次。因此在制定教学节奏时,要特别重点,突破难点,切忌平均用力。一般状况下,由旧知引入新知的导入阶段,应采纳快节奏,同学易懂的内容、简单例题的讲解也应如此处理。而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应放慢速度,用慢节奏,尽可能充分地向同学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重点要反复从不同的角度讲授,难点则先分散,然后层层推动,缓缓地铺陈,必须要同学记笔记的地方,也应适当放慢速度。 适宜的教学速度标准是:采纳慢节奏时,仍能坚持同学活动的适度紧张,不致使他们心不在焉,注意力涣散;采纳快节奏时,同学的思维能跟上教师授课的思路,不致产生后进生掉队现象。在具体施教时,一方面要按计划掌握节奏,另一方面还要随时注意同学在课堂上的反应,随时做节奏上的调整。 把握教学中适时的强弱和适宜的疏密 教学中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要确保同学对重难点掌握,并达到最正确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对一些简单的或者内容相对次要的部分"轻描淡写',对重要的或难度较大的内容"浓墨重彩'。 另外,教师在口头语言音量的掌握方面,要注意强音和弱音交替出现。比如,教师在讲解函数的定义时,"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某种对应法则f,关于集合A的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的Y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到B的一个函数(function),通常记为y=f(x),xA。其中,所有的输入值x组成的A集合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其中加着重号是强音,语音要重一点,整句听起来就有起伏,不仅能给同学以节奏感,而且能让同学关注到其中的重点,一来区分出函数与映射的不同,二来也能准确把握函数的三大要素及其特征。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