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并发症1、尿道粘膜损伤发生原因:1. 操作者不熟悉导尿的结构,拔管或者插管动作粗暴;2. 患者插管时尿道括约肌痉挛;3. 尿管粗细不合适、反复插管;4. 插管时尿管深度不够即向尿管内注水,压到后尿道,导致粘膜出血。临床表现:疼痛、排尿时加重,尿道外溢血,有时伴血块,部分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尿道粘膜损伤严重者可伴有会阴血肿、尿液外渗。预防和处理:1. 操作前评估;2. 选用粗细合适、质地柔软的导尿管;3. 操作时手法轻柔、速度慢不可强行;4. 对于有尿道不全梗阻、前列腺增生等,操作前用利多卡因润滑导尿管及尿道外,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2、2、尿路感染发生原因:1. 操作者无菌观念不强;2. 选用不合适或质地太硬、尿管反复多次插管造成;3. 留置尿管期间,尿道外清洁、消毒不彻底,造成上行感染;4. 尿道不全梗阻、前列腺增生等的患者置管后易发生尿潴留,增加了感染的机会。临床表现:尿频、尿痛、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尿道有脓性分泌物。预防和处理:1. 操作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2. 选用质地柔软的导尿管,引流装置应低于膀胱的位置;3. 尽量避免长期留置尿管;4. 一旦发生尿路感染,必须尽可能拔除尿管,并根据病情采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3、虚脱发生原因:尿潴留患者短时间内大量放尿,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血管,导致循
3、环血量减少,血压降低而发生虚脱。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呼吸表浅、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有的伴有肌肉松弛、周身无力,严重者伴有意识不清。预防和处理:1. 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放尿速度要缓慢,一次放尿不能超过10mL。2.发现患者虚脱,立即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3.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4、拔管困难发生原因:1. 导尿管原因:导尿管老化变性、气囊腔堵塞致气囊内气体或液体排出困难。2. 患者的原因:患者精神紧张,尿道平滑肌痉挛;长期置管,尿垢形成,使导尿管与尿道紧密贴粘。临床表现:常规方法不能顺利拔管;拔导尿管前,气囊内气体或液体不易抽出,拔管时,患者感觉尿
4、道疼痛。预防和处理:1. 置管前认真检查气囊的注、排气情况,可饮水日的话鼓励患者每日饮1525ml,增加排尿,减少尿垢形成。2. 气囊腔堵塞者可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用导尿管内置导丝刺破气囊拔除导尿管。3. 对于精神极度紧张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量,使患者尽量放松。5、尿潴留发生原因:1. 长期留置导尿,一直开放引流,未训练膀胱的充盈与排空,导致膀胱功能障碍。2. 泌尿系感染时,尿路刺激症状严重者影响排尿致尿潴留3. 尿管滑脱而致无效引流临床表现:患者有尿意但无法排出,尿潴留严重时,膀胱明显充盈胀大,下腹胀痛难忍。预防和处理:1. 对确时需长期留置导尿者应定时夹闭;2. 对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可给予碳酸氢钠服碱化尿液。3.患者尿潴留无法解除者,须导尿或重新留置导尿。6、引流不畅发生原因:1. 导尿管原因:引流腔堵塞、导尿管在膀胱内反折打结;2. 气囊充盈过度,压追刺激膀胱三角区,引起膀胱痉挛,造成尿液外渗;3. 导尿管受外力牵拉变形,影响尿液引流。临床表现:留置尿管后无尿液流出或引流量减少,与患者病情不相符。预防和处理:1. 鼓励患者多饮水;2. 防止导尿管反折、折断,不要过度牵拉导尿管,防止导尿管变形;3. 膀胱痉挛者,遵医嘱给予痉挛药物;4. 导尿管堵塞者可用导尿管附带的导丝疏通引流腔,如仍不通畅,则需更换导尿管。